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改造变台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检索号: SJ-HY-HP-HP-01
昭通市绥江县2011年农网升级改造工程
会仪镇和坪村火盆自然村1号(吃水田)配变台

施工设计说明书
四川省建能水利电力咨询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
批准:
审核:
校审:范兆空
编写:柯丹易平冯云范其萍吴菡颜谭真荣
目录
1。

总述 (4)
1。

1 设计依据 (4)
1.2技术标准及原则 (4)
1.3 工程设计范围 (4)
1。

4 设计水平年 (5)
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6)
2.1 电网现状 (6)
2.2 电网规划和负荷预测 (6)
2.3 建设的必要性 (6)
3。

线路路径方案 (8)
3.1 路径方案 (8)
3.2 路径廊道情况 (8)
4.技术特性 (10)
4.1一般特性 (10)
4。

2 导线及主要电气材料规格型号 (10)
5。

杆塔情况 (11)
6.气象条件及防雷接地 (12)
6.1 气象条件 (12)
6.2 防雷和接地 (13)
7.施工要求 (14)
7。

1水泥电杆施工 (14)
7。

2 架线施工 (14)
7.3 施工技术要求 (14)
7。

4 其它 (15)
1。

总述
1.1 设计依据
云南电网公司(云电计[2010]351号)文
昭通市绥江县10kV及以下电网规划方案
1。

2技术标准及原则
《35kV及以下城农网工程设计控制条件》
《云南电网公司城农网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通用设计图集V3.0》
《云南电网公司10kV及以下项目设计成果交付标准》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0-2005)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599-1996)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核技术导则》(DL/T5131—2001)
《南方电网设计规划导则》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等有关规程规定进行设计。

1.3 工程设计范围
工程名称:会议镇和坪村火盆自然村1号(吃水田)配变台区新建工程
项目电压:10/0。

4/0.22kV。

设计范围:变压器高压侧10kV电源由35kV槽湾变电站10kV槽仪线供给,新建10kV线路0。

452km;新装变压器SBH-M—100kVA一台;低压出线 1 回,
0。

4kV线路 0.654km;0。

22kV线路1.207km;一户一表改造户数共 49 户。

建设性质:10kV线路及配变属新建,低压线路属新建。

设计区用电分类级:本设计区属农村居民用电,根据导则规定应划分为F类. 1。

4 设计水平年
设计水平年2010年,展望2011年。

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1 电网现状
会仪镇和坪村火盆自然村号(吃水田)配变台区地处丘陵地区,10kV 设施破旧,线路配电网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该村配电变压器供电容量小,供电可靠性低,配变已严重过负荷,低压线路破股导线较多,线路电杆多为木杆,且腐朽严重,对地距离不足(有的伸手可触),严重危及人身安全;供电半径大,远的达2.5kM,电能质量差(偏远地方电压在高峰期只有55V),且老化失修,导致线损过大,电压过低,供电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用电量的增长,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2 电网规划和负荷预测
会仪镇和坪村火盆自然村1号(吃水田)配变台区现有49户农村居民用户,设计农户平均计算负荷按每户3KW考虑,负荷同时率取0。

5,配电变压器负载率按70%考虑,以每年7~10%自然用电增长水平(主要是家庭生活和生产的用电量增长因素),配变按5年的用电发展水平,线路按10年的用电发展水平进行设计。

○本项目以每年8%自然用电增长水平设计考虑。

○其它工业生产的兴起,另作专项设计。

2.3 建设的必要性
现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安全隐患较大;因电压过低,大部份电器不能正常使用,这就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又不能发展企业,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会仪镇和坪村火盆自然村1号(吃水田)配变台区新增设配电变压器可提高此区域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能满足当地生产及居民生活用电,所以为了彻底解决以上问题,也为了实现南网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切实减轻人民负担,建设改造本10kV及以下项目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3。

线路路径方案
3.1 路径方案
沿线海拔400~ 850米,沿线树木砍伐不多,距公路相对较近,本方案为最佳方案。

3.2 路径廊道情况
3.2。

1路径情况描述:
1)线路所经地区地形、地貌情况--见表3-2
表3—1 线路所经地形地貌状况
2)工程所经地区地质情况-—见表3-2
3)交通运输情况-—见表3—3;
表3-3 交通运输情况
4。

技术特性
4.1一般特性
(a)线路电压等级:10kV;0.4kV;0。

22kV
(b)曲折系数:1.25
(c)设计气象条件:云南Ⅰ级气象条件
4。

2 导线及主要电气材料规格型号
(a)导线:导线采用LGJ—50/8、LGJ—35/6钢芯铝绞线
(b)绝缘子:本工程绝缘子10kV耐张杆的过引线和直线杆承载采用P-15T型针式绝缘子,耐张杆采用2片XP—7悬式绝缘子串安装,0。

4/0.22kV耐张杆采用1片XP—40C悬式绝缘子串安装,直线杆承载采用ED—1型蝶式绝缘子安装。

(c)金具:本工程采用《云南电网公司城农网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通用设计图集V3.0》标准金具。

5。

杆塔情况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拔梢杆,共计10kV线路电杆 5 基,0.4 kV线路电杆 12 基,0。

22kV线路电杆 23 基,其中:
①水泥电杆
Φ190×12000:2基;
Φ150×10000:15基;
Φ150×9000:23基;
②水泥拉盘
800×400×150:3块;
600×300×150:31 块;
③选用杆型:
详见10kV、0。

4kV、0.22kV杆位明细表
④接户线部分:
详见一户一表工程材料汇总表
6.气象条件及防雷接地
6.1 气象条件
根据绥江县气象情况,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采用云南省I级典型气象区,特殊气象条件下可参照云南省Ⅱ级典型气象区进行设计。

本工程气象区参数列表如下:
本工程全线地段无化工及其它工业、粉尘污染,定为Ⅱ级污秽区。

6.2 防雷和接地
①要求钢筋混凝土电杆自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30Ω,如线路在居民区,并且电杆自然接地电阻超过30Ω,则应根据地质情况加设角钢垂直接地;预应力电杆须用镀锌钢绞线引下做独立的接地装置。

②电力线路与通信线、电力线等重要设施交叉跨越时,交叉档两端应采用角钢垂直接地.
③在三相四线末端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与相应台区配电变压器电阻相同,每台变压器380V重复接地不少于3处。

④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容量为100kVA及以下变压器,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容量为100kVA以上变压器,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
7.施工要求
7.1水泥电杆施工
①水泥电杆埋设深度
电杆规格(单位: mm ) 埋深度(单位: mm )
Φ150×9000 1600;
Φ150×10000 1700;
Φ190×10000 1700;
Φ190×12000 1900;
Φ190×15000 2300;
②杆根夯实:根部基土高于地基面不小于300mm。

7。

2 架线施工
①导线接头处采用导线接续管连接,在线路跨越通信线、公路、河流、铁路、水库等处的档距内不得有接头.
②本工程导线收线时应考虑初伸长的影响,可采用降温方法补偿,具体要求见《10kV配电线路通用设计安装表》.
③电力接户线档距内不应有接头;两端遇有铜铝连接时,应设过渡措施. 7。

3 施工技术要求
①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173—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②水泥电杆完成施工后。

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50mm;转角杆、分支杆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超过50mm;双杆(含变压器杆)迈步不应大于30mm,根开的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两杆高低应一致。

③横档的安装应平正,安装的偏差不超过下列规定值:
(a)单杆横档:横档端部上下歪斜不应大于20mm;
(b)单杆横档:横档端部左右扭斜不应大于20mm;
(c)双杆横档:横档与电杆联接处的高差不应大于联接距离的5‰;双杆横档的左右扭斜不应大于横档总长度的1%;
(d)瓷横档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④导线紧好后,同档内各相导线的驰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⑤采用绑扎线绑扎导线时,绑扎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⑥凡农村低压电力网,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线应保持与相线同等的绝缘水平。

低压配电线路,在干线和分支线终端以及沿线,应重复接地不少于3处。

⑦为防止中性线机械断线,其截面应与相线相同。

⑧低压四线的中性线应装设在靠近建筑物侧的第一根线;低压二线的中性线应装设在靠近建筑物侧的第一根线。

中性线应采用棕色绝缘子区分.
⑨三相线的负荷分配尽量平衡,不得用一相线或两相线集中供电.
⑩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导线的允许截面电流量。

⑾杆子拉线如从下台带电导线中穿过,应装设拉线绝缘子。

在安装拉线的时候,拉线绝缘子距离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

5m。

⑿引流线或引下线采用并钩线夹连接时,线夹数量不应少于2个,并在连接前应清除氧化膜,涂电力复合脂。

⒀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筋、纵向裂纹等缺陷。

7.4 其它
①线路沿途跨越河流、水库、铁路、公路、通信线等,施工时注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②施工地段位于人口稠密区,应做到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

③说明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以及杆塔、基础等材料的防腐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