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及防制措施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及防制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洛阳市2007-2013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流行影响因素,为制定狂犬病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洛阳市2007-2013年狂犬病网络报告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洛阳市7年共报告狂犬病35例,年平均发病率0.0772/10万。
患者年龄3~75岁,夏季发病率较高。
狂犬病患者Ⅲ级暴露者30例,占85.71%;在35例患者中,有28例没有进行任何医疗预防处置,占74%;只有4例(11.42%)进行伤口清洗;只有3例(8.82%)患者在暴露后接种了狂犬疫苗。
所有患者均未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结论:应进一步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市民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犬及宠物狂犬病免疫率,提高狂犬病暴露人群伤口规范化处理及狂犬疫苗、狂免蛋白注射比例。
标签:狂犬病;流行特征;防制措施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进行性、不可逆转的致死性脑脊髓炎,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100%。
全球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超过5.5万人,95%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狂犬病严重流行国家之一,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2位。
狂犬病在中国一度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狂犬病疫情又有抬头和回升的趋势[1]。
洛阳市是狂犬病低发区,为掌握本市近年来狂犬病的流行特征,现对洛阳市2007-2013年间狂犬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疾病数据来源于洛阳市2007-2013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每例患者个案调查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洛阳市统计局编《洛阳统计年鉴2012》,家养犬及宠物数量、动物免疫数据来源于洛阳市畜牧局。
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1.2 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2007-2013年洛阳市共网络直报狂犬病病例35例,有逐年下降趋势。
年报告平均发病率为0.0772/10万,病死率100%,详细发病情况见表1。
2.2 人群分布我市狂犬病人群分布特征:农民29例,学生4例,散居儿童1例,家务及待业人员1例;发病年龄最小3岁,最大75岁,多分布在30~60岁年龄段的青壮年;男26例,女9例,男女比2.89:1。
2.3 地区分布34例分布在农村,只有1例分布在城市。
农村年平均发病率
为0.1038/10万(34/3277万),城市年平均发病率为0. 008/10万(1/1256万)。
城市和农村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791,P<0.01)。
35例狂犬病患者分布于35个乡镇,呈高度散发状态,其中老城区1例,孟津县2例,新安县4例,栾川县1例,嵩县10例,汝阳县4例,宜阳县2例,洛宁县3例,伊川县7例,偃师县1例。
2.4 时间分布各月均有发生,1月1例,2月1例,3月4例,4月2例,5月1例,6月2例,7月5例,8月7例,9月6例,10月1例,11月2例,12月3例。
6~10月较多,11月到次年2月较少,夏季比冬季发病多。
2.5 暴露动物分布狂犬病患者暴露动物有狗(32例)、猫(1例)、鼠(1例),分别占91.43%、2.86%、2.86%,另有1例患者可能由于潜伏期较长、暴露程度较轻或其他因素,在回忆中没有暴露因素。
2.6 暴露部位及暴露程度分级35例患者中,头颈部1例、上肢5例、下肢25例、躯干2例、多处暴露2例,分别占2.86%、14.29%、71.43%、5.71%、5.71%;暴露程度Ⅲ级30例,占85.71%,Ⅱ级3例,占8.57%,无Ⅰ级患者,不详2例,占5.71%。
2.7 发病潜伏期35例狂犬病患者潜伏期最短9 d,最长3个月零9 d,中位数50 d。
潜伏期为1~3个月的最多。
2.8 狂犬病暴露后处理35例患者中有28例未进行任何医疗预防处置,占74%;清洗伤口的4例,注射疫苗的3例。
Ⅲ级暴露30例患者中,及时完成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疫苗、狂犬免疫球蛋白三项的0例,只进行清洗、处理伤口的2例,只注射狂犬疫苗的3例;Ⅱ级暴露3例患者中,完成三项的0例,完成前两项的0例,只有2例对伤口进行了处理,其中1例单独用清水冲洗,另1例用清水、肥皂水清洗,均未进行消毒。
暴露级别不详的2人也没进行任何处理。
3 讨论
综合我国及我省监测数据,狂犬病人群分布特征可概括为“三多”,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患者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2]。
河南省狂犬病病例主要是豫南、豫东农村地区居民,洛阳市是狂犬病低发地区,据2012年洛阳市畜牧局的抽样调查,城市狗的狂犬疫苗免疫率是49.6%,而农村地区是4.85%,因此农村地区犬携带狂犬病毒的比例应较高[3-5],这导致农村狂犬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除犬只免疫原因外,这也与农村居民养普通犬只较多,暴露机会较多,而伤口正确处理、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比例较低有关[6]。
35例狂犬病男性较多,占74.29%,可能与男性性格较活跃、活动范围较大,与狗接触机会较多有关。
夏季发病多,于衣着暴露,易被咬伤有关。
同时我市病例的潜伏期也基本符合全省的发病规律[2]。
狗作为狂犬病的最主要传染源,降低狂犬病发病率必须管好狗,首先应控制狗的数量,其次提高狂犬疫苗免疫率、加强对犬的管理。
农村地区犬大部分处于
放养状态,被犬咬伤机会较多。
因此要降低狂犬病发病率,要公安部门、疾控机构和畜牧兽医部门多部门联动,应依法制定“犬类管理规定”,应做好免疫和栓养家犬、肃清无主流浪犬为主的犬只综合管理。
卫生部门的主要任务应是加强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每年要利用每年9月28狂犬病宣传日活动机会大力宣传,狂犬病日不变的口号是:共同努力,使狂犬病成为历史[7]。
疾控部门要规范狂犬病暴露后处置门诊,按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要求对每一位就诊的暴露人员进行规范化处理,使其发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按照WHO推荐的处理方案,任何单一或多处穿过皮肤的咬伤或抓伤,黏膜被唾液污染均应立即对伤口清洗消毒,接种抗毒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病疫苗,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8]。
另外因免疫制剂价格过高,建议把狂犬病暴露后患者的伤口处理、狂犬疫苗、狂犬免疫球蛋白等纳入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畴,减轻使用者的经济负担[9]。
参考文献
[1]孙建伟,许汴利,郭万申,等.河南省2004-2008年7种人兽共患病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73-2874.
[2]孙建伟,许汴利,狂犬病潜伏期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27(2):154-157.
[3]孙建伟,郝宗宇,张永振,等.河南省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73-2875.
[4]肖奇友,刘先梅,李万军,等.6117例暴露后狂犬病免疫预防处理情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2005,26(3):224-225.
[5]肖奇友,王祥迪,康肃邦,等.湖南省近十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6):428-430.
[6]胡辉.人用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111-112.
[7]夏咸柱,俞永新.加强我国狂犬病防控[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1,1(3):161-162.
[8]胡家瑜,施燕,沈蕊华.上海市2001-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6,18(5):213-215.
[9]邵玲.2007-2010年上饶市狂犬病监测分析与思考[J].中外医学研究,2011,
9(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