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一轮第七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按劳分配为主体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重点探究 核心突破 1、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 原因
(1) 决定分配,所以从根本上说,这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 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所决定的(根本原因或最终原因) (2) 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分配方式。这 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决定的——直接原因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4)实践证明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是正确的,适合我国国情的。
链接高考 典例示范
(2013.山东)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年份项目 R&D 经费支 出(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 314 045 (GDP)(亿元) R&D 经费支 出占 GDP 的 比重(%) 1.47 1.70 1.76 1.84 1.97 340 903 401 513 473 104 519 322 2008 年 4 616 2009 年 5 802 2010 年 7 063 2011 年 8 687 2012 年 10 240
近年来,全国卷的意义类材料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 的能力,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材料分析答题技巧
1.明确知识范围限定; 2.明确设问角度类型,属于原因类、意义类还是措施类 3.理论与材料紧密结合,答案要点规范、完整,层次明确, 条理清晰; 4.发散思维,综合运用,加强知识整合与拓展链接。 【注意】组织答案时有意识地划分主体和角度。
•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 与分配的制度。 • ②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加强财产权的保护,是对市场 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 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 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 ③激励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利 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 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 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 ④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 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 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知识体系架构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国家的收入与分配)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考情考向分析】
考 分 配 制 度 点 考纲要求 了解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 动成果分配和按 生产要素分配 理解合理的收入 分配制度是社会 公平的重要体现 ;说明效率与公 平的关系 考查角度 常以选择题方式考 查居民获得收入的 方式 与现实热点结合较 多,以选择题和主 观题方式,分析当 前收入分配状况, 探究实现社会公平 的举措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答案] 2008-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GDP持续增长,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 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体现类题目答题技巧
主要考查材料信息解读、归纳、概括和综合分析能力
A.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经济信息; B.指出图表中的经济现象/信息; C.概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
效 率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 与 、公平的影响 公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平
基础知识梳理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完成复习学案上第一框题的知 识梳理,并识记重点知识(5分钟) 1.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
①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科 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 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③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 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 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 (1)层次明确,条理清晰; (2)用词严谨规范,语言精练; (3)语言组织能力要求高……
1.紧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2.分析材料,划分层次、角度; 3.关注材料,注意材料中对比信息; 4.语言精炼,用词准确严谨; 5.不忽视【注解】。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 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 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 新体系。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发散思维 拓展提升 四、【发散思维 拓展提升】 以“生产要素”为主线,进行知识链接和构建,你可 以联想到哪些知识点? ①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措施 或意义) ②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 率 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 整。
参考答案
1—5BDADA 6-10CDCCA
2、按劳分配为主体 回顾梳理这个内容我们分别从哪些方面具体分析的? (简明扼要) (1)是什么?范围、分配对象、分配尺度、分配要求 (2)为什么? ①地位: ②必然性 ③作用:(体现效率) (体现公平)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重点突破: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1)具体形式是什么?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 地等。 (2)为什么?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 ②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 本经济制度决定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 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 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 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 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