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旅游审美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形象的直觉感受使旅游者在审美活动中,一见 钟情,开门见山,少走弯路,具有直接性;使旅游者在 审美时离开实用观念、科学观念的束缚,任理想的翅膀 自由飞翔,具有独创性;使旅游者在审美活动中将思想 感情投入对象之中,与之相契合,相拥抱,形成审美交 流,具有审美性。
25/0302/200/250/30
18
25/0302/200/250/30
12
二、想象因素
想象因素包括初级形式的联想和高级形式的想象, 想象因素为美感提供了载体,是审美感受的枢纽。在旅 游审美中,想象因素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使美的感知内 容得到充分扩充,使自然和人、客体和主体在美的欣赏 和艺术创造中达到了有机统一,它对于增强和深化观赏 自然的美感,对于实现自然向艺术美的转化,都起着不 可忽视的作用。
25/0302/200/250/30
2
二、旅游审美的特征
(一)旅游审美追求的精神性。 旅游主体在旅游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旅游审美活动中
最活跃的因素。旅游主体是旅游审美活动的发出者和承担者 ,其具有一定的审美欲望和审美能力,其在旅游过程中凭着 自己的主观愿望对旅游审美客体或旅游中介中的“美”,进 行观赏、品味、领悟,从而使旅游审美活动呈现出强烈的主 观性。旅游者在旅游审美体验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而 非实践活动,是指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当外在的景区与内心 的心灵合拍一致,达到物我统一,从而产生相互应答的知觉 感受和审美愉快,即旅游者追求的是一种精神性的享受。
25/0302/200/250/30
3
(二)旅游审美的技巧性
旅游审美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对旅游客体和旅游对 象的观赏活动。能否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关键在于观 赏方法、技巧的掌握程度。这种技巧直接影响着旅游审 美主体审美能力,即审美感觉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 解力的强弱,并对旅游过程中审美精神享受的获得起着 巨大的制约作用。而审美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对主体审美 结构的理解、对知识的积累和不断的实践,并因此掌握 旅游审美的方法和窍门。旅游审美的技巧性具体表现在 观赏的方法、时间、距离、角度等方面。技巧的形成需 要在旅游审美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细心体验和仔细的玩 味。
25/0302/200/250/30
21
第四节 旅游审美活动的文化因素
一、旅游主体的审美需要
不同的旅游主体因其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受到其 文化背景的强烈影响,这导致不同国别和地区的旅游 者的审美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 中西方旅游审美文化上存在着重人和重物的巨大的美 学思想的差异。
无论审美观念和审美心理的差异有多强烈,旅 游主体对于审美活动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的追求一直存 在,甚至在旅游活动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只是由于文 化背景的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尽相同而已。因此,为 了满足旅游主体的需要,文化因素在旅游活动中的地 位也越来越重要。
这种悦神悦志的美感是一种高级而深刻的美感, 体现了主体大彻大悟,从小我进入大我的超越感,体 现了个人与对象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25/0302/200/250/30
20
以上就是旅游活动的三个美感层次,原则上是通过 审美知觉、想象、理解和情感等心理机制的交互作用,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是实际上,由于不同层次的审 美体验表现为逻辑意义上的不断深化过程,人的审美情 趣也会因地因时而产生差异。对于审美经验丰富和鉴赏 力高的人们来讲,不同美感同步发生的现象并非是不可 能的。
25/0302/200/250/30
25/0302/200/250/30
16
第三节 旅游审美文化的美感层次
旅游审美文化作为旅游主体文化的构成部分, 在旅游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者在审美活动 中,欣赏不同的景观或美的形象时,会获得不同的 审美感受,有时就是欣赏同一个景观也会因主体的 感受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这固然有审美对 象的差别的因素,也同旅游主体的审美感知相关。 旅游审美的感受层次,实际是旅游文化在旅游者心 理中的反映程度。

25/0302/200/250/30
7
(五)旅游客体的观赏性
旅游客体本身就具有美学特征和观赏价值,其 作为旅游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观赏性来实现的。 尽管旅游动机因人而异,旅游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 但观赏活动几乎是所有旅游过程都不可缺少的在旅 游审美活动中,旅游客体之所以引起旅游主体的注 意,首先在于他们本身是美的,是值得旅游主体观 赏的,能够满足旅游主体感官、心理和精神的需要。
25/0302/200/250/30
5
(四)审美感受的全方位性
旅游审美活动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审美欣赏活动, 它要求旅游者必须亲赴景观现场,进行多方面的全 方位的观察、欣赏。在这种全身心投入的审美活动 中,旅游者在自由自在的物我交流中,能够全方位 地、直接地摄取审美信息,得到的是一种全然陶醉 的“高峰体验”。这同在书本上通过阅读文字进行 的山水欣赏有很大的区别。
25/0302/200/250/30
14
四、情绪因素
在旅游活动中,人的情绪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审美 心境,满意、愉快、喜爱、赞叹等肯定情绪能够激发旅 游者的游兴,从而达到最佳审美心境。
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情绪因素极为重要。旅游者只 有保证情绪高、游兴浓、精力充沛,旅游活动一就会愉 快而又顺利地进行下去,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在旅游活动中,调节自身情绪,才能进行高质量的旅游 欣赏,即进行情化为景,景溶于情,情景交融的“审美 情绪力”的高度体验。
9
第二节 旅游审美文化的心理要素
一、感知因素
人的审美过程的规律是:客观世界——人的感 觉(经过一系列其他中间环节)——美感。
因此,对于审美活动来说,人的审美感官是 沟通客观的美与主观的美感的过度性的窗口,感 觉是不可逾越的审美门户。
25/0302/200/250/30
10
审美感觉能力对审美活动来说,具有至关重要 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决定审美联想、审美想象、审美 感受,而且也是构成美感愉快体验的一个条件和因素。
第二章 旅游审美文化
第一节 旅游的审美本质及特征 第二节 旅游审美文化的心理要素 第三节 旅游审美文化的美感层次 第四节 旅游审美活动的文化因素
第一节 旅游的审美本质及特征
一、旅游的审美本质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旅游审美形 成的基本过程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断地给人以美 的刺激,使人类产生了审美意识,而这种审美的不断积 累和沉淀,又不断地促使人以审美的眼光看待、欣赏这 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人类的头脑中形成一种关于 美的“集体无意识”,最终促成了旅游审美文化的形成。 自然景观在旅游审美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对 自然景观的欣赏、玩味之外,对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的 思考和把握,也是旅游主体在旅游中的一大追求。
25/0302/200/250/30
19
三、悦志悦神
悦志悦神作为审美的最高层次,是指主体在观照 审美对象时经过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 功能的交互作用而获得的精神意志上的完善、飞跃和 精神境界的升华。悦志是对合目的性的强烈追求,对意 志、勇敢、斗志的陶冶,这是一种崇高感。悦神是对理 性必然内容的紧张探索,这是一种超道德本体而达到人 与自然统一的和谐境界。
第二层次是对审美形象内容的理解,即对审美对象的 题材、人物、典故、背景、故事情节、符号意义、技巧程 式等项目的理解。
第三层次是对审美内容的深层内在的理解,即对融合 在形式中的意味的直观性把握,这种意味之于形式如水中 盐,有味无痕,性存体匿,其积理性于感性之中,融思索 于想象和情感之中,是一种渗透着情感、想象和意志在内 的高级心理活动,使美感不断地得以深化。
二、悦心悦意
悦心悦意是指透过眼前或耳边具有审美价值的感 性形象,在无目的中直观地领悟到对方某些较为深刻的 意蕴,获得审美享受和感情升华,进入一种“对心思意 向的某种培育”的欢快喜悦状态。悦心悦意,实际上是 旅游者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对对象进行的凝神观照,在 此过程中,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心理功能交相引动, 逐渐展开,使感性和理性融为一体,理解和感受合二为 一,使审美主体从有限的、偶然的、具体的形象中领悟 到蕴含其中的无限的、必然的、本质的意味。这种美感 具有全身心的审美愉悦性、艺术的再创造性、审美领悟 的多义性等特点。
25/0302/200/250/30
6
旅游审美与山水文学审美的差异
场A:读游记《我心中的 场B:亲游凌云大佛
凌云大佛》 获文字符号意象
获直观生动的形象
间接的审美过程
直接的审美过程
部分感官介入
全身心投入
在想象中回忆
在参与中体悟
大脑成为映象作者审美经 自由独立的主体审美
验的“屏幕”
经验
在审美评价上相对被动 在审美评价上相对主
目前,学者们对旅游审美文化的美感层次的分 析与研究有多种观点。
25/0302/200/250/30
17
一、悦耳悦目
悦耳悦目是旅游审美感受的第一层次,也是旅游审 美感受最普遍的一种特征。耳目是人们的审美感觉器官, 悦耳悦目,顾名思义就是指以耳目为主的全部审美感官 所经验的愉快感受。这种审美感受通常以直觉为特征, 仿佛主体在与审美对象的直接交融中,不加任何思索便 可于瞬间感受到对象的美,同时唤起感官的满足与喜悦, 属于自觉性初级审美判断范畴。
25/0302/200/250/30
4
(三)旅游审美的趣味性
旅游审美的趣味泛指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 包括审美时尚、兴趣以及对艺术的认识、理解、要求等。 在旅游欣赏中,“趣”是审美对象,即景观、景点能带 给旅游者以美感的一种审美属性,当这种“趣动是旅游主体见之于旅游客体的活 动,要求其必须时刻处在一定的情感之中,不断地寻求 并发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有“趣”的现象,从中获得快 感。
25/0302/200/250/30
15
五、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 反映。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肯 定的情绪和感情。它不同于审美的感觉、知 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因为它是对审 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 而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一种反映、认识活 动。旅游审美中的情感因素主要体现在壮美 感和优美感两种美感形态之中。
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审美活动若离开了想象,是 不可想象的。
25/0302/200/250/30
13
三、理解因素
在审美活动中,理解因素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旅游者 经过“感知”和“想象”,只有达到了“理解”,旅游欣 赏才能更深刻、细腻和全面。
第一层次是区分现实状态与虚幻状态的理解,即把现 实生活中的时间、情节和情感与审美或艺术中的事件、情 节、和感情区别开来。
25/0302/200/250/30
22
二、旅游客体的审美特征
就旅游客体来说,无论自然旅游景观还是人文旅游 景观,其所以成为旅游主体的欣赏对象,除了它们具有形 象美、色彩美、动态美、静态美等形式美的要素之外,还 必须具有深沉的文化内涵,否则的话,它们决不会令旅游 者如痴如醉,心神荡漾,情海翻腾。
山水景观之所以美的原因,除了具有形式美的要素 ,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外,还在于它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 使人在思考的过程中精神得到升华。如果说在审美活动中 自然景观的文化意蕴还嫌有些牵强,那么对人文景观的欣 赏则实际上就是对文化的欣赏。
知觉是由感觉经过分析、综合、联想而转化来 的,它比感觉复杂、完整,往往是多种感觉的结合, 虽仍处认识的感性阶段,但由于对感觉材料进行了加 工,便为“思维”准备了条件。
25/0302/200/250/30
11
审美感知美有直接感知与间接感知之分。直接 感知是审美感官与审美客体发生直接接触,身临其 境,有动态感和立体感;间接感知不直接与审美客 体接触,一般指对艺术品的欣赏。无论是直接感知 还是间接感知,在审美活动中二者都试图借助物我 的异质同构关系使主体情感得以表现和陶冶。
25/0302/200/250/30
8
(六)旅游审美的陶冶性
旅游是一种休闲活动,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美育 活动。在旅游审美过程中,旅游审美主体通过对旅游 审美客体某些特征和规律的观察、品味、领悟,从自 然性联想到社会性,从客体联想到主体,从有限联想 到无限,从中得到启迪,获得审美愉悦。
25/0302/200/25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