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大通区中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南市大通区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 (共1题;共13分)
1. (13分) (2017七上·南雄期中) 默写。
(1) ________,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________。
(2)《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夕阳西下,________。
(4)三人行,________。
(5)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语文知识和语文实践活动 (共8题;共24分)
2. (2分) (2018八上·萧山月考)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颁(bān)发愚沌屏(pǐng)息敛声惊涛澎湃
B . 翘(qiào)首统率悄(qiǎo)然不惊摧古拉朽
C . 娴(xián)熟凌空殚(tàn)精竭虑眼花瞭乱
D . 镌(juān)刻泄气锐不可当(dāng)属引凄异
3. (2分) (2017九上·雅安月考)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A . 刚走到村口,他就看见一幅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巨大标语。
B . 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
C .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D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B . 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C . 赵本山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
D .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5. (2分)(2018·呼和浩特)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野鸡多用两只腿跑动,即使能飞起来的也只能飞很短的距离。
当它逃不脱追者时,就把头钻进草堆里,自以为安然无恙了。
B . 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
C . 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优秀。
D . 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6. (2分)(2018·绥化) 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 “他委屈地离开教室”中的“委屈”在句中作状语。
B . “我悲伤着你的悲伤”中的“悲伤”依次是动词和形容词。
C . “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这是一个递进复句。
D . “天气晴朗”“晴朗的天”“洗衣服”“洗干净”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7. (2分)(2018·齐齐哈尔)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
他的小说《骆驼样子》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
他的散文《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秀美山水的热爱之情。
B . 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未达到壮年,叫做弱冠。
C .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王右丞集》分别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
D .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
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包法利夫人》。
8. (2分)下列文字的画线处填进的比喻句最妥帖的一项是()
著名作家赵树理曾说:“不要心疼好词句,不论好到什么程度的词和句,只要是多余的,都得划去,________________。
把拉拉杂杂的东西去了文章才能干净。
”
A . 不但没有穿西服,不能结领带;即使穿了西服,外边也不要再加领带。
B . 既没有穿西服,就不要结领带;既穿了西服,外边就应再加马褂。
C . 既没有穿西服,就不要结领带;即使穿了西服,外边也不要再加领带。
D . 不仅没有穿西服,不能结领带;就是穿了西服,外边也不要再加马褂。
9. (10分) (2017八下·奉贤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写字和阅读,写作一样,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为帮助同学们了解写硬笔字的知识,提高写硬笔字的水平,某校开展了一次“走进硬笔书法”主题活动。
(1)
以下是本次主题活动征集的活动项目,其中不合适的两项是()
A . 硬笔书法知识讲座
B . 硬笔书法作品鉴赏会
C . 硬笔书法家事迹宣讲活动
D . 硬笔书法比赛
E . 每周开展硬笔书法课
F . 硬笔书写校名网络征集活动
(2)
为更好营造这次活动氛围,请拟写两句宣传标语
示例、练好硬笔书法传承民族文化
(3)
小李同学平时字写得不好看,也不认真。
他对于本次主题的看法是:现在都用电脑打字了,平时和别人联系都用电话,微信、QQ、电脑打字,练好硬笔字没有什么好处,请你摆事实,讲道理反驳他的观点(不少于50字)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 (共3题;共32分)
10. (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1)有人认为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2)心理学家认为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如果存在,那区别又是什么呢?
(3)如何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
(4)以上语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联系自己了解到的一些课外知识,说一说贝多芬、爱因斯坦和莎士比亚的创造力分别体现在哪里。
11. (10分)(2013·黄石)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①一家儿童玩具店购进许多新奇玩具,把它们很讲究地摆放在柜台里。
出乎意料的是,儿童们来到商店却全然不顾,选择去附近其他玩具店买。
后来老板发现了问题:原来,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死角。
于是,店老板一面用膝盖在地板上行走、观测,一面按照小孩子的视线高度,把玩具重新摆放一遍。
而后,这家儿童玩具店的生意便空前兴隆起来。
②由此可见,观察事物的角度,确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同是这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不同”(苏轼诗);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
③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
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同志坚持甲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闯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
比如,以前发生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直线式思维有关系。
有些同志坚持乙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
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习惯地想到种类繁多、浓度不断加大的化学农药。
实际上,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治虫是可以不用农药的。
有些植物本身具有毒杀作用,而且为某些害虫所爱吃;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花含有发挥油、生物碱等化学物质,害虫对它们避而远之。
如果我们在农作物区选择适当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杀、忌避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④作战有正攻、反攻和绕到敌人后面或侧面进攻的迂回战术;思维科学中也有反向思考、侧面思考、多向思考等形式。
在中国古代,孙膑以减灶擒庞涓,而虞诩却以增灶破羌兵,因时因地制宜,变换战略战术,这是克敌制胜之道。
思维活动也是如此,一个方向受阻了,不妨换个角度作逆向思考。
《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舞姿,日常生活中“推推不成拉拉看”的俗语,对我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思考,都有直接的启示。
⑤从相反的事物有同一性、既对立又统一这个前提出发,明确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开阔思路,克服直线式、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请仔细阅读第(3)段,根据上下文,在第③段的两个空白处分别填上相应的词语。
甲________;乙________
(3)请指出本文②、③、④三段的论证方法。
(4)本文与初三年级学习过的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都启示我们在求知的时候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试举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事例。
12. (18分)(2018·成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扬雄,宇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
清静亡为,少耆①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②之储,晏如也。
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雄尝好辞赋。
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
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
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
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遇不遇,命也。
何必湛③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
初,雄年四十余,自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
岁余,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
哀帝之初,又与董贤同官。
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徒官。
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
恬于势利乃如是。
於时,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
桓谭曰:“今杨子之书文意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明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
(选自《汉书·扬雄传》,有删改)
【注】①耆:通“嗜”,嗜好。
②儋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
③湛:通“沉”,使沉没。
④符命:古代指天赐吉祥给人君的凭证,即祥瑞之物。
⑤耆老:年寿高。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清静亡为亡:通“无”,没有
B . 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奇:对……到惊奇
C . 而雄三世不徙官徙:迁移
D . 而论不诡于圣人论:观点
(2)将文中画线句了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②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
(3)扬雄作为大儒,备受推崇。
《陋室铭》和本文都推崇他的什么品德?本文中扬雄还有什么突出之处受人推崇?请简要分析。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 (共2题;共29分)
13. (1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品析下列诗句中的划线字词。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
②半卷红旗临易水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的战事。
B . 全诗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衬托了悲壮的英雄气概。
C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前句从听觉的角度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后半句从视觉上表现边塞风光的秀美。
D . 尾联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宛然在目,表现了主将不惜为国捐躯的志气。
14. (17分)(2016·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心底藏着艺术家
奚淞
父亲突然去世,我慌忙搭机飞返台北。
令我惊骇的是母亲:她身着未换洗的灰布丧服,花白而蓬乱的头发上,
胡乱别着一朵不成形的白棉线花,看见我,枯黄的脸微颤,仅咧开嘴,显示了无言而深切的哀恸。
①我在巴黎三年,任性地做自己艺术家的梦,不觉间,岁月竟来催讨所有积欠的债了。
父亲去世后,母亲能健康而平安地活下去,应比一切都重要。
我从旧书摊买来一大堆内容轻快的杂志和小说给母亲,希望能转移她那郁结于心的哀伤。
翻开书页,她的视线茫然滑开。
我这才发现:她不只是失去了阅读的习惯,视力也坏到早该配老花眼镜了。
我烹煮了一些肉类食物,笑闹着端到她面前,想引起她的食欲。
母亲万般无奈地咬嚼两下,趁我转身,又偷偷把食物吐在碗里。
我这才发现:她不只是因悲伤而忌肉食,她的牙齿早已缺损,并没有人催促她去装假牙。
谁想到一直照顾人的母亲,其实已经到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呢?
配眼镜、装假牙,母亲都顺从地做了。
可是,更多的时候,母亲像是无事可做,只是一支烟接着一支烟地抽,从笼罩的烟雾里,追寻往事的踪影。
为逝者折纸钱的时候,母亲的手才又活了起来。
②银亮的冥纸,在她的手上灵巧转动,瞬间成为平整的元宝,翻飞飘落在她膝间的竹篓里。
看母亲折纸钱的手,学美术的我有了新的狂想:为什么不让她学画画呢?趁着一股孩子般胡闹的狂劲,我把画架、画板、画纸、画夹和彩笔都准备好,一股脑儿地堆置在母亲面前。
看到这一切郑重的装备,母亲呆了。
以后,好一段时日,我假装不在意,却偷偷观察母亲的动态。
我看到她在画架前徘徊、犹疑,终于怯生生地拿起铅笔,试着在纸上轻淡地画了如花生米般大小的孩子,然后匆匆忙忙涂抹掉,生怕别人看见。
我没想到,真有这么一天,母亲会认真而着迷地画起画来呢。
她从旧书里翻出一些过时的画片,以刺绣般的耐心,一笔一笔地临摹。
一天,母亲在房里独自大笑起来。
许久没听到母亲笑声的我,惊奇地冲进房,只看她一边笑,一边遮掩画纸。
“画得好丑,难看死了。
”母亲笑着说。
我看到了,画的是一个20世纪三四十年代穿旗袍的女人,侧身站立在镂花的窗边。
稚拙的线条擦了又改,直到那苗条的女郎天真地笑起来。
原来,母亲临摹的是金嗓子歌后周璇的旧照。
当周璇高歌《龙华的桃花》时,也正是父亲母亲在上海相识、相恋的年代!
从记忆深处寻到图像,母亲的郁结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她居然一张又一张地画起画来,起初画妇人、孩子,然后狂热地画起花来,黑白的画面上,开始添加颜色,由淡雅趋于绚烂。
看母亲蓬着花白的头发,鼻端架着老花眼镜,聚精会神地凑近艳丽的花朵细心描绘,有时竟连炉上煮着饭菜都忘了,我才知道:在母亲心底,也藏着一个从未被人注意过的艺术家呢!这艺术家是待子女长成、丈夫去世后,才被释放出来的。
(摘自上海文艺出版社《姆妈,看这片繁花》)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不同阶段的内心。
________→乍见绘画工具的吃惊讶异→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上下文,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我在巴黎三年,任性地做自己艺术家的梦,不觉间,岁月竟来催讨所有积欠的债了。
(“积欠的债”在文中指什么?)
②银亮的冥纸,在她的手上灵巧地转动,瞬间成为平整的元宝,翻飞飘落在她膝间的竹篓里。
(结合语境,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
(3)
文章开头处母亲的头发“花白而蓬乱”,结尾处母亲“蓬着花白的头发”,对于这一头一尾两处相似的描写请作简要分析。
(4)
细细品读文章,谈谈你对题目“心底藏着艺术家”的理解。
五、写作展示 (共1题;共5分)
15. (5分) (2015八上·黄冈期末)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我家的年度汉字
时光匆匆,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盘点我家过去的一年,我们可以用哪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汉字,如:变、顺、升、和、房、喜、穷……然后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一位总统带着孙子散步,有个乞丐向他鞠躬敬礼,总统马上驻足还礼,而且弯腰更深。
总统孙子不解:“他只是个乞丐啊!”总统回答:“我绝不允许一个乞丐比总统更有礼貌!”不要以为别人尊敬你,是因为你很优秀,其实别人尊敬你,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对谁都尊敬。
礼貌和尊重,象征的是境界和修养。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或话题构思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
③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 (共1题;共13分)
1-1、
1-2、
1-3、
1-4、
1-5、
二、语文知识和语文实践活动 (共8题;共24分)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9-2、
9-3、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 (共3题;共32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 (共2题;共29分)
13-1、
13-2、
14-1、
14-2、
14-3、
14-4、
五、写作展示 (共1题;共5分)
15-1、
第11 页共12 页
第12 页共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