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轨道工程静态验收报告6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常平东至惠环试验段
动车上道试验轨道工程
(K85+373-K124+037)
静态验收报告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五年五月
目录
一、项目建设概况...............................- 1 -
二、本次验收主要工程数量...................... - 2 -
三、技术标准.................................. - 2 -
四、验收依据及标准............................ - 4 -
(一)批复及设计文件.......................... - 4 -(二)主要专业设计规范及标准.................. - 5 -(三)主要专业验收标准........................ - 5 -
五、静态验收机构组成及成员 ........................- 7 -
六、静态验收情况 ..................................- 7 -
(一)验收范围................................ - 7 -(二)验收数量................................ - 7 -(三)验收过程及验收情况...................... - 7 -
七、轨道专业验收结论 ............................. - 10 -
八、下一步工作安排 ............................... - 10 -
一、项目建设概况
新建莞惠城际铁路由道滘站开始,沿西部干道南侧向东,经东莞市道滘、南城、东城、寮步、松山湖、大朗、常平、谢岗等镇(区),进入惠州市沥林、陈江、惠环、惠城,终点至惠州市惠州大道客运北站,在惠州市金鸡村设惠州北动车运用所(含综合维修车间)。
正线全长99.841km、其中东莞市境内长66.503km,惠州市境内长33.338km;动车走行线长3.032 km。
正线工程概况:本线路路基段长 5.237km,高架段长40.176km,地下段长54.428km。
线路自道滘站站外区间开始,高架跨东莞水道、律涌、厚街水道、东引运河后在西侧约200m处下穿广深高速,进入地下,设新城中心站、东城南站,一路前行穿莞深高速、东部快速干道至松山湖大道、蟠龙路至寮步站,然后下穿石大公路、银朗南路,沿朗常路下穿寒溪河后设常平站,沿常平大道下穿京九联络线、广深四线、京九线、京九联络线后出地面,高架跨常东路、东站路、粤港供水,然后沿常虎高速侧继续高架,跨常虎高速匝道、石马河、小坑水库、京九铁路,高架沿京九铁路继续前行,约20km后再跨京九铁路、惠樟公路(S357)绕过惠樟公路梧村收费站后,一直沿仲恺大道中间绿化带高架,跨惠河高速桥,于惠深高速前地下进入惠州市,下穿西湖和东江转向北进入惠州大道设云山西路站,行至线路设计终点客运
北站。
二、本次验收主要工程数量
(一)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范围为莞惠城际轨道试验段(K85+373-K124+03 7)范围内的轨道工程专业设备。
(二)主要工程数量
莞惠城际铁路试验段段正线无砟铺轨75.916单线公里(扣除道岔),到发线铺轨3.071单线公里,道岔铺设18组,其中正线道岔16组,到发线道岔2组。
惠环、沥林北及常平东站各设4条股道、两个站台;樟木头东、银瓶站、仲恺站各设2条股道、两个站台,全线采用P60钢轨跨区间无缝线路。
三、技术标准
(一)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城际铁路;正线数目:双线;速度目标值:200 km/h;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一般2200m,困难地段2000m,限速地段结合运行速度确定;正线线间距:4.4m;最大坡度:30‰;牵引种类:电力;到发线有效长度:400m;行车指挥系统:调度集中;列车运行控制方式:采用CTCS-2+ATO自动控制系统。
(二)轨道专业工程技术标准及特点
1.正线轨道(CRTSⅠ型轨道板)
(1)钢轨:正线钢轨采用60kg/m、100m 定尺长、U71M n G(曲线地段采用U71Mn H)无螺栓孔新轨。
(2)扣件:采用WJ-8B型扣件。
(3)轨枕:采用SK-2型双块式轨枕,铺设1540根/km。
(4)道床板:路基地段、隧道地段道床板为纵向连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地段道床板为现场分块浇筑,双层配筋。
(5)轨道结构高度: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路基地段高度为815mm、桥梁地段地段高度为725mm、隧道地段51 5mm。
2.到发线及站线轨道
(1)莞惠城际试验段设中间站6个:惠环、仲恺、沥林北、银瓶、樟木头东、常平东站,到发线有效长度采用400m。
车站概况表
(2)站线轨道标准、类型及高度见下表。
站线轨道标准、类型及高度表
4. 正线及到发线道岔
正线上道岔采用宝桥客专线60 kg “客专线(07)001”型1 8号可动心轨道岔。
到发线道岔采用株桥60kg(07)001型18号可动心轨道岔。
四、验收依据及标准
(一)批复及设计文件
1.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州(东莞)至惠州段前期研究工作的函》(粤发改交函[2008]841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2020年)>》的通知(发改交运[2005]509号)。
3.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粤发改交[2009]395号)。
4.国家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有关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
5.航道部门及沿线水利部门对莞惠城际铁路线跨江河通航论证的批复、防洪评估批复及要求,与沿线地方政府签订的协
议及形成的相关纪要。
6.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公司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工程设计及相关资料。
7.铁道部、广东省政府《关于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调整批复》(铁计函[2010]1288号)。
8.铁道部、广东省政府《关于新建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道滘至云山西路段站前工程调整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0]1873号)。
9.铁道部、广东省《关于新建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云山西路至惠州客运北段站前工程及全线站后工程调整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2]816号)。
(二)主要专业设计规范及标准
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09);
2.《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 10082-2005)及其修订条文;
3.《高速铁路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通线〔2011〕2351);
4.《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5.国家、原铁道部其它相关设计规范。
(三)主要专业验收标准
1.《关于发布<高速铁路竣工验收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12〕107 号);
2.《高速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技术规范》(TB 10760-2013);
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4.《客运专线250km/h和350km/h钢轨检验和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函[2005]402号);
5.《客运专线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83号);
6.《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
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8.国家、原铁道部其它相关验收标准。
(四)其他相关标准、技术条件
1.《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铁路线路维修规则》(铁运〔2006〕146号);
4.《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TG/GW 115-2012);
5.《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
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7.国家、原铁道部其它相关标准、技术条件。
五、静态验收机构组成及成员
成立工务专业轨道专业静态验收领导小组。
由广铁集团工务处,惠州工务段,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各设计、施工、咨询、监理单位相关人员组成。
组长:工务处处长蔡培尧
副组长:工务处副处长刘科,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土建工程第一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方旭东,惠州工务段段长李正中。
成员:工务处,惠州工务段,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及各有关参建单位相关人员。
六、静态验收情况
(一)验收范围
莞惠城际铁路试验段轨道工程。
(二)验收数量
新建莞惠城际铁路试验段,无砟线路K85+373.48~K124 +037,正线长度38.598公里,到发线长度3.071单线公里、道岔18组。
(三)验收过程及验收情况
轨道专业验收组主要分为内业资料验收及外业验收两部分进行。
1.内业资料验收情况
目前施工单位竣工资料正在编制中,没有提供竣工资料。
2.外业验收情况
2015年1月27日至4月2日轨道专业验收组对试验段轨道钢轨及扣件系统、无缝线路、道岔、无砟轨道、轨枕等轨道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针对存在的设备质量问题,按是否影响动态验收和行车安全分为A、B类,并纳入《莞惠城际试验段轨道工程静态验收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汇总表》监控管理。
检查发现问题35项,1614个问题,其中A类19项,622个问题,B类16项,992个问题。
主要问题有:
A类问题
1)轨道板施工精度不足4处。
一是下行线K110+903-K110 +932平面中线偏差最大达15.5mm。
二是下行线K108+561-K1 08+636平面呈S形,平面中线偏差左侧最大值8.5mm、右侧最大值5mm。
三是下行线K97+840(曲线编号ZJD32)、下行线K99+401(曲线编号ZJD33)两个曲线中线偏离设计值最大达3 1mm和17mm。
2)钢轨伤损。
惠环站1#岔导直轨内侧轨底存在长5mm、宽5mm、深5mm缺口。
3)焊缝问题57个。
一是伤损焊缝15个,其中重伤2个(均为现场接触焊),轻伤13个(铝热焊11个,现场接触焊2个);二是焊缝平直度问题44个(其中铝热焊焊缝27个,现场接触焊13个,厂焊4个),顶面大于0.5mm的11处(最大0.934mm);工作面大于0.5mm的33处(最大0.783mm)。
4)轨枕失效。
上行线K99+831左股外侧挡肩底座环状裂纹宽0.8mm。
5)承轨台标高超限7处。
一是承轨台铺设低,如常平东站8岔前22号轨枕,承轨台低13mm;二是承轨台高,如常平东站3道K86+338承轨台高出5mm。
6)道床板掉块24处。
如上行线右股外侧K117+733安装接地端子时凿掉道床板边角长16cm,宽12cm,深25cm的掉块。
7)道床板裂纹20段,沥林站路基地段(K104+486-K106 +495)、桥梁地段(K100+567-K97+284)道床板裂纹多。
如上行线K117+681左股外侧八字裂纹。
8)伸缩缝施工质量不达标55处。
一是伸缩缝内有木板,如下行线K105+997处伸缩缝内有预留施工模板;二是伸缩缝泡沫板未割,如上下行线K92+347桥头;三是伸缩缝未贯通,如上行线K90+419未贯通,差30cm。
9)轨枕预埋套管因石砂堵塞或破损失效共计476个。
B类问题
1)焊缝问题568处。
一是焊缝平直度问题554个。
用电子平直尺检查轨顶面小于0.5mm大于0.3mm范围的有345处;检查轨头内侧工作面大于0.3mm小于0.5mm范围的有209处。
二是现场焊轨底边打磨不彻底14处。
2)轨枕破损43处。
如上行右股外侧K117+716挡肩掉块1/3。
3)零配件问题269处1028个。
一是零配件缺少或失效976
个:扣件46套,平垫圈630个,轨距块77块,螺旋道钉45根,弹条149个,橡胶垫板16块,轨距挡板11块,道岔绝缘块2块;二是22个螺栓松动;三是弹条锈蚀27段,其中下行线K9 3+823-K93+482、上行线K89+900-K88+828弹条锈蚀严重;四是惠环站2#硫化铁垫板不配套。
4)轨枕螺栓未涂油共7段。
如上下行线K85+794-K87+384均未涂油。
3.整改复验情况
截止5月20日,共整改问题32项并复验合格,其中A类19项,622个问题,B类13项,843个问题。
遗留3项,149个问题,均为B类问题。
主要遗留问题如下:
1)厂焊焊缝平直度超标118个未精细打磨,用电子平直尺检查,轨面最大高0.452mm,最小高0.282mm;工作边最大凸0.469mm,最小凸0.378mm。
2)道床板外观问题16个,一是建筑垃圾污染,未及时清理;二是道床板侧面突出的钢筋头未及时剪除、清理。
3)17个螺栓孔孔洞未封堵。
七、轨道专业验收结论
新建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常平东至惠环试验段(K85+373-K124+037)轨道工程满足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工程总体质量合格,具备动车上道试验条件。
八、下一步工作安排
对于问题库中未整改的项目,请珠三角公司督促施工责任单位抓好遗留问题整改。
附件:
1.新建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常平东至惠环试验段轨道专业静态验收已整改问题汇总表
2.新建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常平东至惠环试验段轨道专业静态验收未整改问题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