下肢血管性溃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溃疡周围皮肤准备
由于病程较长,在小腿尤其是坏不均出 现(chūxiàn)皮肤营养性改变,包括皮肤萎缩 、脱屑、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故先用0 .9%生理盐水纱布或0.1%新洁尔灭纱布湿润软 化溃疡周围皮肤,轻拭去碎屑及皮肤渗出液 ,再用无菌纱布干燥周围皮肤。
第十八页,共47页。
对溃疡面进行( jìnxíng)局部处理
第十二页,共47页。
(jìngmài)
溃疡(kuìyá ng)特点
静 脉
✓肤浅(fūqiǎn)的;
✓伤口全层;
✓不规则形状; ✓从小到大;
✓打孔出外观;
✓伤口边缘平滑;
动 脉

✓疼痛相关的水肿、静脉炎、感染;
✓夜间痛,肢体下垂可减轻;

性 ✓通常出现在小腿和脚踝; 溃 ✓常见的接触性皮炎; 疡
✓晚上宁坐不睡;
1 促进血管生成,即创伤后新生毛细血管长入创面(chuāngmiàn)的过程
2 3
4
防止局部皮肤(pí fū)浸润
在维持足够的动脉压力的同时,降低静脉压力 缓解疼痛,提供心理的、社会的支持
第十六页,共47页。
一般(yībān)创面处理方法
第十七页,共47页。
对溃疡面进行局部( jú bù )处理
下肢(xiàzhī)血管性溃疡
第一页,共47页。
目录
1.
概述(ɡài shù)
2. 下肢溃疡的一般治疗及护理
3.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外科(wàikē)治疗
4. 下肢动脉性溃疡的外科(wàikē)治疗
第二页,共47页。
❖ 下肢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慢性下 肢溃疡更属于疑难病症,这种溃疡长期不能愈合、 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 工作,有些溃疡甚至(shènzhì)会“癌变”或需要 “截肢”。
第二十九页,共47页。
激光(jīguāng)、红外线、微波治疗仪及高压氧治
❖ 对下肢溃疡(kuìyáng)都是安全有效的无创性辅助治 疗方法。
第三十页,共47页。
其他(qítā)治疗
第三十一页,共47页。
❖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减轻局部压力; ❖ 全身应用抗生素(根据溃疡分泌物培养药敏结果); ❖ 对吸烟患者应劝告其戒烟,以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及
第二十六页,共47页。
新型(xīnxíng)敷料
第二十七页,共47页。
❖ 藻酸盐敷料、纳米银材料、溃疡贴等具有保湿、保 温、高吸收力、一般可吸收17倍与自身重量的渗液 ,减少换药次数,有利于保护(bǎohù)新生组织。
❖ 新型敷料内层与溃疡分泌物形成的凝胶物,为局部 创造了有利于新生组织生长的酸碱度和湿度环境, 上皮组织生长快,加速了溃疡愈合。
减少微循环障碍; ❖ 积极治疗(zhìliáo)原发病。
第三十二页,共47页。
目录
1.
概述(ɡài shù)
2. 下肢溃疡的一般治疗及护理
3. 下肢(xiàzhī)静脉性溃疡的外科治疗
4. 下肢动脉性溃疡的外科(wàikē)治疗
第三十三页,共47页。
治疗(zhìliáo)原则
1 纠正(jiūzhèng)静脉系统功
动脉性溃疡
动脉性溃疡主因下肢动脉供血不 足所致:
✓急性动脉栓塞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糖尿病血管病变
✓Raynauds syndrome综合症
✓动静脉瘘
第七页,共47页。
静脉(jìngmà i)性溃疡
❖ 近年来认为慢性静脉性溃疡是CVI严重和难治的并发症,溃疡 愈合慢或反复发生成顽固、难治性溃疡,俗称“老烂脚”。
第二十四页,共47页。
传统(chuántǒng)中医中药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 如珍珠生肌散、三黄洗剂、猪蹄汤、五妙水仙膏、 等换药,具有简便、廉价(liá njià )的特点,但保湿性 能较差,创面易脱水结痂,导致创面疼痛,敷料与 新生肉芽组织粘连,易损伤创面,创面愈合慢。
❖ 中医针刺:可刺其局部淤积之流血,激活慢性溃疡 的火花状态,变静为动,减轻拒不水肿,降低组织 张力,有利于药物吸收,对溃疡愈合有利。针刺应 尽量避开曲张静脉,以免出血不止。

第三十五页,共47页。
辅助(fǔzhù )治疗
❖ 术后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主动活动踝关节 ❖ 常规清洁换药 ❖ 肢体气压治疗,加速溃疡愈合 ❖ 早期下床活动,穿循序(xúnxù)压力袜,改善腓肠肌泵功能
第三十六页,共47页。
❖ 下肢溃疡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封闭创面。经上述处理,创面 新鲜、有生机后采取皮瓣转移、植皮、干细胞治疗等。皮 片移植者,术中要止血彻底、包扎稳妥、压力均匀以防止 皮下血肿形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 致的溃疡也归于此类

1、淤血性溃疡:
即静脉(jìngmài)性溃疡,主 因下肢静脉(jìngmài)血液淤 积而致。
2、缺血性溃疡(kuìyáng):
即动脉性溃疡(kuìyáng),主 因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所致。
✓以上两类溃疡也可互相夹杂,同时并见。
第五页,共47页。
❖ 据英国《Nursing Times》调查报告称:约70%的下肢溃疡是 由静脉高压引起,10%由动脉引起,剩余的20%中,有15%被 确认(quèrèn)为是由动脉和静脉联合引起(混合型多因性溃 疡),另5%由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
能不全.
2 消除(xiāochú)静脉返流与
阻塞
3
减轻肢体淤血、静脉高压
第三十四页,共47页。
外科手术治疗(zhìliá o)
❖ 浅静脉手术 ❖ 深静脉血流重建手术:降低静脉压,改善肢体淤血 ❖ 交通(jiāotōng)静脉结扎术:多为改良的Linton手术 ❖ 溃疡周围经皮缝扎术 ❖ 瓣膜戴戒术:纠正瓣膜功能,改善血液返流,减轻静脉高
过氧化氢
冲洗创面,除有杀菌作用外,对溃疡面深 、坏死组织多、脓性分泌物量大的创面则 有利于腐烂组织浮起剪除和促进血液循环

第二十三页,共47页。
创面(chuāngmiàn)用药
0000000000
表皮(biǎopí)生长因子与成纤维生长因子
直接喷洒于创面,这些因子通过不同的机制在局部的 炎症反应、上皮再生、肉芽组织(zǔzhī)形成、新生 血管形成、细胞外机制的分泌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十九页,共47页。
对溃疡面进行局部( jú bù )处理
3
包扎
将溃疡面及周围皮肤涂上肝素钠软膏以改善 循环,如溃疡面较深,周围皮肤红肿(hónɡ zhǒn ɡ)、皮温高于健康皮肤,选用含银抗菌敷料覆盖 后加盖无菌纱布,最后视患肢肿胀程度给予适当 压力的加压包扎。
第二十页,共47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药(xīyào)应用与创面
✓伤主要分布在外侧脚;
疡 的 特


特 点
✓含铁血黄素染色;
✓Lipodermatosclerosis;
✓下肢凉;
✓皮肤苍白,发亮,拉紧并薄;
第十三页,共47页。
(jìngmài)
高危(ɡāo wēi)因素
静 ✓动脉(dòngmài)供血不足; ✓瓣膜关闭不全;
脉 ✓高血压; ✓高血脂;
✓肥胖;

第九页,共47页。
慢性静脉性溃疡发病(fā bìng)机理
学说有: 动静脉瘘学说(是最早的微循环理论) 静脉血流瘀滞学说(1916年Homans提出) “纤维蛋白袖套”学说(1982年Burnand等首先提出) 白细胞捕获学说(1988年Colerridge等提出)
关于慢性静脉性溃疡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公认(gōngrèn) :
2 创面床实施常规消毒,消除腐痂
分泌物少、伴有疼痛的溃疡面选用凝胶促进 自体清创,隔日更换一次;分泌物多、疼痛轻微 的溃疡面采用蚕食法器械清创,视纱布浸透(jìn tòu)情况来采取每日或隔日更换一次,直至生长 出新鲜肉芽组织;如果更换敷料时出现敷料与溃 疡及周围皮肤干结,可用生理盐水浸润,即可清 除;如有坏死组织产物以及增厚的硬性边缘要用 镊子剔除,清创至表面出血。
❖ 近20年来,对静脉性溃疡病因有新的认识,从前因着手,设 计新的手术(shǒushù)方式,得到有效治疗。
❖ 其人群总发病率0.4%~1.3%。 ❖ 在CVI病人中,静脉性溃疡占13.2%,该病发生原因与远端静
脉高压有关。
第八页,共47页。
静脉(jìngmài)性溃疡
在一组静脉性溃疡488例发生原因: 由单纯大隐静脉曲张引起18例(3.69%); 由先天性静脉畸形或动静脉瘘引起4例(0.82%); 由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47例(9.63%); 由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引起419例(85.86%); 其中(qízhōng)40例为既往已做过浅静脉手术复发病人。
第二十八页,共47页。
❖ 可根据溃疡愈合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敷料,为 创面愈合提供一个引流通畅、坏死组织分离 (fēnlí)快、不利于微生物生长、适合组织修复的 微环境。
❖ 可吸收过多的水分,可在溃疡干燥的情况下供给 水分,银离子的广谱抗菌性可以有效降低生物负 荷,较好的预防溃疡的再次发生,缩短了病程。
第三页,共47页。
分类(fēn lèi)与病因
❖ 在所有下肢慢性溃疡中,静脉性疾病导致(dǎozhì) 的溃疡所占比例为90%以上。
❖ 其余不足10%为动脉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血管炎、 淋巴阻塞以及神经性疾病、新陈代谢失调、血液系 统紊乱和脂膜炎等所致。
第四页,共47页。
Pa分rt 类1 (fēn lèi)
百多邦软膏(莫匹罗星)
对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均有抗菌作用,其独特 的化学结构,与其他类抗生素无关联,无交叉耐药性, 同时基质为聚乙二醇,为亲水性软膏,对人体皮下组织 的穿透性较强,对皮肤的细菌感染是一种疗效较好的外 用抗菌药物,其杀菌能力强,局部用药活性稳定,且有 收敛作用,可以加速创面愈合。
第十一页,共47页。
慢性动脉(dò ngmài)闭塞症的发生部位
❖ ASO:腹主动脉(dòngmài)、髂总动脉(dòngmài)、股 总动脉(dòngmài)、股动脉(dòngmài)、腘动脉 (dòngmài);
❖ Buerger病:四肢中小动静脉; ❖ 糖尿病:四肢中小动脉(dòngmài);
第三十七页,共47页。
目录
1.
概述(ɡài shù)
2. 下肢溃疡的一般治疗及护理
3. 下肢静脉( jìngmài)性溃疡的外科治疗
第六页,共47页。
Pa病rt 1因(bìngyīn)
静脉(jìngmà i)性溃疡
静脉性溃疡多为静脉性疾病所致 ,主要包括: 原发性下肢(xiàzhī)浅静脉瓣膜 功能不全(下肢(xiàzhī)静脉曲 张) 原发性下肢(xiàzhī)深静脉瓣膜 功能不全 深浅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下肢(xiàzhī)深静脉血栓形成后 综合征等。
✓曾患深静脉血栓患者; 脉




溃 ✓吸烟;
✓家族史有静脉的疾病;
疡 ✓年龄;
✓职业方面需长期站立;
第十四页,共47页。
目录
1.
概述(ɡài shù)
2. 下肢溃疡的一般治疗及护理
3.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外科(wàikē)治疗
4. 下肢动脉(dòngmài)性溃疡的外科治疗
第十五页,共47页。
治疗(zhìliá o)原则
静脉高压、交通静脉功能不全
第十页,共47页。
❖ 有研究学者提出,由于静脉高压(gāoyā),导致内皮细 胞损毁,白细胞便会粘附其上并释放出炎症介质,此 介质会令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增加,致使血清及大单核 细胞等渗透至组织内,这些变化会使组织内的生长因 子与基质等物质结合,当它们结合后,便不能再修补 受损组织及令组织重新生长。
❖ 术后需适当加压包扎3周且佩戴弹力袜。 ❖ 对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的淤血性溃疡者,若术前引起静
脉回流障碍的原因未能消除,术后则须长期加压包扎或佩 戴弹力套,以免溃疡复发。 ❖ 皮瓣移植术后应注意(zhù yì)保暖,注意(zhù yì)皮瓣的色 泽,双腿交叉皮瓣移植者,注意(zhù yì)其良好的固定,防 止蒂部受压、循环障碍。
第二十一页,共47页。
创面(chuāngmiàn)用药
0000000000
是目前最常用的广谱(ɡuǎnɡ pǔ)抗
生素,能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局部用药于皮肤黏膜表面效果良好
庆大霉素
,直接发回抗感染抑制细菌生长作
用,以利于创面血管的再生,加速
肉芽生长,利于溃疡收敛修复。
维生素C
是胶原合成(héchéng)、毛细血管增 生、显微组织增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辅助因子。
50%葡萄糖
外用有消肿、脱水、营养组织 、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
第二十二页,共47页。
创面(chuāngmiàn)用药
0000000000
苯扎溴铵
利用渗透作用杀灭组织内细菌, 改善局部(jú bù )情况,减少渗出 ,使创面赶在,起到收敛作用。
溃疡(kuìyáng)油
其中氯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 有抑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