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三节 人口迁移随堂演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人口迁移
知识点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2015年春运从2月4日持续至3月15日共40天,客运量达到28.09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5%。
据此回答1~2题。
1.2015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
2.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主要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解析:第1题,春运期间民工流动性较强,此时他们是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且不变更户籍,故属于人口流动。
第2题,春节前旅客主要由城市流向农村,回家过年;春节后由农村流向城市,外出务工。
答案:1.D 2.A
知识点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深圳户籍人口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B.自然资源短缺
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D.生态移民较多
4.大规模人口迁移( )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解析:第3题,四川自然资源丰富,但因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向东部沿海的大城市,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
第4题,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联系,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促进劳动力资源与产业布局的优化组合,但同时也会加大交通运输的压力。
答案:3.A 4.C
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
读表完成5~6题。
迁移率1995~2000年2000~2005年
5.影响1995~2005年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资源开发工业化B.婚姻家庭文化教育
C.生态改善工业化D.资源开发文化教育
6.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是( )
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B.加快人口老龄化
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D.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995~2005年新疆迁入率较高,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边境贸易等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浙江经济发达,迁入率也较高,能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答案:5.A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