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培训、指导”三位一体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培养体系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9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何颖(1956-),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管理哲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学生工作专项),项目名称:黑龙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项目编号:1253xs101
“选拔、培训、指导”三位一体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培养体系构建
顾名思义,朋辈心理辅导员是与学生处于同一辈份,经过一定培训和督导后,能为学生提供一定心理帮助、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准专业或半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志愿者。

朋辈心理辅导员有别于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因此在开展工作、活动及其他心理辅导工作时发挥协助和心理支持及信息沟通的作用。

他们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由于朋辈心理辅导员所掌握知识有限,为此他们开展工作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而且要经过严格选拔、培训、督导及后续培训。

朋辈心理辅导员是院系辅导员掌握学生心理状况的触角,是协助辅导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助手,也是发现班级、寝室问题的气象员。

一、“作用决定开展工作的必要性”——
—朋辈心理辅导员重要性认识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完善,朋辈心理辅导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朋辈心理辅导员是专业心理辅导队伍的重要补充。

朋辈心理辅导员与学生是同龄人,在日常学习、生活、心理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情感沟通、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机干预等活动中方便快捷顺利,它是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简便高效模式之一。

第二,校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能够营造一
种互助友爱的校园氛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朋辈心理辅导员与同学容易互相理解沟通,普通的同学因为得到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帮助,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也会帮助别人。

第三,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力量。

朋辈心理辅导员来自同学,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并能把专业心理辅导的触角延伸到学生心理危机的最前沿,弥补了传统心理辅导“被动等待”“干预第一”等原则的不足,是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工作中的重要力量。

二、“素质决定工作质量”——
—朋辈心理辅导员基本素质
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虽然是“半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但对其素质要求是不能放松的。

(一)“PC”精神——
—“五心”精神即爱心、耐心、细心、诚心、虚心
爱心,爱人爱己之心。

对需要帮助的同学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表达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

耐心,耐心地倾听与关注。

不能急于求成,要有心灵长期陪伴的思想准备。

诚心,真诚对待需要帮助的同学。

不摆架子、不讲空话、不以权威自居、不做无保证的承诺,
摘要:朋辈心理辅导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效果依
赖于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素质,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素质取决于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和培养。

文章正是从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重要作用和素质要求入手,详细介绍了以选拔为基础、培养为关键、指导为提升的三位一体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培养体系。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员;素质要求;专业督导何颖,尹静,陈峰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35
以真实的自己示人。

细心,任何细微的环节都是需要了解的,只有充分了解才能更好地为别人提供帮助。

虚心,充分尊重接纳别人,不以个人好恶、是非标准做判断和决定。

(二)良好的心理品质
朋辈心理辅导员需要具备如热情、良好团队意识、自信、乐观、灵活等心理品质,这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更关系到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和培训中要注重心理品质的挖掘和培养。

(三)工作原则及伦理守则
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工作中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则和伦理标准不仅可以保证不同方的权益,同时也可以使工作顺利开展。

工作原则有:辅导与预防相结合原则、转介原则、遇到重大或危机事件及时上报原则等;伦理原则有:保密、避免建立双重或多重关系等。

(四)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
作为半专业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掌握相关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是开展工作的基础。

其中心理咨询的谈话、倾听、沟通、语言、反应等技术及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及处理方法、心理危机的识别等要重点理解。

(五)自我成长的意识
朋辈心理辅导员首先是一名学生,自然也会遇到问题,也需要关注和帮助。

所以朋辈心理辅导员自身要有不断成长,自我完善意识,这样才能“助人自助,共同成长”。

三、选拔、培训、指导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培训前期可以通过海报、报纸、校园广播电台、讲座、校园招募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这是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与培训工作的基点。

同时,学院的选拔、指导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后续培训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工作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一套有效的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培训、指导三位一体的培养工作模式。

(一)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标准
1.心理健康,乐于助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2.对心理学知识感兴趣,热爱并自愿承担此项工作,能保守保密原则。

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

4.情绪乐观稳定,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

5.能够协助辅导员开展学院、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6.能够协调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较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1.注重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关心同学,对有心理困惑的同学积极热情地提供关怀和帮助。

3.处理同学纠纷,为同学良好习惯的养成发挥带头作用。

4.及时发现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并将重大应激事
件、行为异常同学的情况上报学院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引导需要帮助的同学及时接受心理咨询。

5.协助辅导员做好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6.主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各级心理培训,掌握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识别、干预的有关常识。

(三)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及培训流程
1.新生心理普查及回访完成后,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采取辅导员推荐或班级民主选举或自愿报名等方式确定每班1名朋辈心理辅导员,同时填写《朋辈心理辅导员信息统计表》上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需在大一下学期选修《朋辈心理辅导》课程,共计2学分,36课时。

3.新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本着自愿的原则,选拔部分朋辈心理辅导员担任中心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协助中心做好日常接待工作。

4.辅导员要做好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管理,使其在学院心理工作中切实发挥作用。

5.为了进一步提升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及工作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定期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成长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团体技能、团体沙盘、小组成长等。

(四)朋辈心理辅导员必要的“个人和工作指导”预防心理枯竭
专业心理辅导人员也会出现职业枯竭,作为“准专业”人士偶尔出现职业压力、工作瓶颈心理枯竭甚至出现职业枯竭也是自然的。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

为了更好地促进朋辈心理辅导员自身成长,预防心理枯竭和职业枯竭持续的工作指导和专业督导十分必要。

专业督导是指:由督导人员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在个人成长、工作业务及实践操作上的指导与监督,对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惑等给予及时的、具体的、恰当的帮助与指导,以不断提升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操作。

朋辈心理督导有多种形式,以专业老师督导、有经验的朋辈心理辅导员督导、朋辈心理辅导员团体督导及自我督导为主。

朋辈心理辅导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和实践中朋辈心理辅导员不仅要掌握应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获得专业本领,更要加强对自己的角色认同;关注自我成长,健全人格,获得更多的助人资源,同时要积极发挥骨干力量,成为同学身边的心理保健员;努力在校园中建立一种互相帮助、体现人文关怀的良好文化氛围,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健康环境。

参考文献:
[1]许素萍,吕冬诗.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
—交往·互助·成长[M].科学出版社,2010.3.
[2]崔建华,李石,苏兆成.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8.12.
编辑/岳凤
36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