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训练三十四产业转移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达标(三十四)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
1。

“环京新城”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

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2。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
A。

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

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

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苹果公司每台iPad利润达150美元,而中国工人仅能从中获得8美元,相当于售价的1.6%.据此回答3~4题。

3。

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

下列各图中,最能反映当前中国所处地位组合的是()
A.Ⅰ、乙、②、c B。

Ⅱ、乙、③、b
C.Ⅲ、乙、③、a D。

Ⅲ、乙、④、a
4。

要形成中国的“苹果"产业,我们最应该( )
A。

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产业和技术
B.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

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培育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实现产业创新
(2015·江西联考)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

下表示意长沙2001年和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度,回答5~6题。

5。

根据信息,可以判定( )
A.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重呈正相关
B.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呈负相关
C.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 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
D.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6。

据表信息推测长沙市2012年以后一段时间内( )
A。

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
B。

工业化继续推动城市化发展
C。

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
D。

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读图,回答7~8题。

7。

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8.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②④
9.(2015·江西五校联考)读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及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安徽皖江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2)简述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重庆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重要的产业承接转移区.简述该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区域发展的影响。

1。

A解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内部交易成本等,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升级等,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因此企业向生产成本更低的“环京新城”转移。

2.B解析:产业转移对转入区的影响主要有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从而带动城市化发展,缓解就业压力。

对转出区的影响主要有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3.C解析:我国目前主要从事产品的加工环节,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竞争能力较低。

4.D解析:我国应该积极进行产业创新,培育自主品牌以促进经济发展。

5.C解析:“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说明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增加值比重、产业就业比重不是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关系;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说明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大于1,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 表明该产业的产值低。

6.B解析:由表中信息可以得到,2012年第三产业产业偏离度为负值,劳动力吸纳能力不足;工业产业增加值比重、产业就业比重、产业偏离度都比较高,将继续推动城市化发展;农业产业增加比重和产业就业比重虽然下降,但依然为正值,产值依然在上升;表中无法得出人口流动信息。

7.D解析:分析图中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中间有波动,而且是前期下降速度较快,后期下降速度较慢,故答案A错误;早期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故答案B 错误;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大,答案C错误;产业结构逐渐由第一产业为主变化为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故答案选D.
8。

B解析:当前该市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结构较为合理,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方向应该是逐渐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成为该市主导产业,所以劳动力指向型(纺织、服装企业)和原料指向型(化工、机械)工业应该积极转出,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留出空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故答案选B.
9。

解析:(1)注意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政策、劳动力等方面回答。

(2)读取柱状图信息即可回答。

(3)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回答。

答案:(1)位置毗邻长三角地区,水陆交通便捷;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协作条件好:政策扶持;地价低廉;劳动力丰富等。

(2)传统工业(劳动密集型、重污染企业、按图具体描述亦可)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产业转移(产业升级换代).
(3)有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不利:可能加剧环境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