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思考作者:汪立夏
来源:《江西教育·管理版》2009年第06期
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原名为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成立于1998年。

10年来,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人才培养,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多次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和肯定,中央和省主要新闻媒体多次给予报道。

一是把工作体系建起来了。

全省高校基本上成立了由学校分管领导亲自挂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并拨出了专项经费和提供必要的工作保证。

南昌大学、蓝天学院、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单独列为二级建制。

省高校原心理教研会制定了《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规章制度》。

省教育厅对全省本科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检查,建立了10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

二是把教育队伍拉起来了。

初步建设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和选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培训。

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宜春学院等高校多年坚持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进行日常培训。

江西师范大学对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都给予一定的报酬或补贴。

各高校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把心理健康和咨询人员的培训纳入到国家心理咨询师(咨询员)的培训和认定的工作中,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要求。

三是把咨询辅导做起来了。

从2004年开始。

为每个在校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到2008年,所有在校大学生均已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总量为90万份。

对测查中发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约谈,跟踪辅导。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解决。

通过个别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

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与干预工作,大多数高校建立了咨询教师值班制、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制,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和危机干预通道。

四是把宣传普及搞起来了。

认真开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南昌大学、蓝天学院开设了16~32个学时的必修课,大多数高校开设了选修课。

开展宣传普及活动,每年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周(月),江西中医学院、华东交大、上饶师院、宜春学院、赣南师院等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华东交大的“心理剧”、南昌大学的“心理主题班会”、江西师大的“心理训练DV比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丰富多彩,有的学校还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引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五是把科学研究抓起来了。

在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中单独立项支持,鼓励申报各类课题,先后组织了4次论文评选,定期开展南昌地区高校心理咨询个案研究,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讲课培训,形成了一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

一、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我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学科支撑不够,发展后劲不足。

这是今后要发展和突破的瓶颈,学科建设要主动跟进,给予支持。

二是薄弱环节仍在,工作难度不小。

独立学院、高职院校基础薄弱、机制不全、人员不足,亟待加强。

三是进展不够平衡,强弱差距较大。

本科好于专科,公办好于民办:本科中独立学院相对要弱一点,专科中高职相对要弱一点。

四是外界影响加大,问题常被夸大。

大学无小事,事事都容易成为社会的焦点,媒体更是把大学作为关注的重点,不时渲染过度,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被放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大学非理性的态度和倾向。

五是教师心理问题显现,新老矛盾交织。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师教学和管理工作量增大,心理压力也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和职业倦怠心理。

二、大胆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重点在5个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
一在学科建设突破点上推进。

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的后劲所在。

要加强心理学科建设,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用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争取对于心理学科博士、硕士点的合理布局和数量增加,加强10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启动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计划。

二在高职高专薄弱点上突破,启动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建立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研讨会制度,建成3~5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组织专题培训班。

三在创新创造发展点上拓展。

通过创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情境活动和载体,寓教于乐,体验人生,释放心灵,排解困惑,不断增强工作的活力。

举行全省高校心理剧汇演,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和宣传普及活动。

开展网络心理辅导和咨询,建好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或网页,扶持和培养优秀网络心理咨询名师。

四在工作队伍关键点上加强。

大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提高自身理论和心理素质。

注重做好心理辅导咨询人的心理辅导咨询。

建立休养休假制度:继续抓好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逐步实现执证上岗: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修制度,坚持两年一次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比表彰制度。

五在心理问题聚焦点上重视。

重点关注网络成瘾生、贫困生、独生子女、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强化预警干预,实现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事件有明显减少、自杀率有明显降低的目标。

建立新闻沟通机制,主动引导舆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正视不夸大,要善于总结,提炼经验,推广典型。

强化宣传,用正面的声音和事迹来引导舆论、促进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