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能老人机构护理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
我国失能老人机构护理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双华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摘 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失能化情况越来越显著,我国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逐渐扩大。

而养老机构在失能老人护理服务中存在着医养分离等问题需要迫切的解决。

联系机构失能老人护理问题出现的根本因素,从而达到显著提升失能老人护理服务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失能老人;护理服务;养老机构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
王双华,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1 失能老人机构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1)失能老人护理服务供给不足。

因为失能老人护理时比较困难,
所以经常会出现养老机构不愿接收失能老人的情况,造成机构为失能提供护理服务的缺失。

着眼于公办养老机构来看,政府办的养老机构应该面向比较困难的老人还有失能老人等。

但由于政府部门并未给出清楚的规定,机构的护理偏好让入住的大部分是身体状况良好的老人,这样不但不符合公办养老机构的福利性,对失能老人应该享有的护理服务也是无任何帮助的。

基于民办养老机构来看,因为自身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缺陷,让大多数民办养老院根本不能承担失能老人的护理风险,无法提供给失能老人更好的护理服务。

(2)机构护理服务分级和服务标准缺乏一致性。

因为我国养老机构服务业缺乏一致的护理分级和服务标准,各个地区的养老机构大多数都是自己制定的护理分级和服务标准,而护理分级的杂乱无章让护理服务无法形成系统的管理。

在明确失能老人护理等级上,大部分养老机构只是通过医护工作者检查等手段,依赖于个人的判断上来确定,而民政部等在评价失能老人失能情况时,由于并未制定统一的标准,进而让机构对护理对象等认识不够深入,而这对于提高机构失能老人护理服务质量是无任何帮助的。

(3)失能老人护理服务费用负担大。

基于机构来看,虽然财政方面为公办养老机构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但因为其针对失能老人护理服务,并未设置较高的收费标准,由此就导致机构方面需要承担较大的负担,而民办养老机构仅依赖于护理服务收费更是难上加难;基于失能老人还有其家庭来看,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对于昂贵的失能老人护理服务费用,根本不能利用退休金进行支付,而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个人还有家庭的经济压力。

(4)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的养、医、护功能分离。

一方面,机构提供给失能老人的配套的医疗康复设施比较少。

另外一方面,大部分养老机构所提供给失能老人的服务仅限于生活照料方面,而明显缺乏提供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护理能力。

基于此,机构医疗康复设施的缺乏,以及服务内容不够丰富,造成了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的养、医、护功能的分离。

2 失能老人机构护理服务问题产生的因素
(1)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现阶段,针对失能老人护理服务,我国截止到目前并未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而这样一来无法通过有关法规来监督服务机构,这对于显著提高服务机构的护理服务能力是无任何帮助的。

(2)养老机构的二元制存在不足。

在我国,公办和民办这两种养老机构是一并存在的,表现出显著的机构二元制,此种二元制存在着各种缺陷,具体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形式不够丰富、民办养老机构政策未有较强的扶持力度等。

基于此种情况下,公办机构所能够接受的失能老人就受到了限制,提供的护理服务质量也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而民办机构因为设施比较简单、不能接收相对应的失能老人,为其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3)养老机构分类标准不够清楚。

当前,我国养老机构分类标准比较模糊,具体表现在公办和民办这两者养老机构的定位不够准确。

在上述两类机构的接收对象上,因为公办养老机构有着较好的养护条件等,而民办养老机构可全部根据市场化的标准,这样不但能够达到接
收不存在健康问题的老人,也可以接受具有相应支付能力的失能老人。

但,因为公办和民办这两者养老机构的责任过于模糊,在公办养老机构中,失能老人的床位大多数都被健康老人挤占了,而相反在民办养老机构中,并未将对健康老人的分流还有接受相应数量失能老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进而造成失能老人不能入住养老机构等情况的发生。

(4)失能老人护理服务费用筹资途径不够丰富。

首先,在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用的资金筹备上,除了家庭和个人需要自己支付的费用外,我国依旧表现为以政府为主导。

这具体体现在,我国公办养老机构各个方面的补贴,以财政居多,而在养老机构二元制下,就让民办养老机构失去了投资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的热情。

基于此,随着我国老龄化愈加明显,此种以政府为为主的护理服务费用筹资途径,对于失能老人护理的分担是无任何帮助的。

其次,我国护理保险产品比较单一,让失能老人的护理费用不能由社会一同分担。

最后,并未将社会慈善组织的捐赠作用发挥到极致。

正是因为筹资渠道不够丰富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失能老人护理需求严重匮乏、机构运营难、家庭还有个人护理费用压力大等各种问题。

3 健全失能老人机构护理服务的策略
(1)完善老人护理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政府应该将完善老人护理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提升日程,着手于服务评估等各个方面,争取让机构护理服务的展开能够有法律依据可循,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服务机构对失能老人的护理服务能力。

(2)加强养老机构的建设力度,增加失能老人护理服务供给。

对于养老机构,我国政府从财政资金等方面给予其补贴的同时,还需要切实的落实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可通过税收减免等方面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建设和运营这两者补贴的手段,从而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健全设施条件。

(3)细致划分养老机构的分类标准。

细致划分养老机构的分裂标准,能够从健康老人中将所有失能老人分离出来,让机构可以更好为失能老人提供护理服务。

而这就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即加快公办养老机构革新的步伐,细分实施的步骤具体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公办养老机构要决定是否实施民营化,这是养老机构分类的重要标准。

假如一类机构实施民营化革新,就需要根据市场化的要求提供老年服务。

其次,要确定公办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

最后,要回归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功能。

(4)创建统一的老年失能评估模式和护理等级标准。

在老年失能情况的评价上,应该由民政部组织相关专家,在对各个区域制定的失能等级评估表总结的基础上,为机构按照老年人的失能情况明确护理等级提供参考标准,进而促进机构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的专业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进一步分析我国失能老人机构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影响的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手段,最终达到提高我国失能老人机构护理服务能力的目的,以此来帮助到更多的失能老人。

参考文献
[1] 景跃军,李涵,李元.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及其结构的定量预测分析[J].人口学
刊,2017(6).
[2] 李元.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资金规模的测算分析[J].人口学刊,2018(5):78-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