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研究
西芹根水浸提液对西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萎病 菌的抑制率 除了 2 %浓度 在 4d时达 到最高 , 0 其他均 在
3d时达到最高 , 然后 随时 间 的增 加逐 渐降低 的趋 势 。作 用
因改变 了其在 自然状态下存在 的环境 , 可能会使某 些化感物
质 的活性 随时间 的延长而不断减 弱。
时间为 3d时 , 浓度 为 8 % 的处 理抑 制率 最高 , 2 . 1 , 0 达 93%
[ ] 广超, 2杨 吕卫光 , 朱
4 6—51 .
静, 等.西瓜根 、 、 茎 叶水浸提液对西瓜 种子
萌发及幼苗中酶活性 的影 响 [ ] J .西北农 业学报 ,0 5 1 ( ) 2 0 ,4 1 :
() 1 菌种制备 。将西瓜 枯萎病菌接种 于 P A培养基 上 , D
在2 5℃下培养 1 , 。() 周 待用 2 西芹鲜根 浸提液的制备 。取
收稿 日期 : 1 — 1 1 2 1 0 —1 0
作者简介 : 杨玉锋 (98 , , 17 一)男 河南安 阳人 , 硕士研究生 , 讲师 , 主要 从事 植 物 病 理 学 的 教 学 与 研 究 工 作。Tl ( 32) 994 ; e: 07 20 87
西芹) 鲜根; 自 采 安阳市郊区蔬菜大棚。( ) 3 培养基 P A培 D
养基: 马铃薯 2 0g 蔗糖 2 , 0 ; Og琼脂 2 , 1 0 L 4 浸 0g水 0m 。( ) 0 提剂及提取方法 : 浸提剂是蒸馏水 ; 提取方法采用浸提法 。
西芹根物质四次醇层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C o l l e g e o fA g r o n o m y , l n n e r Mo n g o l i a A g r i c u l t u r e U n i v e r s i t y , Hu h h o t 0 1 0 0 1 9 , C h i n a )
E THANOL OF THE ROOT MATERI AL OF P ARSL EY 0N
Fu s ar i u m Ox y s p o r u m. s p Cu c u me r
HAO J i n g , GAO Xi a o mi n, MA L i g u o, YU N X i n g f u
31 . 5 7% 。
关键词 : 西芹根物质 ; 乙醇浸提液 ; 醇层物; 黄瓜枯萎病菌 ; 化感作用 中图分类号 : ¥ 6 4 2 . 0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3 5 7 5 ( 2 0 1 5 ) 0 3— 0 0 2 6— 0 7
THE AL L EL OP ATHY OF THE F O UR Tl ME S SEP ARATI ON FR ACTI ON OF
第3 6卷 第 3期 2 0 1 5年 5月
内 蒙 古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A g i r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醇浸提液进行 四次层析 , 各次层析后获得的流分与黄瓜 枯萎病菌一 同培养 并进行 化感作用 检测 , 以化感抑 制效果 筛选 最佳
2007年植物化感作用所有中文文献摘要

1 《西芹根水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西芹根水浸提液在较高浓度下(从100%到20%)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化感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达38.07%,最低为5.25%;除了20%浓度的处理在作用时间为132h、144h时菌落直径与对照ck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浓度处理在不同作用时间里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抑制作用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并且抑制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呈逐渐减弱的趋势。
当在10%和1%浓度下,西芹根水浸提液的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化感促进作用,并且促进作用随时间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各浓度间的化感作用的差异性随作用时间的不同而无规律的变化。
[1]2 《化感植物根际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在土壤中,根与根际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且收到许多土壤因素的影响,地下根基生物体以根分泌物为媒介相互作用的机制比发生在地表的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复杂的多。
越来越多的试验表明,根分泌物在根与根、根与根基微生物间起着重要作用,并以其为媒介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本文在简要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化感植物根际生物学问题及功课途径,以期为深入研究植物化感作用提供依据。
【2】3 《模拟化感作物种植密度对杂草种群数量的作用》,具化感作用的作物其种植密度会影响杂草的种群动态,本研究应用数学模型作为分析问题的工具,对作物化感作用下杂草种群动态进行了模型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当作物的种植密度较大时,杂草的种群动态数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当作物的种植密度低于一定的数量时,其化感作用对杂草的种群动态数量影响不大。
【3】4 《华南地区几种常见植物对薇甘菊的化感作用研究》,用供体植物地上部分的水提液或乙醇提取液配制成一定质量浓度的营养液培养已生根的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枝条1个月后测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 和三叶鬼针草Bidenspilosa 水提液培养的薇甘菊无一成活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 水提液对薇甘菊也表现出很强的化感作用其抑制综合效应SE 为72.47%少花龙葵Solanum nigrum 乙醇提取液培养的薇甘菊无一成活三叶鬼针草和芒萁的乙醇提取液对薇甘菊也表现出很强的化感作用其SE 值分别达到50.50%和17.11% 可见三叶鬼针草和芒萁有望开发用来对薇甘菊进行长期生物防治供体植物提取液对薇甘菊插条成活率和根系活力的影响高于对其生物量的影响表明供体植物的化感物质可能是通过抑制薇甘菊根系活力来抑制其生长和繁殖的5 《高寒草场主要牧草对黄帚橐吾水浸液化感胁迫的生理响应》,:用不同浓度的黄帚囊吾叶水浸渡处理高寒草场4种常见牧草中华羊茅,大雀麦、垂穗技碱草和早熟禾后。
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鲜根浸提物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形态及孢子生长的变

J 12 1 u. 0 0
西 芹 鲜 根 浸 提 液 对 黄 瓜 枯 萎 病 菌 化 感 作 用 机 理 的研 究
鲜根 浸提 物处 理后黄 瓜枯 萎病 菌形 态及孢 子 生长 的变化
宋文超 , 贾俊英 , 云兴福
(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呼和浩特 0 0 1 ) 10 9
摘要 : 将西芹鲜根的不 同浸提 液( 乙醇、 丙酮、 蒸馏水) 比例加 入相应的培养基 ( D 水琼胶 ) 接入 黄瓜枯萎 按 P A、 中, 病病菌, 观察浸提液处理后 的黄瓜枯萎病病菌菌体形态结构、 病菌孢子数量及 萌发率 的变化 , 以研 究浸提 物对黄瓜 枯萎病菌 的化感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 明: 西芹鲜根的不同浸提液( 丙酮、 乙醇和蒸馏水) 都使黄瓜 枯萎病菌菌丝的 生长 受到抑制, 病菌孢子数量减少 , 子萌发率降低。其 中丙酮浸提液 的抑制效果最好 , 孢 其次是 乙醇浸提液 , 最后是
T ersl h w t t df r t x a t eh n l a e n , a r o e h e r o h v u a u y p rm i i t eg w h h ut so a : ie n t c e s h e e r s( ta o , c t e w t ) f r l yr t a e o sr m o s ou hb e t o t o e fs c e o tF i x n idh r
S G We ON n—c a . JA J n—yn . YU X n ho I u ig N ig—f u
( o eeoA rnm , ne og l gi l rl n e i , uht 0 0 1 , hn ) C lg goo y Inr n oaA rut a i rt H ho 109 C i l f M i c u U v sy a A src: Dfrn et c e ao, ct e w t )of s l yr t o r o i e o epn ig eim ( D Wa r bt t a ieet xr t t nl ae n , a r f ehc e o, i po ro t r sod du P A, t — f a s( h o e l e r o jn p tnh c r nm e aa —m du gr ei m)acs ptoe sr m oyprm, bevt net c t a dbc r a oe uau xsou o hl y ces a gnf ai xso h u u u osrao x atr t ati pt gnF sr m oyprm m r o g , i r e e ea l h i p o
西芹鲜根和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

内 蒙
古
农
业 大Leabharlann 学 学 报 Vo 1 . 3 4 No . 4
J o u r n a l o f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Ag r i c t t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t r a c t .T h e ir f s t t i me. w e t a k e s a mp l e s b e f o r e we i r r i g a t i n g t h e r o o t s , t h e n we t a k e t h e o t h e r s a mp l e s a t t h e l d、 5 d 、 1 0 d、 1 5 d、 2 0 d a f t e r t h e
1 。 3一GL UCAN ENGYME S ACTI VI T Y OF CUCUM BERL E AF
Z HA N G D o n g—d o n g , Y U N X i n g —f u , B A O Y a n—y a n , Q I A N C h e n g , G A O X i a o— mi n
中图 分 类 号 : ¥ 6 4 2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3 5 7 5 ( 2 0 1 3 ) 0 4一 o 0 2 1— 0 7
EF F E CT OF E XTR ACT S CE L ERY F RE SH ROOT AND RHl ZOSPHERE ARE A ON THE CHl TI NASE AND B AT A
( C o l l e g e o fA g r o n o m y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H u h h o t 0 1 0 0 1 9 , C h i n a )
植物化感作用2021作者

植物化感作用2021作者【1】韩燕,云兴福.西芹根水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21,28(4):112-115【2】林文雄,熊君,周军建,等.化感植物根际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21,15(4):1-7【3】刘迎湖,张国权,曾任森.模拟化美感作物栽种密度对杂草种群数量的促进作用.生物数学学报,2021,22(3):565-568【4】赵厚本,邵志芳,杨义标,等.华南地区几种常见植物对薇甘菊的化感作用研究.生态环境,2021,16(1):130-134【5】朱慧,马瑞君,陈树思,等.高寒草场主要牧草对黄帚橐吾水浸液化美感威逼的生理积极响应.草业学报,2021,16(5):102-106【6】王冬梅,李登武,朱玮,等.卷叶黄精根相同极性化感物质的化感促进作用.林业科学,2021,43(10):145-149【7】余柳青,周勇军,张建萍,等.外来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与本土杂草莲子草的化感作用潜力比较.中国水稻科学(chinesejricesci),2021,21(1):84-89【8】周文杰,李建明,芦站根.外来植物黄顶菊水浸提液对绿豆种子萌生及生长的影响.江苏农业科学,2021,(4):72-74【9】邓明华,文锦芬,邹学校,等.辣椒植株水浸提液对生菜和大白菜化感促进作用的初步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21,22(3):452-455【10】别智鑫,翟梅枝,贺立虎,等.核桃青皮水提液对小麦和三叶草的化感作用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22(6):108-110【11】高承芳,任丽花,徐王玄甫忠,翁伯琦.山地果园套种牧草化感促进作用研究进展与若干救赎,2021,(4):43-47【12】黄水金,李伟红,江金林,等.南昌地区斜纹夜蛾种群的抗性水平及与两种解毒酶的关系.江西农业学报,2021,19(4):53-55【13】吴晓辉,张兵之,邓平,等.马来眼子菜化美感促进作用对斜生栅藻同工酶的影响.武汉植物学研究,2021,25(5):479―483【14】韦美玉,陈世军,刘丽萍.入侵杂草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种子,2021,26(11):24-26【15】丁国昌,曹光球,林思祖,等.2种杉木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萌生的化感效应.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21,36(2):134-137【16】曹光球,刘学芝,林思祖,等.腐解9个月后杉木枯枝落叶化感物质对杉木的化感作用.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2(2):15-20【17】王玉洁,郁继华,张韵,朱虹.两种化感物质对茄子生长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1,42(3):47-50【18】吴凤芝,黄彩红,邓旭红.酚酸类物质对黄瓜幼苗养分吸收的化感作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21,28(3):131-133【19】杨梅,林思祖,黄燕华,等.邻羟基苯甲酸威逼下杉木叶片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特征.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35(2):40-41【20】李光义,陈贞蓉,邓晓,等.假臭草对南方几种常见大田杂草的化感作用.中国农学通报,2021,23(5):425-427【21】董原,陈韦,赵永旭,等.侵略我国几种外来杂草的化感促进作用及利用展望未来.安徽农学通报,2021,13(5):24-26【22】邬彩霞,李志华,沈益新.豆科牧草水浸提液的酚酸物质含量及化感潜力.草地学报,2021,15(5):401-405【23】江贵波,曾任森.侵略物种三裂叶蟛蜞菊挥发物的化感促进作用研究.生态环境,2021,16(3):950-953【24】韩豪华,周勇军,陈欣,等.抗草潜力不同的睡到品种混合种植对稗草的抑制作用.中国水稻科学考,2021,21(3);319-322【25】董小艳,程智慧.百合根系分泌物对几种观赏植物的化感作用.中田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121-124【26】姚军,秦勇,昌瑛.相同有机酸对加工番茄种子萌生的化感效应.种子,2021,26(8):36-38【27】周艳丽,程智慧,孟焕文.大蒜根系分泌物对不同受体蔬菜的化感作用.应用生态学报,2021,18(1):81-86【28】王宏生.利用化感物质预防杂草研究现状及应用领域前景.青海草业,2021,16(3):33-36【29】赵彦华,黄高宝相同生育时期白三叶与黑麦草的化感促进作用研究.草原与草坪,2021,(5):19-24【30】王卫红,季民,王苗苗,等.川蔓藻在再造水体中对普通小球藻的化感促进作用.湖泊科学,2021,19(3):32l一325【31】梁岩华,李天喜,李霞.阔世玛防除麦田禾本科恶性杂草节节麦推广应用.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丈会.联台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116-118【32】林瑞余,戎红,周军建好,等.苗期化感水稻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021,27(9):3643-3654【33】李云鹏,周宝利,李之璞,等.野生抗病茄植株腐解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1.38(4):500-503【34】高丹,胡庭兴,黄绍虎,等.巨桉根金属粉末液对三种牧草的化感促进作用初步深入探讨.福建林业科技,2021,34(4):87-90【35】别智鑫,翟梅枝,周博,等.核桃青皮鲜样水提液对盆栽苗生长的影响.陕西农业科学,2021(2):59-61【36】周艳丽,程智慧,孟焕文,等.大蒜根系水浸液及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评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21,35(10):87-92【37】许文超,徐娇,陶哺,等.外来侵略植物黄顶菊的化感促进作用初步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21,30(6):63-67【38】黄洪武,董立尧,李俊,杨玉清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研究进展.杂草科学,2021,(2):6-9【39】刘军,温学森,郎爱东.植物根系分泌物成分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食品与药品a,2021,9(3):63-65【40】李香菊,张米茹,李咏军,张朝贤.黄顶菊水提取液对植物种子幼苗及胚根弯曲的化感促进作用研究.杂草科学,2021,(4):15-19【41】【42】金瑞,程智慧,佟飞,等.离体蒜苗挥发物的化感作用及其成分分析.西北植物学报,2021.27(11):2286--2291【43】佟飞,程智慧,金瑞,孟焕文.大蒜秸秆对番茄的化感促进作用及化感物质初步鉴别.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促进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系列杂草科学大会,联手同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促进作用论坛”:125-133【44】陈雄辉,孔垂华,胡飞.水稻抗稗草化感特性的遗传及田间表达效应研究,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同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139【45】刘建新,胡浩斌,雷蕊霞多裂骆驼蓬对紫花苜蓿化感作用的生理生化机理.中国草地学报,2021,29(4):39-44【46】罗小勇,交艳红,周世军琼脂混粉法的创建及其在植物叶片化感活性测量中的应用领域.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4(4):267―270,【47】高丹,胡庭兴,黄绍虎,万雪,等.巨桉主要器官浸提液对三种牧草的化感作用初步探讨.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1,25(3):365-368【48】曹光球,林思祖,胡宗庆,等.腐解3个月后杉木枯枝落叶及腐殖土中的化感成分对杉木种子的化感效应.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16(4):56-60【49】罗通,邓骛远,曾进,曾祥芬.宜宾油樟对三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宜宾学院学报,2021,7(12):63-66【50】李海航,龚红莉,张宗耀,等.酚顿试剂对竹林土壤中酚类化合物的水解促进作用,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15(6):513―520【51】李渊博,徐晗,石雷,李振.紫茎泽兰对五种苦苣苔科植物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生物多样性,2021,15(5):486-491【52】芦苇化感组分对羊角月牙藻和雷氏衣藻生长特性的影响,门玉洁,李锋民,胡洪营.(湖泊科学),2021,19(4):473―478【53】何海斌,王海斌,陈祥旭,等.化感水稻苗期相同器官水浸提液及根系分泌物对稗草的化感促进作用.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21,15(2):14-17【54】曾青,朱春梧,边晓,等.大气c02浓度增高对不同供氮水平下水稻生长和化感物质释放的影响.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23(3):1-4,21【55】胡宗庆.马尾松根化美感物质对马尾松种子幼苗的影响.安徽农学通报,2021,13(18):210-211【56】王晓丽,曹子林,朱霞,李根前.高山栲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山东林业科技,2021,(6):4-6【57】张茜,赵福庚,敬佩,等.苏北盐沼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化感效应初步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1,43(2):119-126【58】柴强,冯福学.玉米根系分泌物的拆分鉴别及典型分泌物的化感效应.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1,42(5):43-48【59】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通报,2021,38(6):1219-1226【60】何佩云,丁贵杰.亚菊叶树金属粉末液对马尾松幼苗生理活性的化感影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5(4):8-11【61】汪金刚,张健,李贤伟.巨桉人工林土壤化感物质的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1,25(2):121-126【62】李贵,吴竞仑,王一专,刘丽萍.出苗密度和水层对水稻化感品种抑草促进作用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21,25(6):561-565【63】王凌霄,林思祖,刘学芝,等.不同硝态氮处理条件下杉木桩提取物对杉木种子的化感效应.福建林学院学报,2021,27(3):203-207【64】马卫宾,颜霞,谢慧丽.小麦化感促进作用对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探析.陕西农业科学,2021,(4):35-37【65】倪广艳,彭少麟.外来入侵植物化感作用与土壤相互关系研究进展.生态环境2021,16(2):644-648【66】张承胤,代丽,甄文超.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根部病害化感促进作用的演示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21,23(5):298-301【67】郭晓霞,邬彩霞,沈益崭新.毛苕子对3种杂草种子萌生和幼苗生长的化感遏制.草业学报,2021,16(2):90-93【68】马瑞君,李刚,朱慧,等.箭叶橐吾水溶物对9种牧草种子化感作用研究.草业学报,2021,16(6):88-93【69】朴仁哲,赵洪颜,金昌明,等.白头翁提取液对植物的化感促进作用.安徽农业科学,2021,35(13)::3808―3809.3814【70】蒋金炜,黄翠虹,闫凤鸣,等.苯并(口恶)嗪类化合物研究进展.昆虫学报,2021,50(11):1162-1172【71】张素勤,耿广东,陈西海,等.相同辣椒品种的化感促进作用研究.中国种业,2021,(9):39-40【72】马国红,杜兴华.除藻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渔业现代化,2021,34(4):25-27【73】佟飞,程智慧,金瑞,周艳丽.大蒜植株水浸液醇溶成分的化感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21,35(6):119-124【74】赵庆芳,郭鹏辉.党参水浸液对不同作物的化感作用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21,35(24):7511―7513【75】朱广军,王明道,吴宗伟,等.地黄根区土壤潜在化感物质的gc-ms分析.河南科学,2021,25(2):255-257【76】韩利红,冯玉龙.发育时期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影响.生态学报,2021,27(3):1185-1191【77】江世宏,杨长龙.飞机草在植物源农药中的研究进展.广东农业科学,2021,(3):43-45【78】姜丽,孙玉文,刘景安.分葱对黄瓜,萝卜和白菜的化感作用.中国农学通报,2021,23(2):263-266【79】曹光球,刘学芝,林思祖,王凌霄.杉木枯枝落叶水解12个月后化感物质对杉木的化感促进作用.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1,25(4):447-451【80】杨斌,董俊德,吴军,等.浮游植物的化感作用.生态学报,2021,27(4):1619-1626【81】颜桂军,朱朝华,骆焱平,邱庆军.海南几种热带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中国第三届檀物化爵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214-215【82】王金龙,利沙德山.化感促进作用与农业.中学生物学,2021,23(3):3-4【83】郝群辉,刘红彦,王飞,张玉.怀地黄根际土壤水提物的gc-ms分析.河南农业科学,2021,(2):78-80【84】李素静.黄顶菊化感促进作用的研究.陕西农业科学,2021,(6):80-81,113【85】赵红梅,杨顺义,郭鸿儒,等.黄花蒿对4种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21,27(11):2292-2297【86】张红,马瑞君,李刚,等.几种常用杂草对箭叶橐吾的化感促进作用.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3(3):66-70【87】郑仁红,顾小平,岳晋军,等.几种酚酸对毛竹种子发芽的影响.林业科学研究2021,20(6):835-840【88】张庭廷,陈传平,何梅,等.几种高等水生植物的克藻效应研究.生物学杂志,2021,24(4):32-36【89】陈亚州,阎秀峰.芥子油苷在植物-生物环境关系中的作用.生态学报,2021,27(6):2584-2593【90】刘小香,陈秋波,王真辉,等.巨尾桉挥发油对真菌和昆虫的化感促进作用.生态学杂志,2021,26(6):835-839【91】李洁,蒋娜,范雪涛,等.空心莲子草化美感效应的初步研究.种子,2021,26(12):32-35【92】钟声,段新慧,奎嘉祥.紫茎泽兰对16种牧草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草业学报,2021,16(6):82-87【93】刘文生,潘秋林美人蕉栽种根区水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淡水渔业,2021,37(1):24-28【94】寇建村,杨文权,张雪莲,等.苜蓿根际土壤水加液化美感促进作用的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21,27(12):2502―2506【95】刘兴宇,曾德慧.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2021,26(9):1464―1470【96】高志梅,李拥军,谷文祥.青蒿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1,28(1):122-124【97】杜凤移,于树华,马丹炜,等.三叶鬼针草对蚕豆食道遗传毒性的研究.生态环境,2021,16(3):944―949【98】杜凤移,张苗苗,马丹炜,等.三叶鬼针草化感促进作用的初步研究.中国植保导刊,2021,27(9):8-11【99】刘迎湖,曾任森,骆世明.数学建模在生物化感及其赫米西斯(hormesis)现象中的应用.生态科学,2021,26(5)::466-472【100】贾小丽,吴娟,柯蓓,等.水稻rils群体化感作用评价.南平师专学报,2021,26(4):31-34【101】赵雪淞孙芳,郭永键,周义播发.糖苷生物碱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之术.生态学杂志,2021,26(6):948―953【102】彭瑜,胡进耀,苏智先.外来物种红花醉浆草的化感促进作用研究.草业学报,2021,16(5):90-95【103】丘娴,余世孝,方碧真,等.尾叶桉对四种豆科植物的化感作用.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6(3):88-92【104】赵则海,廖周瑜,彭少麟.五爪金龙相同部位化感促进作用可塑性变化.生态环境,2021,16(4):1244-1248【105】廖周瑜,赵则海,侯玉平,彭少麟.五爪金龙凋落叶腐解物的化感潜力研究.生态环境,2021,16(4):1249-1252【106】廖周瑜,赵则海,侯玉平,彭少麟.五爪金龙对薇甘菊的化感效应研究.生态环境,2021,16(3):939-943【107】邵庆勤,何克勤,张伟,等.小麦秸杆浸提物的化感作用研究.种子,2021,26(4):11-13【108】何建文,耿广东.芫荽对辣椒化感效应的研究.长江蔬菜,2021,(1):59-60【109】张岚,高素萍.园林植物化感促进作用研究现状与问题深入探讨.浙江林学院学报,2021,24(4):497-503【110】何红花,慕小倩,董志刚.杂草毛萼对小麦的化感促进作用.西北农业学报,2021,16(5):250-255【111】岳建建,张军林,慕小倩,等.泽漆化感机理的初步研究.西北农业学报,2021,16(5):246-249【112】曹长代,张守厚,徐良涛,等.植物化感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贵州农业科学,2021,35(5):15l-153【113】张学文,刘亦学,刘万学,等.植物化感物质及其释放出来途径.中国农学通报,2021,。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防御酶活性的变

西 芹 鲜 根 及 根 际 区 物 浸 提 液 对 黄 瓜 枯 萎 病 菌 化 感 作 用 机 理 的 研 究
— —
浸提 液 理后 黄瓜 叶 片 内防御 酶 活性 的 变化
魏 彦梅 ’ 李 蕾 陈 磊 钱 , , ,
(. 1 内蒙 占农业大学农学院 , 呼和浩特
程 云兴福 h ,
atrte td wih t e e ta t fte Pa se o n io p e e fe r ae t h xr cso h rly Ro ta d Rhz s h r
WE a mo I n— l L e , c。 N L i, Q A hn Y N X n f Y 一, I i L IE e I I N C e g , U ig— u ’
P R L Y ON F sr m oy o u f p uu e nm A S E uai xs r m .s.ccm r u u p i i
— —
Th h n e ft e d f n ie e z me ciiy i e fo u u e e c a g so h ee sv n y sa t t n la fc c mb r v
( . oeeo goo y h e n oi A 以‘ U i r t,lh o 0 0 1 , h a 1 Cl g l fA rnm , m r Mo gl g c “ n e i l ht 10 9 C i ; a v sy o n 2 ne noi U i mt Ma h  ̄ nbstt, nh r n0 10 , h a .Inr g l nv i n u a ri e Ma cui 2 4 0 C i ) Mo a e y e tu a n A src: I re eMeh lm o l l a yo xr t o eR o adteR i shr f a lyo taim oypr m b t t no rot emi f lo t f t cs fh ot n hz p e o r e nFa r xsoi f a d t h s A ep h E a t h o e Ps  ̄ u u s.ccm r u C cm e el g w rdi gt ieb rek d f x at auo sehnla dae n )o ero ad p uu e nm, uu b r edi s ee r a dt c yt e i s t c i s n r e w i h n o e r s( qeu ,t o,n ct e fh t n a o t o teri sh r o pr e , th t eo r uhl te ie fef ece c , e eca gso rek d e ni n h h op e f as y a tes g f s epyl h d a ahd5 m) t nt hne f he i s f s ee - z e l a i ft a( w o l r h h t n de v zm sta ic ddprx ae P D) plpe o oiae P O) n A hnll iea io ae P L at ie ef f u y e tnl e e i s ( O , oyhnl xds ( P adP Lp eya nn mnl s ( A ) cit si la o — h u o d a y vi n e
西芹干根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研究

内 蒙
古
农
业 大
学 13 .
Ma. r201 0
J un l f n e Mo g g Agiutrl or a o In r noa r l a Unvri c u iest y
西 芹 干 根 提 取 物 对 黄 瓜 枯 萎 病 菌 化 感 作 用 的研 究
i i t e rwho F sr m oy o m s.uu e/a hge cnet tn (0 % 、0 、0 、0 、0 、0 ) adte o - n b e t o t f ua/ s r . ccm r t i r ocn aos 10 9 % 8 % 7 % 6 % 5 % ,n w h i dh g u xp u p s h ri h l
e o c nrt n(rm 0 t 0 1o e po t emy e a rwt. xmu ihbt nrt S2 . 3 .T ee o a xrc rc n e t i f a o o 4 % o1 % fh m rmoe t c f go h Mai m ii o aeWa 0 5 % t d h i l n i h t nletat h
AL E OP HI E F CT XT L L AT C F E S 0F E RACT S 0F
T HE DRI D ROOT OF P E ARSL Y 0N E
Fu a i m x s r m.p. u u rs s ru o ypo u s c c mei
ZHANG Bo. YUN n Xi g—f u
( ol eo goo y Inr noi gi l r nv sy H h o 00 1 ,hn ) Clg rnm ,ne Mogl e fA aA r u uaU irt, uh t 10 9 C i ct ei a
西芹根及根际区物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P rl n F sr m x soim s c c mei a s yo uai oyp r f.p.u u r e u u s
XI ANG e g y . P n — u HAN n . Ya YUN n —u Xig f
( .n e n oi ro i l pe E o o cC o sWok Sain, ro 0 7 0 C ia 1 In rMo gl E d sCt Mut l c n mi rp r tt E d s 1 0 0, hn ; a y i o
项 鹏 宇 韩 燕 云 兴 福 , ,
( . 蒙古 鄂 尔 多斯 市 多种 站 , 蒙古 鄂 尔 多 斯 1内 内 070 2 内蒙 古 农 业 大学 农 学 院 , 100; .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00 1) 109
摘 要 : 解 决 农 药 在 西 芹 生 产 中 的残 留 与 污 染 问 题 , 用 生 长 速 率 法 研 究 了 西 芹 根 及 根 际 区 物 乙 醇 浸 提 液 对 黄 为 采 瓜 枯 萎 病 菌 的 化感 作 用 。 结 果 表 明 , 西芹 根 乙 醇 浸 提 液 在 所 试 浓 度 范 围 内对 黄 瓜 枯 萎 病 菌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化 感 抑 制 作 用 , 抑 制 率 最 高 达 4 .1 , 低 为 1 .2 ; 了 1 其 23 % 最 22% 除 %浓 度 的处 理 在 作 用 时 间 为 10 12h时 菌 落 直 径 与 对 照 ( K 无 2 ,3 C) 显 著 差 异 外 , 余 各 浓 度 处 理 在 不 同作 用 时 间 对 黄 瓜 枯 萎 病 菌 都 有 显 著 或 极 显 著 的化 感 抑 制 作 用 西 芹 根 际 区物 乙 其
西芹根物质水浸提液二次层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摘
要: 试 验 利 用柱 层 析 法及 生 长速 率 法研 究 了西 芹 根 物 质 水 浸 提 液 二 次层 析 物 对黄 瓜 枯 萎 病 茵的 化 感 作 用 。 结 果表 明 , 将 西 芹鲜 根 水
浸提 液 经 一 次层 析 后 得 到 的 最佳 抑 制 流 分 进 行 二 次 分 离 . 并 对 所 得 流 分 分 别进 行化 感作 用 实验 , 得 出流 分 1 、 2 … 3 4 5 、 6 、 7 、 8 、 1 0对 黄 瓜 枯 萎病 茵 的 生 长 具有 化 感抑 制 作 用 . 流 分 9对 黄 瓜 枯 萎 病 茵 的 生 长 具 有 化 感促 进 作 用 , 其 中流 分 1和 流 分 5的抑 制 效 果 最 强 , 抑 制 率 分
别为 3 7 . 8 3 %和 2 8 . 6 4 %。 与C K 差异 极 显 著 。将 西芹 根 际 区物 水 浸 提 液 进 行 同样 处 理后 , 各 流 分均 对 黄 瓜 枯 萎 病 茵 的 生 长 具 有化 感抑 制 作用 . 其 中流 分 1和 流分 5的抑 制 效 果 最 强 . 抑制率分别为 3 0 . 8 3 %和 3 8 . 0 4 %, 与C K 差异 极 显 著 。随 着 时间 的 增 加 这 种 化 感抑 制 或 促 进
内 蒙古 农 业科 技 2 0 1 3 ( 2 ) : 3 3 — 3 5
两种药用植物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3种病害防治效果

两种药用植物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3种病害防治效果李春霄;张双玺;袁旭超;张兴;姚树萍【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09(018)001【摘要】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药用植物砂地柏和马齿苋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霜霉病和炭疽病的活性.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马齿苋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菌和炭疽病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78.69%和60.28%,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差;砂地柏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炭疽病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59.75%,对其他两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差.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用植物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随浸提液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使用浸提液原液时,砂地柏残渣堆肥浸提液和马齿苋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为66.30%、61.02%和78.72%、76.75%,其次为黄瓜霜霉病,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差.【总页数】5页(P208-212)【作者】李春霄;张双玺;袁旭超;张兴;姚树萍【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陕西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陕西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陕西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陕西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陕西省农药管理检定所,陕西西安,7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1【相关文献】1.堆肥浸提液对番茄、黄瓜种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J], 李惠;李建明;丁明;蔡东升;樊翔宇;张鑫;孔政2.功能性堆肥及其浸提液对设施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J], 杨晓珍;郝丹东;孟静;曹云娥3.短密木霉新菌株BF06对黄瓜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与促生作用 [J], 李进一;卢彩鸽;刘霆;刘伟成;苏海佳4.短密木霉新菌株BF06对黄瓜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与促生作用 [J], 李进一;卢彩鸽;刘霆;刘伟成;苏海佳;;;;;5.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J], 魏彦梅;李蕾;陈磊;钱程;云兴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黄瓜枯萎病是一种分布较广、为害较重、防治困难的典型的世界性根际土传病害,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发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威胁和阻碍着黄瓜生产。
利用化感作用防治土传病害是当今植物保护的新思路、新方法。
本试验采用蒸馏水、乙醇、丙酮作为浸提剂,获得西芹种子的浸提液,研究了在培养基条件下各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并深入探讨了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且对化感物质进行了层析分离,为利用化感作用防治黄瓜枯萎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蒸馏水、乙醇、丙酮的西芹种子浸提液都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化感作用,浓度越大化感作用越强。
其化感作用效果在所试浓度范围内均是50 mg·mL~-1浓度的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50 mg·mL-1浓度的3种浸提液处理144 h后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与对照相比蒸馏水浸提液为31.07%,乙醇浸提液为49.60%,丙酮浸提液为57.50%。
丙酮、乙醇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度大于蒸馏水浸提液。
2.黄瓜枯萎病菌经西芹种子各浸提液化感作用后,黄瓜枯萎病菌菌丝变细,分叉少;孢子形成、孢子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孢子形成抑制率分别为40.32%、62.26%、60.42%,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13.85%、27.28%、28.08%。
在电镜下观察各处理病菌孢子膜结构遭到破坏,胞内结构紊乱,内容物外渗。
各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三种细胞壁降解酶(果胶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较对照降低。
其产生的毒素(镰刀菌酸)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0.02%、31.50%、34.18%。
各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细胞膜透性有明显的影响,其质膜的相对电导率分别较对照升高了5.54%、15.57%、18.90%;丙二醛含量较对照分别升高了7.95%、26.36%、35.6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6.62%、25.27%、27.45%。
西芹腐根及腐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研究

西芹腐根及腐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研究本试验利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西芹腐根以及腐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浸提剂(丙酮、乙醇和水)的西芹腐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均有一定的化感作用。
西芹腐根丙酮和乙醇浸提液在较高浓度下(100%到50%)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其他浓度的处理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但是对于西芹腐根水浸提液来说,浓度从100%到10%均表现的是化感抑制作用,三种浸提液中化感抑制效果最强的是丙酮,抑制率达到100%,其次是乙醇,最后是水。
不同浸提剂的西芹腐根浸提液随着浓度的降低、作用时间的延长,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抑制作用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
西芹腐根际区物水浸提液在较高浓度时(100%到40%)对黄瓜枯萎病菌表现
出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浓度为30%、20%和10%是既表现化感抑制作用又表现化感促进作用,而丙酮和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抑制作用的浓度范围为100%到50%,乙醇是三种浸提剂中抑制率最高的,为55.72%,丙酮其次,最后是水。
与非腐根际区物相比,西芹腐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抑制作用强,而且它们之间的差异水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
三种西芹腐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值分别为50.76%、55.72%和19.46%比相应的非腐根际区土壤的抑制效果值分别高出15.78个百分点、21.89个百分点和15.54个百分点。
且低浓度的西芹腐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促进作用比非腐根际区物的要显著。
在本实验中,对西芹腐根来说丙酮为最佳浸提剂,而对西芹腐根际区物乙醇则是最佳浸提剂。
西芹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及其诱导抗生研究

西芹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及其诱导抗生研究由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侵染而引起的黄瓜枯萎病,是世界性的根际土传病害,一般年限发病率为10~30%,给黄瓜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会带来“3R”问题,且污染环境。
嫁接换根虽说可以从根本上防治枯萎病,但是由于嫁接技术相对有难度,嫁接后管理繁琐,嫁接后黄瓜品质下降等原因导致实际生产中推广面积有限。
利用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诱导抗病性技术进行防治已经成为新的病害控制措施。
本实验在培养基条件下,用西芹鲜根、鲜根际区物及种子的丙酮、乙醇和蒸馏水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分别进行处理1代和每代处理而后连续培养,每1代均测定不同处理病菌的菌落直径及其田间致病力,用以筛选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
与此同时,测定每1代不同处理病菌分泌的毒素—镰刀菌酸含量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用以研究不同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的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致弱作用机理。
随后用筛选到的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作为诱导物进行了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的研究。
主要结果如下:1.50mg mL-1的西芹鲜根、根际区物及种子的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分别处理1代后,不同处理均表现为第1代枯萎病菌的直径受抑制作用最强,以后随着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各处理与其对照间差异不显著,抑制作用逐渐减小。
鲜根、根际区物及种子的3种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致病力有致弱作用,各处理的病情指数随着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
至第6代时,西芹鲜根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7.5、29.2和28.3;西芹根际区物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8.3、27.5和28.3;西芹种子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9.2、28.3和28.3。
实验通过西芹鲜根、根际区物、种子的3种浸提液1代处理后,继代培养6代未能获得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
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

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在培养基条件下,用西芹鲜根浸提液处理黄瓜枯萎病菌,对化感作用方式、保护酶活性、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菌体代谢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后,以研究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不同西芹鲜根浸提液(丙酮、乙醇和蒸馏水)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受到抑制,病菌孢子数量减少,孢子萌发率降低,其中丙酮、乙醇和蒸馏水浸提液处理后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7%、25.7%、3.3%,孢子数量抑制率为65%、73.9%、9.9%,孢子萌发率为58.08%、57.3%、78.04%,较对照降低了17.92%、15.61%、4.46%。
不同西芹鲜根浸提液作用后黄瓜枯萎病菌菌丝后继生长依然受到化感抑制作用,化感抑制强度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减弱趋势。
不同西芹鲜根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均降低,从果胶酶活性来看,丙酮浸提液化感抑制作用最强,乙醇浸提液次之,差值分别为-10.384、-8.201,最后是蒸馏水浸提液;从β-葡萄糖苷酶活性看,丙酮浸提液化感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蒸馏水浸提液,最后是乙醇浸提液,差值分别为-32.982、-24.508和-17.085。
对纤维素酶活性而言,丙酮浸提液化感抑制作用最强,乙醇次之,差值分别为-4.168和-3.181,最后为蒸馏水浸提液;菌体中SOD,POD,CAT酶活性均降低,丙酮浸提液处理后SOD、POD活性降低幅度最大,差值分别为-13.414和-26.172 ,乙醇浸提液次之,差值为-11.462和-25.181,最后是蒸馏水浸提液。
丙酮浸提液处理后CAT活性降低的幅度最大,差值为-11.318,其次是蒸馏水浸提液,差值为-3.785,最后是乙醇浸提液;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升高,乙醇浸提液处理后菌体代谢的蛋白质含量减少的幅度最大,丙酮浸提液次之,差值分别为-34.647和-19.752,最后为蒸馏水浸提液,丙酮浸提液处理后菌体代谢的丙二醛含量增加的幅度最大,乙醇次之,最后是蒸馏水浸提液,差值分别为44.837、10.491、6.150。
西芹腐根物质浸提液作用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及致弱机理的研究

西芹腐根物质浸提液作用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及致弱机理的研究黄瓜枯萎病(Cucumber wilt)是由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病菌生活力极强,以菌丝体、菌核和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或更长的时间。
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生产黄瓜的不断发展,使得黄瓜枯萎病病害问题十分突出,发病程度也日趋严重。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植物化感技术防控病害已成为植物病害防控新的趋势。
化感作用虽然是近二十多年来得到科学界普遍重视的研究领域,但是利用化感作用筛选病原菌的弱毒菌株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并不普遍。
本实验在室内培养基条件下,利用西芹腐根及根际区土壤乙醇、丙酮和蒸馏水浸提液进行作用1代和连续多代作用黄瓜枯萎病菌后继代培养,研究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效果及温室人工接种致病力变化情况,以筛选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并对其致病力稳定性研究;和对不同浸提液处理的每一代病菌孢子数量的形成和孢子萌发率及菌体分泌的镰刀菌算含量、果胶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测定,目的以研究黄瓜枯萎病菌的致弱作用机理。
1.西芹腐根及根际区土壤乙醇、丙酮和蒸馏水浸提液处理1代黄瓜枯萎病菌后未筛选到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
不同浸提液处理在第1代对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生长表现为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随代数的增加抑制作用减小,处理菌落直径均<其浸提剂对照<总对照;不同浸提液处理后与其对照和总对照相比,病情指数均降低,致病力下降,未降到弱毒菌株的范围。
西芹腐根乙醇、丙酮和蒸馏水处理第6代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8.67%、57.83%和61.67%;西芹腐根际区土乙醇、丙酮和蒸馏水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9.17%、58.83%和62.67%。
2.西芹腐根及根际区土壤乙醇、丙酮和蒸馏水浸提液连续多代(6代)处理黄瓜枯萎病菌后筛选到3株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分别为第5代腐根乙醇和腐根丙酮、第6代腐根际区土壤乙醇浸提液处理。
盆栽下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枯萎病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对相关酶的影响

盆栽下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枯萎病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对相关酶
的影响
本试验在盆栽的条件下,用西芹根物质(根提取物和根际区物)不同溶剂、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在黄瓜幼苗期进行灌根处理,以研究其对黄瓜植株生长和枯萎病病菌的化感效果,同时对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的几种关键酶和MDA含量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植株生长有化感促进作用,在处理浓度范围内,蒸馏水和乙醚浸提液随处理浓度的提高,化感促进作用在逐渐增强,而乙醇浸提液处理2的化感效果表现最好,其中经蒸馏水浸提液处理黄瓜植株后对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最大促进率分别为45.98%、14.85%和82.90%,乙醇浸提液处理黄瓜植株后对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最大促进率分别为50.03%、36.14%和48.73%,蒸馏水和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植株生长化感促进效果最好。
2.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植株生长有化感促进作用,在处理浓度范围内,处理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且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植株生长化感促进效果明显优于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
3.分别用蒸馏水、乙醇和乙醚浸提液处理黄瓜植株后,使黄瓜叶片内的SOD、POD和CAT活性显著和极显著提高, MDA含量却显著和极显著的下降,因而使黄瓜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性。
4.西芹鲜根浸提液和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黄瓜植株后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化感抑制作用,且化感作用强弱与浸提液的浓度有关。
西芹根际区物各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病菌化感抑制效果弱于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病菌的抑制效果。
蒸馏水和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抑制效果最好,乙醚不适合做西芹根物质的浸提剂。
盆栽下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植株生长和枯萎病病菌化感作用的研究

盆栽下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植株生长和枯萎病病菌化感作用的研
究
本试验是利用西芹根物质(根提取物和根际区物提取物)对黄瓜植株形态指
标和枯萎病病菌的敏感指数来表明之间的化感作用。
在黄瓜幼苗第一片真叶展开且叶片横宽达到4cm时,及此后第3d、第5d用西芹根物质浸提液处理(灌根)黄
瓜幼苗,分别于处理后第5d、第10d和第18d测量黄瓜植株株高、茎粗和最大叶叶片横宽,且在最后1次测量后每株接种30ml浓度为4.0×106个孢子/ml的黄
瓜枯萎病病菌,观察化感作用。
主要结果如下:1.西芹鲜根水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植株株高表现化感抑制作用;西芹根物质乙醇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植株茎粗、最大叶叶片面积表现化感促进作用;西芹鲜根水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植株茎粗、最大叶叶片面积,随处理浓度的增大化感促进作用逐渐转变为抑制作用,株高则随浓度的增大化感抑制作用增大。
2.西芹根际区物水浸提液处理后,在黄瓜植株株高、最大叶叶片面积上表现化感抑制作用,而黄瓜植株茎粗则表现化感促进作用;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随浓度
的增大,对黄瓜植株茎粗的化感作用增大;且各处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化感作用呈现减弱的趋势。
3.盆栽下西芹鲜根水浸提液处理黄瓜植株后对黄瓜枯萎病病菌有化感抑制
作用,经浓度为25%、18.75%和10%的鲜根水浸提液处理后化感效果分别为-0.145、-0.109和-0.0909;以空白水为对照,西芹鲜根乙醇浸提液处理后,对黄瓜枯萎病
病菌表现化感抑制作用,化感效果为-0.0909;以空白乙醇为对照,西芹鲜根乙醇
浸提液处理黄瓜植株后对黄瓜枯萎病病菌的化感效果(RI)为-0.123,表现化感抑制作用。
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摘要对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其生物防治因子类型、作用机制等内容,以为研究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因子类型;作用机制黄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引发的一种比较严重的土传病害。
尖孢镰刀菌是一种病原真菌,其从黄瓜根部开始繁衍,并且发展迅速,控制十分困难,严重时能导致黄瓜大范围减产,极大地阻碍了黄瓜的生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随之加重,土壤中的病原菌也不断增多,导致黄瓜枯萎病越来越严重。
如果采用化学农药等进行治理,只能得到短暂缓解,但无法从根源上真正解决病害的发生,而且会使黄瓜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不但影响黄瓜的质量,也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而生物防治不但可以解决黄瓜枯萎病等病害,更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因此,要积极开展生物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研究工作,促进农产品的健康发展。
1 黄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因子类型1.1 真菌1.1.1 非致病尖孢镰刀菌。
这种真菌的主要作用在于对致病菌株进行直接拮抗,多年的实践证明,其能对土壤和根表中的营养起到竞争作用,可以将尖孢镰刀菌抽离原来的寄生植物体,不但可以对黄瓜枯萎病进行防治,还能提高黄瓜的重量和新鲜程度,增加黄瓜的产量。
1.1.2 木霉属真菌。
这种真菌目前正备受关注,它对导致植物病害的病菌也能起到很好的拮抗作用,是生物防治的重要体现,随着木霉菌株的广泛应用、研究和利用,其重要的开发价值也正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其主要的方式是营养竞争、位点竞争的抗生作用。
通过试验发现,木霉菌不但对黄瓜枯萎病能起到47%的防治效果,并且有增产效果。
1.1.3 淡紫拟青霉。
淡紫拟青霉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具有多项性能优势,包括容易培养、寄主比较广泛、功效高等。
多年的研究证实,这种病菌也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
1.1.4 丛枝菌根真菌。
它在各个农田生态系统都有分布,可以和大部分植物根部形成菌根,利用多种途径提高植物的营养吸收力,增强植物的生长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的化感抑制作用 , 孢子 形成抑 制 率分 别为 4 0 . 3 2 、 6 2 . 2 6 、 6 0 . 4 2 , 孢 子 萌发 抑制 率分别 为 1 9 . O 4 、 2 7 . 2 8 、 2 8 . O 8 。在 电镜下观 察各处理病 菌孢子膜 结构遭到破 坏 , 胞 内结构紊乱 , 内含 物外渗 。 关键词 : 西芹种 子浸提 液 ; 黄瓜枯萎病菌 ; 化感作用 ; 机理 中图分类号 : S 4 3 6 . 4 2 1 . 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0 0 0 9 ( 2 0 1 3 ) 2 O 一0 1 0 5 —0 4
菌过滤器过滤 后 , 稀 释 4倍 ( 乙醇 、 丙 酮 浸 提 剂浓 度 为
2 O ) 作为母 液 , 置 4 ℃冰箱保存备用 。
供试菌 种 黄瓜 枯 萎病 菌 ( F u s a r i u m o x y s p o r i u m f . s p . c u c u m e r i n u m) 由 内蒙 古 农 业 大 学 植 物 病 理 研 究 室
微 孔滤 膜无菌
过滤器过滤后 分别 加入 已灭菌 的 P D A培 养基 , 比例 为
1: 9 制备平板 , 分别 以含有 2 n d 浸 提剂 的平板 为对照
责 任作 者 : 云兴 福 ( 1 9 5 8 一 ) , 男, 硕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
为 高寒 地 区蔬 菜栽 培 生理 。E - ma i l : y x { 5 8 0 7 @1 6 3 . c o m . 基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资助 项 目( 3 0 9 6 0 0 6 8 ) ; 内蒙 古 民族 大
验在此基础上优选 5 0 m g / mL浓度 的浸 提液 , 进 一步从
对病菌 的直接致病作用角度探讨 其化感抑 制作用机理 ,
以期将西芹 这种广 泛栽 培的作 物开发 成一种 新 型的植
物源抑菌剂 , 也为今后生物源农 药的理论研究 和生产实 践应用等方面提供 理论依据 。
1 材料 与方 法
由镰 刀菌 属 ( F u s a r i u m) 真菌 引起 的维 管束 土 传病 害现 已成为 植物 的 主要病 害之 一 。关 于黄瓜枯 萎 病菌
的致病机理 , 很多 学 者E 1 - 4 ] 认 为分 生孢 子在 幼根 表 面萌 发, 产生菌丝 , 菌丝 通 过根部 伤 口和侧 根分 枝处 的裂缝 和茎基部裂 口处侵 人 , 然 后在 薄壁 细胞 间生 长扩 展 , 进 人维管束 , 堵塞 了导 管 , 同时病菌 产生 的果 胶酶 水解 植 株细胞 的中胶层或原果胶物 质 , 从 而导致 了水分 和养分 运输受阻 , 最终表现为植 株萎蔫 。
植物通过其 根系 分泌 物 、 浸提 液 、 腐解 液等 方式 对 微生物菌丝或菌体生长 、 产孢及 孢子萌发 有着直 接 的化 感抑制作用 。瑞 香狼 毒萃 取物 对稻瘟 病 菌 的抑 菌机 理
主要是其 活性 成 分通 过 渗 透方 式 进 入 细胞 , 破坏 线 粒 体, 降解细胞 器 , 导 致细胞不 能正 常生长代谢 , 进 而抑制 了菌丝生长 , 孢子 的萌发 和生长_ 5 ] 。嫁接茄根 系分 泌物
摘
要: 以美国西芹种子为试材 , 采 用孢 子 萌发 法和液体培 养 法, 研 究 了西 芹种 子浸提 液对
黄瓜枯萎病 茵菌丝 生长 、 孢子形成和孢 子 萌发 的影响 , 以探 讨其化 感作 用机 理。结果表 明 : 经西
芹种 子 各 浸 提 液 化 感 作 用 后 , 黄瓜 枯 萎 病 菌 菌 丝 变 细 , 分叉 少; 孢 子形成、 孢 子 萌发 均 受 到 不 同程
1 . 1 试 验 材 料
供试芹菜品种 为美 国西芹 。
种子浸提液制备 : 将 西 芹 种 子 用 蒸 馏 水 洗 净 吸 干, 分别 用 8 O 乙醇 、 8 0 丙 酮 和蒸 馏水 3种 浸 提剂 按 1: 5 g / mL进行浸提 。于常温下振荡浸提 2 4 h经无
1 . 2 试 验 方 法
萌发、 菌 丝 生 长 和 病 原 菌 生 物 量 都 有 一 定 的 抑 制
作 用 。
该实验室前期 研究 发现 西芹 种子 的蒸馏 水 、 乙醇 、
丙酮浸提 液对 黄瓜 枯萎病 菌 有化 感抑 制 效应[ 9 ] 。该试
第一 作者 简 介 : 贾俊 英 ( 1 9 7 3 一 ) , 女, 内 蒙 古通 辽 人 , 博 士, 副教 授 , 现 主要 从 事 西 芹 种 子 对 黄 瓜 枯 萎 病 菌 化 感 作 用 的研 究 等 工 作 。
提供 。
抑制了黄萎 病 菌孢 子 萌发 和菌 丝生 长r 6 ] 。陈红 兵 等[ 7 ]
发现 , 万寿菊根提 取物对西 瓜枯萎病 菌菌 丝生长有 明显
的 抑 制 作 用 。黄 瓜 抗 病 品种 根 系 分 泌 物 对 病 原 菌 孢 子
菌种制备 : 将黄 瓜枯萎 病 菌接 种 于 已灭 菌 的 P D A 培养 基上 , 在 2 5 ℃下培养 1 周, 复壮菌种待用 。
北方 园艺 2 0 1 3 ( 2 0 ) : 西芹种 子浸提液对 黄瓜枯 萎病菌 的化感作 用机理研 究
贾 俊 英 ,云 兴 福
( 1 . 内 蒙古 民族 大 学 农 学 院 , 内蒙古 通辽 0 2 8 0 0 0 ; 2 . 内蒙古 农业 大 学 农 学 院 , 内蒙古 呼和浩 特 0 1 0 0 1 9 )
E - ma i l : j j y 5 0 9 6 2 8 @1 6 3 . c o n. r
1 . 2 . 1 西芹种 子各浸 提液处理对黄瓜 枯萎病 菌菌丝形
态结构 的影响 平板制备 : 选择 化感效应最佳 浓度 的浸
提液 ( 浓度 为 5 0 mg / mL ) , 采用 0 .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