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8恒定电流和交变电流热点难点突破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r)t1
R+r
R+r
【解析】在 0~t1 时间内,金属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ΔΦ nL1L2(B1-B0)
E1=n Δt =
t1
故 ab 棒中产生的是正弦交变电流.
2π (3)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正弦交流电的周期 T= ω =0.1 s.从 t=0 到 t1=0.025 s,经历了四分之一个
U2 T 周期.设在这段时间内电阻 R 上产生的热量为 Q,则 Q= · =100 J
【答案】AC
【解析】初始位置是与中性面垂直的平面,则矩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e=
π
ΔΦ
NBSωcosωt,选项 A 正确; 是四分之一个周期,由 Q= 2ω
R
可得,通过电流表 A1 的电荷量不为零,选
项 B 错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流表 A2 示
A.矩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e=NBSωcosωt
π
B.矩形线圈从图示位置经过 时间内,通过电流表 2ω
A1
的电荷量为
0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过程中,电流表 A1 和 A2 示数都变小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过程中,电压表 V1 示数不变,V2 和 V3 的示数都变小
线圈电流为 A,则副线圈电流为 A=0.55 A,A 错 .原、副线圈两端电压比为 2:1,副线圈两端电压
11
11
为 22 V,所以原有线圈两端电压为 44 V,B 对.滑片 P 向下移动时,副线圈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变大,则
原线圈电路中电流也变大,即通过灯泡 L2 的电流变大,灯泡 L2 可能变亮或烧毁,C 错.滑片 P 向上移动时, 通过灯泡 L2 的电流变小,原线圈两端电压变大,则副线圈两端电压也变大,灯泡 L1 可能变亮或烧毁,D 错.
I1 n2
数变小,结合 = 可得,电流表 I2 n1
A1
示数也变小,选项
C
正确;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过程中,电压
U1 n1 表 V1 示数不变,结合U2=n2,V2 示数也不变,电压表 V3 示数变大,选项 D 错误.
22.如图所示,MN、PQ 是两条水平、平行放置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的右端接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
专题 08 恒定电流和交变电流
1.如图所示,水平铜盘半径为 r,置于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铜盘绕通过圆 盘中心的竖直轴以角速度 ω 做匀速圆周运动,铜盘的边缘及中心处分别通过导线与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相 连,该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n∶1,变压器的副线圈与电阻为 R 的负载相连,则( )
好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为 0.27 A
B.电压表示数为 44 V
C.滑片 P 向下移动时,灯泡 L2 将变暗 D.滑片 P 向上移动时,灯泡 L1 将变暗 【答案】B
【解析】由于原、副线圈匝数 比为 2 :1,则原、副线圈电流比为 1:2,因两灯泡正常发光,所以原
3
6
场的磁感应强度 B=4 T.导轨、导线和线圈电阻均不计.求:
(1)ab 棒中产生的电动势的表达式;ab 棒中产生的是什么电流? (2)电阻 R 上的电热功率 P. (3)从 t=0 到 t1=0.025 s 的时间内,通过外力 F 所做的功. 【答案】(1)见解析 (2)4×103 W (3)104 J
2π (3)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正弦交流电的周期 T= ω =0.1 s.从 t=0 到 t1=0.025 s,经历了四分之一个
U2 T 周期.设在这段时间内电阻 R 上产生的热量为 Q,则 Q= · =100 J
R4 在 t1=0.025 s 时刻,ab 棒的速度为 v,则 则 v=2sin20πt1=2 m/s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这段时间内外力 F 做的功
图6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
C.通过 R2 的电流变小 D.电源的内耗电压变大 【答案】B
16.如图 7 所示,电路中灯泡 L1 和 L2 均正常发光,由于电路某处发生断路故障,发现灯泡 L1 变暗,而 灯泡 L2 变亮了。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7 A.R1 断路 B.R2 断路 C.S 断开 D.发生故障后电容器 C 的带电荷量减少 【答案】B 【解析】因为是断路(相当于该处电阻增至无穷大),电路中电阻增大。此时电路中电流减小,路端电 压增大。L1 亮度比原来暗,说明 L1 中电流减小,根据“串反并同”规律,断路处必定与 L1 串联或间接串联。L2 比原来亮,说明 L2 中电流增大,根据“串反并同”规律,断路处必定与 L2 并联或间接并联。分析题图可知,R2 出现了断路故障,S 断开不影响 L1、L2。发生故障后,路端电压增大,即 C 两端电压增大,所以电容器带电 荷量增加。 19.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 P 原来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R1 的阻值和电源内阻 r 相等.将滑动变阻器 R4 的滑片向 b 端移动,则(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 C.通过 R2 的电流变小
D.电源的内耗电压变大 【答案】B 【解析】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由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减 小,故 R1 两端的电压减小,并联部分电压增大,通过 R2 的电流变 大,A、C 错误;由并联电路的 电流规律可知,流过灯泡的电流一定减小,故由 P=I2R 可知,小灯泡消耗的 功率变小,B 正确;因电路中电流减小,故电源的内耗电压减小,D 错误. 7.如图所示的变压器,按如图甲所示的交流电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容器能正常工作,现将电源换成 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则( )
R4 在 t1=0.025 s 时刻,ab 棒的速度为 v,则 则 v=2sin20πt1=2 m/s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这段时间内外力 F 做的功
1 W=Q+ mv2=104 J
2
图 14 A.开关闭合后,灯泡 L1 会变亮 B.开关闭合后,a、b 端输入功率变小 C.开关闭合前,R1、R2 消耗的功率相等 D.开关闭合前,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5 W 【答案】C 【解析】开关闭合后,副线圈电路中总电阻变小,副线圈中的电流 I2 变大,根据 n1I1=n2I2 可知,原 线圈中的电流 I1 也变大,所以 R1、R2 上的电压都变大,灯泡 L1 上的电压变小,亮度变暗,选项 A 错误;原
P 线圈中的电流 I1 变大,a、b 端输入功率变大,选项 B 错误;开关闭合前,通过灯泡的电流 I2=U=0.5 A,R2 上消耗的功率为 P2=I2R2=1 W,根据 n1I1=n2I2 求得 I1=0.1 A,R1 上消耗的功率为 P1=I21R1=1 W,选项 C 正确;开关闭合前,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P 总=1 W+1 W+4 W=6 W,选项 D 错误。
Br2ω A.负载 R 两端的电压为
2n 1
B.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为通过 R 电流的 n
C.变压器的副线圈磁通量为 0 D.通过负载 R 的电流强度为 0 【答案】D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 为电源,电源内阻为 r,L 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V 为理 想电压表,R1、R2 为定值电阻,R3 为滑动变阻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则( )
B.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 W 5 2
C.充电时,电池的热功率为 W 10 21
D.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 - ) W 10 50
【答案】D
15.在如图 6 所示的电路中,E 为电源,电源内阻为 r,L 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 为理想 电压表,R1、R2 为定值电阻,R3 为滑动变阻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则( )
12.如图 13 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
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闭合开关 S 后( )
图 13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流减小 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D.输电线上交流电的频率减小 【答案】C
13.如图 14 所示的理想变压器中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5∶1,其中 R1=100 Ω、R2=4 Ω 分别代表 输电线的电阻。在副线圈上接有两盏“8 V、4 W”的灯泡,若在 a、b 端输入 e=60 2sin 100πt(V)的交流 电,当开关 S 断开时,灯泡 L1 正常发光,则( )
1 W=Q+ mv2=104 J
2 23.如图 11 甲所示,长、宽分别为 L1、L2 的矩形金属线框位于竖直平面内,其匝数为 n,总电阻为 r, 可绕其竖直中心轴 O1O2 转动,线框的两个末端分别与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 C、D(集流环)焊接在一起,并通 过电刷和定值电阻 R 相连。线框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右均匀分布的磁场,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随时间 t 的变 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B0、B1 和 t1 均为已知。在 0~t1 时间内,线框保持静止,且线框平面和磁场垂直;t1 时刻后线框在外力的驱动下开始绕其竖直中心轴以角速度 ω 匀速转动。求:
A.R3 上消耗的功率增大 B.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增大 C.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 D.质点 P 将向下运动 【答案】CD
20.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n1:n2=2: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 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灯泡电阻 R=55 Ω,原线圈两端加如图(乙)所示的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变压器的副线圈与电阻 R=20 Ω 组成闭合回路,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 n1:n2=1:10,导轨宽 L=5 m.质量 m=2 kg、电阻不计的导体棒 ab 垂直 MN、PQ 放在导轨上,在水平外力 F 作用下,从 t=0 时刻开始
在图示的两虚线范围内往复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v= 2sin20πt(m/s).垂直轨道平面的匀强磁
A.由于乙交变电流的周期短,因此灯泡比第一次亮 B.由于乙的频率比甲的大,因此电容器有可能被击穿 C.无论接甲电源,还是接乙电源,若滑动触头 P 向上移动,灯泡都变暗 D.若将原线 圈 n1 的匝数增加,灯泡消耗的功率将变大 【答案】C
8.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21,a、b 端接入一正弦式交流电源.L1、L2 为两只规 格均为“22 V,6 W”的灯泡,两电表为理想交流电表.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处于中间位置时,两灯泡恰
图 11 (1)0~t1 时间内通过电阻 R 的电流大小; (2)线框匀速转动后,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通过电阻 R 产生的热量;
(3)线框匀速转动后,从图甲所示位置转过 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nL1L2(B1-B0)
nB1L1L2
nB1L1L2
【答案】(1)
(2)πRω(
)2 (3)
A.电流表的读数为 2 A B.电压表的读数为 110 V C.灯泡 L 的功率为 110 W D.副线圈两端电压为 110 2 V 【答案】AC
21.如图所示,有一矩形线圈的面积为 S,匝数为 N,电阻不计,绕 OO′轴在水平方向的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 ω 做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矩形线圈通过铜滑环接理想变压器原线圈, 副线圈接有固定电阻 R0 和滑动变阻器 R,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4.如图 15 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通过二极管给某种型号的电池充电的简单原理图,现在变压器的原线 1
圈接入有效电压为 220 V 的正弦交变电流,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110∶1,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 10
A,电池的内阻为 2 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15
A.电池的充电电压为 2 V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