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管齐下,内外兼修”集体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双管齐下,内外兼修”集体备课
浅谈“双管齐下,内外兼修”集体备课
浅谈“双管齐下,内外兼修”集体备课
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东欢坨小学李秀艳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就造一个世界了。
受他老人家的影响,我想到了集体备课,“双管齐下,内外兼修”的集体备课管理模式,是我校在逐步摸索中形成的管理策略,下面向领导老师们做一简要回报,不足之处敬请在座各位批评,指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集体备课”是一个古老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校本教研形式,同时也是大家共同关注、不断探讨而又褒贬不一的形式,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坦诚的说,“集体备课”在我校曾名存实虚,因为大家都知道农村小学教师任务重,时间紧,工作量大;而“一个班级,一位老师,多种学科”的现状,更让我们对集体备课“望洋兴叹”。
随着中心校“校本教研展示交流活动”的勃然兴起及区××局“大备课组网络教
研”的悄然来临,让我们于迷茫中看到一线曙光,于是我们把“集体备课”纳入教学管理之中,一路上,有苦有乐,有思索有改进……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学期下来,精品课脱颖而出:(公开场合提过,不再炫耀。
)然而,作为集体备课的主持者,参与者,每次集体备课之后,总有一种很压抑的感觉,试想,一个1—6年级的所有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他们都不教这个年级,对学生,对教材都不熟悉,如何做到准确深入的研究?因此,本学期稍作调整,课前研讨改为由主讲教师主备,其他教师协助的方式。
而这小小的改变,却是大错而特错的。
前段时间我校的校本教研展示交流,袁校长一针见血的指出我校课前研讨的不足,听后在佩服袁校长慧眼独具的同时,我那压抑的感觉甚至更甚,就像被一颗鱼刺卡住了喉咙,咽不下,吐不出。
课前研讨重在对教材的分析,解读。
而我们工作的失误恰巧就在于忽视了分析教材的重要性,尤其是语文,解读,剖析文本何等重要!!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啊,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中心校领导为什么如此重视课前研讨,方领悟领导的良苦用心!!而事实上,教师的现状确实如此,研讨水平确实有限,正当我校的集体备课从热恋走向冷淡之时,信息技术资源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彻底打破了小规模学校集体备课的种种弊端,网络世界中的聊天室、论坛、博客……为教师集体备课提供了更为方便、更为科学的环境。
二、依托网络平台,追求集体备课最优化
本学期,有了前车之鉴,我校很重视区小学教研室“大备课
组”网上视频、研讨活动,结合本校校本教研模式,力争“双管齐下,内外兼修”,为避免呈“两张皮”现象,我们在内外对接中寻找到“相通点”,即学校校本教研课例服从于教研室大备课组的课例安排,除了严格落实教研室、中心校的各项要求之外,在不改变上学期集体备课环节的前提下,作了如下调整:
一课前研讨中加入同年级备课组长负责督促教师提前登陆“小学教研室教材博客”提前分析,研究教材。
按时登陆“付丹阳光教育”房间,及时参与人教论坛在线研讨,随时记录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发布。
二是参考教案,个性修改,及时反思。
主讲教师直接下载教案,并在自己充分研读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实际,编写出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
在两次授课的基础上,聆听全体老师的意见,逐步完善个性化设计方案。
“双管齐下,内外兼修”的集体备课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
但是培养教师的网络意识,引导他们由不愿意到愿意到喜欢,直至变成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仍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各位领导,老师们,在对集体备课的不断探索中,我们的集体备课从形式走向实质,从工作应急变为方法指导,将来还会深化为问题研究,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偏差
和不足。
但我们会认真思考、积极实践、我们会本着求真务实的作风,力争让理念在对话中形成,策略在交流中构建,智慧在碰撞中生成,思想在实践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