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三课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总结]
对比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比较 毛泽东思想
产生 条件
马克思列宁主 义和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的 产物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基本 原理同当代 中国实践和 时代特征相 结合的产物
“三个代 表”重要
思想
是面向21 世纪的中 国化的马 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列宁 主义同当代 中国实际和 时代特征相 结合的产物
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旧哲学中,自然观上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是相互分离的,古代朴素唯物 论与自发辩证法有过某种结合,但缺乏科学根据。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作为它的根本点和出发 点,从而把它与其他的哲学区别开来,在人类哲学史上实 现了划时代的革命,使哲学在研究对象、基本内容、社会 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真正成为人们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B.①③ D.③④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不同,能够在历 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 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 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所以①②符合题意。③不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因,也不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特有的;④强调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与题意无关。
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 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 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 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②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 成果,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 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 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 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主要内 容
四者关 系
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精髓:实事 求是
中国共产党始 终代表中国先 主题: 进生产力的发 “什么是 展要求,代表 社会主义, 中国先进文化 怎样建设 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 代表中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
[问题探究] 法国工人党的创始人保尔·拉法格在谈到马克思的哲 学思想给予他的影响时说:“一天晚上,马克思以他特有 的那种丰富的旁征博引和见解向我讲述了他那人类社会 发展的辉煌理论,就像在我眼前揭开了一道帷幕一样,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了世界历史的逻辑,并
且能够找到社会发展和思想发展表面上如此矛盾的共同
的物质原因。” (1)拉法格谈到的马克思“他那人类社会发展的辉煌
理论”指的是什么? (2)拉法格“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了世界历史
的逻辑”的哲学原因是什么?
答案:(1)指的是唯物史观。
(2)①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所 以,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不能正 确地把握“世界历史的逻辑”。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只是 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同时,它又将复杂问 题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不能 正确揭示“世界历史的逻辑”。
1.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 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 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 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 统一,同时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基本特征
原因
唯物主义与辩 证法的有机统
义哲学。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 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辨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的巅峰。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哲学 发展的巅峰。世界是永恒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会随 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
1.教材 P18 【提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它的产生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 源。
①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 前提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③理论来 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 哈的唯物主义。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框 哲学史上的伟大
变革
情景导入
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 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 出。对此,你是怎么理 解的?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预习,识记马克思 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 果 2.通过互动探究,理解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通过互动探究,能够运用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 果,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 存在的问题 4.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提高学 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 性,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品格
答案:C
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 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 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 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 C.②④
答案:A
[问题探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 新理论成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新的实 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的首要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2)怎样理解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 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 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①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 想。②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 神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在新 的实践中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 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 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 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 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 合,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 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 物主义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的 自然观与历 史观的统一
科学性和革 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 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 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 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 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 的统一
基础,并通过科学和实践揭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 一般规律。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的本质是批判 的、革命的。它不承认任何永恒的东西,在对事物的肯 定的理解中,总包含着对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对于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也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它 就是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而产生,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科 学理论作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指导革命走向 成功的有力思想性武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产生是对以往哲学的革命性的否定。
①在研究对象上,它为哲学找到了永不枯竭的生命源泉, 使哲学真正成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②在理论内容上,它实现 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③在 社会功能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了哲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使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 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地否定了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等。
[即时应用]
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 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 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 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 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 变革。它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 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 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 性的统一。所以,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使拉法格“有生 以来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了世界历史的逻辑”。
[归纳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深厚的阶级基 础、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特别是细 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3)理论来源: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 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3.教材 P21(你认为……) 【提示】 (1)后一种说法正确,因为科学性和革命 性能够在实践基础上统一。 (2)能够统一。统一的关键在于是否以实践为基础。
4.教材 P21(为什么……) 【提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 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 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 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 实践的反复检验;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之 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 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 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
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以科学的发展为
是被实践 证明了的 关于中国 革命和建 主 设的理论 要 原则和经 贡 验总结, 献 是指导中 国革命和 建设取得 胜利的行 动指南
第一次比 较系统地 初步回答 了如何建 设社会主 义、如何 巩固和发 展社会主 义的一系 列基本问 题;提出 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 会主义
进一步回答 了什么是社 会主义、怎 样建设社会 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 答了建设什 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深 化了我们党 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 认识
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黑格尔辩证法思想+费尔巴
哈唯物主义 2.产生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
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 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 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 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 的统一。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 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
的变革,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因
此题肢②切问题不是二者 的区别,故排除;题肢③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 命性的统一。
提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 的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 展而发展。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提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哲学改造马克思主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随着时代 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开放性 的科学理论,它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2.教材 P20 【提示】 (1)①以前的旧哲学,没有正确地解决哲学研 究的对象问题以及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以往的 哲学家们往往把哲学看成是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 学之科学”,企图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哲学和各 门具体科学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