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知识
矿产、矿产资源基础知识学习
什么是矿物?
矿物指由地质作⽤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和矿⽯的基本单元。
⽬前已知的矿物约有3000种左右,绝⼤多数是固态⽆机物,液态的(如⽯油、⾃然汞)、⽓态的(如天然⽓、⼆氧化碳和氦)以及固态有机物(如煤、油页岩、琥珀)仅占数⼗种。
在固态矿物中,绝⼤部分都属于晶质矿物,只有极少数(如⽔铝英⽯)属于⾮晶质矿物。
来⾃地球以外其他天体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称为宇宙矿物。
由⼈⼯⽅法所获得的某些与天然矿物相同或类同的单质或化合物,则称为合成矿物如⼈造宝⽯。
矿物原料和矿物材料是极为重要的⼀类天然资源,⼴泛应⽤于⼯农业及科学技术的各个部门。
什么是矿产?
矿产泛指⼀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可供⼈类利⽤的天然矿物或岩⽯资源。
矿产的范畴⼀般有以下三类:①可以从中提取⾦属元素的⾦属矿产,如铁矿、铜矿、铅矿、锌矿等;②可以从中提取⾮⾦属原料或直接利⽤的⾮⾦属矿产,如硫铁矿、磷块岩、⾦刚⽯、⽯灰岩等;③可以作为燃料的可燃性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油、天然⽓等。
⽬前,含矿热⽔、惰性⽓体、⼆氧化碳⽓体以及天然⽓⽔合物等,也包括在矿产的范畴内。
什么是⾦属矿产?
⾦属矿产指能供⼯业上提取某种⾦属元素的矿产资源。
根据⼯业利⽤的特点⽬前⼀般分为:①⿊⾊⾦属(或称铁合⾦⾦属)矿产,如铁、锰、铬、钒等;②有⾊⾦属矿产,如铜、铝、铅、锌、锡、铋、锑、汞、镍、钴、钨、钼等;③贵⾦属矿产,如⾦、银、铂等;④放射性⾦属矿产,如铀、钍等;⑤稀有及分散元素矿产,如锂、铍、铌、钽、稀⼟、锗、镓、铟、镉等。
什么是⾮⾦属矿产?
⾮⾦属矿产是能供⼯业上提取某种⾮⾦属元素,或直接利⽤矿物或矿物集合体的某种⼯艺性质的矿产资源。
根据⼯业⽤途⼀般分为:①冶⾦辅助原料类:如萤⽯、菱镁矿和耐⽕粘⼟等;②化⼯原料及化肥原料类:如磷矿、硫铁矿、钾盐等;③⼯业制造业⽤矿物原料类:如⽯墨、⾦刚⽯、云母、⽯棉等;④压电及光学矿物原料类:如压电⽔晶、光学⽯英、冰洲⽯等;⑤陶瓷及玻璃原料类:如长⽯、⽯英砂、⾼岭⼟等;⑥建筑材料及⽔泥原料类:如砂⽯、珍珠岩、花岗岩、⽯墨、⽯灰岩、⽯膏等;⑦宝⽯及⼯艺美术类:如宝⽯级⾦刚⽯、红宝⽯、蓝宝⽯、翡翠、玛瑙、绿松⽯、叶蜡⽯、硬⽟等。
此外,还有铸⽯材料、研磨材料等。
什么是燃料矿产?
燃料矿产即可燃性有机岩。
主要⽤作能源及化⼯原料,⼀般分为三类:①固体燃料矿产:如煤、油页岩等;②⽓体燃料矿产:如天然⽓等;③液体燃料矿产:如⽯油等。
什么是⼯艺美术原料矿产?
⼯艺美术原料矿产指作为美术⼯艺制品的原料或材料的各种矿产。
主要可分为:①⽯英类矿产,如各种⽔晶、⽟髓、玛瑙、碧⽟、猫眼⽯(猫⼉眼)、虎睛⽯(虎⼉眼)及蛋⽩⽯等;②刚⽟类、如红宝⽯、蓝宝⽯等;③⽟⽯类,如硬⽟和软⽟等;④⾦刚⽯;⑤绿柱⽯类;⑥⽯榴⼦⽯类;⑦尖晶⽯类;⑧电⽓⽯类;⑨其他,如黄⽟、叶蜡⽯、绿松⽯、孔雀⽯、蔷薇辉⽯、萤⽯及琥珀等。
什么是宝⽯矿产?
凡矿物颜⾊鲜艳美观,折光率⾼,光泽强,透明度好,硬度⾼(⼀般5以上)化学性稳定的都可作宝⽯。
宝⽯类矿产的种类甚多,约在⼀百种以上,其中最重要的是⾦刚⽯、红宝⽯、蓝宝⽯、绿柱⽯、纯绿柱⽯(祖母绿)、硬⽟(翡翠)、软⽟、各种⽔晶、玛瑙、贵蛋⽩⽯、绿松⽯、蔷薇辉⽯(京粉翠)以及琥珀等。
宝⽯类的矿床类型很复杂,属于岩浆矿床的如⾦刚⽯、镁铝榴⽯等;属于伟晶岩矿床的如烟⽔晶、玫瑰⽯英、绿柱⽯、蔷⽟等;属于热液矿床的如⽔晶、蔷薇辉⽯、蛋⽩⽯等;属于风化矿床的如绿松⽯、孔雀⽯等;属于砂矿床的如⾦刚⽯、软⽟、琥珀等;属于变质矿床的如红宝⽯、硬⽟、⽯榴⽯、尖晶⽯等。
什么是⽟⽯矿产?
⽟的涵义差别很⼤:狭义的专指“硬⽟”和“软⽟”;⼴义的,为许多⽤于⼯艺美术雕刻的矿物和岩⽯,如岫岩⽟、碧⽟、青⽥⽯等。
⽟的矿床都是产在接触交代岩或强区域变质岩中。
软⽟是由纤维状透闪⽯和阳起⽯组成。
硬⽟是由超基性⽕成岩、其次是由碱性岩在强构造应⼒带中交代变质⽽成。
由于⽟⽯在地表条件下很稳定,硬度及韧性⼜⼤,因此常形成坡积和冲积等砾⽯矿床,此是⽟⽯的重要的来源之⼀。
什么是矿床?
矿床是由⼀定的地质作⽤,在地壳的某⼀特定地质环境内产出并适合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开采利⽤的有⽤矿物堆积体。
随着社会⽣产⼒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们对矿床的认识和使⽤能⼒也不断提⾼,如因对各种矿物原料需要量的不断增加,矿床的范畴也不断变化。
例如,过去认为没有使⽤价值的某些含稀有元素的“岩⽯”或认为没有开采价值的低品位矿化岩⽯,现在有许多已作为矿床被开发利⽤。
什么是成矿区?
成矿区指地壳中矿床集中产出的地区或有利矿床分布的地区,亦即矿床在空间上的分布。
在同⼀成矿区内,地质构造、地质发展史以及成矿作⽤等具有共同性,⼀般符合⼀定的地质构造单元或构造体系。
⽬前,对成矿区的划分和命名原则不很⼀致,有的以⼀、⼆级⼤地构造单元或构造体系划分为成矿区,以三、四级构造单元或构造体系划分为成矿亚区。
有时,成矿区以⼀种或⼀组相关的矿产来表⽰,如华南钨锡成矿区,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区等。
成矿区的成矿特征是由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发展史、地球化学
背景以及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决定的。
不少成矿区具有多期成矿的特征,如我国华南成矿区、祁连⼭成矿区等。
我国⽬前⼀般按构造单元划分I—Ⅳ级成矿区。
常⽤优质宝⽯有哪⼏种?它们有何特点?
钻⽯也叫⾦刚钻。
未经琢磨之原⽯叫⾦刚⽯,它是最贵重的宝⽯。
化学成分是纯碳,为等轴晶系⼋⾯体,菱形⼗⼆⾯体,⽴⽅体等结晶,晶⾯常成“类球形”弯曲。
颜⾊以⽆⾊、黄、蓝等各种淡⾊为多见,深⾊者少见。
硬度10,为最硬的物质。
因具⾼折光率和⾊散特别强,故显强⾦刚光泽和灿烂闪光。
⾦刚钻在X光下透明,这点可以与仿造制品区别。
⾦刚钻以⽆⾊透明中带⼀点蓝者被称作“⽔⽕”⾊却是佳品。
⽽深蓝、深⿊、深黄者分别成为“蓝钻”、“⿊钻”、“⾦钻”,均属上品。
同⼀矿区产的钻⽯常有固定之⾊素,故经验的⼈常能认出其产地。
⾦刚⽯⼀般被加⼯成“正圆形”(称圆⽯)、“长⽅形”以及少数呈“正⽅形”、“榄尖形”、“三⾓形”、“椭圆形”、“⼼形”、“梨形”、“杏形”等形状的钻⽯。
这是⼀种很复杂的专门技能,要按原⽯形状、裂隙特点,结合光学知识来反复研究,由专门加⼯技师进⾏琢磨,成为由若⼲个多棱的反光⾯组成的宝⽯。
⼀般这种反光棱⾯愈多,宝⽯愈觉光芒夺⽬,这就是所谓钻的“造⼯”(或叫“批⼯”)。
⾦刚⽯除砂矿外,原⽣矿床只有⼀种,就是⾦伯利岩⽕⼭颈或岩脉。
⾦伯利岩也叫⾓砾云母橄榄岩,分布于地台区,受区域性深断裂控制,常成为岩筒或岩脉出现。
与⾦刚⽯共⽣者有特殊“指⽰矿物”,如⾎红⾊镁铝榴⽯、树脂⿊⾊镁钛铁矿、翠绿⾊铬透辉⽯等。
这种原⽣矿床是残(坡)积砂矿、冲积砂矿、冰碛砂矿(冰⽔沉积)以⾄湖(海)底砂矿中⾦刚⽯的来源。
红宝⽯红⾊透明的刚⽟晶体。
化学成分为Al2O3,硬度9,属三⽅晶系,它可以是⼀种“星光宝⽯”,优质者显六道耀眼星光,红⾊是因含Cr3+离⼦所致,⾊⼤红者最佳。
著名品种有“鸽⾎红”红宝⽯,“⽯榴籽”红宝⽯,前者⽐⾦刚⽯还贵重,⽬前世界上最⼤的⼀颗红宝⽯重167克拉。
因产量稀少,⼆克拉以上极很珍贵。
红宝⽯主要产地是缅甸,产于太古代结晶⽚岩或结晶灰岩中,为⾼铝质沉积岩之“变成矿床”。
矿化浸染状。
与尖晶⽯共⽣。
在原⽣矿床的地表及附近河流冲积层中有砂矿存在。
原⽣矿开采困难,很易在开采时把红宝⽯震坏,砂矿则淘洗后⽤⼿选出红宝⽯。
红宝⽯可以⼈⼯制造,我国早在1958年即已正式⽣产,⽬前⼈造的红宝⽯晶体可长⾄⼏⼗厘⽶,但⼈⼯制品不能⽤作宝⽯,只在⼯业上⼴泛使⽤。
1960年,⽤红宝⽯晶体第⼀次产⽣了激光,⽬前仍为重要激光发⽣器。
此外⽤作⼿表轴承等。
蓝宝⽯蓝⾊透明者刚⽟晶体。
蓝⾊为含⼆价铁、钛所致,是珍贵宝⽯之⼀,优质者亦属“星光宝⽯”。
产量较红宝⽯多,且⼤颗粒者较易得。
⽬前世界上最⼤的蓝宝⽯重900克拉。
蓝宝⽯颜⾊要蓝得深浅适中,太浅⾊发淡,太深⾊发蓝⿊都不理想。
要蓝得象⾬过天晴的蔚蓝最佳,阳青⾊(是⼀种稍带点绿的蔚蓝⾊)也很好。
蓝宝⽯主要产于硷性岩岩浆矿床或硷性伟晶岩脉晶洞中,砂矿也很重要。
⼈造蓝宝⽯多半为⽆⾊透明的,不能作为宝⽯,但在⼯业上有着许多⽤途。
哪些是硬⽟和软⽟?
翡翠是⼀种翡翠绿⾊的硬⽟,硬⽟实质上是单斜辉中硷性辉⽯的⼀种,化学成分为NaAl(Si2O6),常呈隐晶质致密状,由⽆数细纤维状微晶交织⽽成,珍珠或玻璃光泽,硬度6—7,难溶,化学性稳定,透明或微透明,翠绿、苹果绿到⽩、红都有。
其实“红⾊为翡,绿⾊为翠”,故翡翠不应该认为⼀定是绿⾊,但“翡⽟较少,且价格远不如“翠⽟”,故逐渐形成了翡翠是绿⾊的专⽤词;翡翠的绿⾊,还可分为葱绿、葡萄绿、秧绿、⾖绿、
青绿和真正的翡翠绿,其中以翡翠绿最好。
由于翡翠⾊鲜美,光泽喜⼈,透明晶莹,硬⽽不脆,不易损坏,为许多别的⽟类宝⽯如松⽯、猫眼⽯等所不及,故⾮常受国际市场欢迎,优质者价极昂贵。
它主要产于缅甸克钦邦密⽀那西南的孟拱⼀带,故亦称缅⽟。
软⽟即缅⽟,是⼀种交织成毡状的阳起⽯或透闪⽯纤维状微晶集合体,阳起⽯的成分为
Ca2(Mg,Fe)5〔Si4O11〕2(HO)2,⽽透闪⽯为Ca2Mg5〔Si4O11〕2(OH)2,阳起⽯颜⾊较深,⼀般由墨绿到苹果绿⾊,⽽透闪⽯⾊较浅,常由乳⽩到苹果绿,亦偶有墨绿⾊,透明或半透明,硬度5.5—6,质坚韧⽽不易压碎,但易熔。
琢磨后显灿烂的腊状光泽,具透明晶莹感。
深绿⾊者亦是“⽟中珍品”,与翡翠很难凭⾁眼区别。
软⽟主要产于接触变质带及浅变质岩带的绿⽚岩相中,亦可由基性⽕成岩蚀变或变质⽽来。
我国许多古⽟主要都属软⽟范畴,例如我国⾃古著称的,新疆于阗的⽟龙哈什、哈拉哈什两河上游昆仑⼭脉的⿊⼭⼭峰(原⽣矿)及⼭麓(坡积矿)所产之“于阗⽟”、“⽺脂⽟”及陕西“蓝⽥⽟”等名⽟,都属于软⽟。
印章⽯有哪⼏种?
浙江青⽥⽯雕历史悠久,与天津彩⽟雕、湖北松⽯雕等共负盛誉于国际市场。
青⽥⽯是⼀种叶腊⽯族矿物,化学成分
Al2〔Si4O10〕(HO)2,呈致密块状,硬度2—3,腊状光泽,具滑感,颜⾊有红、⽩、灰、黄、苹果绿各⾊。
按其⾊泽的不同,结构的粗细及⽯纹的变化⽽分别名之为“青⽥冻”、“灯明⽯”、“鱼腊冻”、“松花冻”、“风门青”、“风门蓝”、“松⽪冻”、“紫檀冻”等名称。
其它如福建的寿⼭⽯(⼜名冻⽯、塔⽯),⼴东的“⼴绿⽯”,辽宁的“林西⽯”以及浙江的“晶化⽯”(⼜名鸡⾎⽯),都是此类物质。
其矿床主要为酸性⽕⼭岩经中、低温热液蚀变⽽成。
上述品种都常⽤以印章或制各种⼯艺品。
什么是⾬花⽯?
⾬花⽯南京⾬花台及江苏六合⼋百⾥桥,发育着⼀层第四纪更新世早期河流沉积的砾⽯层,地史学中称为“⾬花台砾⽯层”。
在南京⾬花台厚达数⼗⽶,由古长江⽔系河流沉积⽽成。
砾⽯⼀般分选良好,浑圆度极⾼,⼤⼩约2——5厘⽶。
成分为下伏⽩垩系、侏罗系或第三系的各种砂岩、⽯英岩、硅质灰岩、⽕⼭岩、变质岩以及蛋⽩⽯、⽯髓、玛瑙等。
⾬花⽯即指这些蛋⽩⽯玛瑙、⽯髓的圆砾,因其浑圆度很⾼,⾊彩或花纹美丽,为⼴⼤群众所喜爱。
什么是克拉?
克拉是宝⽯的重量单位。
⼀克拉现全世界统⼀定为200毫克,即1/5克。
克拉这个名词,原是希腊⽂,意思是地中海边⽣长的⼀种刺槐的果实。
这种果实个个⼀样重,因此,古时被⽤来作为宝⽯的重量单位。
过去,克拉的重量不统⼀,有些国家以210毫克为⼀克拉,有些⼜以180毫克为⼀克拉。
1877年英、法、荷等国商定以205毫克为⼀克拉,到1907年,为配合公制衡量标准,在巴黎公制会议上才最后修订为200毫克。
什么是矿泉⽔?
凡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体成分或⽔温⼤于25℃的地下⽔均可称矿泉⽔。
并以此区别于⼀般地下淡⽔。
我国饮⽤天然矿泉⽔定义为:饮⽤天然矿泉⽔是⼀种矿产资源,是来⾃地下深处的天然露头或经⼈⼯揭露的深层地下⽔。
它以含有⼀定量的矿物盐或微量元素,或⼆氧化碳⽓体及⼀定的温度为特征。
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温度等的动态应相对稳定。
它应在保证原⽔卫⽣细菌学指标的安全条件下采集和罐装。
在不改变饮⽤天然矿泉⽔的特征和主要成分条件下,允许曝⽓、倾拆、过滤、除去超标⽽影响感官性能的铁和锰,加⼊⼆氧化碳处理外,不得进⾏其它任何处理。
国家标准中规定了某些元素和组分的限量指标;规定了污染物指标和微⽣物指标。
什么是成矿带?
成矿带的含义与成矿区相同。
即在地质构造,地质发展历史以及在成矿作⽤上具有共性的地区,多呈狭长的带状分布。
成矿带的范围⼀般与⼀、⼆级构造单元或构造体系⼀致,如环太平洋成矿带、特提斯成矿带等。
有的是以地槽区或褶皱带作为划分成矿带的单位,如我国内蒙海西成矿带,长江中下游中⽣代成矿带。
国外如乌拉尔成矿带,安第斯成矿带等。
范围较⼩的或次⼀级的成矿带称为成矿亚带,如祁连⼭成矿带中的南祁连成矿亚带。
什么是矿床评价?
矿床评价是矿产普查和勘探的⼀项重要内容,是为了确定矿床的⼯业利⽤价值⽽进⾏的地质与技术经济的综合分析⼯作。
⼀个矿床从发现到勘探,直⾄矿⼭建成投产,都是对其不断深⼊认识和评价的过程。
由于各阶段对矿床的研究程度及获得资料的完备程度不同、因⽽评价结论的可靠程度和成果的⽤途也不同。
据此,⼀般可分矿床远景评价、⼯业评价等。
决定矿床⼯业价值的主要因素有矿床规模、矿产质量、开采利⽤的技术条件,以及矿区的⾃然经济情况和国家的需要等。
什么是矿产储量?
矿产储量简称储量,矿⼭部门常称“矿量”,⼀般即指矿产的蕴藏量。
矿产储量需按⼀定的⼯业指标要求与储量分类规定计算。
在实际⼯作中,矿产储量的表⽰⽅式有矿⽯储量(简称矿⽯量)、⾦属储量(简称⾦属量)或有⽤组分储量、有⽤矿物储量等,多数以重量(吨、公⽄、克拉)计,少数以体积(⽴⽅⽶)计。
矿产储量是矿产地质⼯作的⼀项主要成果,是矿⼭企业投资建矿的重要依据。
什么是矿产资源?
地质学的观点认为: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是指赋存于地下或地表的,由地质作⽤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或⽓态的具有现实或潜在经济价值的天然富集物。
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规定,“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形成的,具有利⽤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态的⾃然资源”。
这两个定义是⼀致的。
其内涵为:矿产资源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经过地质作⽤形成的,是天然产出于地表或地壳中的原⽣富集物;产出形式有固态、液态和⽓态;既包括已经发现的对其数量、质量和空间位置等特征已取得⼀定认识的矿产,也包括经预测或推断可能存在的矿物质;既包括当前开发并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产,也包括将
来可能开发并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列出了我国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分类细⽬,共有能源矿产、⾦属矿产、⾮⾦属矿产和⽔⽓矿产四类168种,其中地下⽔具有矿产资源和⽔资源双重性质。
矿产资源是赋存于地壳内部或表⾯的,呈固态、液态或⽓态的地质作⽤产物。
它既包括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发利⽤
的物质,⼜包括在未来的条件下具有潜在价值的物质。
矿产资源与⽣物资源的区别是其再⽣的速度很慢或不能再⽣,因⽽珍惜和保护矿产资源更为重要。
什么是储量分类分级?
储量级别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或⾏业协会制定的,统⼀区分和衡量矿产储量精度(或可靠程度)与技术经济可利⽤性的标准。
储量类型与级别划分的⽬的,是便于国家与矿⼭企业正确掌握矿产资源,统⼀矿产储量的计算、审批、统计和⽤途,更加经济合理地做好矿产地质勘探⼯作。
⼀般说来,储量按地质控制精度分级,按技术经济可利⽤性分类。
⽬前⼤多数国家均统称为储量/资源分类,把地质精度与经济可⾏均作为储量/资源分类的因素考虑。
储量分类最早起于英国,1944年美国矿业局与地质调查局共同提出了⼀个储量分类⽅案,这个⽅案经过1976、1980年两次修改,形成了在北美和南美⼴为流⾏,世界其他国家均参照的“矿产资源和储量分类原则”。
这个原则有两个坐标:横坐标代表地质⼯作的程度,随着地质⼯作程度由⾼⾄低,所取得的储量或资源两被冠以“探明的”、“推测的”、“假定的”、“假象的”形容词;纵坐标代表储量或资源的经济可利⽤性,随着技术经济可⾏性的由⾼到低,所取得的储量或资源被冠以“经济的”、“边际经济的”和“次经济的”形容词。
为了区别能从地下体回收的矿产物质与地质圈定的矿物物质,美国这⼀分级⽅案⼜将查明的地下储量分为“储量”和“储量基础”两个概念,前者是可以从地下真正采出的部分,后者是地质圈定的部分,它包含了可采出的储量和由于设计、开采、安全等原因不能采出的部分。
按照这⼀分类体系,矿产资源被分为以下主要类型:储量(探明的、经济的)、推测储量(推测的、经济的)、边界储量(探明的、边际经济的)、推测边际储量(推测的、边际经济的);探明的次经济资源量、推测的次经济资源量、假定的资源量、假想的资源量。
1979年,联合国提出了⼀个储量资源分类⽅案。
1996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提出了“联合国固体矿产储量/资源量分类国际框架。
这是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评价固体矿产矿床⽽建⽴⼀种⼴泛的和国际通⽤的分类系统所作的最新尝试。
同美国1980年的分类⽅案相⽐,这个⽅案⽤三个坐标轴⽽不是两个坐标轴来框定储量/资源的类型。
第⼀个是地质轴,表明地质⼯作阶段,由深⽽浅为详细勘探、⼀般勘探、普查、踏勘。
第⼆个为可⾏性轴,由深⽽浅为可⾏性研究/采矿报告、预可⾏性研究、地质研究。
第三个轴为经济轴,由深⽽浅为经济的、潜在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按照这⼀体系,可将储量/资源框定为10个类型:证实矿产储量、概略矿产储量(两类)、可⾏性矿产储量、预可⾏性矿产资源(两类)、确定矿产资源、推定矿产资源、推测矿产资源、踏勘矿产资源。
这⼀分类体系对各国储量资源分类体系之间的转换与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1960年制定的苏联矿产储量分类规范中,除从经济的⾓度,将矿产储量分为平衡表内与平衡表外两类外,勘探和研究的程度将矿产储量分为详细探明和详细研究(A、B、C1)的储量,初步评价的储量(C2)和预测储量三类。
我国建国初期,暂时采⽤了苏联的储量级别。
1959年,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制定了我国第⼀个《矿产储量分类暂⾏规范(总则)》。
它将固体矿储量分为四类(开采储量、设计储量、远景储量、地质储量)五级(A1、A2、
B、C1、C2)。
其中开采储量⼀般为A1级,设计储量⼀般为A2、B、C1级,远景储量即为C2级。
在⼀段时期内,这⼀储量分级对我国地质⼯作的发展起了⼀定的积极作⽤,但也存在⼀些问题,已不能适应我国地质勘探和矿⼭⽣产建设的实际需要。
1964年后,有关部门曾对上述储量分级进⾏了多次修订。
例如,冶⾦部在1965年颁发和实⾏了⼯业储量和远景储量的两级储量划分办法;煤炭部将煤矿储量分为普查、详查、精查三级;在1968年以后的全国矿产储量表中,统⼀按⼯业储量和远景储量两级划分⽅案进⾏储量统计等等。
到1977年,⼜由原国家地质总局和冶⾦部共同制定了《⾦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先在地质总局所属单位试⾏);由原国家地质总局、建材总局及⽯油化⼯部共同制定了《⾮⾦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
上述两个规范,根据对矿体不同部分的研究或控制程度及相应的⼯业⽤途,将固体⾦属及⾮⾦属矿产储量,分为A、B、
C、D四级,并对各级储量的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前,我国正在积极制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同国际接轨的储量/资源分类体系。
什么是矿产⼯业要求?
矿产⼯业要求指根据⼯作地区的矿床地质、经济地理资料、结合我国当前的开采、选冶技术条件、资源供需现状,由有关⼯业部门,根据地质部门提出的初步意见,共同研究所确定的要求。
它作为地质⼯作中圈定矿体边界、划分矿⽯品级、计算储量的依据。
矿产⼯业要求的主要内容有矿⽯的⼯业品位、边界品位、矿区平均品位、矿⽯品级、有害组分平均允许含量、夹⽯剔除厚度、含矿系数、储量计算深度、最⼤勘探深度以及剥采⽐、边坡稳定⾓等。
不同的矿种还有⼀些具体要求,例如铬铁矿的铬铁⽐、耐⽕材料的耐⽕度等。
矿产⼯业要求既是矿床评价的主要依据,在⼀定程度上也是反映科学技术和⼯业发展⽔平的标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业要求将主要由矿⼭企业根据技术经济可⾏性研究的结果加以确定。
什么是矿⽯品位?
矿⽯品位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矿⽯中有⽤组分或有⽤矿物的含量。
⼀般以重量百分⽐表⽰(如铁、铜、铅、锌等矿),有的⽤克/吨表⽰(如⾦、银等矿),有的⽤克/⽴⽅⽶表⽰(如砂⾦矿等),有的⽤克/升表⽰(如碘、溴等化⼯原料矿产)。
矿产品位是衡量矿床经济价值的主要指标。
什么是⼯业品位?
⼯业品位是矿产⼯业要求的⼀项内容,计算矿产储量的主要指标。
是指⼯业上可以利⽤单个⼯程(或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它是计算可能利⽤储量(表内储量)的下限。
⼯业品位的确定是与矿床特征、开采条件、矿⽯类型及选、冶加⼯技术性能有密切关系。
此词含义实指最低⼯业品位或最低可采品位,为了避免混淆,现已少⽤。
什么是边界品位?
边界品位是矿产⼯业要求的⼀项内容,计算矿产储量的主要指标。
指划分矿与⾮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即圈定矿体时单位个矿样中有⽤组分的最低品位。
边界品位是根据矿床的规模,开采加⼯技术(可选性)条件,矿⽯品位、伴⽣元素含量等因素确定的。
它
是圈定矿体的主要依据。
在国外,没有⼯业品位要求,边界品位是圈定矿体的唯⼀品位依据。
什么是精矿品位?
矿⽯经过经济合理的选矿流程选别后,其主要有⽤组分富集,成为精矿,它是选矿⼚的最终产品。
精矿中主要有⽤组分的含量称精矿品位。
精矿品位有的以重量百分⽐(如铜、铜、锌等)表⽰,有的以重量⽐(如⾦矿以克/吨)表⽰。
它是反映精矿质量的指标,也是制定选矿⼯艺流程的⼀项参数。
什么是尾矿品位?
矿⽯经过选别、综合利⽤处理后,其主要有⽤组分富集成精矿,⽽其它残留物质称尾矿。
尾矿中主要有⽤组分的含量称为尾矿品位。
它是选择经济合理选矿⽅案,评价矿⽯可选性的重要参数。
什么是矿⽯⼯业品级?
矿⽯⼯业品级简称矿⽯品级,是矿产⼯业要求的⼀项内容。
在⼀个⼯业类型矿⽯中,根据矿⽯的有⽤组分、有害组分的含量,物理性能、质量的差异以及不同⽤途的要求等,对矿⽯(矿物)所划分的不同等级,称为矿⽯⼯业品级。
例如炼钢⽤铁矿⽯,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四个品级如表,耐⽕粘⼟根据有⽤组分、有害组分的含量及物理性能(耐⽕度、烧失量),可以分为多种作⽤的不同等级;云母矿床中按厚⽚云母⽚内最⼤内接矩形⾯积(平⽅厘⽶)分为9个型号的云母等;⾦刚⽯根据它的重量、物理性能等也分为⼏种不同作⽤途的品级。
因此矿⽯品级的划分,不同矿种有不同的要求。
它是合理开采、合理利⽤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级别化学成分(%)
TFe SiO2S P
⼀级品≥62≤8≤0.1≤0.1
⼆级品≥60≤10≤0.1≤0.1
三级品≥58≤12≤0.12 ≤0.15
四级品≥56≤13≤0.15 ≤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