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淡墨诗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芾《淡墨诗帖》
米芾《淡墨诗帖》
淡墨秋山尽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
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
米芾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
在书法上,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
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
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
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
”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杰出代表。
他受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影响最深。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
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
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
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
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
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
勾也富有特色。
米芾的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以几十年集古字的浑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
其子米友仁书法继承家风,亦为一代书法家。
米芾《苏太简参政帖》
纸本行书19.6×6.8 cm
上海博物馆藏
这件“参政帖”是作者为苏太简参政家鉴定书画的记录,虽仅有
三行,但写得十分精到,结体紧密,笔法内敛,趋于丰肥,转折处以流便的圆转笔法取代方折笔,随笔写来,然有一种沉着飞扬的神韵,其姿媚处颇得二王的笔韵。
此帖与《苕溪诗帖》等俱为其中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品。
释文:苏太简参政家物,多著邳公之后四代相印,或用翰林学士院印。
芾记。
蜀素帖(1)。
蜀素帖(2)。
蜀素帖(3)。
元祐戊辰九月廿三日。
溪堂米黻记。
笤溪诗卷(1)。
笤溪诗卷(2)。
笤溪诗卷(3)。
笤溪诗卷(4)
《苕溪诗卷》释文: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襄阳漫仕黻。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
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
缕会(此字误书旁注卜乃点去符号)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
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
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
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
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
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
余居半岁,诸公载酒不辍。
而余以疾,每约置膳清话而已,复借书刘、李,周三姓。
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
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
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
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
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
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
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
暖衣兼食饱,但觉愧梁鸿。
旅食缘交驻,浮家为兴来。
句留荆水话,襟向卞峰开。
过剡如寻戴,游梁定赋枚。
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
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
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
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
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舡行。
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
拜中岳命作(1)。
拜中岳命作(2)。
伯充帖
十一月廿五日。
芾顿首启。
辱教。
天下第一者。
恐失了眼目。
但怵以相知。
难却尔。
区区思仰不尽言。
同官行。
奉数字。
草草。
芾顿首伯充台坐。
淡墨秋山诗帖
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
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法华台诗帖
块圠有同色,雪深云未开。
终南晴夜月,仿佛似登台。
公议帖。
韩马帖。
粮院帖。
临沂使君帖
芾顿首。
戎帖一、薛帖五上纳,阴郁,为况如何?芾顿首。
临沂使君麾下。
清和帖
.
三吴诗帖
黻谨以鄙诗送提举通直使,江西襄阳米黻上。
三吴有丈夫,气欲吞海水。
开口论世事,借箸对天子。
瑞节高如松,一岁几繁使。
秋水浮湘月,罇酒屡觏止。
言别不可攀,寥虚看云驶。
.
提刑殿院帖。
闻张都大宣德帖。
向乱帖。
新恩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