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0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练10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单项选择题
1 •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尖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
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豌豆为闭花受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
C. 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显性性状,既证明了孟德尔的遗传方式又否定了融合遗 仅传
D. 实验中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绎 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 答案C
2-(2019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月考
)某哺乳动物有角与无角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父本 与无角母本
杂交后产牛的子一代中:雄烬中有角与无角比例为
3 : 1;雌性中有角与无角比例为1 : 3。
矢于子代
A. 无角为显性性状,且有角和无角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
B. 有角为显性性状且相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雄性亲本产生的隐性配子有1/2不育
C. 有角为显性性状且相尖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子代中雌性有角个体中有3/4死亡
雌雄个体中性状分离比差异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
D.
表现无角 有角和无角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杂合子个体在雄性中表现有角而在雌性中
答案D
解析若有角和无角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无角为显性性状,则子一代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全为无角
或雌雄个体均为一半有角、一半无角 ,与题干不相符,则有角和无角基因不位于X 染色体上,A 项错误;
若有角为显性性状且相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雄性亲本产生的隐性配子有1/2不育,则子一代产生的
雌雄个体有角和无角的比例为 2: 1,与题干不相符,B 项错误;若有角为显性性状且相尖基因位于常染
B.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
,即高茎(早)獲茎(父)和矮茎(早)漓 茎
(父)
色体,子代中雌性有角个体中有3/4死亡,计算出子一代中有角与无角的比例,与题干不相符,C项错误; 若有角和无角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杂合子个体在雄性中表现有角而在雌性中表现无角,计算岀子一代
雄中有角与无角比例为3: 1;雌,性中有角与无角比例为 1 : 3,与题干相符,D项正确。
3. (2019福建厦门质检)鹦鹉控制绿色(A)、黄色(a)和条纹(B)、无纹(b)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
上。
两纯合亲本杂交,Fi全为绿色条纹,F2的表现型比例为7 : 1 : 3 : 1,研究得知円表现型比例异常是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不育导致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的表现型是绿色无纹和黄色条纹
B. 不育的雄配子和基因组成是Ab或aB
C. F2中纯合子占1/4,杂合子占3/4
D. 对R中的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 : 1 : 1 :1
答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H全为绿色条纹,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H基因型为AaBb,若无致死现象,则巳的表现型比例应为9(A_BJ : 3(A_bb) : 3(aaB_) : 1(aabb)又知后代出现7 : 1 : 3 : 1的异常比例是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不育导致的,根据数量差异,可推知不育的雄配子基因型应为Ab或aB。
不育的雄配
子类型为Ab或aB,而亲代为纯合亲本,故不可能为绿色无纹(AAbb)和黄色条纹(aaBB),A项错误,B项正确;因雄配子类型Ab或aB致死,以Ab致死为例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个体交配,影响AABb(1/16) >
AAbb(1/16)、AaBb(1/16)、Aabb(1/16)四种类型的个体,F2中其他基因型占12/16,纯合子占3/12=1/4,杂合子占
3/4,C项正确;R中的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Bb,因其配子均正常,故进行测交,
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 : Aabb : aaBb : aabb表现型比例为1 : 1 : 1 :1,D项正确。
4. (2019 LU东济宁期末)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
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白色物就•■紫色物质1 蒔种窮色钩质一伯白色物蘭一紫色胸
威Z监匚
基囚艮
A. 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6
B. 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c.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
D. 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答答案A
解析DdRr自交后代中D_R_ (蓝色):D_rr (紫色):ddR_ (紫色):ddrr (白色)=9 : 3 : 3 : 1后代紫花占
6/16,紫花纯合子DDrr占1/16,ddRR占1/16,共2/16,可知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3,A 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D_rr或ddR_,即DDrr、Ddrr、ddRR、
ddRr四种,B项正确;DdrrddRR宀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Rr (蓝色):ddRr (紫色)=1 : 1,C项正
确:DDrr xddRr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Rr (蓝色):Ddrr (紫色)=1 : 1,D项正确。
5.
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的叙述(2019 111西太原期末)下列尖于人类性正确的是()
A. 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遗传上不一定与性别相尖联
B. 理论上,X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 某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D.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生殖细胞和某些体细胞可不含丫染色体
答案D
解析〕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遗传上与性别相矢联,A项错误;理论上,X染色体单基因隐
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启项错误;某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等位基因的遗传仍然遵循分离定律,C项错误;正常情况下,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对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到不同的子细胞中,所以男性的生殖细胞可能不含Y染色体,男性成熟
的红细胞(属于体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不含丫染色体,D项正确。
6.
月考)果蝇的X、丫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所示。
下列有矢叙述不正确的是()(2019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A. X、丫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通过杂交组合1可判断刚毛对截毛为显性
C. 通过杂交组合2,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D. 通过杂交组合3,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
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答案c
解析根据杂交组合1可知,刚毛为显性,截毛为隐性,其基因型分别用B、b表示;根据杂交组合2、3子代性状可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特点是隐性母本将隐性性状遗传给子代雄性个体,而杂交组合3中Fi中雄性都是刚毛,说明控制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
段。
X、丫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A项正确;通过杂交组合1
可判断刚毛对截毛为显性,B项正确;杂交组合2中,若基因位于X、丫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P截毛(X b X b) >刚毛(X B Y) T Fi刚毛(X B X15):截毛決丫)=1 : 1,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则P截毛(X b X b) >刚毛(X B Y b)T Fi刚毛(XBX13):截毛決丫%1 : 1,两种情况下戸结果相同,因此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C项错误;杂交组合3中,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P截毛(X b X b) X刚毛(X b YB)T Fi截毛決乂%刚毛決丫8)=1 : 1,故通过杂交组合3,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丫染色体的同源区段,D项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
7•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
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 : 1 : 3 : 1,雌,性为5:2:0: 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
B. 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2/3
D.雄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尖的致死现象
答案ICD
輕圆眼与圆眼杂交子代出现棒眼,则圆眼为显T生性(由基因A控制),棒眼为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
状
(由基因b控制),A项正确;子代中圆眼与棒眼的制),长翅与长翅杂交子代出现残翅,则残翅为隐性性状
表现型比例雌雄不同,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尖联,为伴X染色体遗传,B项正确;亲本为圆眼长翅雄果蝇和圆眼长翅雌果蝇,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可判定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 A X a和BbX A Y,因此Fi中圆
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bbXAxA和1/2bbX A X a,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1/2,C项错误;根
据亲代基因型可知H中雌,性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比例应为
(1BBX A X A + 1BBX A X a+2BbX A X A+2BbX A X a) : (1bbX A X A+1bbX A X a)=6 : 2,而实际比例是5 : 2,因此可判定基因型为BBX AXA或BBX AX*的个体死亡,D项错误。
8•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发现当
(A与a、B与b、D与d)控制,研究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
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如图甲所示)。
某黄色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 (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
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
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aaBBDD 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 及其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因跻了
HH3K 白餐靜黄色皑摄虹(I 砾 x x
物橫一色索一色倉僅囲削为価DUQQ 的三
种可網的喪变帖型}
甲
乙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正常情况下,黄花性状的可能基因型有 aaBBdd 和aaBbdd 两种。
让突变体
(aaBbDdd )与基因型为aaBBDD (产生aBD 配子)的植
aaB_,只有-种表现型,因此分析时可单独分株杂交,就前两对基因而言,后代基因型均为 析d 四种配子,比例为〔:1 :〔 : 1,则子
D 、d 这对基因。
若为突变体①,其可产生D 、dd 、Dd 、
d 四种配子,比例为1 : 2 : 1 : 2,则子代中黄色:橙红色9 : 3;若为突变体②,其可产生D 、Dd 、dd 、 :橙红色■: 5;若为突变体 ③,其可产生D 、dd 两种配子,比例为1 : 1,则子代中黄色:橙红色■ : 1。
9•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假设在一个数量较大的群体中 ,男女比例相等,XB
的基因频率为80%,Xb 的基因频率为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群体男性中的Xb 的基因频率高于20%
B. —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出患色盲的孩子
C. 在这一人群中,X b X b 、XbY 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2%> 10%
如果不采取遗传咨询、基因诊断等措施,该群体中色盲的发病率
答案ABD 解析基因频率与性别无尖,因此该群体男性中的Xb 的基因频率等于20%,A 项错误;一对表现正常的 夫
A.
正常情况下,黄花性状的可能基因型有6种
P 子代中黄色::橙红色 JJ ・
C.:子代中黄
若色:
:橙红色 D.'子代中黄 若色 :橙红色
=1 : 3则其为突变体① =1 : :1,则其为突变体
②
D.
会越来越高
妇,女性可能是携带者,仍然可以生出患色盲的孩子,B项错误;按照遗传平衡定律,雌性果蝇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Xb的基因频率的平方,即20%<20%=4%,但雌雄性比例为1 : 1,则XbXb的频率为
4%X 1/2=2%,由于雄性果蝇只有一条X性染色体,则雄果蝇的X基因频率就是基因型频率,为20%,但雌雄性比例为1 : 1,则乂叫的频率为20%X1/2=10%,C项正确深取遗传咨询、基因诊断等措施可以降低色盲的发病率,但是如果不采取遗传咨询、基因诊断等措施,该群体中色盲的发病率不会越来越
高,D项错误。
10. 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其中深色个体代表患者。
已知I不携带致病基因,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Il On 4rC O ■ D-rO
1 4
□ on io \O
12 3 4 5 6 7
A. 川・5和川・6很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B. n -6与某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
C. 需要对川・8进行基因诊断来确定其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D. 由图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可判断此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管是哪种遗传病,川・
川・6都不携带致病基因,A项错误;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 -1基因型为aa,n -6为Aa与正常女性aa结婚住岀正常孩子aa的概率是1/2,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 -1基因型为X a Y, I -2基因型
为XAxi则n -6 X A Y与正常女性Xax*结婚住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也是1/2,B项正确;不论是哪种遗传
病,川・8都不携带致病基因,不需要进行基因诊断,C项错误;由图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可判断此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项错误。
三、非选择题
11. (2019湖南常德期末)鸡的芦花(显性)和非芦花(隐性)由性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一对等位基因
(A、a),毛腿与光腿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某正常个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
,原来下过蛋的母鸡,却变成了公鸡的样子,且发
出公鸡样的啼声。
从遗传的物质基础和性别控制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 某养鸡场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达到根据后代羽毛特征对早期的雏鸡按雌雄分开饲养的目的,请
选
择亲本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 。
(3) 现用一只正常毛腿芦花公鸡与另一只正常毛腿芦花母鸡交配,后代中出现了3/16光腿芦花鸡,则
说
明毛腿性状为_________ 傾显性”或隐性”)。
⑷如果上图所示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与基因型为bbZ a W正常母鸡交配,则子一代的性别及比例为__ ,若子一代无性反转现象,则子一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二代中基因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其中光腿芦花雌鸡的比例为 ________ 。
答案(1)生物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性反转是某种环境变化引起的性别表现的改变(其他合
理答案也可)
(2)Z a Z a XZ A W ⑶显性
⑷雌:雄=2 : 1 15 9/64
解析(“性别和其他性状类似,也是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性反转现象可能是某种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性别表现的改变。
(2) 鸡的芦花(显性)和非芦花(隐性)由性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欲想通过
后代羽毛特征辨别雌雄,可选择亲本特征为隐雌显雄的杂交组合,故选择亲本基因型Z^aXZAW,子代中雌性都是非芦花鸡,雄性都是芦花鸡。
(3) 一只正常毛腿芦花公鸡与另一只正常毛腿芦花母鸡交配,后代出现光腿,说明毛腿是显性,光
腿
⑷亲本的基因型是BbZAW和bbZ^W,产生的后代
1/8BbZ A Z a,1/8bbZ A Z a, 1/8BbZ A W, 1/8BbZ a W, 1/8BbWW(死亡),1/8bbZ a W, 1/8bbWW(死亡),
1/8bbZ A W,故雌性:雄性=2: 1,若子一代无性反转现象,则子一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常染色上的Bb可以产生3种
基因型,性染色上雄性基因型ZAZa和ZAZ a可以产生2种雄配子侗理雌性Z a W,Z A W可以产生3种配子,这样雌雄配子结合可以产生5种基因型(Z A Z A,Z A Z a,Z A W,Z a W,Z吃。
,故子二代中基因型有
3X5=15体中)。
子一代雌性:1/2BbZ A Z a.1/2bbZ A Z a,产生bZA 的概率是1/2XI/4+1/2 为/2=3/8;雄
性:1/4BbZ AW,1/4BbZ a W,1/4bbZ A W,1/4bbZ 叫\/,产生bW 的概率是
1/4 X/4+1/4加4+1/4 t/2+1/4 "2=3/8,子一代随机交配,产生光腿芦花雌鸡(bbZ A W)的概率
3/8 3/8=9/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