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个案如何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干预个案如何做
首先,要做危机干预个案,先看看自己是否符合以下条件:【整理编辑:时英平】
一、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处于稳定状态,只有在能控制自己行为和想法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危机干预,否则,自己都很容易陷入危机。
二、学过心理学或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同时有个案辅导和面谈的经验,因为需要建立在基本的个案原则之上,例如非批判、聆听和回应、同理技巧、开放式沟通等。
三、要么是自己已有丰富的危机干预经验,否则,至少要有一个危机干预经验丰富的督导为你提供支持。
如果以上三个条件可以满足,那么你可以准备开始下面的危机干预步骤了。
一、迅速与危机干预对象建立关系——这是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建议可以使用以下技巧来帮助你建立关系:表达对其身体和心理状态的关心,例如“伤口现在还疼吗?”、“今天早晨有吃过饭吗?”、“你昨晚睡得怎样?”以及,你需要表明你的身份,让他放下不安感,例如“我是这间医院的社工,我们办公室就在医生办旁边。
”“我是政府派来灾区的心理志愿者,那边是我们的基地。
”还有,你也可以通过问题来表达希望认识和了解他:“你今年多大啦?”“你什么时候来这里的?怎么过来的?”当然,如果案主不愿意说话,你也可以表达你的想法同时给他时间和空间:“我很关心你的状况,知道你一时适应不了很正常。
你可以通过……随时找到我,我都很愿意听你说。
”如果案主只是表达情绪,就需要你给予同理和情绪支持,通过这个方式来建立关系。
二、做危机评估——这是最基础和关键的一步,帮你做出接下来的计划。
危机评估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评估潜在的危机,尤其是环境危机和次生危机。
二是评估危机给案主造成的伤害程度,以及案主的应对
状况和相关资源。
致命危机和次生危机可能包括:有自杀的念头、环境危机(如缺水缺食缺住)、自我封闭、绝食行为、危险动作等有类似自残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社工需要了解并评估案主现在的行为和想法是否存在危险性,如果有,那么下一步就要优先针对次生危机进行处理。
以下这些话都应当使你保持警觉:“我想跟着他去了。
”“你不要管我,反正活着也没有意义了。
”“他一定还活着,我要去找他,别拦我。
”
评估危机伤害程度:危机事件会给案主造成身体和心理创伤,心理创伤的四种反应包括:压力和急性压力症,危机感与创伤后压力后遗症(PTSD)。
社工需要警惕的是PTSD,它的反应大致包括以下:出现过度警觉、回忆无法控制地不停闪现、出现侵入性无法控制的想法、长达30天以上的睡眠障碍。
相比来说,急性压力症表现很像PTSD,但一般在2周左右消失;危机感只是让人无法采取先前的方法来解决危机,但仍然可以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找到出路;压力则需要疏导和宣泄,找到压力来源并着手解决问题,避免累计压力源。
此外,危机的严重性评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1.情感状态——情感是否符合逻辑,是否有回避或被影响的程度?2.行为功能——有哪些人可以提供协助?采取哪些行动可以帮助恢复控制感?是否有主动行为?3.认知状态——认知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是否有夸大?恢复正常认知的可能性有多大?
三、辨识主要的问题,同时处理感觉和情绪——这是危机干预的核心辅导部分。
当有第二步危机评估之后,社工通常可以知道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先避免次生危机还是先帮助案主降低心理创伤和压力源。
因此,这个阶段,社工需要和案主一起探讨眼下有哪些问题是最困扰的,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来控制。
这个时候社工需要更多同理案主的处境,鼓励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如:“发生事情的时候,你正在做什么?”“当时你的反应是怎样?感觉如何?”有个技巧——“正常化”可以使用,避免案主过度压抑自己而带来更严重后果。
例如:“这么多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我想任何其他人都会难以接
受。
”(言下之意:你一时接受不了是正常的。
)
此外,社工还需要帮案主充分表达创伤带来的感受及应对情况:“你说你整夜都没有睡着,那时候你感觉是怎样?”“你睡不着的时候怎么办?有想过什么方法解决吗?”,当案主的情绪和反应抒发出来后,社工也需要针对具体情况给予回应:“我也感觉到你很煎熬,但你真的很勇敢,一直在想办法解决问题,你觉得当下让你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同时,在此阶段,案主出现的不良情绪和反应都是需要社工帮助化解的,例如内疚情绪、不合理的愤怒、对事实的否认与不接受、抗拒和敌对等。
社工需要根据案主所处的阶段开展相应的情绪辅导工作。
处于危机及哀伤下的个人通常会经历的阶段包括:“否认”—“愤怒”——“协商/讨价还价”——“沮丧/哀伤”——“接受”——“新计划”。
由于涉及内容及对应的技巧较广,在此暂不赘述。
四、形成并探索最佳方案
当案主的情绪抒发,同时也很清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后,社工需要和案主一起探索最佳解决方案——例如缺乏安全感的问题,可以问案主在什么情况下会觉得安全一点,如何去达成。
又或者失去家人太痛苦,那么还有哪些事是可以为家人做的?在这个阶段,就需要社工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如果是丧亲就需要综合采用哀伤辅导的技巧和方法;如果是心理创伤则需要综合创伤辅导;如果是压力太大,则需要找到压力对应的解决应对办法。
因为每一项的内容都有很大不同,在此仅做一个案例的示范——丧亲的方案阶段。
“我觉得对不起我太太,我一个人怎么能够活下去?”
“你觉得对不起太太,所以想做些事来弥补?但跟着她去是最好的办法吗?”
“嗯,她生前我都没有照顾好她。
”
“如果她在的话,她对你还有什么期望?”(方案替换)
“她会叫我好好活下去。
”
“怎样是好好活下去呢?”(具体化方案)
五、发展并形成行动方案——意味着危机状况已经过渡,可以开
始新计划
当已经有替代的另外的方案时,基本上危机状况和情形也改善大半了,因为案主接下来会有计划去改变或者改善目前的状况。
这个时候,社工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案主一起发展具体的行动方案,把行动方案尽量具体化,同时找到能够协助完成行动方案的各种准备要素。
在此期间要鼓励和肯定案主的态度,对待事情的责任感以及合理的方案选择,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案主的能力和优势,探索案主此前的积极经验,才能促进案主从方案构思走向行动。
例如可以参考以下的内容:
1.支持者:“有哪些人可以帮助你一起来做这个计划?”或者“哪些人会支持你来做这件事?”“他们会怎样支持你?” “你觉得还需要我帮你做什么吗?”
2.周全准备:“你认为还要为这个事情做哪些准备?”“有哪些条件先做到,我们才能开始行动?” “你以前面对……的时候,都有哪些方法产生作用?”
3.行动具体化:“你觉得第一步可以从哪里/什么时间开始?”“你觉得可以可以分哪些步骤来做这个事情?”“你觉得到什么程度,就已经说明问题已经解决了?”
4.鼓励和赞美:“你能这么主动地考虑问题,真是很难得。
”“你这么用心,你妈妈知道一定很感动。
”
六、跟进方案执行进展
当最后一步开展的时候,意味着危机干预阶段已经结束了。
因为危机状态下能处理的都已经做到了。
因此,这个时候,社工所需要做的,就是做结束的评估,评估是否有需要转成长期个案,或者结案或者转介。
此外,社工还需要做定期的跟进和反馈,了解案主的计划开展情况,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
最后,在危机干预步骤之外,结合自己的经验,有以下的经验可以分享:
1.步骤和干预策略都是工具,危机干预最考验的还是与案主建立关系的程度,也非常考验辅导面谈的基本功。
2.危机干预通常情况下根据危机的程度和社工的辅导水平来确定所需要耗费的时间。
也就是说,越是有经验的辅导者处理问题的速度越快,越复杂的危机状况所需要的时间也越久。
3.多重危机事件之下,社工除了要辨别紧急重要程度而外,一定要学习分工合作,同时给自己找好专业支持。
社工需要有清晰的头脑和自我判断力,不要硬着头皮上,避免自己陷入困境和危机中而不自觉。
祝福所有遭遇危机困境的人,都能得到足够的支持以走过危机状态,恢复正常健康的生活。
参考文献:
《助人者危机介入的随身指南》[美]Albert R. Roberts& Kenneth R. Yeager 吕伯杰等译(心理出版社·香港)
《危机干预策略(第五版)》[美]Richard K. James &Burl E. Gilliand 高申春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刘枭,佛山市福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都市翱翔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医务社工督导;直接开展及督导同事开展各类危机干预辅导个案工作三十余例,曾参与汶川灾后重建及鲁甸灾后社工督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