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区域篇——访德州市新材料产业推进工作办公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区
域篇——访德州市新材料产业推进工作办公室
作者:罗贞礼
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2年第6期
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古语云:“治国之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其实,“有
所为,有所不为”何止是治国之道,它也是指导我国“十二五”区域新材料产业实现科学发展
的一条重要原则。

为此,《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区域布局”篇中,就明确规
定了“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定位,立足现有材料工业基础,结合各地科技
人才条件、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和环境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新材料,加快新材料产业
基地建设,促进新材料产业有序、集聚和快速发展。

”近日,就《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
规划》的区域实施与进展情况,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德州市新材料产业推进工作办公室主任乔
方红、副主任马君和副主任高吉超等同志。

本刊记者: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德州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请马主任
先简要介绍一下德州市的新材料产业现状。

马君:德州处在渤海湾经济圈之内,是华东、华北2大经济区的连接带。

凭借“南北借力、东西逢源”的地缘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德州市新材料产业已在产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
特色产品群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第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全市现有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285家,2010年全市主营业务收
入477.5亿元、同比增长35.6%,利税55.6亿元、同比增长52%,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30.8%。

其中,玻璃钢复合材料、橡塑材料、土工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在全国同行业中占到一定比例。

第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一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改造,引进了国际先
进的生产设备,掌握了国际一流的生产技术;二是通过自主研发,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专利和产品;三是通过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联合开
发了单晶硅外延基座(碳化硅涂层石墨基座)、热解石墨合金、热解氮化硼坩埚等高技术产品。

目前,德州市新材料产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

第三,特色产品群基本形成。

德州市新材料主要以高分子复合材料、橡塑、新型高档建筑
材料为主体,产品主要包括:以德州晶华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晶华集团”)为代表的浮法玻璃、新型墙材产品,以金德铝塑复合管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为代表的化学建材,以山东金光集
团有限公司(简称“金光集团”)、山东德州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德州中南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等生产企业为代表的玻璃钢复合材料,以德州市水兴橡塑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龙祥橡塑有限公
司等企业为代表的橡塑产品,以山东宏祥化纤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土工材料,以德州索通碳
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德州聚力焊接材料有限公司(简称“聚力焊接”)为
代表的新型焊丝,以山东华懋阻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阻燃新材料,以山东腾龙光伏
新能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单晶硅等新能源材料和半导体材料,以及近年才开始发展的新型金属
材料、热传导材料等,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特色的产品群。

本刊记者:正在实施中的《德州市新材料产业2011-2013年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无疑对推动德州市新材料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请问马
主任:《规划》提出了怎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与主要方向是什么?
马君:《规划》提出了以下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
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新型建筑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新
型金属材料、无机传热新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焊丝为发展重点,依托重点企业,加强产学
研联合,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标准化战略,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关键技术,拉长产业链,做精
做强骨干企业,加快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园区建设,实现新材料产业的有效集聚,形成上下游
产品配套协调加工体系,做大做强做优新材料产业。

《规划》明确了5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一是高新化发展原则。

立足自主创新,高起点开发
关键技术,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材料工业,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形成和
巩固德州市新材料产业的优势和特色。

二是集群化发展原则。

依托现有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
资源优势,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加快新材料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加快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园区
建设,进一步延伸完善产业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三是国际化发展原则。

立足
利用全球资源,引导外资投向,加强与国外企业集团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更高层次、更大
范围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化水平。

四是市场化发展原则。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
发挥市场对新材料产业的调节和推动作用,着力向深加工和下游产品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
置和产业优化,加快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五是名牌带动原则。

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
高产品标准水平,通过培育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创建一批新材料生产基地,提升行业的整体
水平和区域竞争力。

《规划》还明确提出了德州市新材料产业3年发展目标与主要方向。

其发展目标是:2011
年全市新材料产业计划销售收入476亿元、2012年713亿元、2013年1070亿元,年均增长50%。

力争到2013年,扶持10个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培育重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8家,培植3个特色产业基地,新增新材料产业产值753亿元。

经过3年努力,建立起具备一定自主
创新能力、产业配套较为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创新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
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集聚的新材料产业园区,为新材料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
坚实基础。

德州市新材料产业2011-2013年发展的主要方向有7个:
一是高档建筑材料,包括建筑节能玻璃、新型墙体材料、建筑新材料、化学建材。

其中,
建筑节能玻璃:采用超薄技术、在线镀膜、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现有生产线,加快发展优质浮法
玻璃,开发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平板玻璃、电致变色玻璃等高科技深加工产品;同时积极适应新
型建筑需求,发展易洁镀膜、低辐射镀膜、T C Q导电基板、光伏建筑一体化玻璃。

通过技术
优化与集成,全面提升浮法成套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使晶华集团成为以优质原片和高档深加
工玻璃为产业链核心的玻璃生产基地;在保持产量世界第一、中国名牌玻璃空心砖的前提下,
力争创出世界名牌的玻璃空心砖。

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节土、节能、利废、环保、多功能
墙体材料,重点发展纸面石膏板、石膏砌块、粉煤灰砌块(加气混凝土)多孔空心砖、陶瓷釉
面瓦等内外墙体屋面材料,提高墙体材料的保温、隔热和防渗性能。

建筑新材料:重点发展高
档建筑五金、高档木塑门、铝合金型材等建筑新材料。

化学建材: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增强
企业发展后劲为动力,重点进行金德山东工业园的建设,带动全市化学建材的发展。

二是高分子复合材料。

注重前期产品的开发,开发生产碳纤维布等实用的高档原材料,加
快进行碳纤维抽丝项目的建设,使产业建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加快推进碳纤维在医疗器械、
体育器械、建筑材料、纺织机械、机械加工制造设备、风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等领域的应用;扩
大产品应用领域,积极探索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产品向航天、航空、风力发电、汽车产
品、体育用品等行业发展;重点发展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碳化硅等氧、氮、碳化合物陶
瓷制品;重点开发第四代新型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 D I)成套技术,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关键生产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三是新型焊接材料。

发展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自动焊丝产品;通过2 ~ 3年的时间,把聚力焊接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高品质焊材基地之一。

四是土工合成材料。

支持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增加新产品的产值比例,
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提高市场占有率。

五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作用,推动提高行业内企业的整体发展;以园区
建设为中心,打造临邑和德城区碳素生产园区。

六是新型金属材料。

重点发展新一代优质特钢、核电用钢、石油钻井及石油天然气输送管材、电站设备用管材、大型和特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用钢铁材料、可替代进口的高性能金属基功
能结构件等的冶炼和制备技术;大力发展满足国家能源、桥梁、交通运输、军事等重大工程需
要的高性能特种钢铁材料、板、管、线型材、大型构件等产品的产业链;开发高压缩性铁粉、
预合金钢粉、铁粉软磁材料、粉末冶金结构件、电机磁芯等钢铁粉末冶金产品并实现规模化生产;重点发展高性能合金材料、轻质金属基复合材料、特种金属材料,大力发展高精度、高性
能的铝合金、镁合金、锌钛合金、钽铌新材料、航天航空特种材料。

七是无机传热新材料。

充分利用现已掌握的技术核心竞争力,加速完善产业结构与配套机制,力争早日建成传热新材料工业园。

本刊记者:据了解,乔主任您在庆云工作期间就大胆提出了与天津市联合发展“飞地经济”,把庆云变为天津一个开发区的设想;而“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成功运营,最终也印
证了原设想的预见性。

现在,您作为德州市新材料产业推进工作办公室主任,又将如何在已经
初步形成产业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全市新材料产业园区的建设步伐?
乔方红:在已经初步形成产业模的基础上,我们将加大投资与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园区项
目的引进,培植、推动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重点发展以下7个园区:
①新型金属材料园区:集中优势力量,全力加快山东新吉益铭机械有限公司(原亿鑫机械)、金诺集团等骨干项目的建设进度,以有色金属复合板、不锈钢复合板等产品为突破口,投入
61.85亿元,打造不锈钢复合材料、有色金属特色产业园区,项目完工后可新增销售收入123
亿元。

②传热新材料和碳材料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以安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以无机传热
技术为核心,集传热新材料生产、传热元件加工、传热新产品开发、传热技术应用为一体的传
热新材料加工基地;加快与航天集团合作建设碳材料产业基地,使产品能从基础碳纤维、石墨
材料、碳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陶瓷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到达其终端应用,同时完善碳材料在医疗
器械、机械、高温高压领域的终端产品开发,建立完整的碳材料生产加工产业链条。

该园区位
于庆云县域,待建成后,预计其主营业务收入可突破150亿元。

③无机非金属材料园区:充分发挥索通发展有限公司出口大户的作用,带动临邑及德城区
碳素企业的快速发展,投入25.9亿元,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大幅提高预焙阳极、阴极的生产能力。

园区形成规模后可新增销售收入54.9亿元。

重点发展索通发展有限公司、临邑利源碳素、德州欧莱恩碳素有限公司、鲁北碳素等企业。

④土工合成新材料园区:用足用好中国土工材料基地、中国特色纤维织造等品牌,投入
20.05亿元建设土工合成材料产业集聚园区,将新增销售收入50.92亿元。

重点发展山东宏祥
化纤有限公司、山东浩阳新型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等。

⑤玻璃钢复合材料园区:将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武城打造为全国最大的玻璃钢生产基地;复合材料呈辐射状向德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形成一个联接一县两区的大型玻璃钢
产业园区;总投资14.05亿元的复合材料园区,将新增销售收入35.1亿元。

⑥乐陵新材料产业园区:依托乐陵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及现有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金麒麟集团、国强集团、磐古集团等新材料制品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新材料体育器材、新型建
筑材料、陶瓷、碳纤维等特种摩擦新材料及锦纶、涤纶新型化纤材料产业。

⑦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区:该园区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距离德州高铁车站2公里,园区已经引进中国建材集团,建设以新能源材料、新型建材、新水源为主的“三新”产业园项目。

本刊记者:乔主任,您还担任了德州市区域合作办主任这一要职,请问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的战略高度,在“十二五”期间,德州市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快全市
的新材料产业发展?
乔方红:一是组织保障。

成立市领导任组长的产业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各部门
抽调熟悉产业情况、懂招商的骨干力量和后备干部,充实队伍。

从车辆装备、办公经费方面给
予充分保证,确保产业推进办公室工作高效务实开展。

二是政策优势。

无论内资外资,无论本地还是外地企业,一视同仁。

在全市范围内选择
100家大企业重点培植,其中,包括17家新材料企业。

市里出台《关于加快大企业培植的若干
意见》,有16条政策措施,如支持企业上市,设立“德州市创业投资基金”,按照政府引导、机构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将该基金专门用于企业上市;再如支持企业投入,设立“大企业
培植基金”,优先保障企业项目用地指标等。

三是环境优势。

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环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企业上项目涉及
的各种行政审批手续,由联席会议研究,一次办结;建立市政府领导包扶责任制;建立检查审
批制度;建立投诉服务机制。

四是资源优势。

德州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冷暖干湿界限明显,光照资源丰富。

境内地下石油储量2亿多吨,天然气15亿立方米,煤炭9.5亿吨,地热资源十分丰富。

电力资源充沛,华能德州电厂总装机容量263万千瓦。

水资源丰富,年引黄河水15亿立方米,城区内有丁东、丁庄2座大型水库,库容达1亿立方米。

劳动力达360万人,全市14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总数4.5万,每年毕业生逾1万人。

五是载体优势。

为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在国家级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新设立德州市新
材料产业专业园区,园区总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是集新材料生产、销售、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位于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等中心城市的“环渤海经济圈”辐射区内。


别是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德州市纳入了北京、天津、青岛1小时经济圈,济南半小时经济圈,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优势非常突出,生态环境优美,在共享以首都经济区为主的“环
渤海经济圈”的优势资源、人才智力、产业配套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辐射带动效应十
分明显,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又一个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六是坚持增量推动,加大招商力度。

围绕引进全国500强、各子产业全国前10强,积极进行招商引资。

现阶段重点做好银河铝业有限公司、山东华樱铁路装备自动化有限公司、中泰金
属板材有限公司、山东新吉益铭机械有限公司、晶华集团、德州市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简
称“乐华陶瓷”)、山东浩阳新型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

本刊记者:借助京沪高铁这一快速增长轴,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了高铁新区,并在高铁新区确定主攻装备制造、交通装备、新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纺
织服装、精细化工、现代服务业9大主导产业。

高主任,请您概述一下高铁新区新材料产业的
相关规划与企业发展情况。

高吉超:刚才乔主任已经谈到了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的相关情况,我们以打造
千亿级产业为目标,以产业振兴4大工程为总抓手,强力推动招商引资和产业推进2项重点工作,在高铁新区规划的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位于京沪高铁以东,南接314省道,距离京沪高铁德州东站2公里,距离德滨(德州—滨州)高速公路出入口2公里,距离京沪高
速公路3公里。

经过几年的发展,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了节能环保建材、复合材料、新型焊接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具有一定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础,并在重点培植德州市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晶华集团、金光集团、聚力焊接、山东国信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乐普实业发展中心
德州分厂、德州海利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怡环保制冷有限公司、德州金亨新能源
有限公司等一批新材料企业。

新材料产业园将重点引进9个方面的新材料企业:①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加快发展优
质浮法玻璃、L o w - E中空/真空玻璃、镀膜玻璃、导电玻璃;②玻纤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
开发生产碳纤维布等实用高档原材料;③玻璃钢复合材料,推动玻璃钢复合材料向航天、航空、风力发电、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发展;④新型焊接材料,大力发展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药
芯焊丝、自动焊丝产品;⑤新型金属材料,重点发展石油钻井装备及石油天然气输送管材、高
性能铝合金汽车轮毂、铝合金自行车车架、轮圈;⑥生物医用材料,大力发展人工血管、抗菌
材料、基因药物;⑦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大力发展耐高温、耐磨和高稳定性结构功能一体化
陶瓷、精细熔融石英陶瓷坩埚、高性能摩擦材料和绿色新型耐火材料、无机防火保温材料;⑧
高性能膜材料,大力发展水处理用膜材料和太阳能光热转换用膜材料;⑨其他材料,大力发展
精细化工新材料及中间体、智能材料、超导材料。

本刊记者:德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使开发区拉开了新一轮跨越发
展的序幕。

高主任,您不仅兼任德州市新材料产业推进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同时还担任德州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外招商局局长,承担着开发区重要的招商引资任务。

请您从优化招商理念、
创新招商办法等方面,谈谈在“十二五”期间,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经济开发区的新材料产业。

高吉超: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市打造千亿级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一工作目标,在新材
料产业招商方面,主要做好以下2方面的工作,持续推动开发区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一,转变招商理念,注重引进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

为了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园,我们坚持“顶层设计、高点定位、高质高效”的原则,以提高新材料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链条化延伸、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高
新化发展为导向,聚集优质要素,突出抓大培强,倾力推进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重点吸
引世界500强企业、央企、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高科技特色企业。

在招商理念上,由招
商引资向“挑商选资”转变、由四面出击向“定向招商”转变,从项目投资规模、投资强度、
技术含量、产业带动能力、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入手,注重项目的发展“潜质”,切实提高项
目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实现与投资者双赢。

第二,创新招商方式,不断做大做强开发区的新材料产业。

一是要主动与央企、国内外知名企业对接,实现借力发展。

目前,跨国公司、中央国企在
技术研发、资金、人才方面优势明显,我们将抢抓高铁优势,最大限度地放大与北京的“同城
效应”和“拉动效应”,充分发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交通、物流、产业配套等方面的优势,千方百计攀大附强、借船出海,培育一批“行业巨人”,打造“旗舰”企业,形成优势产能。

二是要搭建大平台,筑巢引凤,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园。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材料产业园正快速完善相关配套,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开发区发展的政策,集全市之
力支持开发区发展,为投资者打造了最佳的创业发展平台。

我们将坚持大集团引领、大平台集聚、大项目推进,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促进要素集聚、产业集群、企业集中。


励开发区内新材料快速发展,培植行业龙头,做优特色、做强配套,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新材
料企业,推动园区向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开发区在新材料产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急需“补链扩链”,进一步完善和延长产业链,引进产业高端环节,提高产业丰厚度。

我们正深入研究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布局,以精准招商,吸引大企业入驻,延伸产业链条,形
成上下游联动,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抢占区域性乃至全国性产业发展制高点,切
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性。

依托开发区内新材料企业已有的研发机构,设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争创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一
批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基地,为开发区内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与创业支持,推动新材料产业
园向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多功能方向发展。

三是要研究产业演进规律进行招商,调动各种资源实现招商项目提档升级。

认真研究国内
外资金流向和产业发展演进规律,紧紧抓住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这个中心环节,以更加开阔的
眼界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推动产业向高质化高端化发展。

坚持产业链、基地化、精细化招商并举,大力承接产业组团式转移,着力引进创新技术好、市场前景好特别是能够推动转型跨越发
展的高新型项目。

抓好产业招商,瞄准行业龙头,建立重点客商库,密切关注企业投资动向,
想尽千方百计争取这样的企业落户德州。

要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鼓励支持企业主动与大企业、大财团对接,积极寻
求与品牌企业的战略重组与合作,大力引进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新材料企业,提高产品科
技含量,引导新材料企业向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四是要加大横向招商力度,拓宽信息渠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积极与异地同行系统横向
互动,勤加沟通,发掘信息,创造合作机会。

开展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实现新材料产业招商
资源共享,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飞地”经济,打造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京沪高铁经济走
廊新材料产业转移的黄金通道。

深入挖掘人脉资源,聘请招商顾问,有针对性地开展中介招商、代理招商、驻点招商,实现项目多中选优、优中选特。

五是要借助优惠政策,广开渠道融资,实现规模膨胀。

为吸引新材料企业来德州经济技术
开发区投资,德州市和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出台了相关政策。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办还
拿出了支持企业发展的措施,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上市融资;同时,德州经济技
术开发区重点项目办也积极争取上级对新材料企业的扶持政策和扶持资金,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

总之,要通过各方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把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材料产业园打造成为环境优美、配套完善、高端聚集、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园。

10.3969/j.issn.1008-892X.2012.06.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