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
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七七事变(2)正面战场(3)日军的滔天罪行(4)抗战的胜利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
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2)(1)内战的爆发(2)重庆谈判(3)战略反攻(4)三大战役(5)北平谈判(6)占
领南京
3掌握七七事变的时间,标志,并归纳日军侵华的几次事变: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时间及侵占地区。
4
掌握南京大屠杀的时间,(联系电影《南京大屠杀》《南京南京》《拉贝日记》等)。
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是“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帝斗争的首次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胜利原因。
(民族抗战与战争性质、两大战场相互配合、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战线、持久战、全面抗战、敌后根据地、斗争求团结)、国际援助、中日两国国情比较等)
一、抗日战争
1、侵华战争
二、(1)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攻占沈阳。
(2)1932年1月,日本侵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
(3)1935年,日本侵略军为侵占中国华北而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
(4)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5)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
2、日军的滔天罪行
(1)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2)1941年初,日军对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村民进行残酷屠杀。
此外,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还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称为“七三一部队”。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形成: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
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宣告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建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意义: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参加的团结抗日的全民族统一战线。
从此,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入了一个全民族抗战的崭新阶段。
4.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抗战及其意义
(1)四次会战:松沪会战(谢晋元)、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2)意义:国民党正面战场是当时抗日的主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牵制了日军的主力,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也鼓舞了全国人民,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5.百团大战
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活动日益严重。
日本重点进攻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战场。
概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
目的:为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争取形势好转
评价: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6.抗日战争胜利
(1)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两个战场合作抗日):抗战全面展开后,形成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
在初期正面战场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承受更大的压力,付出巨大的牺牲,为主战场。
两个战场同样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
(2)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3)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
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它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