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历史课件】第8课辛亥革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一、唯物史观
(一)概念 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二)基本观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7.唯物辩证法
练习题
1、孙中山提倡的“三民主义”中,不包括(C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生主义
2、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年,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 馆,以纪念在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 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D )
A.北京 B.广州 C.南京 D.武昌
算一算:
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那么1945 年是民国多少年? 34年 民国38年又是哪一年? 1949年
历史分期及其依据ຫໍສະໝຸດ 近代史新航路的开辟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始
世界 (1500年前后) (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首次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1640)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中国
鸦片战争(1840年) 中国开始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辛亥革命(1911年) 中国首次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现代史
③革命报刊:《民报》。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 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推翻清朝,实现民族平等(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
民权主义: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创 立民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平均地权)。
2、发展革命力量:革命党人、会党、海外华 侨、清朝新军等。
3、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 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首都,五色旗为国旗;废 除宣统年号,采用民国纪元,同时使用公历。
五 色 旗
印有孙中山头像的民国货币
4、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皇帝下诏退位,清朝灭 亡。
末代皇帝溥仪
清帝退位诏书
清朝皇帝世系简表(1626—1911年)
3、发动 武装起 义: 1911年5 月,广 州黄花 岗起义, 失败。
三、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 在革命党人的策划下,攻打湖广总督衙门, 占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胸章
武 昌 起 义 臂 章
湖北军政府颁发的 武昌起义纪念章
2、南方 14省响 应武昌 起义, 宣布脱 离清朝 而独立, 中国南 北分裂。
(一)概念 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 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二)目标 (1)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发现这些历史解释 与以往所知历史解释的异同;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 。 (2)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 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 释结合起来;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 (3)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 ,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 (4)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 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二、辛亥革命的准备
1、成立革命组织:革命团体、革命政党
①第一个革命团体: 兴中会 1894年在夏威夷的檀 香山成立,提出了 “振兴中华”的口号。
②革命政党:中 国同盟会。
1905年 ,在日本 东京成立。
革命纲领: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
领导人:孙中山、 黄兴、汪兆铭等;
1912年同盟会改 组为国民党。
第8课 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原因:清朝晚期,腐败无能,国家危难,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失败了;清朝是满 族王朝,民间反清意识始终存在。
2、革命派:主张以武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 建立民主共和国,振兴中华。
3、代表人物: 孙中山
简介:广东香山 人。本名孙文, 字逸仙,曾化名 中山樵,习惯称 作孙中山。中国 民主革命先行者, 中华民国创建者, 被尊为“国父”。
世界 中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俄国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到来
(1917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的探索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二)目标 (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 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 ;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 (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 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 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 问题进行论述。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二)目标 (三)史料的分类 (四)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因素 (五)运用史料的原则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 2.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研究 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5.孤证不立,搜集更多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四、历史解释
PPT素材:/sucai/ PPT 图表:www.1ppt .com/t 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 课件:/k 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庙号 谥号 名字
年号
太祖 高 努尔哈赤 天命
太宗 文 皇太极 天聪 崇德
世祖 章 福临
顺治
圣祖 仁 玄烨
康熙
世宗 宪 胤禛
雍正
高宗 纯 弘历
乾隆
仁宗 睿 颙琰 嘉庆
宣宗 成 旻宁 道光
文宗 显 奕詝 咸丰
穆宗 毅 载淳 同治
德宗 景 载湉 光绪
恭宗 愍 溥仪 宣统
5、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中国南北统一,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12—1927年)
清朝内阁总理大臣
中华民国大总统
四、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1、历史功绩:推翻了清朝,结束 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2、缺陷:没有建立起一个持久有 效的民主共和制度,中国陷入了 政治纷乱、军阀割据的局面。
袁
黎
世
元
凯
洪
冯
徐
曹
国
世
锟
璋
昌
北洋政府历任大总统(1912—1924年)
二、时空观念
(一)概念 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二)目标 (1)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理解它们的意 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2)能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 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 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3)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 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况和说明。 (4)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 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 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
五、家国情怀
(一)概念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 (二)目标 (1)能够具有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能 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 (2)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 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能够表现 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 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 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