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09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学案】光热部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轮复习学案四:《光热部分》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例1.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
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解析:小孔成像可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其性质是倒立的实像且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选D。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答案:C
考点二、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
例3.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通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有能量
D.光沿着直线传播
解析:容易错选C,要了解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材料表面光滑,光易在这些表面发生镜面反射,造成白亮污染。

选A
例4.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解析: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若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则驾驶室挡风玻璃会象平面镜一样,驾驶室里物体的像会呈在车的前方,防碍司机看清前面的道路,故B错,无论物体离镜子远近,所成像的性质不变,故C错,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脸部照射,这样可以使脸部更多的光线射向镜子,像才清晰。

选A
考点三、光的折射及透镜性质
例5.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的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____射而形成的像,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射而形成的像。

解析:反射和折射都可以成虚像,不同的是反射成像时物象异侧,折射成像时物像同侧。

答案:反;折
例6.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
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关于对这个
现象的解释,
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C.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绝对平行
D.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解析:白糖水静置后会变得不均匀,光线经过时会使光线发生弯曲,即产生折射现象。

答案:D
例7.当小玲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

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_______透镜,眼镜乙是______透镜。

解析: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光斑亮而小,凹透镜使光线发散,光斑暗而大。

考点四: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例8.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
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
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
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
得到清晰的像
解析:牢记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u=2f时,成等大实像,所以可知该凸透镜焦距f=15cm,刻度30cm处离透镜只有10cm,不能成实像。

选D
例9.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4-4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得到的光路示意图。

则小丽是
眼,应利用透镜矫正
解析:应注意近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前方,相当于眼睛这架凸透镜焦
距变短了,要带凹透镜矫正。

考点五、颜色和色散
例10.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答案:C
考点六: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测量温度
例11.某同学把温度计放入水中测量沸水温度,如图,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把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并观察温度计,记下沸水温度,问该同学在
上述实验过程中有哪些错误?
答:
考点七:能区分固、液、气三种物态,能用熔点和沸点的知识解释现象,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
例12.冬天,我们在室外吐出阵阵“白气”;夏天,打开冰糕的包装纸,也会看到冰糕冒“白气”。

这些“白气”是什么?它们的形成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解析:这些“白气”都是小水珠。

它们都是水蒸气遇冷放热而成的,但它们形成小水珠时有所不同,冬天哈出的“白气”是由于嘴里呼出的水蒸气温度比空气温度要高,呼出的水蒸气遇冷的空气就放热液化而成小水珠。

夏天冰糕冒“白气”是因为夏天气温比冰糕温度高,冰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对冰糕放热降温而液化成小水珠。

例13.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

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

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

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液体沸腾时沸点保持不变,所以他们将粽子煮熟所用时间大致相同,但小李的做法会节约燃料。

考点八:内能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例14.由于做功而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把铁丝反复弯曲,弯曲处变热
B.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
C.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
D.烧开水时,蒸气将壶盖顶起
解析:本题考查做功和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要点和分析如下:1.要求物体的内能“增加”。

选项D为蒸气对壶盖做功后,内能减少,不符合题意。

2.增加物体内能的方法必须是对物体“做功”。

选项B、C使用的方法均为热传递,不合要求。

正确选项是A。

考点九:了解热量,了解比热容,并会用热量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例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比热一定大
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解析:根据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选项A是错误的,从比热容的定义可知,比较两个物质的比热容大小,应当是在质量,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它们吸热的多少,选项B 缺少条件。

因此无法判定两种物质的比热大小,物体放热多少是跟它的比热容、质量和降低温度的多少三个因素有关。

从热量计算公式得到△t=Q/(cm),可以看到吸热和质量分别相同时,物体升高温度的多少,跟它的比热成反比,因为C煤油<C水,所以△t煤油>△t水,即煤油的升温大于水的升温。

本题选D。

例16.春季培养秧苗时,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受冻,傍晚时往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样夜间秧田的温度不致降低太多,秧苗不致冻坏,这是利用水的下列特性中的( )
A.吸收热量多
B.放出热量多
C.密度较大
D.比热容大
解析:本题是考查应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的范例。

做为热学特性的比热容,跟力学中的“惯性”有些相似,惯性越大的物体,越不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
与此相仿,比热容越大的物质,越不容易改变其冷热程度(温度)——由公式△t=Q/(cm)可知,当物体的质量m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分别相同时,物质的比热C越大,其温度的变化△t越小。

本题的事例,正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大约为干泥土比热的五倍左右)这一特点,根据白天时气温较高,水温也较高的情况,在傍晚时多灌进秧田里一些温度较高的水,等到夜间气温降低时,秧田里的水稍降温,即可放出大量的热,使秧田的温度不致降低太多,正确选项是D。

考点十: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例17.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达到的温度就越高
B.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就越多
C.燃料燃烧越充分,则燃料的热值就越大
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及燃烧情况
无关
解析:燃料燃烧时可达到的温度与燃料的多少及燃烧条件、环境情况等有关,不能说热值越大达到的温度就越高,所以A不对;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少不仅与热值有关,而且与燃料的质量、燃烧条件等有关,所以B不对;热值的概念是建立在“完全燃烧”的条件下,这只是一种理想情况,实际上不可能,一定种类、一定质量的燃料,燃烧越充分,只是放热越多,不能说热值越大,所以C不对;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与燃料的质量以及燃烧条件等均无关,所以D正确。

例18.某四冲程内燃机的活塞每秒钟完成15次工作循环,那么( )
A.内燃机的转速是900R/min
B.每分钟对外做功900次
C.每分钟对外做功1800次
D.每分钟对外做功15次
解析:内燃机每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内燃机每秒完成15次工作循环,则每分钟完成900次工作循环,曲轴转动1800周,即内燃机转速为1800R/min,对外做功900次。

练习:
19.小明用焦距f=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时,得到了一组数据,如右表所示: (1)通过进一步的观察物与像之间的距离,当u=______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最小。

(2)另外一组同学选用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若光屏距透镜为45cm时,成一清晰像,此
像性质是_________。

[2f;倒立放大实像]
20.用煤油炉把3kg的水从20℃烧开所吸收的热量是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40%,则需要多
少克煤油?(已知煤油的热值q=4.6×107J/kg) (答案:55g)
二轮复习训练题四:《光热部分》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B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它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为A'B',

A. A'B'箭头指向右方,且A'端较B'端细
()
B. A'B'箭头指向左方,且A'端较B'端粗
C. A'B'箭头指向上方,且A'端较B'端粗
D. A'B'箭头指向下方,且A'端较B'端粗
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
虚像可能是图2中的()
3.平静的池水深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则()
月亮在池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A. 2m
B. 4m
C. 3.8×105km
D. 3.8×105km+2m
4.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
C.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现出小水珠
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
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就会升高
B.物体内能减少,一定放出热量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D.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6.已知烟煤的热值是2.9×107J/kg,那么()
A. 2kg的烟煤燃烧时,一定能放出热量是5.8×107J
B. 1kg的烟煤完全燃烧时,一定能放出热量是2.9×107J
C. 1kg的烟煤温度降低1℃时放出热量是2.9×107J
D. 10kg烟煤的热值为2.9×107J
7.制造某种药品时,为了使药液中的水分在85℃下去掉,可采取的办法是()
A.继续加热,使液体到100℃沸腾,使水分去掉
B.把该液体放入双层水浴锅中,夹层中放入水,加热使之沸腾去掉水分
C.把液体放入密闭容器内,抽去里面的空气,使气压小于1个大气压,让它在85℃时沸腾
D. 增大液面上压强并加热,去掉水分
8.灯泡用久了玻璃壳会发黑,这是由于()
A.灯丝上的少量钨遇热熔解,变冷后凝固
B. 灯丝蒸发和凝固形成的
C.灯丝的汽化和凝华形成的
D.灯丝的升华和凝华形成的
9.萘的熔点是80.5℃,则在80.5℃时的萘()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共存
D.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10.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
射,如图4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漫反射
二.填空题
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
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解释。

2.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49×1011m,那么某日早上8:00从太阳发出的光,需要经过
__________s后才能到达地球。

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能看到它,我们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_____像(选填“实”或“虚”)。

3.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习。

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

如手拿刚
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4. 2005年神舟6号飞船完成任务顺利返回,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神舟
系列飞船的外表面都涂有特殊材料,它在高温下_______(填空“吸热”或“放热”)变成气态,对飞船起到保护作用。

5、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晾在树荫下干得慢,这表明物体的________越高,
蒸发越快,被100℃的水蒸气烫伤会比被100℃的水烫伤得厉害,这是因为水蒸气
_______(填“蒸发”、“液化”或“凝华”)时会放热。

6.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
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增大压强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

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________时要__________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7.用做功的方法来增加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的过程。

8.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现有质量相同的铜块铅块,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块升
高的温度是铅块升高温度的_______倍。

9.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有些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只有一个冲程不是
靠飞轮来完成的,这个冲程是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
1.如图所示,电视遥控器对着天棚也能遥控电视机。

图中从A点发出的光
经天棚MN反射后射入电视机的接收窗口B,试画出其光路图。

2.气球被吹起后,若松开气球嘴,使它向外放完气,这时用手摸一下气
球,可以感觉到气球比刚才变凉了,这种现象如何解释?
3.小丽在厨房里帮妈妈做饭时发现,当正在对食物进行加热时,锅上方几乎看不见白气,但
是,当关闭煤气开关时,立刻有大量白气冒出,小丽思考了一会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四、计算题
有一种太阳能、电能两用热水器,它接收太阳能的真空镀膜管的总有效面积约为1.25m2,能将吸收到的太阳能50%转化为水的内能。

它的电热水器
(1)晴天时,用太阳能加热。

每年6月份,此地
区向着阳光的地方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在1h内
得到太阳辐射能为3.2×106J,如果每天接收太
阳能的时间以8h计算,可以将质量为80kg、初
温为20℃的水加热到多少℃?
〔C水=4.2×103J/(kg·℃)〕
(2)如果遇到雨天用电能加热,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将上述同样质量、初温的水加热到
同样的温度需多长时间?(假定所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
(3)结合本题,谈谈使用太阳能的优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