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
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0年1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病毒蔓延传播,在党中央统一领导指挥下,白衣战士、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迅速响应,积极行动,驰援武汉。

诸多行业如石化、家电、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服装企业、母婴行业等也迅速建成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加入了口罩生产的行列。

这些无不凝聚着中国力量,体现着中国速度,诠释着中国精神。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疫情爆发后,诸多行业能够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的主要原因是()
A. 产业间关联度高
B. 生产技术成熟
C. 国际市场需求大
D. 劳动力成本低
2. 3月4日中国口罩产量产能和产量已双双过亿,这将迅速提高我国()
A. 抗击疫情能力
B. 工业化水平
C. 交通运输能力
D. 科技研发水平
3. 受疫情防控影响,最有可能得到发展的行业是()
A. 餐饮行业
B. 影视行业
C. 房地产业
D. 互联网业
『答案』1. B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疫情爆发后,诸多行业能够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主要原因在于口罩生产技术成熟,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而与劳动力成本低关系不大,B正确,D错;转型加入口罩生产的企业包括石化、家电、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服装、母婴等诸多行业,这些行业与口罩生产行业的关联度并不高,且疫情爆发后,其生产的口罩主要供给国内市场,AC错。

故选B。

『2题详解』
口罩属于抗击疫情的重要物资,其产能大大提高,这将迅速提高我国抗击疫情的能力,A正确;与提高我国工业化水平和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关系不大,BC错;口罩生产的技术水平低,不会提高我国的科技研发能力,D错。

故选A。

『3题详解』
受疫情防控的影响,大部分人居家隔离,餐饮、影视以及房地产行业均会受到明显的冲击,而互联网行业最有可能得到发展,故选D。

读1986~2011年我国珠三角地区某市外来暂住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最快的时期是()
A. 1991~1992年
B. 1997~1998年
C. 2000~2001年
D. 2004~2005年
5. 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增加对该市的有利影响是()
A.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 增加城市经济活力
C. 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
D. 缓解大气污染状况
6. 造成2008~2009年该市外来暂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工资水平下降
B. 就业机会增加
C. 经济水平降低
D. 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4. C 5. B 6. D
『解析』
『4题详解』
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最快的时期应是图中折线斜率最大的时期。

据图可知,2000-2001年两线最陡,即斜率最大,说明该时期增加最快。

故选C。

『5题详解』
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会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C错误;会增强城市经济活力,B正确;但同时随着人口的迁入,可能会增加城市交通压力,加剧城市污染,AD错误。

故选B。

『6题详解』
据图可知,造成2008-2009年该市外来暂住人口占常驻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迁入的人口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工资水平上升,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减少,技术导向型工业增加,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提高,许多外来普通劳动力从事不了技术性工作,D正确,AC错误;就业机会增加,外来暂住人口占常驻人口比重应该上升,B错误。

故选D。

下图示意“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注: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
7. 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国家是()
A. 科威特
B. 阿联酋
C. 卡塔尔
D. 沙特阿拉伯
8. 除文莱外,其他国家外籍人口占比较高,大量的外籍人口会使所在国()
A. 就业困难
B. 文化多元化
C. 城市化受阻
D. 人口容量变大
9. 从长远来看,为促进图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
A. 扩大能源输出量
B. 提高能源加工深度
C. 提高能源价格
D.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答案』7. A 8. B 9. D
『解析』
『7题详解』
依据图中信息,科威特老少比的数值最小,说明该国0~14 周岁人口比重最大,人口结构最年轻。

A正确。

『8题详解』
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主要以资源开采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劳动需求量大,故劳动力短缺,就业岗位多,吸引大量的外籍工人,A错;外籍人口来自不同的种族和民族,大量
的外籍人口涌入,会促进民族、种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使文化呈现多元化,B对;外籍人口增加会促进城市发展,C错;人口迁入不会改变其资源、科技等因素,不会使人口容量增大,D错。

故选B。

『9题详解』
扩大能源输出量,可进一步提高经济收入,但因资源有限性,具有不可持续性.A错;提高能源加工深度,可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技术含量,从而提高经济收入,但从长远看,单一经济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B错;提高能源价格虽能增加经济收入,但能源价格受市场调节,并非现实的途径,C错;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色,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才是最有效的途径,D对。

故选D。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 10-15千米
B. 15-20千米
C. 20-25千米
D. 25-30千米
11. 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地下水位上升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0. B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有图可知,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年与2015年曲线的差值最大的
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20千米,因此正确答案选择B。

读图判断即可。

『11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

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改变地表下店面性质增加。

城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在内的城市下垫层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植物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减少以致濒临灭绝。

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

改变城市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差,且由于硬化地面的高反射率,使它在大量吸收、储存了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热量反射释放出来,使城区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产生“热岛现象”。

不透水铺装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市区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

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选C。

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

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A. 公园
B. 工业园区
C. 住宅
D. 物流园区
13. 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 仓储用地
B. 公共绿地
C. 工业用地
D. 居住用地
『答案』12. A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既应做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又应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城市中心附近且地价较低,如果增建公园绿地不但可以缓解材料中
所述“该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的现状,而且征地成本也相对较低,故A正确。

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大且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不适宜建在城中心附近,建住宅区会导致城市中心附近人口更加集中,物流园区一般建在城郊交通通达度较高的地区,若建在城市中心附近,会加剧交通拥堵,故B、C、D项错误。

『13题详解』
材料显示:该城市为单中心城市,且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因此城市空间结构最可能为同心圆模式。

一般而言,在同心圆模式中从城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其中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广。

图中乙地附近地价仅次于市中心,且占地范围广,因此最可能为住宅区,故D正确。

仓储用地一般位于靠近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且地价相对便宜的城郊;乙地附近地价较高,因此不适于建设公共绿地;工业用地一般位于城郊。

故A、B、C错误。

“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

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

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

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周期。

”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4. 黑龙江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
①热量充足②生长周期长,有机质丰富
③夏季光照充足④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 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冷
B.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C. 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D. 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答案』14. C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五常大米分布在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不足,不是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①不是。

纬度高,热量较少,生长期长,有机质丰富,②是。

纬度高,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③是。

黑土地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④是。

C对,A、B、D错。

故选C。

『15题详解』
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优良品种的引入和培育,扩大了水稻的种植范围,D对。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是变暖,A错。

水稻种植业机械化水平低,B错。

农田水利设施不断改善不是成为最好稻米的主要原因,C错。

故选D。

山东省鱼台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少,产量低。

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农业几乎绝产。

当时的县委县府决定在治水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目前排灌设施齐全,水稻种植业发展良好,所产“鱼台大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鱼台县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
A. 光热充足
B. 地形平坦
C. 土壤肥沃
D. 水源充足
17. 在1964年之前,制约鱼台县水稻种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旱涝灾害频繁
B. 种植经验缺乏
C. 劳动力
D. 机械化水平低
18. 在1964年之后,鱼台县水稻种植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河湖众多②政策引导
③兴修水利④科技进步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6. D 17. A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山东省鱼台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因此可以得出鱼台县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水源充足,所以D正确。

『17题详解』
山东省鱼台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少,产量低,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农业几乎绝产,在1964年之前,制约鱼台县水稻种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旱涝灾害频繁,所以A正确。

『18题详解』
山东省鱼台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少,产量低,①不对。

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农业几乎绝产,目前排灌设施齐全,水稻种
植业发展良好,所以B正确。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 黄河下游区
B. 长江中游区
C. 珠江下游区
D. 淮河下游区
20. 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 人均耕地多
B. 农业劳动力多
C. 复种指数高
D. 淡水资源丰富
21. 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 出口数量扩大
B. 运输成本上升
C. 流通效率提高
D. 储存难度增加
『答案』19. C 20. A 21. B
『解析』
『19题详解』
读“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图”可知,图中稻谷供需结余长江中游区与淮河下游区为正值,说明是稻谷余粮区,BD不合题意;黄河下游区与珠江下游区为负值,根据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可知,北方黄河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且人口密集,故稻谷一直难有结余,A排除;南方珠江下游区之前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
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近些年珠三角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占耕地多,生态退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价值的农作物的需求增大等,使珠三角稻谷粮食生产大幅下降,使稻谷一直难有结余,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C符合题意,故选C。

『20题详解』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平原,平原面积广阔,人口密度较小,人均耕地丰富,稻谷供需盈余量大;安徽省人口密度较大,粮食需求量大,人均耕地较少。

故黑龙江省与安徽省相比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人均耕地多,A正确;安徽人口稠密,农业劳动力较多,B错误;安徽纬度较黑龙江低,热量丰富,复种指数较高,C错误;两地淡水资源都丰富,D错误。

故选A。

『21题详解』
我国南方人口较密集,居民有喜食稻米的习惯,稻谷的需求量大,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大量稻谷南运,使运输成本上升,B正确;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为保证粮食安全,粮食出口数量少,A错误;会增加稻谷南运,增大稻谷区域供需差异,流通效率降低,C错误;北方高温期较短,利于粮食储存,粮食存储难度减小,D错误。

故选B。

“工业上楼”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沿海城市改造升级老旧工业园区,发展都市型工业所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主要方式是建设高层工业楼宇,并销售或租赁给工业企业。

高层工业楼宇正在替代曾经流行一时的“花园式工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从“花园式工厂”到“工业上楼”,反映出当地()
A. 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B. 土地供应日趋紧张
C. 产业转型基本完成
D. 信息工业发展迅速
23. 最适合入驻高层工业楼宇的制造业部门是()
A. 医疗仪器
B. 五金制品
C. 塑胶材料
D. 瓶装饮料
24. 与高层住宅楼相比,高层工业楼宇建设时较少考虑建设的配套设施是()
A. 超市等商业设施
B. 公共交通设施
C. 水电网络设施
D. 文化娱乐设施
『答案』22. B 23. A 24. D
『解析』
『22题详解』
从“花园工厂”到“工业上楼”,并不能反映出当地信息工业发展迅速,D错误。

当前我国
正处于产业转型之中,C错误。

“工业上楼”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面积,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花园工厂”占地面积比较大,不利于节约用地,从“花园工厂”到“工业上楼”反映出当地土地供应日趋紧张,B正确。

从“花园工厂”到“工业上楼”,并不能反映出当地城市环境明显改善,A错误。

故选B。

『23题详解』
瓶装饮料、五金制品、塑胶材料等工业部门的原料以及制成品的比较笨重,搬运量比较大,这些工业部门不适合入驻高层工业楼宇,BCD错误。

医疗仪器消耗的原料比较少,且其产品比较轻便,搬运比较方便,结合选项可知最适合入驻高层工业楼宇的制造业部门是医疗仪器,A正确。

故选A项。

『24题详解』
高层工业楼宇也属于工业区,需要考虑水电网和交通设施;工业楼宇中人员较为集中,需要考虑超市餐馆设施,ABC错误。

工业楼宇以工业生产为主,对文化娱乐设施考虑较少,D正确。

故选D项。

山东省嘉祥县是鲁西南经济欠发达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手套加工业;20世纪90年代末江浙沪地区手套产业向嘉祥县转移后,当地逐步形成了由上千家手套加工相关企业组成的手套产业集聚,前期主要为欧美品牌做代工生产;2000年以来,一些成规模的手套加工企业先后获得自主出口权。

目前嘉祥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手套名城”。

读世界手套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20世纪90年代嘉祥县吸引江浙沪地区手套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 工业基础雄厚
B.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C. 纺织原料丰富
D. 市场广阔
26. 嘉祥手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
A. 打造优质品牌
B. 节约能源消耗
C. 降低工人工资
D. 开拓国际市场
『答案』25. B 26. A
『解析』
『25题详解』
20世纪90年代,与江浙沪地区相比,山东嘉祥经济较为落后,工人工资较低,手套制造成本较低。

B正确。

『26题详解』
山东嘉祥手套产业前期主要为欧美品牌代工生产,制造环节附加值低,因此必须加强研发、设计、营销,打造优质品牌,提升产品价值;只有打造优质品牌,才能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

A正确。

“上购物网站选定商品,以电子账户支付,不久商品就送到门口”,这就是电子购物的基本情况。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7. 电子购物依赖()
①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②电子通信网络便捷化
③金融支付结算电子化④人们消费水平高端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8. 提供电子购物的电商企业的发展将使()
A. 传统零售企业获得更快发展
B. 消费者更易获得各地的商品
C. 各商品生产企业靠近大城市
D. 城市高端商业区向郊区转移
『答案』27. A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从“上购物网站选定商品,以电子账户支付,不久商品就送到门口”,可以看出电子购物依赖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电子通信网络便捷化、金融支付结算电子化,但不能说明人们消费水平高端化。

故①②③对,答案选A项。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电商企业的发展将使消费者更易通过网络获得各地
的商品,传统零售业会发展越来越缓慢,商品生产企业可以分散生产,不会使城市高端商业区向郊区转移。

故答案选B项。

29. 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的共识。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禁止CO2的排放④追求绿色GDP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促进低碳经济”,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含碳物质的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并不是完全禁止CO2的排放,C项正确。

故选C。

30. 历史上的纽芬兰渔场:它曾经有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但经过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特别是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的作业,使它在九十年代之后已不可见。

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大量捕捞鳕鱼,如果危及鳕鱼的生存,那么人类的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 持续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整体性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类和其他物种都有在地球上生存的权利,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大量捕捞鳕鱼,危及鳕鱼的生存,人类的行为违背了机会选择的公平性,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B 对,故选B。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根据下图A、B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问题。

(1)儿童占较高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__国,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B国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约占20%左右,反映了该国人口问题是①_______;②_______。

这将给该国带来哪些不利的响?________,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答案』 (1) A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人地矛盾加剧计划生育
(2) ①人口老龄化②人口增长慢兵员减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解析』
(1)读A、B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少年儿童组占比例大的是A国;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说明A国人口年轻化。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地矛盾加剧。

人口年轻化应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增长相适应。

(2)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B国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约占20%左右,反映了该国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慢;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人口老龄化应鼓励生育,接纳移民,推迟退休等措施。

32.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后,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地区、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试述河套平原成为“塞外粮仓”的自然因素?
(2)图中甲城市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

当地发展钢铁工业有哪些区位优势?
(3)经过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建设,鄂尔多斯已形成了煤—电、煤—焦、煤—油、煤—肥、煤—醇和天然气—甲醇等多条产业链。

简述这些产业链的发展对当地的影响。

『答案』(1)位于河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耕作;临近黄河,有丰富的黄河水源灌溉;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较为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大量冲积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接近煤、铁资源,原料、燃料丰富;靠近黄河,水源充足;沿线有铁路运输,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

(3)有利影响:提高了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提高了附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促进工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不利影响:能源资源的开发造成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重化工业集中布局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解析』
(1)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重点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河套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较为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位于河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耕作;临近黄河,有丰富的黄河水源灌溉;有大量冲积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区域位置判断甲城市为包头,结合图示信息分析,该钢铁工业基地接近煤、铁资源,原料、燃料丰富;靠近黄河,水源充足;有京包-包兰铁路经过,铁路运输便利;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3)对当地的影响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有利影响则更多强调的是
对经济方面的影响,如提高了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提高了附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促进工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延长产业链,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不利影响则更多侧重的是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如能源资源的开发造成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重化工业集中布局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33.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1)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

合理的布局是(填数字代号):A为____B为_____ C为________D为____布局②的理由_____。

(2)随着“菜蓝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和_______。

『答案』(1)② ③ ④ ① 交通便利、离市场近
(2)E处灌溉水源易受到污染(西北方向水质好)
(3)光热充足、降水丰富劳动力充足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解析』考查农业的合理布局和农业区位因素。

(1)考查农业的合理布局。

经济效益的高低是最主要的原因:经济效益越高,适宜离城市越近,靠近市场,A为②蔬菜园艺区;随着经济效益的下降,距离城市变远,B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而粮食作物经济效益更低,一般布局在离城市较远的区域,且需要土地面积较大,D为①粮食产区;果树种植适宜在山坡、丘陵地区,既获得经济效益又可保持水土,C 为④果树林区。

(2)注意材料,原因是菜篮子放心工程、绿色食品工程等的实施,说明是食品质量的要求。

而E位于河流下游,水质差。

西北方向为河流上游地区,可改善水质。

(3)该地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发展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