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进一步分化的是()
A. T细胞
B. B细胞
C. 记忆细胞
D. 吞噬细胞
2.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

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A.1/4
B.3/4
C.1/8
D.3/8
3.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B.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 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他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
D. 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4.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A.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围湖造田,增大耕地面积
C.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D.开荒辟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5.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直发和黑发
B.桃的无毛果皮和有毛果皮
C.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
D.李子的红色果实和番茄的黄色果实
6.图中X、Y、Z是细胞中的三种有机化合物,X为小分子物质,且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Y、Z为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
B.胆固醇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Y有关
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D.细胞膜上的Z是可以运动的,而Y是静止的
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换成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图像不清晰要调细准焦螺旋
B. 蛋白质变性后,加入双缩脲试剂仍呈现紫色反应
C. 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先后用低倍和高倍显微镜观察三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
D. 洋葱表皮细胞浸润在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8.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菠菜的叶属于器官层次的描述
B.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是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属于最小的生命层次
C. 一个变形虫既可以说是细胞生命层次,也可以说是个体生命层次
D. 病毒是生物,但不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9.外毒素是某些细菌分泌到细胞外使人畜患病的多肽类物质,由细菌的外毒素基因控制合成。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外毒素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分泌
B. 细菌外毒素基因的任何一条链均可转录出外毒素的mRNA
C. 若外毒素基因的某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外毒素结构一定改变
D. 由核糖体合成外毒素时最多需要20个tRNA参与氨基酸的运输
10.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
B. 有些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
C. 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11.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遗传病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和环境无关
B.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性染色体基因遗传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C.20岁以下的妇女生育子女的先天畸形率高于25~34岁的妇女
D.可用染色体组型测定来鉴定苯丙酮尿症
12.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依赖于突触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B. 神经递质释放后,突触前膜的膜面积增大
C. 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能够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
D. 神经递质的释放可能导致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13.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及比例为黑∶灰∶白=9∶6∶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小鼠体色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若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黑鼠∶灰鼠∶白鼠=2∶1∶1
C.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D.F2黑鼠有2种基因型
14.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 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15.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的多细胞生物均有组织和系统
B.一个大肠杆菌对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
C.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目前知道的最小的生命系统
D.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不含非生物成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精细胞
B.若该细胞取自某动物的卵巢,则其名称为第二极体
C.该细胞产生了变异,其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
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正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7.由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肽,作为高效环保材料已经在化妆品、洗涤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结构示意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合成至少要经过6次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
B.该化合物中游离羧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谷氨酸类有关
C.该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主要由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决定
D.该化合物的加工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18.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活动,下列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直接忽略,不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在统计丰富度时,采用了取样器取样法和目测估计法
C.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
D.一些有较强活动能力的土壤小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19.某学习小组在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发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容易撕取,改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进行实验。

实验试剂有0.3g/mL的蔗糖溶液及伊红染液。

已知伊红是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的红色染料。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至少需要用显微镜观察3次
B.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质”包括上图中的②③④⑤
C. 在蔗糖溶液中加入伊红染液,步骤D中可观察到液泡呈无色
D. 若步骤F未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可能是细胞失水时间过长而死亡
20.一对染色体数目和色觉均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有3条性染色体的男孩,结合下图分析该男孩的病因,其中判断合理的是()
A. 若孩子的基因型是X b X b Y,则最可能与图乙或图丁有关
B. 若孩子的基因型是X B X B Y,则最可能与图甲或图乙有关
C. 若孩子的基因型是X B X b Y,则最可能与图甲或图丙有关
D. 若孩子的基因型是X B YY,则只与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关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

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

(2)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灵敏度由高到低依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分裂的相关图。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图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_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

(3)图丙中∶→∶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_______段的变化。

(4)图乙中G→H段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图表示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过程表明酵母菌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使酵母菌进行____________获得葡萄酒。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溶液来检验。

(3)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对使用的发酵瓶要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

(4)在甲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中排出的气体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

(5)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

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___________
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
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
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多
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
24.现有A、B、C三瓶外观一样但没有标签的溶液,已知三种溶液分别是质量浓度为0.lg/mL的蔗糖溶液、0.3g/mL的蔗糖溶液和0.lg/mL的葡萄糖溶液。

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渗透装置设计了两组实验。

(注:图中玻璃纸允许溶剂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

实验1:同时将等量的A液和B液分别放入U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左侧的液面升高;
实验2:同时将等量的B液和C液分别放入U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先升高后降低。

(1)图示渗透装置中的玻璃纸相当于__________,由实验现象可知B液是__________。

(2)实验1中左侧液面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在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常选用_______(填“A液”或“B液”或“C 液”)诱发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实验过程中,需用显微镜观察中央液泡的大小、__________及细胞大小。

(4)为进一步探究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需要设计相关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分析其中的基本原理___。

25.果蝇的野生型和突变型为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纯合野生型雌果蝇和纯合突变型雄果蝇杂交,F1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1:1;再用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3:1:1:1。

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1)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传学实验中常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答两点)。

(3)该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F2中出现该比例是因为亲本产生的______(填“AY”、“AX”或“aY”)配子致死。

请用F2中的果蝇为实验材料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验证该结论(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D
4.A
5.B
6.A
7.C
8.B
9.A
10.C
11.C
12.C
13.A
14.B
15.B
16.AD
17.AB
18.ABD
19.ACD
20.CD
21. (1).促进(2).促进(3).既不促进也不抑制(4).根>芽>茎
22. (1).(第一)极体(2).基因突变(3).AB (4).③④ (5).BC (6).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并进入到不同的细胞中。

23.2 (9). A
24. (1).半透膜(2).0.1g/mL的蔗糖溶液(3).左侧溶液的浓度大于右侧,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右侧向左侧扩散(4).A液(5).原生质层的位置(6).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或将洋
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配好的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适当时间后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状态。

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
25. (1).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易饲养、繁殖快、产生的子代个体数量多、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3).突变型(4).AY (5).用F2中的突变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若子代野生型雌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1∶1∶1或野生型∶突变型=1∶2则可证明该结论(或用F2中的野生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若某个杂交组合后代出现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2∶1,则可证明该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