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驻波加速管.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泛采用的是磁边耦合及磁轴耦合的双周期结构
6、主要特性参数 1.特性阻抗:
单位长度上消耗的微波功率PT与l的加速波 导所能建立起来的最大电压V平方值之比。
v2
r
2.渡越时间因子:
PT l
电子穿过加速波导所需的时间称为渡越时
间。
l E(z) sin( r )dz
T 0 l
l
0 E(z)dz
显示π /2工作特性,而由于边速腔链得以延长,分
流阻抗提高了,腔链由两种结构周期不同的腔体组 成,而变成了双周期结构。
③耦合孔位置:轴耦合、边耦合、环腔耦合
边耦合:把耦合腔从束流轴线上移开,放在加速 腔的外边,加速腔的外边有耦合孔和耦合腔(外 边腔)耦合,相邻的加速腔通过耦合(边)腔相 互耦合在一起,而相邻的加速腔之间的中孔只起 束流通过道作用,而不起功率耦合作用,这样加 速腔长度扩展了一倍,从而有可能获得最大的分 流阻抗,这是有名的边耦合驻波加速结构。
三极钛泵
4.排气机理:
有机气体:容易吸附,被电子轰击后分解沉积。 活性气体:如氧气、一氧化碳和氮气等靠与阳极筒内壁表
面的钛膜产生化学吸附,形成固态化合物。 氢 气:开始由离子掩埋,然后是由中性吸收和扩散到
钛膜形成氢化物。 惰性气体:被电离后,形成正离子,然后以离子的形式轰
击钛膜,离子得到电子而形成中性原子,然后 又反射到阳极泵壁,随之又被新蒸发的钛膜掩 埋。
真空区域划分
粗真空:
760~10Torr
低真空(中真空): 10~10-3Torr
高真空:
பைடு நூலகம்
10-3~10-8Torr
超高真空:
10-8~10-12Torr
极高真空:
<10-12Torr
105~102 Pa
102-10-1 Pa 10-1~10-5 Pa 10-5~10-9 Pa
<10-9 Pa
钛泵
热钛泵:
靠加热或电子轰击使钛的温度升高到1200~1500℃,不 断升华并沉积于泵壁内表面,形成新鲜的活性薄膜,不断吸 收和掩埋气体分子而达到抽气的目的,也叫钛升华泵.
3.结构
二极钛泵: 永久磁铁:0.1~0.3T轴向磁
场 阳极:不锈钢薄壁圆筒组成。 钛阴极板:3~7KV电压。
1.电场作用将两个阴极间的电子拉向阳极,在向 阳极中心线运动时,速度是越来越快,穿过中 心线后,受到另一边阴极的斥力作用,开始减 速运动,快到阴极时,速度变为零而反转。
3、驻波加速管可与电子枪做成密封结构,使静态真 空度(10-8~10-9mmHg)及动态真空度(10-7mmHg)都比 行波加速管高出一个数量级。因此,电子枪可以采用氧 化物阴极。有利降低阴极工作温度,从而延长了电子枪 的使用寿命。
4.驻波加速结构场的建立具有较长的建成时间,一般 1.5us左右场值才能达到稳定值的90%。因此必须采用 长脉冲的微波功率源,脉冲宽度一般为4us,而行波加 速器微波功率脉冲宽度一般可以是2us。
1、在微波功率相同的条件下,驻波加速管可以在更短 的加速结构上使电子获得更高的能量。同时,束流的散 焦变得不十分严重,使聚焦系统可简单化。因此,驻波 加速器机型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总功率消耗小等优点。
2、驻波加速腔内加速电场高,便可降低对电子流注入 电压的要求,注入电压只需l~10KV,从而降低了对电子 枪的耐压要求,减小了电子枪的体积及结构尺寸。
5. 钛泵的排气机理
有机气体:容易吸附,被电子轰击后分解沉积。 活性气体:如氧气、一氧化碳和氮气等靠与阳极筒内壁表
面的钛膜产生化学吸附,形成固态化合物。 氢 气:开始由离子掩埋,然后是由中性吸收和扩散到
钛膜形成氢化物。 惰性气体:被电离后,形成正离子,然后以离子的形式轰
击钛膜,离子得到电子而形成中性原子,然后 又反射到阳极泵壁,随之又被新蒸发的钛膜掩 埋。
3、驻波加速原理
——驻波观点分析
Ez (z, t) Ez (z) cos t
Ez
(
z
)
n
An
cos
(2n
1)
D
z
同步加速条件
D T c2
满足同步条件下,电 子能量增益
W
e
D/2 D/2
n
An
cos
(2n
1)
D
z
cos t
dz
W e A0 e A1
1.工作原理
真空的实质就是具有较低气体分子浓度的空间。 因此, 只要降低空间的气体分子浓度就能获得真空, 而不必有实际上的排气过程。钛泵正是基于此原理 制造的。通过加热、电离等方法使钛原子与空间气 体分子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 使气体 分子伴随钛原子一起沉积下来, 从而达到降低空间 气体分子浓度的目的。这就是钛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这与压缩泵的原理( 即将气体从一方压缩到另一方 来获得真空) 有所不同。
2.轴向的磁场使电子作圆周运动,阻止电子直接 快速的飞向阳极。
电磁场的总作用是使电子以螺旋运动的形式 贴近阳极,在阳极周围形成一层电子云,增加 电子与残余气体碰撞产生电离的机会。
平均自由路程:
电子在真空中碰撞与下次碰撞之间所经历的 平均路程。
繁流二次电子: 气体分子与高速的电子碰撞产生电离,形成
一个或多个电子,这些电子受到电磁场的约束 而进入旋转电子云,当它电离时又产生新的电 子,称为繁流二次电子。
溅射:
气体离子撞击阴极,并从阴极表面释放一个 或多个原子的过程称为溅射。溅射出来的钛原 子沉积在阳极内壁和阴极板上,形成新鲜的钛 膜,维持钛泵的抽气能力。
溅射系数:
一个离子轰击钛板所溅射的钛原子数称为溅 射系数。
工作过程 潘宁放电:
首先, 电源启动, 在阴阳极板间产生高压。由于级 间距离很近, 根据E=U/d 可知, 电场强度E数值非常大, 尤其在阳极筒壁边缘处。在强大的电场和与之平行的磁 场作用下, 电子以螺旋线方式高速运动, 由于电子运动行 程的增加, 大大提高了与气体分子碰撞的几率。电子在 空间与气体分子碰撞产生正离子和二次电子, 产生的电 子继续与气体分子碰撞产生新的正离子和电子。此种放 电称为潘宁放电, 潘宁放电能在很低的压强下进行。
第三节 驻 波 型 加 速 管
1.电子驻波加速原理发展概述 驻波型加速管是在加速段末端不接吸收负载,而
接短路面,使微波在终端反射。在始端也放置短路面, 微波在加速段内多次反射,形成驻波场。在驻波场下 电子沿轴线方向不断前进同时给以加速,产生能量传 递,使电子获得高能量。
2.结构
由一系列相互耦合的谐振腔链组成。在谐振腔链中心 开孔,让电子通过,在腔中建立交变高频场。在驻波场 的作用下,电子沿轴线方向不断加速前进,能量不断提 高。
5、驻波加速管分类 ①每腔相移:π , π /2 ,2π /3,0
π /2模具有最大的模式间隔,具有最大的群速度。因此工作稳定性最好。 不过它有半数腔不激励,它只起功率耦合的作用,因此整个结构的分 流阻抗很低。
②结构包括周期数:单、双、三周期
把工作在 π /2模腔链中的耦合腔加以压缩,延
长加速腔 ,只要两者谐振频率保持一致,则腔链仍
化 减少电子与残余气体的碰撞损失
– 加速管真空系统的形式: 全密封驻波加速管 具有可拆卸密封的驻波加速管 具有可拆卸密封的行波加速管
– 压强
1标准大气压(ATM)=101325帕(Pa)≈0.1MPa 1托(Torr)=1.333224×102帕(Pa), 1帕(Pa)=7.5×10-3托(Torr)
5.驻波加速结构的窄带工作特性使得机器对频率自动稳定 系统有更高的要求,加之以驻波加速器的建成特性,机 器对环流器和隔离器的性能要求就更高了。
6.驻波加速器场的建成时间长以及聚束过程不充分,因此 电子能谱远差于电子行波加速器,
第四节 真空系统
真空技术应用 – 主要作用:
避免加速管内放电击穿 防止电子枪阴极中毒、钨丝材料的热子或灯丝氧
温控系统
原因: 1.加速器中许多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2.某些部件需要保持在某精确的温度范 围内。 直线加速器常用水循环进行冷却,使 以上的部件保持在相对恒温的状态。
加速器水冷系统框图
2
2
——行波观点分析 驻波可以分解成两个行波 的叠加
Ez (z,t) EzF (z,t) EzB (z,t)
EzF
(z,
t)
n
En
cos
t
(2n D
1)
z
EzB
(z,
t)
n
En
cos
t
(2n 1) D
z
W ' e A0 e A1 22
2.分类:
冷钛泵 不需要加热发射电子,是一种表面吸附型的
溅射离子泵,其基本原理是泵内的电子在正交 电磁场作用下,沿阳极轴作螺旋运动。当气体 分子与高速旋转的电子碰撞时,则气体分子产 生电离,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轰击阴极钛板, 使钛强烈溅到阳极的表面,管壳内表面形成新 鲜的钛膜,把气体分子吸附或掩埋而达到抽气 的目的。
3.无载品质因素Q0:
射频周期内每个弧度内腔中储存的能量W
与所消耗的功率PT的比值
Q0
w PT
4.有效特征阻抗: 单位长度上所损耗的微波功率和电子在单
位上获得能量的平方值之比。
7、电子注入和群聚
采用群聚器,一般由两三个群聚腔组成,要求俘 获系数大,加速器出口能量高,能谱窄。
三、行、驻波加速管性能比较
6、主要特性参数 1.特性阻抗:
单位长度上消耗的微波功率PT与l的加速波 导所能建立起来的最大电压V平方值之比。
v2
r
2.渡越时间因子:
PT l
电子穿过加速波导所需的时间称为渡越时
间。
l E(z) sin( r )dz
T 0 l
l
0 E(z)dz
显示π /2工作特性,而由于边速腔链得以延长,分
流阻抗提高了,腔链由两种结构周期不同的腔体组 成,而变成了双周期结构。
③耦合孔位置:轴耦合、边耦合、环腔耦合
边耦合:把耦合腔从束流轴线上移开,放在加速 腔的外边,加速腔的外边有耦合孔和耦合腔(外 边腔)耦合,相邻的加速腔通过耦合(边)腔相 互耦合在一起,而相邻的加速腔之间的中孔只起 束流通过道作用,而不起功率耦合作用,这样加 速腔长度扩展了一倍,从而有可能获得最大的分 流阻抗,这是有名的边耦合驻波加速结构。
三极钛泵
4.排气机理:
有机气体:容易吸附,被电子轰击后分解沉积。 活性气体:如氧气、一氧化碳和氮气等靠与阳极筒内壁表
面的钛膜产生化学吸附,形成固态化合物。 氢 气:开始由离子掩埋,然后是由中性吸收和扩散到
钛膜形成氢化物。 惰性气体:被电离后,形成正离子,然后以离子的形式轰
击钛膜,离子得到电子而形成中性原子,然后 又反射到阳极泵壁,随之又被新蒸发的钛膜掩 埋。
真空区域划分
粗真空:
760~10Torr
低真空(中真空): 10~10-3Torr
高真空:
பைடு நூலகம்
10-3~10-8Torr
超高真空:
10-8~10-12Torr
极高真空:
<10-12Torr
105~102 Pa
102-10-1 Pa 10-1~10-5 Pa 10-5~10-9 Pa
<10-9 Pa
钛泵
热钛泵:
靠加热或电子轰击使钛的温度升高到1200~1500℃,不 断升华并沉积于泵壁内表面,形成新鲜的活性薄膜,不断吸 收和掩埋气体分子而达到抽气的目的,也叫钛升华泵.
3.结构
二极钛泵: 永久磁铁:0.1~0.3T轴向磁
场 阳极:不锈钢薄壁圆筒组成。 钛阴极板:3~7KV电压。
1.电场作用将两个阴极间的电子拉向阳极,在向 阳极中心线运动时,速度是越来越快,穿过中 心线后,受到另一边阴极的斥力作用,开始减 速运动,快到阴极时,速度变为零而反转。
3、驻波加速管可与电子枪做成密封结构,使静态真 空度(10-8~10-9mmHg)及动态真空度(10-7mmHg)都比 行波加速管高出一个数量级。因此,电子枪可以采用氧 化物阴极。有利降低阴极工作温度,从而延长了电子枪 的使用寿命。
4.驻波加速结构场的建立具有较长的建成时间,一般 1.5us左右场值才能达到稳定值的90%。因此必须采用 长脉冲的微波功率源,脉冲宽度一般为4us,而行波加 速器微波功率脉冲宽度一般可以是2us。
1、在微波功率相同的条件下,驻波加速管可以在更短 的加速结构上使电子获得更高的能量。同时,束流的散 焦变得不十分严重,使聚焦系统可简单化。因此,驻波 加速器机型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总功率消耗小等优点。
2、驻波加速腔内加速电场高,便可降低对电子流注入 电压的要求,注入电压只需l~10KV,从而降低了对电子 枪的耐压要求,减小了电子枪的体积及结构尺寸。
5. 钛泵的排气机理
有机气体:容易吸附,被电子轰击后分解沉积。 活性气体:如氧气、一氧化碳和氮气等靠与阳极筒内壁表
面的钛膜产生化学吸附,形成固态化合物。 氢 气:开始由离子掩埋,然后是由中性吸收和扩散到
钛膜形成氢化物。 惰性气体:被电离后,形成正离子,然后以离子的形式轰
击钛膜,离子得到电子而形成中性原子,然后 又反射到阳极泵壁,随之又被新蒸发的钛膜掩 埋。
3、驻波加速原理
——驻波观点分析
Ez (z, t) Ez (z) cos t
Ez
(
z
)
n
An
cos
(2n
1)
D
z
同步加速条件
D T c2
满足同步条件下,电 子能量增益
W
e
D/2 D/2
n
An
cos
(2n
1)
D
z
cos t
dz
W e A0 e A1
1.工作原理
真空的实质就是具有较低气体分子浓度的空间。 因此, 只要降低空间的气体分子浓度就能获得真空, 而不必有实际上的排气过程。钛泵正是基于此原理 制造的。通过加热、电离等方法使钛原子与空间气 体分子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 使气体 分子伴随钛原子一起沉积下来, 从而达到降低空间 气体分子浓度的目的。这就是钛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这与压缩泵的原理( 即将气体从一方压缩到另一方 来获得真空) 有所不同。
2.轴向的磁场使电子作圆周运动,阻止电子直接 快速的飞向阳极。
电磁场的总作用是使电子以螺旋运动的形式 贴近阳极,在阳极周围形成一层电子云,增加 电子与残余气体碰撞产生电离的机会。
平均自由路程:
电子在真空中碰撞与下次碰撞之间所经历的 平均路程。
繁流二次电子: 气体分子与高速的电子碰撞产生电离,形成
一个或多个电子,这些电子受到电磁场的约束 而进入旋转电子云,当它电离时又产生新的电 子,称为繁流二次电子。
溅射:
气体离子撞击阴极,并从阴极表面释放一个 或多个原子的过程称为溅射。溅射出来的钛原 子沉积在阳极内壁和阴极板上,形成新鲜的钛 膜,维持钛泵的抽气能力。
溅射系数:
一个离子轰击钛板所溅射的钛原子数称为溅 射系数。
工作过程 潘宁放电:
首先, 电源启动, 在阴阳极板间产生高压。由于级 间距离很近, 根据E=U/d 可知, 电场强度E数值非常大, 尤其在阳极筒壁边缘处。在强大的电场和与之平行的磁 场作用下, 电子以螺旋线方式高速运动, 由于电子运动行 程的增加, 大大提高了与气体分子碰撞的几率。电子在 空间与气体分子碰撞产生正离子和二次电子, 产生的电 子继续与气体分子碰撞产生新的正离子和电子。此种放 电称为潘宁放电, 潘宁放电能在很低的压强下进行。
第三节 驻 波 型 加 速 管
1.电子驻波加速原理发展概述 驻波型加速管是在加速段末端不接吸收负载,而
接短路面,使微波在终端反射。在始端也放置短路面, 微波在加速段内多次反射,形成驻波场。在驻波场下 电子沿轴线方向不断前进同时给以加速,产生能量传 递,使电子获得高能量。
2.结构
由一系列相互耦合的谐振腔链组成。在谐振腔链中心 开孔,让电子通过,在腔中建立交变高频场。在驻波场 的作用下,电子沿轴线方向不断加速前进,能量不断提 高。
5、驻波加速管分类 ①每腔相移:π , π /2 ,2π /3,0
π /2模具有最大的模式间隔,具有最大的群速度。因此工作稳定性最好。 不过它有半数腔不激励,它只起功率耦合的作用,因此整个结构的分 流阻抗很低。
②结构包括周期数:单、双、三周期
把工作在 π /2模腔链中的耦合腔加以压缩,延
长加速腔 ,只要两者谐振频率保持一致,则腔链仍
化 减少电子与残余气体的碰撞损失
– 加速管真空系统的形式: 全密封驻波加速管 具有可拆卸密封的驻波加速管 具有可拆卸密封的行波加速管
– 压强
1标准大气压(ATM)=101325帕(Pa)≈0.1MPa 1托(Torr)=1.333224×102帕(Pa), 1帕(Pa)=7.5×10-3托(Torr)
5.驻波加速结构的窄带工作特性使得机器对频率自动稳定 系统有更高的要求,加之以驻波加速器的建成特性,机 器对环流器和隔离器的性能要求就更高了。
6.驻波加速器场的建成时间长以及聚束过程不充分,因此 电子能谱远差于电子行波加速器,
第四节 真空系统
真空技术应用 – 主要作用:
避免加速管内放电击穿 防止电子枪阴极中毒、钨丝材料的热子或灯丝氧
温控系统
原因: 1.加速器中许多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2.某些部件需要保持在某精确的温度范 围内。 直线加速器常用水循环进行冷却,使 以上的部件保持在相对恒温的状态。
加速器水冷系统框图
2
2
——行波观点分析 驻波可以分解成两个行波 的叠加
Ez (z,t) EzF (z,t) EzB (z,t)
EzF
(z,
t)
n
En
cos
t
(2n D
1)
z
EzB
(z,
t)
n
En
cos
t
(2n 1) D
z
W ' e A0 e A1 22
2.分类:
冷钛泵 不需要加热发射电子,是一种表面吸附型的
溅射离子泵,其基本原理是泵内的电子在正交 电磁场作用下,沿阳极轴作螺旋运动。当气体 分子与高速旋转的电子碰撞时,则气体分子产 生电离,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轰击阴极钛板, 使钛强烈溅到阳极的表面,管壳内表面形成新 鲜的钛膜,把气体分子吸附或掩埋而达到抽气 的目的。
3.无载品质因素Q0:
射频周期内每个弧度内腔中储存的能量W
与所消耗的功率PT的比值
Q0
w PT
4.有效特征阻抗: 单位长度上所损耗的微波功率和电子在单
位上获得能量的平方值之比。
7、电子注入和群聚
采用群聚器,一般由两三个群聚腔组成,要求俘 获系数大,加速器出口能量高,能谱窄。
三、行、驻波加速管性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