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5 金色的鱼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学习并积累本课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重点语句理解红军战士忠于革命的精神,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长征吗?谁来说一下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出示长征资料)
是的,长征是一个奇迹。

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这篇《金色的鱼钩》,走进长征途中一个老班长的故事。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中的生字。

重点指导前鼻音“鬓”,边音“敛”。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理解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果—稞(青稞面)—课(上课)—棵(一棵树)
秀—锈(生锈)—绣(锦绣)—透(透明)
(2)多音字。

禁⎩⎪⎨⎪⎧ jīn :禁不住 弱不禁风

n :禁止 百无禁忌 塞⎩⎪⎨⎪⎧ sāi :塞车 瓶塞sè
:闭塞 茅塞顿开sài :塞外 塞翁失马
辨析:“禁”表示“禁受,耐”“忍住”的意思时,读jīn ;表示“禁止”“监禁”“法令或习俗所不允许的事项”“旧时称皇帝居住的地方”时,读jìn 。

(3)重点词语释义。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热气腾腾:指热气很盛。

形容气氛热烈、情绪高涨。

目不转睛:看时连眼珠都不转动。

形容注意力集中。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低沉:(声音)低。

无边无际:指极为辽阔广大。

三长两短:意外的灾祸、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严厉:严肃而厉害。

收敛:(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文中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初步感知老班长的形象。

(1)品读对老班长的外貌描写。

①请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

明确:“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②通过老班长的外貌说明了什么?
明确:满脸的皱纹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

他“瘦得比我们还厉害”是因为他不仅要照顾“我们”三个病号,还要给“我们”找粮食,这反映了他内心为病号的担忧和焦虑。

(2)品读对老班长的动作描写。

①找出描写老班长动作的句子。

明确:“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文中多处描写老班长的动作,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句子)
②文中“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表现了什么?
明确:表现了老班长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③品读“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一句,想象一下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

2.研读精彩片段。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①指名朗读,读后讨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语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②全班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①自由朗读,读后讨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
明确: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极其艰难。

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②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短语朗读。

(3)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段。

①你是怎么理解指导员的话的?
明确:指导员向老班长交代的话,指出了老班长肩负的三重责任。

“上级”指老班长要负责领导三个病号走出草地;“保姆”指三个小战士既年轻又是病号,老班长对他们的照顾要像保姆一样细致周到;“勤务员”指老班长照顾病号要全心全意。

②说说第15自然段中的两个省略号的作用。

明确:第一处省略号表示语句的省略;第二处表示老班长的话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

③这个片段为什么让你感动?
明确: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他们的身体,坚持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他
的任务。

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有半点担忧。

(4)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①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②从老班长命令“我”喝鱼汤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这里的“你不要太脆弱”是指让小梁不要感情用事,而要服从命令,顾全大局。

“意思只有我知道”和前文中老班长对“我”那番严厉的话相照应,是老班长暗示“我”要安定两个小战士的情绪,把鱼汤喝下去,保存体力走出草地。

③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病号不吃,老班长“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病号吃了,老班长“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把老班长关心、爱护小战士的心情展观得淋漓尽致。

(5)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①默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

②说出你内心的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明确:示例:我的内心感受是很感动。

因为老班长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丝光和热。

③细读当“我”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时,他说的一段话。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从老班长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他即便剩下最后一口气,仍想着别人。

这番话显示出他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一定要走出草地去”是他对战友的鼓舞。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

(注意读出老班长虽然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却仍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战士们心急如焚和悲痛欲绝的心情。

)
3.品味“金色”,升华感情。

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明确:最后一句话揭示了课文的主题。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这句话赞扬了老班长为了革命事业和战友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昭示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从第5自然段中的“总能”一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从“总能”一词可以看出老班长每天宿营后都去钓鱼,同后文中“弄鱼饵不容
易”联系起来,我们可以体会到老班长每天能端出鲜鱼野菜汤是多么不容易,可见他对“我们”的关心。

(2)从第23自然段老班长的外貌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从“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这些词句中,我们体会到老班长由于长期饥饿、日夜操劳,身体极度虚弱。

文中用“虽然……还……”这一关联词,强调了老班长忠于革命、乐观向上的优秀品质。

2.总结。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

他永远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金色的鱼钩⎩⎪⎨⎪⎧⎭
⎪⎬⎪⎫接受任务:草地途中,照顾战友(亲切)护送病号:弯钩钓鱼,自己不吃(焦急)壮烈牺牲:安定情绪,昏迷不醒(鼓励)永远怀念:保存鱼钩,子孙瞻仰(教育)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