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三化学一论复习:盐类的水解(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高三化学一论复习:盐类的水解(学案)知识点:
写出下列物质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Na2CO3 AlCl3 FeCl3
KAl(SO4)2
CuSO4 NaHCO3 Na2SO3FeCl 2
总结水解的
(1)定义:
(2)特点:
(3)实质:
盐类水解的规律:
阻碍盐类水解的因素:
例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的溶液,pH值依次是8,9,10,则HY,HX,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HY, HX, HZ B.HZ, HY, HX C.HX, HY, HZ D.HY, H Z, HX
例2:①、在常温下,已知醋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的酸性,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pH大的为:。
②、在常温下,已知NH3·H2O的碱性大于Al(OH)3的碱性,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Cl溶液和AlCl3溶液,pH小的为:。
③、在相同的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H4Cl溶液和CH3COON H4溶液,铵根离子浓度大的为:
例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最大的是()
A. NH4Cl
B. NH4HSO4
C. CH3COONH4
D. NH4HCO3
例4: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溶液:①CH3COONa、②NaHSO4、③NaCl、④,按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④>①>③>②
B. ①>④>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①>②
例5:已知某温度下0.1mol·L-1的NaHB(强电解质)溶液中c(H+)>c(OH-),则下列有关说法或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①HB-的水解程度小于HB-的电离程度;②c(Na+)=0.1mol·L-1 ≥c(B2-);
③溶液的pH=1;④c(Na+)=c(HB-)+2c(B2-)+c(OH-)。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③
例6、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NH4Cl与ZnCl2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②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③实验室盛放Na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④加热蒸干A 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⑤实验室配置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⑥实验室用Zn制氢气时加入CuSO4可加快反应速率
⑦铁钉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例7:(1)在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往往需要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缘故是。
(2)在实验室配制FeCl2溶液时,往往需要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缘故是。
(3)实验室配制CuSO4溶液,常常显现浑浊的缘故是
可在配制时加入少量
防止浑浊。
一样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事实上确实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因此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事实上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4)若要将FeCl3固体配制成稀溶液,请简述其操作方法:。
(5)从氯化铁溶液得当氯化铁晶体的操作是:
(6)从FeCl3·6H2O得到无水氯化铁固体的方法是:
例8: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pH=3的盐酸溶液中,求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2)在常温下,求pH=3的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3)在常温下,求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
(4)在常温下,求pH=11的氨水中,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5)在常温下,求pH=4的氯化铝溶液水,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6)在常温下,求PH=12的碳酸钠溶液,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
一样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事实上确实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因此也指
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事实上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养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进展的教学方式,慢慢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事实上,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养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样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事实上确实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因此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事实上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例9、在0.1mol/L的Na2CO3溶液中,pH=12,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水电离出的C(OH-)= ,写出电荷守恒的式子:
,写出物料守恒的式子:
,写出表达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的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