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资源学-半滑舌鳎的增殖放流(实习版)(专业知识模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吸污清底
10日龄时开始用吸底器吸底以清除底物, 在开始投喂卤虫时彻底清底1次,伏底后 应加大换水量,并定期吸底,及时将池 底粪便清除。
4 苗种出池
半滑舌鳎种培育至体长3 cm以上,需要 60 d左右。
半滑舌鳎苗种伏底及附壁能力较强,一 般不在水中游动,苗种出池,难以用抄 网捞出,可以采取虹吸法出池。
半滑舌鳎的增殖放流
半滑舌鳎自然资源量少,味鲜鲜美,出肉率 高,口感爽滑,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 异味,属于高蛋白,营养丰富。半滑舌鳎生 长速度快,食物层次低,能耐低氧,病害少, 适合在目前养殖大菱鲆、牙鲆的大棚内养殖 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工厂化和土池养殖海 水品种。
一、半滑舌鳎的生物学特征:
1、分类地位: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
2、分布:暖温性近海底层鱼类,在我国沿岸海域均有分 布,主要产自黄渤海区,东海,朝鲜日本沿海也有一定 的分布。
3、形态学特征:身体扁平,体延长呈舌状,左右不对称, 头部颇短。
4、食性与饵料 食性广,喜食活饵,作为“夜间鱼”家族中的一员,
习惯夜间摄食在自然海区中。主要以底栖虾类、蟹类和 小型贝类及沙蚕类等为食。
2根据其习性,选择河口区海域进行 放流
3标志方法:耳石染色标记法 4选择“海洋牧场区”放流,有丰富 鱼礁,可起到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半滑舌鳎人工繁育技术要点》宫春光 陈福杰 齐遵利 于清海 胡晓刚 2、《半滑舌鳎苗种健康繁育技术研究》顾成 柏 焦自芸 3、《半滑舌鳎胚胎发育及稚鱼变态过程观察》 张曹进 张志勇 张志伟 吴国钧 徐献明 4、《半滑舌鳎的生物学特性与养殖技术》頡 晓勇 李加儿 李纯厚 区又君 陈利雄
饵料:沙蚕、双壳贝肉、虾蛄肉和小鲜鱼肉,早晚各投喂一次。投饵量 为亲鱼体重的3%~5%。
2 产卵与孵化
2.1 产卵日
产卵时间:多在上半夜在19:O0一23:00时之间.
2.2 孵化
卵的形态:光滑透明、圆形浮性卵,卵径1.3 mm左右, 油球多个,小而分散。
孵化地点与方式:80目网箱内流水孵化 密度:50~80万/平方米
将鱼苗集于集苗网箱内,再用软抄网将 鱼苗轻轻捞出,并计数放人中间培育池 培育或销售。
三、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烂尾、打印病、腹水、寄生虫等。
烂尾一般与营养有关,特别是长期投喂鲜活饵料容易 出现较多烂尾,添加维生素特别是Vc有一定效果 (崔 兆进,2006)。烂尾病多发生在水温20~C以上,如不 及时分池,也易发生此病。
孵出后10 d,开鳔基本完成,可以投喂经营养强化的 卤虫无节幼体,保持池水中卤虫无节幼体密度为1~3 个/mL,轮虫与卤虫交替投喂4~5 d后,逐渐增加卤 虫无节幼体投喂量,增至8~1O个/mL后保持密度, 减少轮虫投喂量。
孵出后13 d,停止投喂轮虫,开始驯化投喂 配合饲料,此时鱼体游动能力强,生长代谢 旺盛,投喂饲料增加,尤其是投喂配合饲料 后,水体污染情况逐渐加重,应适当增加充 气量,增加换水量。
7高囊胚期 8原肠胚期 9膜内仔鱼期 10初孵仔鱼期 11出现冠状幼鳍 12开口仔鱼 13日龄仔鱼 14仔鱼变态前期 15仔鱼变态中期 16仔鱼变态后期 17仔鱼变态完成 18幼鱼期
3 苗种培育
3.1 苗种培育设施
培育池设计: 以10~20 m、圆形或水泥抹角的方型为好 排水口位于水池底部中央,末端设水位调节设施,方 便管理。 苗种培育水深0.6~0.8 m 即可。 密度:1万~ 1.5万尾/m。为宜, 水温22~24℃
水温:22“- ~24℃
pH :7.8~8.2, DO :6~8mg/L, 光照:1OO~500 lx,
孵化过程
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分化期-出膜期-初孵仔鱼 之后进入胚后发育阶段,进入变态期向成鱼转化。
1刚受精的卵 2两细胞期 3四细胞期 4八细胞期 5十六细胞期 6低囊胚期
四、半滑舌鳎增殖的注意事项
选择健康、成熟度好的亲鱼,视具体情况搭配雌雄鱼 比例;
保持水质清新,池底池壁清洁;
满足鱼苗各阶段适口饵料投喂,提高成活率;
注重日常检查,保持水温,做好记录,时刻注意鱼苗 生长情况,观察鱼苗摄食情况,以便调节投食量
讲究环境、设备卫生和饵料卫生,预防疾病。
五、关于放流:
1天气条件晴朗
管理:采用充气流水培育,日换水量300% ~600 ,水深60~100 cm。 每天要吸底1次,及时清除残饵、污物及死鱼。10~15 d清刷1次池底和池 壁。根据亲鱼的摄食和活动状况,对亲鱼进行1次药浴消毒。 (半滑舌鳎活动少,鱼鳃鱼体上容易附着污物,因此要求水质清新,悬 浮物少,水体要有一定的波动性 )
3.2 换水
布池时水深40~50 cm,3日龄开始每日 加水10 cm,以后每天换水1次,每次换 水量开始1O ,以后逐渐增加至100% , 15~25日后每日换水2次,换水量增加 至200 ;
以后流水培育,随育苗生长发育和投饵 量的增多逐渐增加至300 ~ 500 。
3.3 充气
刚开始布池时微量充气,特别在开鳔期,气量不能太 大,开鳔后逐渐加大,稚鱼伏底逐渐增加至正常,鱼苗生长及个体增大逐渐由弱到强。
3.4 光照强度
苗种不喜强光,光照应控制在1 000 Ix以下,以 4O0~600 lx为宜。光照强度过大时,仔、稚鱼聚集 在底层活动,影响分布,不利于观察幼体。
3.5 投饵
仔鱼阶段:小球藻,池中小球藻浓度保持在3O万~50 万个/mL左右。
孵出后3 d,可以投喂经过小球藻和营养强化剂强化过 的轮虫,保持池水中轮虫密度为8~12个/mL。(口 已完全张开,消化系统开通,肠道变粗,开始开口摄 食)
5、生态习性
(1)常年营底栖生活,栖息水深5-30米,不喜游动; (2)生长适温14~28~C,能在4~32~C的水温中生存;海水
中存活; (3)生长适宜盐度为16~32%,能在盐度为5~37‰ (5)越冬洄游和索饵洄游 (6)栖息于泥沙质海底
6、繁殖习性 (1)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2)2龄开始性成熟,3龄全部成熟。 (3)怀卵量波动在76万一250万粒,大多数
孵出后17~19 d,鱼体处于变态发育阶段,摄 食欲望不强,不喜欢摄食硬颗粒配合饲料。 同时,伏底变态期间,鱼体质弱,吸底伤亡 严重。为了保持水质,降低吸底强度,这3 d 应停止投喂配合饲料。
22 d后,仔鱼变态结束,转入伏底、附壁生活,停 止投喂轮虫,以经营养强化的卤虫为主。
50d后,全长达到5 cm,鱼苗活力旺盛,行动敏捷, 摄食能力很强,进行一次彻底清底吸污,施用10mg /L阿莫西林,24 h后,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光合细菌 500万细胞/mL(每5 d一次),有利于改善水质,并 开始投喂配合饲料,半滑舌鳎由于伏底摄食,将食 物压在口下吸入吞食,觅食时间长,摄食缓慢,对 配合饲料的水中稳定性要求比其他鲆、鲽类高,配 合饲料按鱼体重3 9/6"--5 投喂。
打印病多发生在台风高温季节,发病时首先是发病部 分鳞片脱落,接着是皮肤、肌肉疡烂,外观呈现出一 圈圈的印状(黄大宏,2007)。
半滑舌鳎养殖中病害防治措施主要是适时调节水温、 水量,及时分疏、倒池(一般一个月倒一次),定期在 养殖水体中用土霉素、二氧化氯、甲醛等药。同时在 配合饵料中添加多维和抗生素。
雌性个体怀卵量在150万粒左右 (4)产卵期前两个多月,一般需要对亲鱼进
行强化培育,辅以延长光照时间由8h到 12h,以促进性腺发育
二、半滑舌鳎的人工育苗
1、亲鱼培养
1.1亲鱼选择 3龄以上 雌鱼大于1 500 g,雄鱼大于200 g 个体发育完好。
1.2 亲鱼培育
水温:23~26℃ , 盐度:26~32。 pH 值:7.8~8.4。 密度:2~3尾/m。 雌雄比: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