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繁星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繁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繁星的热爱之情。
2、让学生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来写景状物,表达情感。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由实到虚的写作思路,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学会用这种手法来描绘自己眼中的星空。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展示一些美丽的星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自己对星空的感受。
(2)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夜晚观察过星空?看到那些闪烁的星星,你们会想到什么?
2、作者及背景介绍
(1)简单介绍作者巴金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2)说明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境。
3、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思考:课文围绕“繁星”写了哪些内容?
4、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找出作者描写繁星的不同时间和地点。
(2)小组讨论:作者在不同时间和地点观察繁星时,感受有什么不同?
(3)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优美的语句,如“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5、写作手法分析
(1)讲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让学生找出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语句,如“我仿佛看见它们
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体会这种手法对表现星空
的奇妙和作者情感的作用。
6、拓展延伸
(1)让学生回忆自己观察星空的经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
一段话。
(2)小组内互相交流,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全班展示。
7、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的情感、写作手法等。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自然,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感受。
8、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阅读巴金的其他作品,如《家》《春》《秋》,写一篇读书
笔记。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
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充分理解文中的写作手
法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提供更多的示例和指导,
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作。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后通过观察星空、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星空的了解和感受。
以上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让七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繁星》这篇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反应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