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脑血管疾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15’
2.脑血管疾病的概论;
Definition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1).常见病因
2).脑血管病病理生理
3).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颈动脉系统(二)椎-基底动脉系统二、脑卒中(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形态学检查:
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
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
2).血液检查
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血流变等
3).脑血管检查
超声,DSA
5’
3.6脑梗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3)缓慢进展型脑梗死:起病2周内症状仍在进展。
(4)稳定型脑梗死:发病后病情无明显变化者,倾向于稳定型脑卒中,一般认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发作24h以上,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72h以上者,病情稳定,可考虑稳定型脑卒中。此类型脑卒中,脑CT扫描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的梗死灶机会多,提示脑组织已经有了不可逆的病损。
患病率为719/10万~745.6/10万,
死亡率为116/10万~141.8/10万。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男∶女约为1.3∶1~1.7∶1。
5’
3.3病因:Etiology
?病因复杂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壁病变
血液成分改变
血流动力学改变。
10’
3.4病理pathology
缺血半暗带学说
5’
3.5临床表现:
脑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
5’
3.7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
①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病情、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措施
②积极改善和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促进脑微循环,阻断和终止脑梗死的病理进程。
③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水肿
④急性期应早用脑细胞保护治疗,可采取综合性措施保护缺血周边半暗带的脑组织,避免病情加重
(5)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是指缺血性局灶性神经动能障碍在24~72h才恢复,最迟在4周之内完全恢复者,不留后遗症,脑CT扫描没有相应部位的梗死病灶。
并发症:
1.肺部感染
2.上消化道出血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即应激性溃疡。
3.褥疮
4.脑血管病后抑郁症和焦虑反应
20’
3.5实验室检查: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授课方式
任课单位
任课教师
授课年级
授课时间
章节
脑血管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容:脑血管疾病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脑梗死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和方法;
教学内容
1.脑及脑血管解剖;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障碍;
2.脑血管疾病的概念和分类;
3.脑梗死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1).脑梗死发病后多数患者意识清醒,少数可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一般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2).神经定位体征
?颈内动脉系统
?椎动脉系统障碍
3).病变影响大脑皮质,可癫痫发作
临床表现类型
(1)完全型脑梗死:指脑缺血6h内病情即达到高峰,常为完全性偏瘫,一般病情较重。
(2)进展型脑梗死:指缺血发作6h后,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此类患者占40%以上。造成进展原因很多,如血栓的扩展其他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糖、高温、感染、心肺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多数是由于前两种原因引起。
4.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5.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6.脑梗死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7. TIA、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
1.难点:脑血管解剖,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2.重点: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和鉴别诊断;
具体安排与时间分配
见后。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Davids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Eighteenth Edition)
一般特性:
?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
?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
?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
?起病一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起病。
?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天病情达到高峰。
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
教具
投影片,照片,VCD
教学后记
A.课后问题:
1.TIA?
2.急性脑梗死的溶栓适应症?
3.脑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
4.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B.课后英文阅读:
具体安排
(第1,2学时)
时间分配
100’ (Total)
1.脑及脑血管解剖
1).脑
2).神经径路
3).脑血管系统
4).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障碍
?是持续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
?是以病理诊断而命名的,系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死的总称,
?腔隙直径多为2~15mm,一般认为15~20mm是腔隙的最大限度。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是指脑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一般症状持续时间为数分钟到数小时,可反复发作,24小时完全恢复.
3.脑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
4.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B.课后英文阅读: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
5’
3.2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我国1986~1990年大规模人群调查显示:
脑卒中发病率为109.7/10万~217/10万,
⑤加强护理和防治并发症,消除致病因素,预防脑梗死再发
⑥积极进行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以降低致残率
1)急性期溶栓治疗
2)脑水肿的治疗
甘露醇
3)抗凝治疗
4)其他治疗措施
(1)急性期血压的调控
(2)血管扩张清除剂
神经营养因子
(4)中药治疗
5)康复治疗
6)脑梗死和颈内动脉狭窄的介入疗法
(二)脑出血
(三)脑梗死
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四、脑血管性痴呆五、高血压脑病六、颅内动脉瘤七、颅内血管畸形八、脑动脉炎
九、其他动脉疾病
十、颅内静脉病、静脉窦及脑部静脉血栓形成
总10’
3.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别 名:脑梗塞
总70’
3.1概念:
脑卒中(Stroke)是指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指与受累脑血管的血供区域相一致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但是当出现弥漫性的脑血管功能障碍,如心搏猝停引起的全脑缺血,则不属于脑卒中范畴。
7)脑血管病的卒中单元治疗模式
10’
3.8预后和预防
?加强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
?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头颈部血管支架治疗
5’
4.其他概念: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
目前统计见97%的TIA患者在3h内症状缓解.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5’
A.课后问题:
1.TIA?
2.急性脑梗死的溶栓适应症?
2.脑血管疾病的概论;
Definition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1).常见病因
2).脑血管病病理生理
3).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颈动脉系统(二)椎-基底动脉系统二、脑卒中(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形态学检查:
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
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
2).血液检查
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血流变等
3).脑血管检查
超声,DSA
5’
3.6脑梗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3)缓慢进展型脑梗死:起病2周内症状仍在进展。
(4)稳定型脑梗死:发病后病情无明显变化者,倾向于稳定型脑卒中,一般认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发作24h以上,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72h以上者,病情稳定,可考虑稳定型脑卒中。此类型脑卒中,脑CT扫描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的梗死灶机会多,提示脑组织已经有了不可逆的病损。
患病率为719/10万~745.6/10万,
死亡率为116/10万~141.8/10万。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男∶女约为1.3∶1~1.7∶1。
5’
3.3病因:Etiology
?病因复杂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壁病变
血液成分改变
血流动力学改变。
10’
3.4病理pathology
缺血半暗带学说
5’
3.5临床表现:
脑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
5’
3.7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
①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病情、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措施
②积极改善和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促进脑微循环,阻断和终止脑梗死的病理进程。
③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水肿
④急性期应早用脑细胞保护治疗,可采取综合性措施保护缺血周边半暗带的脑组织,避免病情加重
(5)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是指缺血性局灶性神经动能障碍在24~72h才恢复,最迟在4周之内完全恢复者,不留后遗症,脑CT扫描没有相应部位的梗死病灶。
并发症:
1.肺部感染
2.上消化道出血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即应激性溃疡。
3.褥疮
4.脑血管病后抑郁症和焦虑反应
20’
3.5实验室检查: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授课方式
任课单位
任课教师
授课年级
授课时间
章节
脑血管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容:脑血管疾病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脑梗死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和方法;
教学内容
1.脑及脑血管解剖;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障碍;
2.脑血管疾病的概念和分类;
3.脑梗死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1).脑梗死发病后多数患者意识清醒,少数可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一般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2).神经定位体征
?颈内动脉系统
?椎动脉系统障碍
3).病变影响大脑皮质,可癫痫发作
临床表现类型
(1)完全型脑梗死:指脑缺血6h内病情即达到高峰,常为完全性偏瘫,一般病情较重。
(2)进展型脑梗死:指缺血发作6h后,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此类患者占40%以上。造成进展原因很多,如血栓的扩展其他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糖、高温、感染、心肺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多数是由于前两种原因引起。
4.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5.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6.脑梗死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7. TIA、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
1.难点:脑血管解剖,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2.重点: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和鉴别诊断;
具体安排与时间分配
见后。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Davids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Eighteenth Edition)
一般特性:
?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
?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
?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
?起病一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起病。
?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天病情达到高峰。
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
教具
投影片,照片,VCD
教学后记
A.课后问题:
1.TIA?
2.急性脑梗死的溶栓适应症?
3.脑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
4.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B.课后英文阅读:
具体安排
(第1,2学时)
时间分配
100’ (Total)
1.脑及脑血管解剖
1).脑
2).神经径路
3).脑血管系统
4).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障碍
?是持续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
?是以病理诊断而命名的,系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死的总称,
?腔隙直径多为2~15mm,一般认为15~20mm是腔隙的最大限度。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是指脑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一般症状持续时间为数分钟到数小时,可反复发作,24小时完全恢复.
3.脑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
4.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B.课后英文阅读: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
5’
3.2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我国1986~1990年大规模人群调查显示:
脑卒中发病率为109.7/10万~217/10万,
⑤加强护理和防治并发症,消除致病因素,预防脑梗死再发
⑥积极进行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以降低致残率
1)急性期溶栓治疗
2)脑水肿的治疗
甘露醇
3)抗凝治疗
4)其他治疗措施
(1)急性期血压的调控
(2)血管扩张清除剂
神经营养因子
(4)中药治疗
5)康复治疗
6)脑梗死和颈内动脉狭窄的介入疗法
(二)脑出血
(三)脑梗死
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四、脑血管性痴呆五、高血压脑病六、颅内动脉瘤七、颅内血管畸形八、脑动脉炎
九、其他动脉疾病
十、颅内静脉病、静脉窦及脑部静脉血栓形成
总10’
3.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别 名:脑梗塞
总70’
3.1概念:
脑卒中(Stroke)是指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指与受累脑血管的血供区域相一致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但是当出现弥漫性的脑血管功能障碍,如心搏猝停引起的全脑缺血,则不属于脑卒中范畴。
7)脑血管病的卒中单元治疗模式
10’
3.8预后和预防
?加强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
?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头颈部血管支架治疗
5’
4.其他概念: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
目前统计见97%的TIA患者在3h内症状缓解.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5’
A.课后问题:
1.TIA?
2.急性脑梗死的溶栓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