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DOI:10.16675/14-1065/f.2018.23.040
玉田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胡双宇
摘要:玉田县种植蔬菜时间久,种类多样。
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
同时也为该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14.6亿元,蔬菜种植面积3.46万hm 2,
全年各个季节产量超过290万t 。
但蔬菜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资金缺乏、标准化设施规模小、
土地流转困难、劳动者素质差、品牌影响力低、质量监管不到位等。
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蔬菜产业;玉田县;
发展对策文章编号:1004-7026(2018)23-0064-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13文献标志码:A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2)
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对营养补充和身体健康有着其他食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新鲜蔬菜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人们从以前的“吃得饱”过渡到现在的“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国家重视优质蔬菜的生产,“菜篮子工程”也使我国蔬菜产业迅速发展。
玉田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位于河北省前列,但是随着其他地区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玉田县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同时,在发展中存在资金、土地、环境和自身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对农民增收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玉田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蔬菜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情况
玉田县建成规模66.67hm 2以上的标准化温室
蔬菜主产乡镇6个,13.33hm 2
以上的温室蔬菜小区35个,其中企业投资建设的蔬菜规模小区5个。
通过调查,玉田县设施蔬菜面积已经达到1.19万hm 2,其中标准化温室大棚0.37万hm 2,卷帘塑料大棚0.18万hm 2,塑料中小棚0.64万hm 2。
同时,蔬菜的优良品种也得到了推广,主要推广品种有北京新三号白菜、天津清白菜、小五樱水萝卜、益农巨葱、中甘21号、金盾F1西红柿、津雪88号花椰菜等,涉及15大类,良种普及
率达90%以上[1]。
1.2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产业化运营情况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玉田县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5家,农业龙头企业1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
位于彩亭桥镇的黑猫王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蔬菜种植基地346.67hm 2
,所产蔬菜已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已经实现了田头—车间—商超—餐桌的“食品安全链”。
基地与农户合作,为当地农户提供种植信息,并提前签订1a 蔬菜收购合同,聘用有种植经验的农民对同乡人员进行辅导,现有技术丰富的农民52人,每月给予500元技术补助。
同时在中国农大等大专院校聘请专家5人,在西红柿坐果和包尖白菜实心生长的过程中,专家从北京、天津等地来到彩亭桥,
进行技术指导。
合作社有加工车间5个,大型包装机2台、检测实
验室3间。
合作社拥有自己的蔬菜直销门店,
同时与唐山百货和北京家乐福超市都签了订单合同。
1.3蔬菜产业
“一镇一品”的品牌建设情况玉田县重点开发特色蔬菜生产,“一镇一品”推动
了蔬菜产业的专业化发展,
形成了一系列蔬菜专业生产基地。
具体有彩亭桥(大葱)、大安镇(紫皮大蒜)
、石臼窝和潮洛窝乡(紫心萝卜)
、鸦鸿桥镇(芥菜)、虹桥镇(包尖白菜)、郭家屯乡(马铃薯)、玉田镇和亮甲店
(花椰菜)、陈家铺乡(蒜黄)、散水头(无公害带花儿黄
瓜)、窝洛沽镇(大头菜)、林头屯乡
(青椒和黑皮冬瓜)、林西镇(大棚生菜和油麦菜)
等。
同时,已注册了“慈玉”白菜、“玉康”包尖白菜、“碧玉”黄瓜、“环宇”大头菜、“集强”青椒、“粉黛”西红柿等10多个品牌[2]。
其中“玉康”包尖白菜在2006年通过绿色食品A 级标识认证,成为了玉田县的产地证明商标,
多次参加北京天津等地展销会,并在农超对接会上获得推荐精品称号。
2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2.1标准化生产意识弱
由于玉田县蔬菜生产仍以塑料中小棚为主,
空间狭小,一些机械设备难以进入田间工作,必须要靠农
民精耕细作,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
同时,低机械化的生产管理模式也导致蔬菜生产成本增加,从而降低了
玉田县蔬菜产业的竞争力。
2.2产业化水平低,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挥作用小经调查走访发现,玉田县虹桥镇和林南仓镇的一
些合作社基本上为村长挂名,
村民对自己已经是社员的身份一概不知,而且没有享受过技术帮扶和资金支
持。
一些所谓的良种合作社、
农机合作社也只不过是卖农资的商店。
而龙头企业在蔬菜收获季节和菜价较
高的时候比较活跃,在菜价低迷期,
违约的事情时有发生。
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精深加工缺乏产业链条,
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不强。
同时,龙头企业自身
发展不足,缺乏蔬菜储藏设备,难以保证蔬菜品质,
降低了蔬菜的市场竞争力[3]。
作者简介:胡双宇(1994-),男,汉族,河北玉田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
(下转第66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2.3品牌知名度低,
难以发挥效应玉田县的蔬菜品牌较多,
但是除了包尖白菜成为产地著名商标外,大多数品牌的影响力较低。
另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菜农往往在蔬菜外包装上偷工减
料,还是追求以往的走量销售,
不注重高端市场的开拓,导致特色蔬菜的档次不高,
很难走进高档场所。
同时,由于设备条件较差,文字印刷水平不高,
使蔬菜加工一直处于初级低端阶段[4]。
3促进玉田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3.1增加资金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坚持多方面投入,
加强菜地的电力保障和乡村道路改造工作,达到水电路沟渠配套,
灌排蓄功能齐全。
其次,实施蔬菜设施化工程,
大力发展日光节能温室。
塑料暖棚等基础设,
加快老旧棚室的升级改造,积极推广机械卷帘、肥水一体化等自动化控制装
备,提高机械化水平。
政府部门积极统筹规划,
进一步改善玉田县蔬菜生产的条件,
为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开展技术推广培训,
促进绿色有机蔬菜发展应该抓住玉田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契机,
进行蔬菜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
同时保障蔬菜示范园的建设,发挥园区的带动作用。
引进技术人员,并选派技术人员到蔬菜产业发展良好的地区进行学习,并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的试验和推广工
作。
对农民定期开展培训活动,
使他们能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和田间基础设施。
3.3培育优良品牌,
发挥品牌影响力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使基地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县蔬菜的标准化生产。
要从生产方面着手,同时邀请技术专家并建立技术顾问小组,
组建市场销售部,进行科学的包装和宣传,
提高蔬菜的附加值,从而提高玉田县蔬菜产业的知名度,
发挥品牌的影响力。
3.4完善蔬菜产业链条
引进和培育大型龙头企业,
对龙头企业进行政策支持和经费补贴。
培育和扶持领导能力强、资金雄厚
的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
提高产业化水平,
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
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户之间共享收益,
使农户支持企业和合作社,而合作社和企业对农户进行利益反哺,
激发农户生产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参考文献:
[1]李长增.对玉田县创建出口蔬菜示范县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336-337.
[2]王东平.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河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路径[J].贵州农业科学,2018,46(5):156-158.
[3]李长增.玉田包尖白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蔬菜,2013(5):6-8.
[4]李崇光,包玉泽.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10(15):1-5.
决定品种间甲烷排放通量差异的主要因素[5]。
通过他的研究可以看出,根茎比较小,
经济系数偏高的水稻品种,比其他的水稻品种在减少甲烷气体排放上具有明显优势。
因此,通过杂交育种或者基因改良等形式,筛选出既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又具有减排性的水稻品种,这是减少水稻种植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策略之一。
(3)膜下滴灌技术的厌氧机理可以有效减少稻田甲烷气体的排放。
郭庆人对膜下滴灌技术的研究表明,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不能在无水层构成厌氧环
境,这就使甲烷细菌失去繁衍的条件,
从而减少了水稻植株对土壤中甲烷的吸收,也减少了水层冒泡和水体液体对甲烷气体的排放[6]。
通过减少对甲烷氧化菌的
供氧,可以削弱甲烷气体的吸收,
还会有效阻挡甲烷气体的释放,是减少水稻种植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新技术。
4结束语
旱灾和季风变化等一系列全球变暖带来的问题正反作用于农业,尤其对水稻种植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环境问题带来的水稻减产使非可持续耕作猛增,
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因此,
对以水稻种植业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刻不容缓。
水稻种植业释放的甲烷气体约占全球甲烷源的20%,水稻植株通过多
种途径释放甲烷气体,其根系的分泌物为甲烷产生菌
提供了反应的底物。
除此之外,
人口增长也给水稻种植业带来更多危机,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进程。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合理搭配施肥、
筛选良种以及膜下滴灌技术等来减少水稻种植业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积极应对全球变暖。
参考文献:
[1]徐世晓,赵新全,孙平,等.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4(4):43-47.[2]Sass R L ,Fisher F M ,Lewis S T ,et al.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fields:effect of soil properties[J].Global Biogeochemistry Cycles,1994,8(2):135-140.[3]Alexandr atos N,Bruinsma J.World agriculture towards 2030/2050:The 2012revision [R].ESA Working Paper No.12-03,Rome:FAO,2012.
[4]焦燕,黄耀,宗良纲,等.氮肥水平对不同土壤CH4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5,26(3):21-24.
[5]王增远,徐雨昌,李震,等.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J].作物学报,1999,25(4):441-446.
[6]郭庆人.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对降低甲烷气体排放以及化肥、农药施用污染的探讨[A].作物研究,2012,26(3):278-281.
(上接第64页)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