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科研概要

合集下载

农业部关于公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公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公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7.08•【文号】农科教发[2011]8号•【施行日期】2011.07.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关于公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通知(农科教发〔2011〕8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2010-2015年)》(农科教发[2010]4号)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农科教发[2010]5号),2010年和2011年我部分两批组织开展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的布局和遴选工作。

经过申报、评审和公示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发布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指南、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编制建设方案、专家组论证建设方案以及总体平衡等工作环节,确定了由33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183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251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的30个“学科群”的组成框架(见附件)。

为加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着眼全局,提高认识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科技的要求日益迫切。

以联合协作为手段,以提高农业科技资源使用效益和对农业生产的支撑能力为目标,全面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农业科技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学科群”为组建单元,按照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三个层次建设,目标是形成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重点实验室体系,促进基地、人才、项目相配套,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程。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是凝聚和培养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组织行业科技创新,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有关单位要从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角度,进一步增强农业科研创新基地建设的紧迫性,进一步理解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大意义。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聘任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企业)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的批复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聘任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企业)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的批复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聘任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企业)主任
及学术委员会主任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3.09.25
•【文号】农办科[2013]61号
•【施行日期】2013.09.2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聘任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企业)主任及学
术委员会主任的批复
(农办科[2013]61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农业部关于公布增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企业)依托单位名单的通知》(农科教发〔2013〕9号)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研究,我部同意聘任杨小立等29位专家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企业)主任,聘任林浩然等29位专家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企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名单见附件)。

希望各有关单位为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环境。

各实验室要认真实施“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稳步推进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现代农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企业)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名单
农业部办公厅
2013年9月25日
附件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企业)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名单。

农业部科技项目指南

农业部科技项目指南

农业部科技项目指南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同时,一些新兴领域的科技应用也在不断涌现,这些科技应用在农业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农业部出台了科技项目指南,旨在引导各级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探索、创新,促进我国农业更加快速高效地发展。

一、科技项目指南的背景和意义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科技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农业领域,科技的应用和创新已经成为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促进各项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农业部发布了科技项目指南,该指南着重规范并明确了科技项目的申请条件、评审标准、资助方式以及项目合作等方面的问题,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二、科技项目指南的组成和内容农业部科技项目指南主要包括4部分,分别是项目范围、项目支持情况、申请资格要求及条件、项目评审和管理。

1、项目范围:该部分主要描述了科技项目指南所涉及的领域,包括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及产品的研制、现代农村社会建设与服务等方面。

同时,该部分还规定了相关的科技项目分类和支持方向,以及需求重点和优先方向。

2、项目支持情况: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科技项目指南所提供的资助支持方式和标准。

其中包括项目资助的种类、资助方式、项目申请流程、申报材料要求以及项目资助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3、申请资格要求及条件:该部分重点介绍了申请科技项目资助的申请条件和申请人的条件。

其中,申请条件包括项目主题、研究团队、研究方案和在先期性实验以及前期研究方案等方面,同时,该部分也规定了申请人的需要具备的学术背景、实践经验和研发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4、项目评审和管理:该部分主要描述了项目的评审和管理机制,包括项目申报和评审流程、评审标准、项目验收和财务管理等内容。

三、科技项目指南的推广和应用农业部的科技项目指南是为各级农业科技人员提供具体指导,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实践指南,也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报告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报告
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广泛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为 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农业科技创新趋势预测
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生物技术将在农作物育种、畜禽养殖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智慧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将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全过 程的智能化管理和决策。
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推广模式创新
01
探索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农业 装备技术推广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推广格局。
02
加强了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平台建设,发挥了其
在现代农业装备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中的引领作用。
推进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了农业装备技术创新与产业发
03
展的紧密结合。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重要议题
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和气候变化挑战,农业科技创新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02
现代农业装备技术进展及应用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提升及智能化发展
1
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的自主研发和制 造能力显著提升,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种质资源鉴定评价
制定和完善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收集的种质资源进 行系统鉴定和评价,挖掘优异基因资源。
生物育种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前景分析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通过生物育种技术改良作物性状,提高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 求。
增强作物抗逆性
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培育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 险能力。
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智慧农业中应用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农业部2010年3月目录一、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取得的成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设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建设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外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现状概要

国外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现状概要

3.保护消费者健康
4.促进农民增收
5.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6.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三、国外现代农业模式与借鉴
(一)三种现代农业模式比较
三种现代农业模式比较 模式类型 典型国家 农业禀赋 地多 人少 模式路径 基本特征
美国 加拿大 美国模式 澳大利亚 日本 荷兰 日本模式 比利时
机械化—技 规模化、机械化、 术现代化— 专业化、农民组织 经营管理现 化、政府保护 代化 集约化—— 小规模、集约化、 技术现代化 生物技术和化学技 术应用、农民组织 化、政府保护
全盘机械化 阶段(机械 化成熟展阶 段)
20世纪40-50年 代到70-80年代
谷物联合收由牵引到自走、 液压传动、快速挂接、电 子监控和自动控制。
美国现代农业什么样———去汤姆家开开眼(海外亲历) 自由港是芝加哥西北部的一个小城镇。出镇子不远,汽车驶过弯弯曲曲的土道,就来到汤姆的家。 汤姆是美国的一个普通农民,高高的个头,戴着副眼镜,话不多。看上去倒像个文质彬彬的教授或工 程师。他10岁的儿子约翰和8岁的女儿琳丝,听说我来自中国,马上搬出一本世界地图册,翻到“中 国”那一页,让我讲解。在介绍山西的时候,我送了一张山西民间剪纸“雄鸡啼白”给汤姆的太太玛 瑞。她喜出望外,“我最喜欢的动物就是大公鸡!” 早晨起来,吃过玛瑞做的煎小软饼,就去她家农场。农场离住宅不远,高大的铁皮谷仓,在晨曦 中闪闪发亮。汤姆穿着齐胸的橡胶裤,一早就在猪舍忙碌。走过田埂,只见一辆大型联合收割机轰鸣 着在地里收割玉米。一老汉从驾驶室探出头来向我热情地挥手。我问玛瑞,“ 答道:“当然可以。” 我登上康拜因的驾驶室,司机是玛瑞72岁的父亲迪贝尔特。老汉穿着牛仔工装,头戴长舌帽,清 晨的冷风吹得脸红扑扑的。他操作熟练,金属犁尖插进成排的玉米中,一次就收割8行,边收割,边 犁地。机器将分离出的玉米杆、叶、穗核绞碎,作为肥料埋进土里。一个来回,玉米粒就装满了拖拉 机的拖斗。一年轻的雇工开来拖拉机,把拖斗拉到谷仓前,先是在电脑控制板上按了几下,然后就将 玉米倒进铺着木板的地槽里。听玛瑞介绍,刚收割的玉米进仓前要去掉水分,湿度由电脑自动控制15 %以下。 汤姆获得过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经营农场当然是得心应手。“种地的收入怎样?”我问。汤姆 告诉我,种地可以得到投资的 3 % —5 %的回报,养猪则可以得到投资的 15 %的回报。农场常年养了 2000多头猪,其中有300多头母猪。以每两个月出售一次计,农场每年要出售6000头生猪。 汤姆家和每个美国农民家一样,有独立的一整套供水、供热、供电系统。他家地下室是农场的办 公室,也是孩子们的游戏室,大人和孩子都有各自的电脑。傍晚,我正在观赏约翰收藏的几百种蝴蝶 标本,汤姆回来了。他打开电脑,屏幕上显示出芝加哥交易市场的期货信息。汤姆一边喝着咖啡,一 边在电脑键盘上敲打,很快做成几笔谷物和生猪的交易。 美国普通的农场与市场联系如此紧密,令我大开眼界。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自 80年代初土地分到农户,农民商品生产积极性高涨,但生产方式主要还是一家一户手工作业,机械化 尤其是信息化程度极低,要达到汤姆农场目前的水平,还得走很长一段路。 《环球时报 》1998-08-30 第8版

农业部:成立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农业部:成立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农业部:成立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佚名
【期刊名称】《农机科技推广》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10月18日,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在京成立。

据悉,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是农业部直属的事业单位,业务归口科技教育司管理,主要任务是承担农村可再生能源、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技术示范推广;研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和技术,开展基本农田环境污染监测和评价;承担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收集、保护;开展外来入侵生物调查、监测预警和防治方案研究等工作。

【总页数】1页(P18-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81
【相关文献】
1.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成立 [J],
2."借脑"工程助推农机化——农业部农机推广(监理)总站专家委员会成立 [J], 梁宝忠
3.农业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监理)总站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 [J], 晓农
4.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在京成立 [J],
5.种质资源保护,农业部、畜牧总站各有分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 2023重点研发指南

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 2023重点研发指南

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 2023重点研发指南一、研发背景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是指农作物、果树、蔬菜、畜禽、水生动植物等资源的遗传基础和多样性,是农业生产和品种改良的重要基础。

当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的日益突出,保护和利用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发挥生物种质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成为当前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研发的重点。

二、研发目标本指南的研发目标是挖掘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及其潜在利用价值,推动创新利用现有的农业生物资源,加强对稀有、濒危、野生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我国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利用。

三、研发重点1.农作物重要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对农作物重要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挖掘和评价,包括从野生亲缘资源中筛选耐逆性、抗病虫害性、高产性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并将其运用于杂交育种和基因改良,提高作物品种的抗逆性和经济效益。

2.果树、蔬菜等特色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对果树、蔬菜等特色种质资源的挖掘和保存工作,探索其在抗逆性、品质等方面的优秀性状,促进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

3.畜禽、水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加强对畜禽、水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深入研究其遗传变异及其在养殖、渔业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推动畜禽、水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稀有、濒危、野生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强对稀有、濒危、野生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工作,开展生态学调查与保护研究,探索其在资源保护、生态修复、品种改良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5.优良基因资源的鉴定与开发加强对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中的优良基因资源的鉴定和开发,推动其在改良现有品种和创新杂交组合中的应用,为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品质和产量提供重要支撑。

6.种质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共享推动种质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共享,建立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加强资源共享与交流,促进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保护。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概要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概要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三届职工运动会竞赛增加项目1、飞镖(集体、个人项目)2、羽毛球(个人项目)3、乒乓球(个人项目)4、足球射门(集体项目)5、踢毽子(个人项目)6、集体跳绳(集体项目)7、4X100米混合接力(集体项目)8、划船比赛(集体项目)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二日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三届职工运动会田径竞赛规程一、时间和地点时间:2009年10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待定。

二、组别竞赛项目分男、女各四个年龄组。

男子:甲、乙、丙、丁组。

女子:甲、乙、丙、丁组。

甲组:30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

乙组:30-40岁(1970年1月1日至1979年12月31日出生)。

丙组:40-50岁(1959年1月1日至1969年12月31日出生)以上。

丁组:50岁以上(1958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三、竞赛项目甲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女)、1500米(男)、跳远、铅球(男7.26千克、女4千克)。

乙组:100米、400米、800米(女)、1500米(男)、跳远、铅球(男7.26千克、女4千克)、60米插红旗、60米托球跑。

丙组:60米、800米(女)、1500米(男)、立定跳远、铅球(男5千克、女4千克)、60米插红旗、60米托球跑、沙包掷准。

丁组:60米、800米(女)、1500米(男)、立定跳远、铅球(男5千克、女4千克)、60米插红旗、60米托球跑、沙包掷准。

混合4×100米接力不分年龄组。

四、参加办法1.参赛运动员为在职职工和聘期为半年以上的聘用人员。

2.运动员年龄以居民身份证登记出生日期为准。

3.各代表团报名时须提交参赛运动员身份证复印件和身体健康证明。

4.每个单项每队限报2人,每人限报2项(羽毛球和乒乓球项目除外),可兼报集体项目。

五、竞赛办法1.参照国家体育总局最新颁布的《田径竞赛规则》执行。

2.各单项在决赛中须排出名次,原则上不出现并列。

3.60米插红旗:每人一条跑道,起点至终点60米,每10米放一个瓶子。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设立的一个专业性、权威性的委员会,旨在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为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提供借鉴和支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为了适应当前的国家经济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贯彻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成立。

同时,农业部也明确了该委员会的指导思想:遵循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推进资源的协调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升。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成立的初衷是为了集中力量,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经济和社会问题。

该委员会由农业部主导,省级农业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等相关单位参与其中。

委员会主席由农业部领导亲任,副主席则由相关企业、机构领导担当。

该委员会主要开展如下工作:1. 制定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2. 研究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及其相关领域的热点、难点、关键问题;3. 对开展农村相关政策、法规、规划进行研究,提出政策建议;4. 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评估农业科技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5.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6. 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在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的领导下,几年来已经开展了大量实际工作。

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该委员会在需求调查、资金筹措、协助组织实施、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该委员会成立以来,取得的最大成果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如当前的农田灌溉、粮食机收等都采用了全自动、现代化、科技化的生产方式,使得农民在生产中省力、减负,同时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还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国家转基因技术的较大压力下,该委员会积极寻找替代方案。

如培育优质抗病性的新品种,研制新型的生物农药等等,努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还联合相关机构,探讨农村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精准提出解决紧迫问题的方案,并有力地促进农民的获得感和对国家政策的支持度。

农业发展科技创新研究报告

农业发展科技创新研究报告

农业发展科技创新研究报告摘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进步,农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等。

本报告将对农业发展科技创新的现状和趋势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引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

然而,农业领域存在着如土壤贫瘠、病虫害频发、耕地资源有限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因此,推动农业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2. 农业发展科技创新的现状2.1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民的劳动强度减轻,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而现代化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则进一步推动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2.2 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包括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等,对提高作物的防病抗虫能力、提高产量、提高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特别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植物具备更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3 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通过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可以实时监测土壤和气象状况,精确施肥、浇水,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3. 农业发展科技创新的趋势3.1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将趋向智能化。

从无人机巡视农田、自动化播种、采用传感器监测土壤水分和养分等方面,都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2 环境友好型发展农业发展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优先选择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

此外,发展有机农业和农田水利工程,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3.3 精准化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应当注重精准化,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畜牧养殖规划、育种计划和种植管理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4. 建议4.1 加大科研力度政府和农业科研机构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研经费的比例,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性、实用性的研究项目。

2023年农业农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23年农业农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23年农业农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对不起,由于篇幅限制,我无法一次性为您生成5000字的文章。

但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和部分内容,您可以根据这个框架继续扩展。

标题:2023年农业农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解析一、引言(约300字)这部分主要介绍2023年农业农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同时简要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二、2023年农业农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概述(约1000字)这部分详细介绍2023年农业农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背景、目标、原则等。

例如,这些项目的目标可能包括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三、2023年农业农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详解(约1500字)这部分详细解读2023年农业农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各项要求和流程。

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项目主题,如何撰写项目申请书,如何提交申请,申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四、2023年农业农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策略与建议(约1200字)这部分提供一些具体的申报策略和建议,帮助申报者提高成功几率。

例如,如何根据自身的科研优势和资源选择合适的项目主题,如何撰写出高质量的项目申请书,如何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提升申报成功率等。

五、结论(约200字)总结全文,重申2023年农业农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重要性和申报的策略,并对未来的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寄予期望。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文章框架,每个部分的内容都需要您根据实际的研究和了解进行详细的展开和补充。

希望这个框架能对您有所帮助。

农业科研项目申报要点

农业科研项目申报要点

农业科研项目申报要点农业科研项目申报是农业科研工作者申请资金和资源支持的重要环节。

正确理解和准确遵守申报要点对于项目的顺利通过审批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农业科研项目申报的要点,帮助申请者顺利完成项目的申报流程。

一、项目背景介绍在项目申报的开篇部分,申请者需要详细描述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当前农业领域的问题和挑战。

重要的是突出问题的紧迫性和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

同时还需介绍项目的目标和愿景,说明该项目对地方农业发展的贡献。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在项目申报的主体部分,申请者需要阐述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研究内容应该具体明确,与农业领域紧密相关。

目标要具有可行性和可量化性,并能够解决农业领域的实际问题。

此外,还需要清晰列出项目的研究范围和所需资源。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在项目申报的方法部分,申请者需要详细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方法应科学合理,能够有效解决研究问题。

技术路线要清晰可行,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此外,还需要说明所需的专业设备和实验条件,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四、研究团队与合作伙伴在项目申报的团队部分,需要列出项目研究团队成员的详细信息,包括姓名、职称、简介等。

这些成员应与项目的研究内容密切相关,并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同时,还可提及与其他研究机构、农业企业等合作的意愿和可能性,以进一步加强项目的可行性和影响力。

五、预期成果与效益在项目申报的成果部分,申请者需要清晰描述预期的科研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

科研成果可以包括学术论文、专利申请、技术标准等。

社会经济效益可以包括农业产业的提升、经济效益的增加、农产品的质量提高等。

这些成果和效益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农业发展规划和需求。

六、预算与资金支持在项目申报的预算部分,申请者需要明确项目所需的预算及其合理性。

预算包括人员费用、设备费用、实验费用、差旅费用等。

申请者还可以陈述项目所需资金和资源支持的来源和渠道,如基金资助、政府支持等。

这能够增加项目的可行性和竞争力。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综合能力评估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1]23号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综合能力评估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1]23号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综合能力评估工作的通知正文:----------------------------------------------------------------------------------------------------------------------------------------------------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综合能力评估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1]23号2011年7月4日)“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和服务能力均有较大提高。

全面调查采集农业科研机构相关信息,系统分析我国农业科研资源的布局、结构和质量,科学评估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对于促进农业科技宏观决策、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事业持续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全面了解“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水平、科技服务能力和科技队伍的发展情况,决定开展“十一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综合能力评估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和任务全面调查了解全国农业科研机构中科研人员的数量和结构,深入分析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基础和条件,准确反映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活动及成果产出情况,科学评估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的个体和区域整体创新能力、服务农业能力,系统总结宣传各地在农业科技创新和管理中的经验和做法。

二、有关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这次评估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有关部门和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相互协调配合,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

评估工作由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组织,科技发展中心负责具体实施,科技教育司和科技发展中心共同成立“十一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能力综合评估工作组,负责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评估指标的制订、调查表设计、人员培训及数据分析等事宜。

实验室简介农业科学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农业科学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农业科学实验室实验室简介实验室名称:农业科学实验室摘要:农业科学实验室是一个专注于农业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

本实验室致力于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展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创新。

本文将为您介绍农业科学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设备设施以及主要成果。

一、研究方向农业科学实验室主要从事以下研究方向:1. 农作物育种与遗传改良:通过经典育种和基因编辑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食品的需求。

2. 农药与环境农学:研究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探索可持续农业的方法和技术,减少农药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3. 农业生态系统与资源管理: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设备设施农业科学实验室拥有一流的设备设施,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

以下是我们的主要设备:1. 基因编辑仪器:包括CRISPR-Cas9系统和遗传转化技术等,用于农作物遗传改良研究。

2. 生物分析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等,用于农药残留检测和农作物成分分析。

3. 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土壤采样器、气象站和水质分析仪等,用于监测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变化。

三、主要成果农业科学实验室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代表性成果:1. 发现了一种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该品种在干旱和病虫害等逆境下仍能保持较高的产量。

2. 提出了一种新的农药使用方法,使得农药施用量减少了50%,同时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 探索了一种新的农田排水系统,有效解决了过度灌溉导致的农田土壤盐碱化问题,提高了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

结论:农业科学实验室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通过研究农作物育种、农药与环境农学以及农业生态系统与资源管理等方向,为农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性质研究概要

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性质研究概要

摘要多酚氧化酶是植物中常见的生物催化剂,常催化植物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若以马铃薯为原料提取多酚氧化酶进行分离纯化等研究则需要使用乙醇作为提取剂。

通过研究得到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理化性质,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40℃和pH5.8。

为了了解低浓度下的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偏重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半胱氨酸以及谷胱甘肽等试剂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影响,将上述试剂按一定浓度加入马铃薯多酚氧化酶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试剂都对多酚氧化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抑制作用Study on the feature of the Potatos Polyphenol OxidaseLi Bozhi(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Abstract: Polyphenol oxidase is a common biological catalyst in plants.Always take part in many catalytic reaction of plants Biochemical reaction.In this work, potato was used as the raw material to prepare Polyphenol Oxidase by ethanol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To studie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Potatos Polyphenol Oxidase.We Learnt that the best temperature and PH for this enzyme is 40℃ and pH5.8。

《农业科技通讯》稿约

《农业科技通讯》稿约

《农业科技通讯》稿约
佚名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农业科技通讯》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两院院士为顾问,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以农业研究为主的科技期刊。

1972年创刊,5次获得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奖,农业核心期刊。

本刊为'CNKI、万方数据、维普数据'等检索系统全文收录期刊。

本刊特点:以农业科研院所、校和农业推广部门副高以上专家、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硕士为主要作者群,以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论文为刊文重点,出版周期短(月刊),载文量大。

【总页数】1页(P7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农业科技通讯》稿约
2.《农业科技通讯》稿约
3.《农业科技通讯》稿约
4.《农业科技通讯》稿约
5.《农业科技通讯》稿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含技术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

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含技术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

科技部“十五”重大专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项名称:食品安全重大科技专项行动组织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2年6月10日目录一、项目概要 (2)二、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6)(一)食品安全的总趋势 (6)(二)国际上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 (7)(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9)(四)我国食品安全中的科技"瓶颈"制约 (16)(五)急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9)三、项目的主要技术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技术水平分析和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预测 (20)四、国内现有基础条件、已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 (33)五、项目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 (39)(一)总体思路 (39)(二)总体目标 (40)(三)具体目标 (41)六、项目课题设置、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及进度安排 (41)(一)课题设置 (42)(二)主要研究内容 (44)(三)技术路线 (81)(四)进度安排 (83)七、项目的预期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 (84)(一)预期技术水平 (84)(二)预期社会、经济效益 (85)八、项目经费概算、年度预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87)九、项目的组织管理方式及研究队伍 (89)十、项目的风险分析,含技术、市场的风险分析等 (89)十一、项目的关联行动:相关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国际合作的落实情况、与其它相关国家科技计划(工作)、项目的衔接和分工、项目的组织管理措施、其它必要的支撑条件和配套条件(如基地、示范点、技术或工程依托等)落实情况 (90)十二、有关附件:前期科研成果的证明材料,项目预期成果的专利、查重等检索材料、落实的关联行动的证明材料,项目其它配套资金来源(如贷款、地方部门匹配资金等)的证明材料,中试或产业化项目所需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明文件,与项目相关的其它证明材料或文件等 (91)一、项目概要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农业部在全国100个县试点“粮改饲”

农业部在全国100个县试点“粮改饲”

农业部在全国100个县试点“粮改饲”
佚名
【期刊名称】《乡村科技》
【年(卷),期】2016(0)28
【摘要】近年来,我国粮食形势出现新变化,连年丰收造成粮食库存量不断增长,粮
食生产结构尤其是玉米面临调整.
【总页数】1页(P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阳信县被列为全国粮改饲试点县
2.河北“粮改饲”试点县泌乳牛需全部饲用全株青贮玉米——河北省首届“粮改饲”促进草牧业发展峰会在石家庄举行
3.农业部:积极稳妥推进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工作
4.农业部粮改鉰试点项目管理系统
上线运行--粮改饲试点项目管理系统培训班在京举办5.农业部在100个县试点
“粮改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蚜蝇的营养需求及其人工饲育问题初探(概要

食蚜蝇的营养需求及其人工饲育问题初探(概要

食蚜蝇的营养需求及其人工饲育问题初探*高文兴,张礼生,王孟卿,陈红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摘要: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的繁育模式来饲养食蚜蝇,尚未见利用人工饲料繁育食蚜蝇的报道。

通过总结近年来关于食蚜蝇人工饲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寄主植物、蚜虫和花粉对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针对食蚜蝇人工室内饲养过程中存在的自残、滞育、室内交配率低和饲料易变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以后食蚜蝇的人工饲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食蚜蝇;天敌;蚜虫;人工饲养The discusstion about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and artificial rearing of hoverfl yGao wen-xing, Zhang li-sheng, Wang meng-qing, Chen hong-yin(Key Laboratory of Biological Control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P.R. China )Abstract: Presently the breeding mode of “plant-phytophagous insect-natural enemy” is usually used to rear hoverfly at home and abroad, while the literature about artificial diet of hoverfly has not been discussed.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ocuments relative to the manpower rearing hoverfly in recent years, and analysed the impact of host plant, aphids and pollen on development of hoverfly. Besides, we also discussed the problems, such as cannibalism, diapause, low rate in mating and easy deterioration of die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manpower rearing. At the same time, some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for improvement. The purpose is to confess the references for future artificial rearing.Key words: Hoverfly;natural enemies;aphids;manpower rearing1 引言食蚜蝇属双翅目Dipt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食蚜蝇总科Syrphiodea、食蚜蝇科Syrphida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
推荐单位:
编写时间: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O七年制
目录
一、总论
(一申请项目概述
(二项目预期目标
1.总体目标
2.阶段目标
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一简述
(二项目创新点
(三知识产权状况
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
(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六项目实施计划
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
(二经济效益分析
1.产品成本分析
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3.经济效益分析
4.项目投资评价
(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
(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四单位管理情况
(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
(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一、总论
(一申请项目概述
包括项目已有的核心技术,本次申请需中试、转化的主要内容、创新点、技术水平,项目在农业生产中确切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限200字以内。

如果申报单位同意“*”信息公开,此内容应属可以公开部分。

(二项目预期目标(此栏目各项指标是项目立项后,签订合同的主要内容,也是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
1. 总体目标:包括项目执行期间(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期限内计划投资额;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成果熟化程度、项目执行期结束时达到的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需用定量的数据描述、执行的质量标准、通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认证及企业通过的质量认证体系等;转化后可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

2. 阶段目标:(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是项目后续资金划拨的重要依据在项目执行期内和结束时,每一阶段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进度指标、技术工程化指标、资金落实额、生产建设情况、实现的销售收入和示范规模等。

每一阶段目标应进行比较详细的、可进行考
核的定性定量描述。

阶段目标完成时指标应与“总体目标”条款中的“技术、质量指标”一致。

3. 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包括在项目执行期内计划投资额,其中已到位投资额和需新增加的投资额;列表说明项目执行期内由单位负责完成的新增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和到位金额。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一简述
简述本项目所涉及的具体农业生产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并将本项目技术成果转化后在克服生产中现存的主要问题与国内、国外同类技术、产品进行质量性能等量化比较,描述项目实施前后技术经济指标将发生的主要变化(可以表格方式说明。

(二项目创新点
论述项目创新点,包括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产品性能及使用效果的显著变化等。

申报单位应在不泄露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本项目的创新点、创新范围、创新难度,并附上权威机构出示的近期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实验报告或其它能说明项目技术水平的证明材料,已有样品的可附照片。

(三知识产权状况
详细描述项目的技术来源、合作单位情况;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尤其是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归属情况。

合作转化和委托转化的科技成
果,及购买的科技成果,需附上相关的合作转化协议书和成果转让说明;引进技术再转化的成果,需说明再转化的主要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单位自主转化的成果,需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或技术鉴定报告。

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
详细说明本项目开展中间性试验,或技术组装、配套、集成,或生产性试验示范的具体内容,以及所采取的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案。

(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说明本项目开展中间性试验或生产性试验示范的具体地点与规模;各参加单位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分工(需附相关合作协议;论述开展本项目各项工作所需设备、原辅材料的来源、供应渠道,工程建设已具备的条件和需新增加的基本建设内容;简述转化过程中的“三废”情况及处理的措施和方案;如果是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审批的技术成果,说明是否已获得批准或许可,如果还没有获得,需描述目前申请、审批进展情况以及预计何时可以获得。

(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说明本项目成果转化后技术或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分析本项目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等。

(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投资预算——根据项目需要转化的内容和目标,估算本项目在资金资助期内计划投资额,至项目申报时已到位的投资额、需要新增投资额,并对已到位投资部分分项说明资金来源及主要用途。

新增资金的筹措——对新增投资部分,需阐述资金筹措渠道、预计到位时间、目前进展情况。

具体包括:利用银行贷款并已获得贷款的,在附件中须提供贷款合同,尚未取得贷款的,需说明目前贷款的进展情况;自筹资金部分,须详细说明筹措渠道、筹集额度;地方政府配套部分,应说明拨款部门、资金使用方式、资金到位时间,已经拨款的,须附相关证明文件;申请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部分,需明确说明申请种类及其金额。

资金使用计划——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筹资方式,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部分,需单独列出明细表说明主要使用方向。

(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对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分析,提出降低风险的措施。

(六项目实施计划
详细描述项目各项工作的进展计划,以甘特图1[1]的形式列出,并明确标出完成各项工作预计所需时间及达到的阶段目标。

此处列出的各项指标应与“总论”中“阶段目标”的描述相吻合。

1[1]注:甘特图(GANT——是查看项目进程最常用的工具图,也叫线条图或横道图,由二维坐标
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
分析经中试、组装、工程化后,成果可以达到的熟化目标,如经转化后技术可以满足大面积推广或产业化生产的程度等。

(二经济效益分析
1.产品成本分析
按财务制度的规定,估算项目产品的年生产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制造费等和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及相关财务费用,并提供计算生产成本的基础;说明对生产成本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以及可采取的对策。

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根据产品的成本和市场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进入市场的单位销售价格,并编制该项目五年内的产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预测,包括收入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上述预测分析要求列表计算。

3.经济效益分析
构成,其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任务。

申请单位应将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期内的各项任务分解,每项任务用一条横线表示,其长度是完成这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将横线按任务的起止时间放在图内
根据销售价格和市场占有情况的分析,预测本项目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期限内累计可实现的销售收入、净利润、缴税总额、创汇或替代进口情况。

4.项目投资评价
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分析本项目实施后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效益的影响,对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影响,对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影响,以及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等。

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单位名称、通讯地址、注册时间、注册资金、登记注册类型、主管单位(部门名称。

(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
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情况,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业绩和投入情况(企业应说明科技转化投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比例;科研转化队伍情况;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储备情况等。

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所学专业、主要工作经历、技术专长和工作业绩;项目技术负责人与单位之间的任用关系。

(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所学专业、主要经历、技术专长、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及主要工作业绩。

单位人员情况,包括人员总数、大专以上人员数;主要管理人员数、文化水平、年龄结构;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人员比例等。

(四)单位管理情况申报单位管理制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产权明晰情况,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需说明股东(联营单位)的构成及各自所占的股份(合作关系);企业信用等级、企业商誉、企业获奖情况等。

(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企业应说明上年末单位总资产、总负债、固定资产总额、总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净利润、上交税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事业单位应详细说明本单位的资产负债和从事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技术开发性收入。

(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简述本项目合作单位的科研开发实力,合作单位与本项目开发内容相关的技术储备和开发优势,合作单位在本项目相关开发内容方面已取得的阶段成果。

注:甘特图(GANT)——是查看项目进程最常用的工具图,也叫线条图或横道图,由二维坐标构成,其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任务。

申请单位应将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期内的各项任务分解,每项任务用
一条横线表示,其长度是完成这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将横线按任务的起止时间放在图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