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禺戏剧观论其剧作之变化及其内在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n Changes and Inner Patterns in Theatrical Works by Cao Yu from the his Outlook on the Theatre
作者: 王锺陵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中文系,215006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化研究
页码: 77-100页
主题词: 曹禺戏剧;曹禺剧作;阐述;《日出》;探寻;《原野》;《北京人》;创作过程;评论;戏剧观
摘要:曹禺自己没有,评论界历来也没有从曹禺戏剧观内在矛盾因素的变动上及其剧作的基
本模式上,来探寻过他的创作的发展过程及其陷入困境的原因.本文作者将他在研究古代文学中所创造的,并在其专著<文学史新方法论>中详细予以了阐述的历时性的历史与逻辑之统一的方法,
引入到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具体地说,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曹禺戏剧观的三个因素:写实、做诗
与出戏的变动及组合上,第一次阐述了曹禺从<雷雨>、<日出>,到<原野>、<蜕变>以至<北京人>的创作过程,是一个沿着戏与真、诗与真以及戏与诗的矛盾展开的逻辑进程;在这一历时性的阐述之后,作者进而将曹禺这五部剧作划分为两种类型,从中抉发出曹禺剧作的内在模式,由此予以了曹禺这五部剧作以统一的理解.在上述分析中,本文又一方面从曹禺创作的基本模式及其戏剧观之内在矛盾的日益暴露所造成的艺术困境的加深上,另一方面则从三十年代初期到四十年代初期文艺潮流的变动上,说明了曹禺上述创作模式之必然走向末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