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4.1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2-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影):铝热反应装置图。
结论:在该反应中,镁条和氯酸钾是引燃剂,镁条在空气中可燃烧,氧气是氧化剂。但插入混合物中的部分镁条燃烧时,氯酸钾则是氧化剂,以保证镁条的继续燃烧,同时放出足够的热量引发Fe2O3和Al粉的反的热使生成的铁熔为液态。
(共同分析):铝的还原性强于铁,也能与化合态氧结合。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对于化学反应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
(引入):古代炼丹家为什么要用硫磺、硝石和木炭来炼制长生不老药,结果吃了丹药后死于其中的很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违背了自然资源的开发规律。要想使用它们,第一步就是先要将他们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节的第一部分—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化学2(必修)》第四章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第一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化学研究和应用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课时是以金属活动顺序表、氧化还原反应为依托,探究金属的冶炼原理、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以及合理开发意识。
(板书):(3)热还原法:常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
(练习):要求学生写出这四种常用的还原剂冶炼赤铁矿的化学方程式。
目的:联系书写方程式
(实验)1、视频演示铝热反应。(反应中:发光、放热、反应剧烈)2、反应后再用磁铁检查有无铁生成。(反应后:有块状生成物被磁铁吸起)
4、分析各种试剂作用。
3、应用:野外焊接;冶炼难熔金属;金属的回收与环境、资源保护
七、技术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
八、资源引用:
普通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教材
九、创新点:本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放在了学生对知识获得过程的探索,对学习方法的探索上。全课营造了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教会了学生收集加工信息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分析):位于活动性顺序表中前段的金属,如K Ca Na Mg Al等金属,我们知道其还原性很强,而其对应的阳离子则氧化性很弱,很难得到电子。我们只能用电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来冶炼。
(板书):(2)电解法MgCl2(熔融)==Mg+Cl2↑ (电解)
(分析):对于大多数金属,如位于活动性顺序表中间一段的金属所对应的离子,得电子能力较强,其化合物又不能通过受热分解得到金属单质,必须使用还原剂还原金属阳离子。
(板书):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
(设疑并投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讲解):金属的冶炼就是根据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不同而采用不同方法,从根本上说,金属冶炼的实质就是根据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不同,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
(板书):1.金属冶炼的实质:根据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得能力不同,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板书):2.金属冶炼的方法
(分析):一些不活泼的金属,它们是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如Hg、Ag等,其阳离子得电子能力很强,所以其还原的条件比较容易达到。Hg、Ag的氧化物受热就能分解得到单质。
(板书):(1)热分解法:2HgO 2Hg+O2↑2Ag2O 4Ag+O2↑
(板书):3、金属的回收与环境、资源保护
(设疑):金属回收再利用的好处有哪些?(将少垃圾量,防止污染环境,缓解资源短缺的矛盾)
目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环保意识,加强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然后布置课后作业:用几个不同层次、有发散性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从练习中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法设计:
1、实验促学法: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金属冶炼的方法。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金属冶炼的方法。
(过渡):这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讲熔点高达2000多度的铁熔化成液态,可以想象这个能量有多个。所以这个反应叫做铝热反应。
(板书):铝热反应Fe2O3+2Al 2Fe+Al2O3应用:野外焊接;冶炼难熔金属
(设疑):写出冶炼铬、锰的反应方程式。进一步巩固铝热反应方程式。
(过渡):地球上的金属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无法再生,而且随着金属的使用,金属会被腐蚀而污染环境,我们该怎么做呢?
十、教学反思: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大部分学生没有课前预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很陌生,课前没有预习,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其次,视频效果,通过视觉观察铝热反应。化学在教学过程中肯定离不开实验,但是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不能现场演示实验,但是,在本堂课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了解实验过程和方法,观察现象。但要学生充分发挥动手操作技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中,必须要通过做实验来体验。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
1、金属冶炼的实质:
根据金属阳离子的电子的能力不同,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
2、金属冶炼的方法
(1)热分解法:2HgO= 2Hg+O2↑ 2Ag2O= 4Ag+O2↑
(2)电解法:MgCl2(熔融)==Mg+Cl2↑ (电解)
(3)热还原法:常是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铝热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等意识。
2、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二、学情分析: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看,学生掌握了化学基本原理和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知识,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典型金属胆子及其化学物的反应。
2、学生的认知发展上看,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学科
化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了解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2、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3、以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为例,认识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体会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通过了解金属资源的开发与冶炼;冶炼金属的历史;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比较能力。
结论:在该反应中,镁条和氯酸钾是引燃剂,镁条在空气中可燃烧,氧气是氧化剂。但插入混合物中的部分镁条燃烧时,氯酸钾则是氧化剂,以保证镁条的继续燃烧,同时放出足够的热量引发Fe2O3和Al粉的反的热使生成的铁熔为液态。
(共同分析):铝的还原性强于铁,也能与化合态氧结合。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对于化学反应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
(引入):古代炼丹家为什么要用硫磺、硝石和木炭来炼制长生不老药,结果吃了丹药后死于其中的很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违背了自然资源的开发规律。要想使用它们,第一步就是先要将他们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节的第一部分—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化学2(必修)》第四章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第一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化学研究和应用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课时是以金属活动顺序表、氧化还原反应为依托,探究金属的冶炼原理、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以及合理开发意识。
(板书):(3)热还原法:常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
(练习):要求学生写出这四种常用的还原剂冶炼赤铁矿的化学方程式。
目的:联系书写方程式
(实验)1、视频演示铝热反应。(反应中:发光、放热、反应剧烈)2、反应后再用磁铁检查有无铁生成。(反应后:有块状生成物被磁铁吸起)
4、分析各种试剂作用。
3、应用:野外焊接;冶炼难熔金属;金属的回收与环境、资源保护
七、技术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
八、资源引用:
普通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教材
九、创新点:本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放在了学生对知识获得过程的探索,对学习方法的探索上。全课营造了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教会了学生收集加工信息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分析):位于活动性顺序表中前段的金属,如K Ca Na Mg Al等金属,我们知道其还原性很强,而其对应的阳离子则氧化性很弱,很难得到电子。我们只能用电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来冶炼。
(板书):(2)电解法MgCl2(熔融)==Mg+Cl2↑ (电解)
(分析):对于大多数金属,如位于活动性顺序表中间一段的金属所对应的离子,得电子能力较强,其化合物又不能通过受热分解得到金属单质,必须使用还原剂还原金属阳离子。
(板书):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
(设疑并投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讲解):金属的冶炼就是根据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不同而采用不同方法,从根本上说,金属冶炼的实质就是根据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不同,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
(板书):1.金属冶炼的实质:根据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得能力不同,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板书):2.金属冶炼的方法
(分析):一些不活泼的金属,它们是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如Hg、Ag等,其阳离子得电子能力很强,所以其还原的条件比较容易达到。Hg、Ag的氧化物受热就能分解得到单质。
(板书):(1)热分解法:2HgO 2Hg+O2↑2Ag2O 4Ag+O2↑
(板书):3、金属的回收与环境、资源保护
(设疑):金属回收再利用的好处有哪些?(将少垃圾量,防止污染环境,缓解资源短缺的矛盾)
目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环保意识,加强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然后布置课后作业:用几个不同层次、有发散性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从练习中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法设计:
1、实验促学法: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金属冶炼的方法。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金属冶炼的方法。
(过渡):这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讲熔点高达2000多度的铁熔化成液态,可以想象这个能量有多个。所以这个反应叫做铝热反应。
(板书):铝热反应Fe2O3+2Al 2Fe+Al2O3应用:野外焊接;冶炼难熔金属
(设疑):写出冶炼铬、锰的反应方程式。进一步巩固铝热反应方程式。
(过渡):地球上的金属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无法再生,而且随着金属的使用,金属会被腐蚀而污染环境,我们该怎么做呢?
十、教学反思: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大部分学生没有课前预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很陌生,课前没有预习,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其次,视频效果,通过视觉观察铝热反应。化学在教学过程中肯定离不开实验,但是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不能现场演示实验,但是,在本堂课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了解实验过程和方法,观察现象。但要学生充分发挥动手操作技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中,必须要通过做实验来体验。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
1、金属冶炼的实质:
根据金属阳离子的电子的能力不同,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
2、金属冶炼的方法
(1)热分解法:2HgO= 2Hg+O2↑ 2Ag2O= 4Ag+O2↑
(2)电解法:MgCl2(熔融)==Mg+Cl2↑ (电解)
(3)热还原法:常是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铝热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等意识。
2、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二、学情分析: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看,学生掌握了化学基本原理和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知识,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典型金属胆子及其化学物的反应。
2、学生的认知发展上看,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学科
化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了解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2、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3、以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为例,认识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体会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通过了解金属资源的开发与冶炼;冶炼金属的历史;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比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