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题库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题库答案
1
O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1)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规律
2、边际替代率
3、扩展线
4、公共物品⼆、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替代效应和收⼊效应之间的关系解释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之间的区别。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试问:
⑴如果⾏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整个⾏业是否必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反之亦然否?⑵如果企业和⾏业中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它们是否必定处于短期均衡状态,反之亦然否? 3、在要素市场上,⼚商利润极⼤化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假定某⼈把⼀天的时间⽤作睡觉(S )、⼯作(W )和消费(C )三种⽤途。
他在睡觉和消费中得到的效⽤函数为43
41
),(C S C S U =。
再假定此⼈在消费时每⼩时要花费6元钱,在⼯作时每⼩时可赚4元钱,⽽且他消费时的收⼊来源于他的⼯作所得,问:
⑴如果此⼈想效⽤最⼤,他应各花多少时间⽤来睡觉、⼯作和消费?⑵睡觉和消费的机会成本各为多少?
2、设⼀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 Q 101000-=,成本函数为Q C 40=,试问:⑴若该产品为⼀垄断⼚商⽣产,利润极⼤时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
⑵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
⑶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产时损失了多少?
四、问答题(20分)
外部影响怎样会使资源配臵失当?⼀些西⽅学者为什么会认为规定产权办法可解决外部影响问题?
2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1答案)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规律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即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这⼀规律称为需求规律。
2、边际替代率
在效⽤⽔平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消费者增加⼀单位第⼀种商品可以代替的另外⼀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第⼀种商品对第⼆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3、扩展线
扩展线是指在⽣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对应不同产量⽔平的最优要素投⼊组合点的轨迹。
4、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的物品,如国防、警务之类。
这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以某种形式来提供。
这是由其消费的⾮排
他性和⾮竞争性决定的。
⾮排他性指⼀产品为某⼈消费的同时,⽆法排斥别⼈也不消费这⼀物品。
⾮竞争性指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为许多⼈所消费,且增
加⼀名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个⼈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可供别⼈消费的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替代效应和收⼊效应之间的关系解释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之间的区别。
当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此商品的需求量,但收⼊效应则倾向于减少此商品的需求量。
如果替代效应强于收⼊效应,此低
档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这是最常见的情形;但如果收⼊效应等于替代效应,需求曲线呈垂线;如替代效应弱于收⼊效应,需求曲线的斜率为正,
1
此物品被称为吉芬商品。
由此可见,低档商品不⼀定为吉芬商品,低档商品是指收⼊和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吉芬商品是因低档商品中的收⼈效应⾜够强以致于使该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发⽣了同⽅向变动。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试问:
⑴如果⾏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整个⾏业是否必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反之亦然否?
⑵如果企业和⾏业中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它们是否必定处于短期均衡状态,反之亦然否?
⑴如果⾏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则此时LMC
=,还要求
SMC
P=
=。
但是整个⾏业处于长期均衡的话,则不但要求LMC
P=
SMC
LMC
=不⼀定就有LAC
SAC
SMC
=
P=
=。
可见,即使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整个
=
P=
=
SMC
SAC
LAC
SMC
LMC
P=
=。
LMC
=
⾏业还不⼀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但LAC
SMC
=时,必定有LMC
=,即如果整个⾏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则⾏业中的
=
P=
SMC
SAC
LMC
P=
=
每个企业必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⑵如果企业和⾏业中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即LAC
=
=
=,则企业必然处于短期均衡状态,因为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SAC
LMC
SMC
P=
P=。
如果所有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g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不再发⽣变动,那么该⾏业也就处于短期均衡状态。
但当⾏业和企业处于短期均衡SMC
`
时,⾏业和企业不⼀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因为如上所述,SMC
=
=。
P=
=
P=不⼀定有LAC
SAC
LMC
SMC
3、在要素市场上,⼚商利润极⼤化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商购买或雇佣⽣产要素是为了⽣产并销售产品以获取利润,⼚商出售产品可获得收益,⽣产产品则需要花费成本。
⼚商在收益与成本之间权衡的结果是,为了获得最⼤利润,⽣产要素的使⽤量应当选择在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之处,此即要素市场上⼚商利润极⼤化原则。
因为⼚商在决定要素使⽤量时,⼀⽅⾯要考虑增加要素使⽤量能增加多少产品产量进⽽销售收益,即边际收益产品,另⼀⽅⾯要考虑增加要素使⽤量会增加多少成本,
2
3
即边际要素成本。
如果在某⼀要素使⽤量⽔平下边际收益产品⼤于边际要素成本,这意味着此时增加⼀单位要素使⽤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将⼤于增加使⽤这单位要素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因此增加的这单位要素使⽤量可以给⼚商带来额外的利润,⼚商将增加使⽤这单位要素,⽽且只要边际收益产品⼤于边际要素成本,⼚商总是会增加要素使⽤量以增加利润;反之则反。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假定某⼈把⼀天的时间⽤作睡觉(S )、⼯作(W )和消费(C )三种⽤途。
他在睡觉和消费中得到的效⽤函数为43
41
),(C S C S U =。
再假定此⼈在消费时每⼩时要花费6元钱,在⼯作时每⼩时可赚4元钱,⽽且他消费时的收⼊来源于他的⼯作所得,问:
⑴如果此⼈想效⽤最⼤,他应各花多少时间⽤来睡觉、⼯作和消费?⑵睡觉和消费的机会成本各为多少?
⑴2.7=C (⼩时), 6=S (⼩时), 8.10=W (⼩时);⑵此⼈睡觉的机会成本是4元钱,消费的机会成本是10元钱。
2、设⼀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 Q 101000-=,成本函数为Q C 40=,试问:⑴若该产品为⼀垄断⼚商⽣产,利润极⼤时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
⑵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⑶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产时损失了多少?⑴300,70,9000;⑵600,40;
⑶4500。
四、问答题(20分)
4
外部影响怎样会使资源配臵失当?⼀些西⽅学者为什么会认为规定产权办法可解决外部影响问题?
微观经济学讲⾃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会使资源配臵达到帕累托最优,其实是假定经济活动不存在“外部影响”,即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为产⽣的私⼈利益和私⼈成本就是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
但在现实⽣活中,私⼈利益和社会利益,私⼈成本和社会成本往往是不⼀致的。
⼀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利益会⼩于社会利益,⽽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成本⼜会⼩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臵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
为什么呢?令P V 、S V 和P C 、S C 分别代表某⼈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利益、社会利益、私⼈成本和社会成本,再假定存在外部经济,即有P S V V >,但⼜有S P P V C V <<,则此⼈显然不会进⾏该活动。
这表明资源配臵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从上述两个不等式可以得到:)()(P P P S V C V V ->-,这⼀新不等式说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P S V V -⼤于私⼈从事这项活动所受到的损失)(P P V C -。
可见,这个⼈如果从事这项活动的话,从社会上其他⼈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部分来补偿进⾏这项活动的私⼈所受到的损失以后还会有多余,即可使其他⼈状况变好⽽没有任何⼈状况变坏。
这说明,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活动的⽔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平。
相反,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S P C C <,再假定P P S C V C >>,则此⼈⼀定会进⾏此项活动。
从上述⼆不等式中⼜可得到)()(P P P S C V C C ->-,此不等式说明,进⾏了这项活动,社会上其他⼈受到的损失⼤于此⼈得到的好处,从整个社会看,是得不偿失,因此私⼈活动⽔平⾼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平了。
西⽅⼀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臵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
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就不会发⽣。
在上述例⼦中,只要产权归⼯⼚还是居民是明确的,则他们中任何⼀⽅都会想出⽤150元安装⼀个除尘器来消除污染,即解决外部影响问题。
就是说,在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上不⼀定要政府⼲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动解决外部性问题,⽽在此以前,以英国庇古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解决外在性问题,需要政府⼲预:出现外部不经济时,要⽤征税办法,其数额应等于外部不经济给其他社会成员造成的损失,使私⼈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出现外部经济时,可⽤政府津贴办法,使私⼈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等,这样,都可使资源配臵达到帕累托最优。
因此,科斯定理的问世,被认为是对传统
经济学的修正。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2)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供给规律
2、边际技术替代率
3、消费者均衡
4、市场失灵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低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为负的、零或正的?
2、成为垄断者的⼚商可以任意定价,这种说法对吗?
3、为什么参加卡特尔的各⼚商会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不会要求⽣产相等的产量?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消费者⽣活在仅有X、Y两种商品的世界中,其效⽤函数为
57
.0
.0Y
.0
06
09
U ,这⾥X和Y是商品消费数量,L是每周的闲暇⼩时数。
X
L
⑴他将选择每周⼯作多少⼩时?
⑵他将把收⼊的多⼤⽐例⽤于购买X?
⑶计算他对X的需求价格弹性?
⑷计算他对Y的需求收⼊弹性?
2、假设某⼩器具市场供求曲线为:
5
需求:10
=-
P Q
供给:4
=-
P Q
其中,P、Q的单位分别为美元/件、千件。
请问:
⑴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是多少?
⑵假设政府征税1美元/件,新的均衡数量是多少?买⽅⽀付价格和卖⽅接受价格分别是多少;
⑶假设政府取消税收,给予⽣产者补贴1美元/件,均衡数量是多少?买⽅⽀付的价格和卖⽅接受的价格(包括补贴),以及政府的总成本各是多少?
四、问答题(20分)
⼀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效应,劳动(闲暇)价格即⼯资率的变化对闲暇的消费(从⽽劳动的供给)的影响也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效应。
请对⽐分析普通消费品价格变化的效应与⼯资率变化的效应的异同。
6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2答案)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供给规律
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即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同向的依存关系,这⼀规律称为供给规律。
2、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条件下,⽣产者增加⼀单位第⼀种⽣产要素可以替代的另外⼀种⽣产要素的使⽤数量,被称为第⼀种要素对第⼆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3、消费者均衡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者获得最⼤满⾜时,他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此时消费者处于均衡。
在⼀定的收⼊和价格条件下购买各种物品使
总效⽤达到极⼤值或者使消费者得到最⼤的满⾜的必要条件是,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之⽐,等于它们的价格之⽐。
表现在图形上,都是
⽆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之点。
4、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按⼈们的意愿⽽有效地配臵资源。
市场失灵有狭义和⼴义之分。
狭义的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市场所假定的条件得不到
满⾜⽽导致的市场配臵资源的能⼒不⾜从⽽缺乏效率的表现。
⼴义的市场失灵则还包括市场机制在配臵资源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波动以及按市场分配原
则⽽导致的收⼊分配不公平现象。
通常,西⽅经济学中在狭义的意义上使⽤市场失灵概念。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的,其中包括:垄断、外在性、
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市场机制本⾝的不完善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1、为什么低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为负的、零或正的?
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这种商品的需求量,⽽收⼊效应则倾向于减少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两种相反的⼒量同时发⽣作⽤。
若替代效应⼤于收⼊效应,则随着价格的下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这时,需求价格弹性是负的;若替代效应等于收⼊效应,则随着价格的下降,商品的需求量不发⽣变化。
这时,需求价格弹性为零;若替代效应⼩于收⼊效应,则随着价格的下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这时,需求价格弹性是正的。
这样的低档商品就是吉芬商品。
2、成为垄断者的⼚商可以任意定价,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从理论上讲,垄断者是价格的制定者,其产品没有替代品,其他⼚商⽆法进⼊垄断⾏业,⼚商是产品的唯⼀卖者。
然⽽在实际上,如果垄断⼚商定价过⾼,购买量就会下降,从⽽⼚商总收益和利润下降;其他⼚商如看到有丰厚的利润会眼红尽管没有替代品,但类似的替代品总是会产⽣的,因⽽垄断⼚商如果定价过⾼,会使⾃⼰产品失去销路,市场被相似替代品夺⾛;国家也会对垄断⼚商的定价加以控制,有些国家会通过制定反垄断法、规定最⾼限价、征税等办法加以控制。
3、为什么参加卡特尔的各⼚商会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不会要求⽣产相等的产量?
参加卡特尔的各⼚商之所以会结成⼀个卡特尔,就是因为它们愿意根据整个⾏业的产品的需求状况和各⼚商的成本状况,按利润极⼤化原则确定产品价格和全⾏业的产销量。
在这样情况下,价格和产量决定就与独占⾏业(完全垄断)⼀样。
为使⾏业利润极⼤,各⼚商协商⼀致决定,根据全⾏业产品需求曲线所产⽣的边际收益曲线和全⾏业的边际成本曲线(由各⼚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向加总⽽形成)相交来决定全⾏业产量和价格,然后再由⾏业边际收益与各⼚商的边际成本相等来⽠分产量,出售产品。
由于各⼚商成本情况不⼀样.势必造成各⼚商产量不相等,并且由于是按卡特尔统⼀价格出售产品,因此,有些⼚商会盈利多些,有些⼚商会盈利少些,甚⾄发⽣亏损。
为防⽌供过于求情况发⽣时各⼚商削价竞争带来的损失,盈利多的
2
⼚商会根据协议让出⼀部分利润给盈利⼩的或亏损的⼚商。
1、某消费者⽣活在仅有X、Y两种商品的世界中,其效⽤函数为
57
.0Y
.0
06
09
.0
U=,这⾥X和Y是商品消费数量,L是每周的闲暇⼩时数。
X
L
⑴他将选择每周⼯作多少⼩时?
⑵他将把收⼊的多⼤⽐例⽤于购买X?
⑶计算他对X的需求价格弹性?
⑷计算他对Y的需求收⼊弹性?
⑴35⼩时;⑵40%;⑶-1;⑷1。
2、假设某⼩器具市场供求曲线为:
需求:10
=-
P Q
供给:4
P Q
=-
其中,P、Q的单位分别为美元/件、千件。
请问:
⑴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是多少?
⑵假设政府征税1美元/件,新的均衡数量是多少?买⽅⽀付价格和卖⽅接受价格分别是多少;
⑶假设政府取消税收,给予⽣产者补贴1美元/件,均衡数量是多少?买⽅⽀付的价格和卖⽅接受的价格(包括补贴),以及政府的总成本各是多少?
3
⑴3,7;⑵6.5,3.5,2.5;⑶7.5,2.5,3.5,7.5。
四、问答题(20分)
⼀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效应,劳动(闲暇)价格即⼯资率的变化对闲暇的消费(从⽽劳动的供给)的影响也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效应。
请对⽐分析普通消费品价格变化的效应与⼯资率变化的效应的异同。
答案要点:替代效应两者相同,收⼊效应相反:即普通消费品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使其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化,闲暇价格即⼯资率变化的替代效应也使其需求量与⼯资率反向变化;⽽普通消费品价格变化的收⼊效应使其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化,闲暇价格即⼯资率变化的收⼊效应却使其需求量与⼯资率同向变化。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3)
1、⽣产者均衡
2、规模报酬
3、机会成本
4、外在性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某消费者原来每⽉煤⽓开⽀为120元,煤⽓的某些⽤途如取暖等可⽤电替代。
现在煤⽓价格上涨100%,其他商品价格不变,若该消费者得到120元因煤⽓涨价的补贴,试问他的处境改善了还是恶化了?为什么?作草图表⽰。
2、试说明为什么⾃然垄断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下⽅。
这⼀事实的后果是什么?如果政府管制⾃然垄断机构,将价格确定在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平,有什么问题不可避免?
4
5
3、为什么像公路、桥梁及电视⼴播等不能称为纯公共物品?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商的长期⽣产函数为25.05.05.0C B aA Q =,0>a ,A 、B 、C 三种要素的价格分别为1=A P 元,9=B P 元,8=C P 元。
⑴推导出⼚商长期总成本函数;
⑵在短期,要素C 固定,要素A 和B 可变,推导出⼚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
⑶推导出)(Q f C =形式的⽅程,以反映⼚商预期产出Q 与⼚商所需要的最优固定要素C 之间的函数关系。
2、某农场主决定租进⼟地250英亩,固定设备的年成本为12 000美元(包括利息、折旧等),燃料种⼦肥料等的年成本为3 000美元,⽣产函数为L L L Q 72202
3
++-=,Q 为⾕物年产量(吨)
,L 为雇佣的劳动⼈数,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均系完全竞争,⾕物价格每吨75美元,按现⾏⼯资能实现最⼤利润的雇佣量为12⼈,每年的最⼤纯利润为3 200美元,他经营农场的机会成本为 5 000美元,求解;
⑴每个农业⼯⼈的年⼯资为若⼲?⑵每英亩⼟地⽀付地租若⼲?四、问答题(20分)
甲公司⽣产的产品A 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7,产品A 对⼄公司的产品B 的交叉价格弹性为-0.67,产品A 的需求收⼊弹性为
0.8。
下列说法正确否?为什么?
⑴如果要增加产品A 的销售量,甲公司应降低它的价格;
⑵降低产品A的价格将会增加甲公司的销售量,并增加公司收⼊;
⑶产品A和产品B是替代商品;
⑷提⾼产品B的价格将会增加产品A的销售量;
⑸降低产品B的价格将会减少产品A的销售收⼊;
⑹产品A是低档商品;
⑺居民收⼊增加10%,产品A的销售量将增加80%。
6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3答案)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产者均衡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产者选择产量⼀定时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或者是成本⼀定时产量最⾼的要素组合时,他将保
持这种状态不变,此时⽣产者处于均衡状态。
2、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就是探讨这样⼀种投⼊——产出的数量关系,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定⽐率时,⽣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若产量的变动⽐率⼤于投⼊要素⼀致的变动⽐率称为规模报酬递增;若产量的变动⽐率等于投⼊要素⼀致的变动⽐率称为规模报酬不变;若产量的变动⽐率⼩于投⼊要素⼀致的变动⽐率称为规模报酬递减。
3、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如果⼀种⽣产要素被⽤于某⼀特定⽤途,它便放弃了在其他替代⽤途上可能获取的种种收益,所放弃的收益中最⼤的收益就是这⼀特定⽤途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存在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第⼀,⽣产要素是稀缺的;第⼆,⽣产要素是具有多种⽤途的。
4、外在性
⼜称外部影响,是指⼀个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的效应,但这种效应并没有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出来。
外在性有正负之分,分别称为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外在性造成市场对资源的配臵缺乏效率。
之所以如此,原因是社会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私⼈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不相等。
纠正外在性的传统⽅法主要有征税或补贴以及外部影响内部化的主张。
⽽科斯提出可通过确定所有权来解决外部性对社会的影响。
1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某消费者原来每⽉煤⽓开⽀为120元,煤⽓的某些⽤途如取暖等可⽤电替代。
现在煤⽓价格上涨100%,其他商品价格不变,若该消费者得到120元因煤⽓涨价的补贴,试问他的处境改善了还是恶化了?为什么?作草图表⽰。
该消费者处境改善了,因为该消费者得到120元补贴后,可以多消费电来替代煤⽓消费,由于电价不变,他完全可以⽤多消费电来改善⾃⼰的处境,如果煤⽓价上涨100%,电价也上涨100%,他处境就不会改善,如下图所⽰。
电(Y)
A1
Y2
Y1
O X2 X1 B’ B1 B 煤⽓(X)
2
3
在图中,AB 代表原来的预算线,AB ’代表煤⽓涨价100%但未给补贴的预算线,该预算线在横轴的截距应该正好是原预算线AB 横轴截距的⼀半。
A 1B 1代表煤⽓涨价并给了120元补贴后的预算线,由于煤⽓涨价100%,这样该消费者仍要消费数量X 1的煤⽓,就必须⽀出240元,⽽现在给120元补贴,与原来⾃⼰⽤于煤⽓的⽀出120元加在⼀起正好是240元,因⽽仍可以消费数量为X 1的煤⽓。
故A 1B 1必和AB 相交于原均衡点E 1,⼜由于电价未变,因⽽A 1B 1必和AB ’
平⾏,在A 1B 1预算线上,消费者找到了新的均衡点E 2,在E 2点上,消费者得到的效⽤为U 2,⼤于在原来均衡点E 1得到的效⽤U 1,从图中可见,该消费者会⽤多消费电来代替煤⽓的消费,煤⽓消费量由X 1减少到X 2,⽽电的消费量由Y 1增加
到Y 2。
2、试说明为什么⾃然垄断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下⽅。
这⼀事实的后果是什么?如果政府管制⾃然垄断机构,将价格确定在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平,有什么问题不可避免?
⾃然垄断是由技术条件和需求条件共同作⽤⽽形成的市场结构,规模经济⾮常显著,其产品的平均和边际成本会随产量增加不断下降,且由于边际成本只有低于平均成本才下降,因此平均成本曲线总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下⽅。
如果政府管制⾃然垄断机构,将价格定在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平,则⼚商就要亏损,因为此时均衡点即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必然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下⽅,即价格始终低于平均成本。
3、为什么像公路、桥梁及电视⼴播等不能称为纯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必须具备消费上的⾮排他性和⾮竞争性这两个特点或者说条件。
第⼀个条件⾮竞争性意味着公共物品没有必要排斥他⼈的消费,因为增加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第⼆个条件⾮排他性意味着没有可能排斥他⼈消费。
满⾜这两个条件的纯公共产品较少,有不少公共物品虽有⾮竞争性,却并不⼀定有⾮排他性,例如公路、桥梁以及电视⼴播也可以设法收费才允许通⾏或收看收听,因此,它们是⾮纯公共物品。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商的长期⽣产函数为25
.05
.05
.0C
B
aA
Q =,0>a ,A 、B 、C 三种要素的价格分别为1=A P 元,9=B P 元,8=C P 元。
4
⑴推导出⼚商长期总成本函数;
⑵在短期,要素C 固定,要素A 和B 可变,推导出⼚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
⑶推导出)(Q f C =形式的⽅程,以反映⼚商预期产出Q 与⼚商所需要的最优固定要素C 之间的函数关系。
⑴ 54
548
.0)6
(25)
163(
40Q a
a
Q LTC 或= ⑵ C Q a
C
STC 8625
.0+=
-;
⑶ 54
54
)163
(
Q a
C =。
2、某农场主决定租进⼟地250英亩,固定设备的年成本为12 000美元(包括利息、折旧等),燃料种⼦肥料等的年成本为3 000美元,⽣产函数为L L L Q 72202
3
++-=,Q 为⾕物年产量(吨)
,L 为雇佣的劳动⼈数,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均系完全竞争,⾕物价格每吨75美元,按现⾏⼯资能实现最⼤利润的雇佣量为12⼈,每年的最⼤纯利润为3 200美元,他经营农场的机会成本为5 000美元,求解;
⑴每个农业⼯⼈的年⼯资为若⼲?⑵每英亩⼟地⽀付地租若⼲?⑴9000;⑵80。
四、问答题(20分)
甲公司⽣产的产品A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7,产品A对⼄公司的产品B的交叉价格弹性为-0.67,产品A的需求收⼊弹性为0.8。
下列说法正确否?为什么?
⑴如果要增加产品A的销售量,甲公司应降低它的价格;
⑵降低产品A的价格将会增加甲公司的销售量,并增加公司收⼊;
⑶产品A和产品B是替代商品;
⑷提⾼产品B的价格将会增加产品A的销售量;
⑸降低产品B的价格将会减少产品A的销售收⼊;
⑹产品A是低档商品;
⑺居民收⼊增加10%,产品A的销售量将增加80%。
⑴正确,因为产品A的需求价格弹性为负数,表⽰价格与需求量成反⽅向变化;
⑵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
因为产品A的需求价格弹性为负数,故降低产品A的价格将会增加甲公司的销售量,但产品A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于1,所以降价将减少甲公司收⼊,⽽不会增加收⼊;
⑶错误,因为产品A对产品B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数,故它们之间应存在补充关系,⽽不是替代关系;
⑷错误,因为产品A对产品B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数,故提⾼产品B的价格将会减少产品A的销售量;
⑸错误,因为产品A对产品B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数,故降低产品B的价格将会增加产品A的销售量,在产品A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将增加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