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省晋中市秦树乡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山西省晋中市秦树乡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
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乔布斯:用“禅”改变世界
①没有人可以选择命运,乔布斯同样如此。

他在生下不久就被父母送给别人收养,尽管养父母非常爱这个孩子,但是家境的困窘还是让乔布斯感到生存的压力。

由于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学校几次勒令他退学。

所幸的是,乔布斯对电子产品有着非凡的兴趣,而且他会非常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以至于母亲要叫醒他,必须要用铅笔戳他的脑袋。

②乔布斯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一家自己喜欢的大学——俄勒冈的里德学院,为此父母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凑齐了学费。

但是乔布斯不到一年就离开了学校。

因为“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

他喜欢嬉皮士,喜欢听鲍勃·迪伦的民谣和披头士的摇滚,和狐朋狗友一起酗酒、吸大麻……乔布斯恣意放纵自己,以为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然而这些没能让他真正“解脱”。

最终乔布斯发现,有些东西永远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自己的出身,兴趣,生存的社会以及必然走向的死亡。

世界并不属于他,他需要学着去适应世界。

③在里德大学,乔布斯接触到了佛教里的禅宗,为之深深着迷。

禅宗是汉传佛教宗派之一,禅宗认为“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禅宗“明心见性”的哲学帮助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从中汲取力量。

2003年,乔布斯的事业正处于巅峰状态,却被检查出患有胰腺癌,其后虽然治愈,但是屡次休假,经常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

但是面对死亡,乔布斯却从禅宗中得到顿悟:“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

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

”并因此告诫年轻人:“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

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

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

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④纵观乔布斯重回苹果之后推出的一系列产品,iMac、iPod、iPhone、iPad等,共同的也是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简约。

最直观的外观、最简单的操控方式、最直指人心的功能设计……这些都让苹果产品的用户为之疯狂。

而主宰这样的设计方案的,不是所谓的市场调研或者消费者的意见,而是乔布斯的精神世界。

⑤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点评乔布斯“做了经典的减法”,也证明了乔布斯从禅宗中得到的简约理念。

“我相信乔布斯花了很多时间在内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只不过他可能不愿意讲出来。

”“我想乔布斯在做产品上有一种哲学的高度,他真的能够做取舍。


⑥在内心里,乔布斯却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乔布斯每天清晨醒来时,总是会问自己:“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应该做什么?”是的,乔布斯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对他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他的态度简单而坚定“No”。

乔布斯在经历过死亡威胁之后,悟道:“如果佛祖保佑我重获健康,我将用余生去从事造福世人的伟大工作。


⑦正是抱有如此热烈的理想,乔布斯才没有在禅中沉醉,他将参禅视为一种途径,通过禅找到造福世人的方法。

这又和佛教“慈悲”的说法不谋而合。

所以乔布斯的佛教信仰不是“小乘”,而是“大乘”,他能由己及人,他比消费者更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⑧在事业上,乔布斯制造了无数的敌人。

在苹果公司,除现任CEO蒂姆·库克之外,历任CEO都是他的敌人。

他将自己视为苹果的拥有者,不允许其他人对他的决策提出异议。

乔布斯之前,苹果历史上有五位CEO,没有一位在苹果善终。

⑨早年的乔布斯就是这样,他从来不是一个维持平衡的人,而从来都是打破平衡的人。

跟他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都难免会受到伤害,而这样的做法显然与“禅”背道而驰。

⑩正如美国作家杰弗里·扬和威廉·西蒙在其著作《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所言,乔布斯“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去之后,在‘荒野’之中整整待了15年,在他重新回来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转变。


⑾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赠给毕业生这样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显然,一向自命不凡的乔布斯也意识到“foolish”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力量的局限性,而更愿意与其他人合作。

⑿正是在新的开放理念下,乔布斯领导的苹果真正将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

乔布斯曾经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是的,乔布斯的确改变了世界,不过不是用他的霸道和专横,而是合作与开放。

这也说明他对“禅”的领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1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如果不是因为乔布斯能够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不服从管理、总是惹是生非的学生就被学校勒令退学了。

B. 乔布斯在里德大学接触到了禅宗,他从中明白必须依靠自己的本心去探寻生命的意义,不能盲目附和跟从别人的意见。

C. iMac、iPod、iPhone、iPad等产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并不是详尽的市场调查,而是乔布斯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简约”。

D.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后,乔布斯用了15年时间深入感悟"禅",顺应了"禅"的精神,内心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转变。

E.本文通过记叙乔布斯对禅宗理论逐步深入的研究,展现了他人生中的多次重要转变,揭示了乔布斯获取重大成功的原因。

15、文章要揭示的是乔布斯如何用“禅”改变世界,为什么还要花费不少笔墨叙述他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生涯?(6分)
16、联系全文,分析乔布斯从“禅”中获取了哪些启示?(6分)
17、乔布斯赠给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的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可谓语重心长,意蕴深刻。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

(6分)
参考答案:
14.(4分)选B得3分,选D得2分,选C得1分,选AE不给分。

(A.不构成因果关系;C.扩大范围,应该是“精神世界” E.不只是对禅宗的研究,更在于领悟和运用)
15.(6分)A.说明没有人可以选择命运;有些东西永远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自己的出身、兴趣。

B.为下文乔布斯从“禅”中得到解脱,用禅改变世界做了铺垫。

(每点2分)
16.(6分)A.禅宗“明心见性”的哲学帮助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从中汲取力量。

或相信本心;
B. 乔布斯从禅宗中得到的简约理念;
C. 通过禅找到造福世人的方法——悲天悯人的情怀;
D. 合作与开放,使乔布斯对“禅”的领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每点2分,答对其中的3点即得6分)
2. 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最精彩的表演
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

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

一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

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

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
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以这些人做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

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

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
初。

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极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

楼梯下出现了一个老人的伛偻身影,正步履艰难地走上楼来。

这是梅兰芳,又哪儿像梅兰芳!川喜多暗暗吃惊,那弯拱的腰背,僵硬的腿脚,黧黑的面目,蓬乱的髭须,板滞的眼光,迟缓的行动,加上一开口就让人感到力竭声嘶的嗓音——这哪儿是千万人心中那位艺术之神的风姿!具有锐利观察力的川喜多惊讶之余,确有把握地认出这是先生。

先生也认出了川喜多长政——从不计其数有一面之缘的形貌中辨出了这个人。

一方是极道殷切的仰慕,一方是感谢盛情的邀请。

那些经精心挑选的中西名菜正一道道搬上桌来。

川喜多小心翼翼地问可否喝点酒,先生爽快地说:“嗓子到了这地步,还禁忌什么,再烈一点也可以!”川喜多诚恳地说:“我还有事向先生请教,烈性酒免了吧。


“其实先生是知道的。

”川喜多说,“我从来不拍为日本军方宣传的片子,总得让中国朋友还有点欣赏的兴趣。

我们选定了林则徐禁烟的故事,起用的是贵国观众中有巨大影响的明星。

这表明,艺术终归是艺术,不该为政治的原因,让明珠沦落在藩溷里。

所以我想,先生难道无意让久渴于先生艺术的贵国观众有一个再睹明珠的机会吗?”
先生等他说完,故意露出惊奇的样子,然后大笑起来,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又努力清了清嘶哑的嗓子,说:“实在感激先生美意。

不过,您看我现在的样子——生了几年病,把腰腿都断送了,别说登台,就是走路也不能像常人一样;更要命的是嗓子,怕发展下去连说话也成问题……一个演戏的人,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就惭愧得要死,若到了观众面前,那简直叫我无地自容了……”说到这里,已变成怆然的感慨和沉沉的叹息。

两天以后,川喜多长政飞回上海,向日军报道部报告说:“梅兰芳已经衰老不堪,几乎丧失了所有演出的条件,勉强把他搬上舞台,只能成为笑料,贻羞军部。

”日本军部于是打消了强制梅先生演出的计划。

两年之后,梅先生在上海大剧场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公演大会上演出,其灵活的身段,优美的舞姿,清越的歌喉和光彩照人的形象,再次让兴奋若狂的观众绝倒。

(摘编自陈炳熙《梅兰芳·最精彩的表演》,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移居香港时,梅兰芳专心画画,一方面是因为他要以绘画这种艺术活动填补自
己的空虚,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要以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为风范,坚守自己的做人准
则。

B.川喜多长政是京剧艺术的行家,他目睹过老友梅兰芳先生的风流神采,但与他相
约聚会的梅兰芳却身形伛偻,声音嘶哑,这巨大的反差不免让他陷入深深失望之中。

C.抗战期间,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梅兰芳移家香港后蓄须明志,自我断绝粉墨生
涯,甘于淡泊平静的生活,以自己的誓不媚敌、洁身自好来报答祖国和人民。

D.为了拒绝日本人的邀演,梅兰芳巧妙打扮,极尽疲弱衰老之态,让人觉得他已丧
失演出条件,但在抗战胜利公演大会上,他的表演却异常精彩,让观众如痴如醉。

E.本文通过记述梅兰芳谢绝舞台、巧妙拒绝日本人邀演的过程,描写了他在中国京
剧艺术上的创新表演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坚贞高洁的感人形象。

(2)文章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3)梅兰芳之所以为人称道,不仅缘于他的精湛技艺,还缘于他的崇高品格,请联系全
文简要分析,梅兰芳的崇高品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4)有人认为,艺术归艺术,政治归政治,不能因为政治而干扰艺术。

梅兰芳因政治原
因而放弃艺术表演的做法实不足取,对此你是如何看的?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参考答案:
(1)A、D ( B.川喜多长政与梅兰芳不是老友关系,他们只是有一面之缘。

C.“梅兰芳移家香港后蓄须明志”错误,梅兰芳早在移家香港之前就已蓄须明志。

E.“创新表演与突出成就”错误,本文没有描写梅兰芳的创新表演与突出成就,而是重在突出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答D得3分,答A得2分,答B得1分;答C、E 不得分)
(2)①“最精彩的表演”,既指梅兰芳为了拒演而采取的虚与委蛇的掩饰和应对,又指梅兰芳以精湛的技艺为祖国和人民所做的精彩表演。

(2分)
②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有利于表现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增强文章的主旨。

(2分)
③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可谓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

(2分)
(3)①崇高的民族气节。

抗战期间,梅兰芳谢绝舞台,移家香港,甘于淡泊的生活,决不以精湛的技艺取媚敌人,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2分)
②高洁的做人品格。

梅兰芳以孤傲高洁的画家为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表现出洁身自好的做人品格。

(2分)
③爱国爱民的情怀。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以精湛的技艺为人民演出,以清越的歌喉为祖国的胜利歌唱,表现出奉献人民、报答祖国的宝贵情怀。

(2分)
(4)观点一:①梅兰芳应该放弃艺术表演。

艺术不能与政治分开。

②艺术要摒弃政治分歧,不要和政治联系,这是天真的想法。

③抗战期间,国土沦丧,人民生灵
涂炭,日寇利用梅兰芳的艺术影响,强诱他媚敌表演,梅兰芳断然蓄须明志,不为民族敌人演出。

④他的这一行为表现了一代艺豪不屈不挠的刚强骨气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决心。

观点二:①梅兰芳应继续登台表演,以自己的精湛技艺和优秀作品激励人民克服时艰。

②艺术只有进入社会才能对大众产生影响,艺术家往往是无意识地承担了政治重任。

③任何艺术都具有观念性,一旦将蕴含在艺术中的观念强化,艺术的意识形态特征便凸现出来。

正义或邪恶, 艺术永远是表达、承载的东西。

④作为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不应放弃自己的舞台,他应该以自己的艺术去召唤抗敌的挚诚,以优秀的作品去激励人民,以他清圆的唱腔化为对正义的坚守,对丑恶的批判。

(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恰当4分,言之成理即可)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三聚氰胺是一种含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在民间俗称“蛋白精”。

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途是与醛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三聚氰胺是用来生产塑料的,也是制造涂料、皮革、电器等不可缺少的原料。

蛋白质是奶制品里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

鲜牛奶的包装上都注明蛋白质含量为100毫升≥2.9克,以表明符合鲜牛奶的国家标准。

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往原奶中兑水,这样,蛋白质含量自然会降低,通不过奶制品公司的检测,怎么办?三聚氰胺就派上了用场。

由于蛋白质不容易提取,一般根据其主要成分——氮的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

目前被定为国家标准的是凯氏定氮法。

这是19世纪末丹麦化学家约翰·凯达尔发明的方法,原理很简单:蛋白质含有氮元素,用强酸处理样品,让蛋白质中的氮元素释放出来,测定氮的含量,就可以算出蛋白质含量。

牛奶蛋白质的含氮率约为16%,根据国家标准,把测出的氮含量乘以6.38,就是蛋白质含量。

三聚氰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含氮量高达66%,只要往原奶中掺入少量三聚氰胺,原奶的含氮量就会显著提高,这便是其“蛋白精”之称的由来。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2家乳制品“黑名单”后,有企业对外发布消息说,自己产品中的三聚氰胺含量低于“相关安全标准”,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危害。

民众很容易产生误解,以为三聚氰胺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只要低于安全标准便可放心食用。

这种看法大错特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陈君石解释说,三聚氰胺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被人非法添加的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

美国《生活科学》杂志网站一篇报道说,纯的三聚氰胺毒性轻微,但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原因,使得三聚氰胺中常常混有三聚氰酸,两者紧密结合成不溶于水的网格结构。

人体摄入后由于胃酸的作用,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分离,通过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最终进入肾脏。

在肾细胞中,两者再次结合、沉积形成结石,堵塞肾小管,最终造成肾衰竭。

对于体型较大的动物和成人,由于代谢能力强,经常喝水,结石不容易形成。

但宠物及婴儿的肾脏体积小,很容易受到结石伤害。

但是,三聚氰胺不会造成食物链污染,这是由它的低毒性决定的。

在去年的“宠物毒粮”风波中,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和美国农业部联合发布消息称,经过科学家联合评估,喂食了含三聚氰胺宠物食品的猪与鸡,其肉被人食用后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极低。

实验表明,三聚氰胺进入动物体内几乎不能被吸收,而是在尿液中原样排出,但长期喂食能导致动物患肾结石和膀胱结石。

5.下列对“三聚氰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聚氰胺是一种含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在民间俗称“蛋白精”。

B.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与醛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C.三聚氰胺是生产塑料的原料。

D.三聚氰胺也是制造涂料、饮料、皮革、电器等不可缺少的材料。

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蛋白质是奶制品里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

B.鲜牛奶的包装上都注明蛋白质含量为100毫升≥2.9克,以表明符合鲜牛奶的国家标准。

C.检测奶制品,一般根据其主要成分——氮的含量来推算蛋白质的含量。

D.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采用凯氏定氮法。

它是由19世纪末丹麦化学家约翰·凯达尔发明的。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三聚氰胺含氮量高达66%,只要往原奶中掺入少量三聚氰胺,就能提高蛋白质含量
B.因为三聚氰胺是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喂食了含三聚氰胺的食品的猪和鸡,其肉被人食用后对人体的健康也会造成极大危害。

C.因为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物质,并且进入动物体内几乎不能被吸收,所以不会形成食物链污染。

D.体形较大的动物和人,新陈代谢能力强,即使经常饮用掺有三聚氰胺的奶制品,也绝对不会患肾结石。

参考答案:
5、D三聚氰胺不是制造饮料的原料
6、D“所有国家”绝对
7、C(A提高的是含氮量;B“对人体的健康也会造成极大危害”错D推断绝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孟子见粱惠王①。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日‘何以利吾国?’大夫日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日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粱惠王日:“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②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日:“无以异也。

”日:“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寡人耻之,愿为死者一洗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孟子见齐宣王。

王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答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答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乃
入。

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独夫。

闻诛独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有删改)
【注】①梁惠王,即魏惠王,曾迁都大梁,所以魏国又称梁国。

②梃,木棒。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夺不餍餍:满足
B.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修:治理
C.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挞:打击
D.汤放桀放:流放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无后乎②其皆出于此乎
B.①为其像人而用之也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①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②具以沛公害报项王
D.①然后乃入②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孟子仁政思想的一组是
①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②以刃与政,有以异乎③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④省刑罚,薄税敛⑤仁者无敌⑥闻诛独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就危险了,并通过利害分析,进一步劝诫梁惠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不必谈利益。

B.孟子询问梁惠王用刀子杀死入和用政治害死入有什么不同,是要借此提醒梁惠王施行仁政,不要使老百姓活活地饥饿至死。

C.梁惠王想洗雪魏国的耻辱,向孟子询问对策,孟子建议梁惠王对百姓施行仁政,并明确指出他让百姓生活在苦难中,必难以抵挡入侵之敌。

D.文王方圆七十里的狩猎场,老百姓觉得小;宣王方圆四十里的狩猎场,百姓却认为大。

孟子将两者对比,意在阐述与民同乐的思想。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3分)
(2)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4分)
(3)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

(3分)
参考答案:
9.B(学习)
10.A(都是语气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大概。

B.①介词,因为。

②介词,被。

C.①连词,来。

②介词,把。

D.①副词,才。

②副词,乃至,甚至。

)
11.C(②⑥是间接体现,③是仲尼的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