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一、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
(一)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它不但能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而且能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需求,更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再现和保护地域性的景观类型。

其中植物是反映园林景观设计最有生命力和代表性的元素。

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为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人们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通常会遵守两个比较常见的原则:一是植物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地域的自然特色;二是要重视植物的时序性,处理好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

所以现代园林通常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同时具备“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

(二)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越来越现代化,这也为园林植物景观带来了一些问题。

如:把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的装饰品,动辄为跟上新潮流而更换园林植物,甚至今天栽明天拔,年年建设城市新形象,急功近利,要求尽快见效果,草坪风、大树进城风一阵猛似一阵。

还有人工气息过于浓重的园林也不断涌现:乔木+灌木+草坪(地被)模式的滥用;许多植株的种植密度过大,不利于植物生长,造成浪费;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把植物都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球体或几何形体。

人工化过于明显,自然风逐渐减弱;过于追求自然效果,铺张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这些情况是当前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所面临的窘况。

二、城市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目前,我国的城市环境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类战胜自然的同时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许多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如噪声污染、热岛效应盛行、空气质量下降、城市建筑增多导致绿地的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成为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多年经验证明,城市的植物造景是一个很好的改善城市环境的方法。

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
土、调节温度、湿度以及净化空气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创造适合城市居民生存的生态环境。

(二)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小气候园林植物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子:能有效吸收太阳辐射、降低空气温度;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有效调节空气湿度;具有净化水体,保护水土的作用等。

(三)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具备了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向往自然,追求丰富多彩、变化多样的植物美,在植物造景中提倡自然美,创造优美自然的植物景观已成为新的潮流。

三、国内城市环境中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时刻进出在钢筋混凝土建构的世界中。

近些年来,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同时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大量问题: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劣等等,导致城市居民身心经常处于疲惫或烦燥的状态。

如何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成为城市居民及设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植物景观不符合当地气候环境
目前,一些城市环境建设者及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创造新颖的景观效果,盲目追求新奇高档。

营造“欧陆风情”、“热带风情”等各式风格,导致“洋化”,“热带”植物在全国各地城市景观中“狂热”引入,“大色块、大草坪”的植物景观设计与“大手笔”作品的频频出现。

然而,由于地区气候差异,导致所配置植物不适合当地生长,引进品种在当地环境内的长势日渐衰败。

例如在干旱少雨、水资源原本就很紧缺的北方地区不适宜种植消耗大量的浇灌用水的草坪。

(二)选择植物时不以乡土植物为主,盲目引用外来树种
乡土植物是本地自然条件综合影响下的产物,具有高度适应能力。

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为主,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

盲目引用外来树种,虽然在短期内景观能够取得较好效果,但新引入的植物品种往往不适应当地环境,表现出生长不良、对病虫害抗性较弱、甚至死亡等。

不仅使小区绿化没有本地特色,还增加养护管理成本,甚至造成重大损失。

四、植物景观设计的趋势
传统植物景观,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如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喻“四君子”等。

植物用量很少,可满足一家一户私家小庭院的需要,但不是当今园林植物造景的方向。

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要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从植物造景概念提出到现在,植物造景得到快速发展,乡土植物的驯化及大量引种使得造园植物不断丰富,植物配置理论的发展,使得植物不再只是建筑的附属物、硬质景观的软化剂,而开始独立成为空间及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

我们从事园林工作的,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掌握植物色彩的奥妙及配置规律,为人们设计出最新最美的图案,且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园林景观。

植物造景中,除应保留传统园林艺术精华外,还应提倡和发扬符合时代潮流的植物造景内容,以植物景观为主,推崇现代园林发展,即园林生态化、景观大地化。

园林服务对象是大众,人们已而临日益恶化的居住环境,而生态园林是恢复和重建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生态园林系统中乔、灌、草和藤,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起,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构成一个和谐有序而稳定的植物群落。

植物景观是最富生动优美的画而,能招蜂引蝶,为动物、鸟类提供隐身栖息场所。

而且相对投资少、有长远利益,因此,在园林建设中己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植物景观设计,植物造景的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植物造景就是要寻找一种“朝名黄昏之异,风雪雨雾之变”,春夏秋冬色彩丰富的宜人景观。

结束语:
植物景观设计对城市环境的发展,平衡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城市迈向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在大体上是极为有利的。

然而,现在有的建设者或单位,为谋求眼前的利益,太過于强调人工环境的营造,而曲解了植物景观的真正含义,忽视了对城市生态环境方面上的影响,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但这只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它不会因此而改变植物景观对城市环境发展的长远目标,只要通过植物景观设计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必将会营造出适合城市居民生活工作的良好生态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周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2]郝爱梅,城市绿化下的景观设计要点探讨.现代园艺,2013年2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