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3。

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
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
无效。

4.答题必须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不得用其它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春天的脚步悠悠的,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xiàn()了。

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jīng()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qián()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草儿青翠,花儿缤纷,万物huàn()发出生机和美丽。

每到月盈之夜,我恍惚总能看见一幢筑在悬崖上的小木屋,正启开它的每一扇窗户,谛听远远近近的潮音。

而我们的心呢?似乎已经习惯于一个无声的时代了。

只是,当满月的清辉投在水面上,细细的潮音便来(A摇动B撼动)我们沉寂已久的心,我们的胸臆间遂又鼓荡着(A激昂B高涨)的风声水响!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①攻xiàn( ) ②jīng()旗③qián
()诚④huàn( )发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2分)
①②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
①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

(《蒹葭》)
②神龟虽寿,,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
③无言独上西楼,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
④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气
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而或长空一烟,皓月千里,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
3.名著阅读。

(5分)
①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运用荒诞手法想象了一个人兽颠倒的国度,讽刺了人性的丑陋与人类社会的弊端,这个国度是( )(2分)
A。

小人国 B.大人国 C.慧骃国
②《格列佛游记》极具讽刺色彩,请概括写出两个具有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3分)
4.明代唐寅曾为苏州狮子林的立雪堂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苍松翠竹真佳客",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对联知识补写下联。

(3分)
(注:立雪堂,出自典故“程门立雪”,北宋学者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觉。

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

两人恭恭敬敬侍立门外等待。

老师睡醒后,看见两人还在外面等着,门外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对此,程老先生感动不己。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上联:苍松翠竹真佳客
下联:
第二部分(46分)
阅读《浣溪沙》一词,完成5—6题。

(6分)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
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
徊。

5。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6。

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作者在“小园香径独徘徊”时的思想感情。

(3分)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7—8题。

(6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弹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C。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以为且噬己也,甚恐(《黔之驴》)
D。

负势竞上负箧曳屣(《送东阳马生序》)
8。

《三峡》一文中写到“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本文中也写到了猿鸣,试比较两文写猿鸣的不同目的。

(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短文,完成第9—10题。

(7分)
韩琦大度(宋·刘斧)
韩魏公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世宝也。

”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

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以锦衣置玉盏其上。

一日召漕使,且将用之酌劝。

俄为一吏误触倒,盏俱碎。

坐客皆愕然,吏且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有时数存焉.”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客皆叹服公之宽厚。

(选自《青琐高议》)
9。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表里无纤瑕,世宝也.
②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10.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段是怎样表现韩琦的大度的?(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一13题。

(8分)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
游宇明
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

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

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人是为梦想活着的。

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

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进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

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
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

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

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少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

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

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

⑥我们还应该极力地培育自己的才华。

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

⑦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

⑧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选自《新时文·触摸思想的力量》)
11。

本文鲜明地提出了“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这一观点,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世界?(2分) 1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的理解。

(2分)
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13.下列两句名言,哪个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4分)
①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培根
②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

(19分)
灯火(萧萧)
①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②“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

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
③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

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1]。

④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⑤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跟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
⑥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
⑦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
⑧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

⑨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

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便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
[2]?
⑩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蔑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⑪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⑫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⑬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⑭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五烛光[3]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⑮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
⑯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⑰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⑱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
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
⑲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有删节)
注:[1]祝融、回禄:传说中的火神,借指火灾。

[2]土埆厝:台湾的一种民居。

[3]烛光:发光强度的旧单位。

14.文章第②段中画线句“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
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5。

在第④节中,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其目的是什么?(4分)
16.在第②节中作者提到“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
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

请说说作者与它的共处时光有哪些具体内容.(4分)
17。

文章从煤油灯写到了现代无数千奇百怪的灯,又说“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说说你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

(4分)
18.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
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怎样的意义?(3分)
第三部分(60分)
19.作文。

(60分)
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和人名;
④书写认真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