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间套立体种植技术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大豆间套立体种植技术浅析
玉米大豆间套立体种植,能够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尤其在当前种植业滞缓的情况下,是一项极具推广前景的种植方式。
一、玉米大豆间套种植的好处
1.由于隔行种植玉米,所以每行每株玉米都能充分享受边行优势,玉米个体发育充分,群体互相协调,长势旺,秋天不落叶,不早衰。
2.由于间隔种植玉米,玉米授粉充分,授粉势强,籽粒饱满,不秃尖,千粒重高。
3.由于玉米种在垄沟上,所以玉米播种带上接纳的雨水量是降雨量的二倍,特别是我市十年九春旱,对玉米的保墒作用明显。
4.玉米大豆间套种植,是一种用养结合的种植方式,每公顷大豆根瘤残留的氮素相当于尿素240-300斤。
以二垄大豆间种一垄玉米为例,第二年通过沟台交替种植,一行大豆变玉米,属于轮作,另一行大豆虽然是重茬,但无论是在产量上还是在病虫害发生上都比清种强得多。
5.从经济效益上看,米豆间套种植玉米虽然隔行种植,但玉米采用一埯双株或三株,所以玉米公顷保苗数不变,玉米产量基本正常,大豆等于白捡。
增效特别明显。
以两垄大豆一垄玉米为例,1公顷土地上种了1公顷大豆,株数未减;虽然隔两行大豆种一行玉米,而玉米一埯双株,所以又种上了1公顷玉米,这样就等于1公顷土地种了2公顷作物。
如果玉米公顷产量按16000斤,大豆按3000斤计算,每斤大豆的效益相当于3斤玉米,这样就等于公顷净产玉米25000斤,而清种玉米就按20000斤计算,每公顷还可增产5000斤玉米,玉米每斤0.7元,公顷还可增加效益3000元以上。
二、米豆间套种植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技术问题
1.地块选择:应选择土质比较肥沃的平地或岗地,为避免土壤湿度过大造成大豆徒长、倒伏,不宜选择二洼地。
2.品种选择:大豆应选择生育期115-120天的矮秆品种。
玉米应选择生育期125-128天的秆硬、叶片上举、耐密型品种。
3.精细整地:最好实行秋整地,如果春整地要及时顶浆打垄,搞好镇压,并在预种玉米的垄沟深趟,同时施足底肥。
4.选择适宜的间种比例:一般采用2:1或3:1的种植比例。
如果以玉米为
主,宜采用2:1的比例,即隔二垄大豆垄沟种一行玉米,玉米一埯双株;如果以大豆为主,宜采用3:1的比例,即三垄大豆垄沟种一行玉米,玉米一埯3株。
5.科学施肥:大豆采用常规施肥,一般每公顷施一次性大豆专用肥500-600斤做底肥;玉米每公顷施玉米专用肥600-700斤或200-300斤二铵、200斤尿素、200斤硫酸钾做底肥,6月25日左右公頃追施尿素600-800斤。
6.适时播种:选择晴好天气,一般4月15日前后种玉米,大豆在5月初播种。
7.化学除草:一定要选择玉米、大豆通用型除草剂。
用量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8.病虫害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用玉米种衣剂包衣即可。
玉米虫害主要是玉米螟,应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综合防治。
大豆病害主要是大豆霜霉病,可用百菌清、甲霜灵等进行喷雾防治。
大豆虫害主要有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可用抗蚜威、乐果乳油等喷雾防治,大豆食心虫可用敌敌畏熏蒸防治,并且大豆收割后应立即脱粒,防止食心虫危害。
9.应用生物调节剂:在大豆初花期用2.3.5-三碘苯甲酸或矮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使大豆植株矮化、抗倒,从而提高大豆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