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精品资料:钣金件质量检验技术要求(图文并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技术要求 (4)
1.1.外观及表面状态一般要求 (4)
1.1.1.零件的毛刺面朝向要求 (4)
1.1.2.冲裁类平板零件圆角要求 (4)
1.1.3.零件上止裂孔、工艺槽要求 (5)
1.1.4.弯曲零件未注圆角R要求 (5)
1.1.5.翻边攻丝质量要求 (5)
1.1.6.自铆质量要求 (7)
1.1.7.零件表面的外观要求 (8)
1.2.钣金冲压件毛刺的要求 (8)
1.2.1.毛刺的高度定义 (8)
1.2.2.结构件的毛刺区域分类 (8)
1.2.3.钣金冲压件毛刺质量要求 (12)
1.2.4.钣金冲压件的熔渣要求 (13)
1.2.5.钣金冲压件的接刀痕的要求 (13)
1.3.钣金冲压件公差要求 (13)
1.3.1.公差要求 (13)
1.3.2.钣金件冲压公差等级代号及数值 (14)
1.3.3.其它说明 (18)
2.检验规则 (19)
2.1.检验类别 (19)
2.1.1.一般检验 (19)
2.1.2.补充检验 (19)
2.2.检验原则 (19)
2.3.检验规定 (19)
图目录
图 1 折弯件毛刺方向示意图 (4)
图 2 平板件的尖角示意图 (4)
图 3 止裂孔直径示意图 (5)
图 4 工艺槽口示意图 (5)
图 5 翻边攻丝示意图 (6)
图 6 薄板连接用带锥台翻边攻丝孔结构示意图 (6)
图 7 自铆连接示意图 (7)
图 8 钣金件毛刺示意图 (8)
图 9 户外机柜类A、B类区域判断示意图 (10)
图 10 室内机柜类A、B类区域判断示意图 (11)
图 11 插箱类A、B类区域判断示意图 (11)
图 12 拉手条及面板等小五金类A、B类区域判断示意图 (12)
图 13 盒式类A、B类区域判断示意图 (12)
图 14 倒角高度示意图 (13)
表目录
表 1 平板件圆角半径r值 (4)
表 2 普通翻边高度H值和螺纹最少反复打入次数 (6)
表 3 薄板连接用带锥台翻边攻丝孔翻边高度H值和螺纹最少反复打入次数 (6)
表 4 自铆参数表 (7)
表 5 自铆连接点最小承力表 (7)
表 6 毛刺高度的极限值 (12)
表 7 钣金公差数值表 (14)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Specification For Sheet-metal Punching Part
范围Scope: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的钣金冲压件(表面处理前)的质量要求、检验规则。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钣金冲压件(表面处理前),设计图中有注明的要求以设计图为准,图中未注明的按此规范为准。
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规定了钣金冲压件(零件级)的质量要求及检验规则。
关键词Key words:
外观、表面状态、工艺槽口、圆角半径、A类区域、B类区域、毛刺、毛刺高度
本公司技术文件优先级说明:
本公司产品生产执行的技术文件有:本公司图纸、本公司企业标准规范、通信设备行业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国际标准。
这些标准的优先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本公司图纸--本公司企业标准规范--通信设备行业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国际标准。
如果各级文件之间有不一致的地方,应按最高级别的文件执行。
在本公司企业标准规范中,产品专用标准优先于通用技术标准。
缩略语Abbreviations 英文全名 Full spelling 中文解释 Chinese explanation
表面和底面、高度大于1.8米的机柜顶面以及安装支架、
绑线架、内部框架、内部焊件的所有表面等。
除1、2级表
面外的表面均为3级表面。
1.技术要求
1.1.外观及表面状态一般要求
1.1.1.零件的毛刺面朝向要求
毛刺面朝向零件里面,如图1:
图 1 折弯件毛刺方向示意图
特殊情况:按编码级分析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零件的毛刺面应在里面或非功能面;如“L”型的零件为滑道,则毛刺面应在零件的外面,与上图相反。
1.1.
2.冲裁类平板零件圆角要求
图样上未注明的外形和内缘小于或等于90°的尖角处应制成圆角(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其圆角半径r按0规定。
图 2 平板件的尖角示意图
表 1 平板件圆角半径r值
材料厚度t ≤0.3 >0.3~0.5 >0.5~1 >1~2 >2~3 >3
圆角半径r≤0.2 0.3 0.5 1 1.5 0.5t
1.1.3.零件上止裂孔、工艺槽要求
当设计文件或图样上注明允许开止裂孔或工艺槽口时,其止裂孔直径和工艺槽口尺寸,按下列要求选择:
1、止裂孔直径d(见图3)不大于2t;
图 3 止裂孔直径示意图
2、工艺槽口尺寸L和b(见04);
当t>0.5mm时,1mm<b≤1.5 t (如1.5t<1,则b=1);
当t≤0.5mm时,b=1mm。
L≥t+r+0.5b
图 4 工艺槽口示意图
1.1.4.弯曲零件未注圆角R要求
当图样上未注明弯曲半径时,允许按内弯曲半径R不大于t(t为材料厚)且最小值为0.2。
1.1.5.翻边攻丝质量要求
1、普通翻边高度H值和螺纹寿命满足以下要求:
图 5 翻边攻丝示意图
表 2
普通翻边高度H值和螺纹最少反复打入次数
螺纹规格板厚T
翻边高度H
(公差+0.3~0)
内圆角R
最大值
最少反复打入次数
M3
0.8 1.8
0.3 12
1.0 2 30 1.2
2.2 30 1.5 2.4 30
M4 1.0 2.4 30 1.2 2.6 30 1.5 3 30
M5 1.2 2.4 30 1.5 2.7 30
2、薄板连接用的带锥台翻边攻丝
该翻边攻丝孔用于薄板连接的场景,实现M3国标沉头螺钉在0.8、1.0mm板材上不凸出板面,使翻边高度H值和螺纹寿命满足以下要求
图 6 薄板连接用带锥台翻边攻丝孔结构示意图
表 3 薄板连接用带锥台翻边攻丝孔翻边高度H值和螺纹最少反复打入次数
螺纹
规格
材料板厚T 翻边后底孔内径
D1(参考)
翻边高度H
(公差+0.2~0)
沉头孔大径D3
(公差±0.1)
最少反复
打入次数M3 钢
<0.8 不允许 M3 翻边攻丝
0.8 Φ2.5 2.5 Φ4.512
1.0 Φ
2.5 2.5 Φ4.530
≥1.2不需采用带锥台翻边攻丝,即可实现沉头螺钉无凸出
3、翻边后孔边不允许有裂纹、口部不齐等缺陷。
不需采用带锥台翻边攻丝,即可实现沉头螺钉无凸出1.1.6.自铆质量要求
1、自铆工艺参数参照以下表和图:
表 4 自铆参数表
序号被铆板厚T2 翻边孔高度h
1 0.6 1.1
2 0.8 1.2
3 1 1.4
4 1.2 1.6
图 7 自铆连接示意图
2、铆合孔内不允许有铁屑存在,自铆处不允许出现铆偏(肉眼可视),裂纹数不超过3条。
3、板厚T2≥0.8mm时,铆合后表面不允许凸起;被铆板厚T2<0.8mm时,被铆板不沉孔,允许表面凸起,
凸起高度不超过T1。
4、铆合后两板之间能承受拉力符合下表要求。
表 5 自铆连接点最小承力表
T1+T2 0.8+0.8及以下0.8+1.0 1.0+1.0 1.0+1.2及以上
拉力≥250N ≥350N ≥450N ≥600N
1.1.7.零件表面的外观要求
按相应产品(机箱、机柜、拉手条等)质量要求。
1.2.钣金冲压件毛刺的要求
1.2.1.毛刺的高度定义
毛刺高度是指冲裁后冲件断面边缘锋利的凸起的高度(h),详见0。
图 8 钣金件毛刺示意图
1.2.2.结构件的毛刺区域分类
根据毛刺的要求将结构件的边角分为A类区域和B类区域:
A类区域:在钣金供应商交货时,产品在正常工作位置手能触膜到的边角区域;以及设计图中特别要求的部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特殊位置:
需要过线缆的孔或槽;
连接器的安装孔;
有相对滑动的边角。
B类区域:不属于A类的区域都为B类区域。
结构件A类区域和B类区域的判断原则举例说明如下,如03:
图 9 户外机柜类A、B类区域判断示意图
图 10 室内机柜类A、B类区域判断示意图
图 11 插箱类A、B类区域判断示意图
图 12 拉手条及面板等小五金类A、B类区域判断示意图
图 13 盒式类A、B类区域判断示意图
1.2.3.钣金冲压件毛刺质量要求
A类区域:
A类区域须将毛刺去除干净,用棉纱手套去检验,如有棉纤维残留在冲压件上则认为不合格。
B类区域:
B类区域的毛刺高度需在0的极限值内,供应商可根据0中的极限值制订不同的标准样板,用标准样本比对或在显微镜下量测毛刺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表 6 毛刺高度的极限值
材料抗拉强度(Mpa)
板材厚度
>0.4 ~0.7 >0.7 ~1.0 >1.0 ~1.6 >1.6 ~2.5 >2.5 ~4.0
>100~250 0.12 0.17 0.25 0.37 0.54
>250~400 0.08 0.13 0.18 0.26 0.37
>400~630 0.05 0.07 0.11 0.16 0.3
去除毛刺后的倒角要求:
去除毛刺后的状态为斜角或圆角,斜角和圆角需满足以下要求,如图14所示:
图 14 倒角高度示意图
1.2.4.钣金冲压件的熔渣要求
对于通过熔化方式(如laser切割、等离子切割等)获得零件外形及内孔而产生的熔渣必须去除干净。
1.2.5.钣金冲压件的接刀痕的要求
冲压过程中产生的接刀痕可接受,凸起高度不超过板厚的15%。
1.3.钣金冲压件公差要求
1.3.1.公差要求
1、图纸尺寸注明了公差值的按图纸公差要求
2、未注尺寸公差一般在二维图技术要求作了如下说明:“未注尺寸公差参照DKBA4031钣金工艺设计规范中钣金件公差设计f级或m级精度要求”, f级或m级公差值见表7:
1.3.
2.钣金件冲压公差等级代号及数值
钣金冲压件公差等级分为两级,即f级和m级,f级的要求要高于m级。
表7 钣金公差数值表
特征分类尺寸分类特征示意图
f级(精密精度) m级(中等精度)
≤63 63~160 160~400 400~1000 >1000 ≤63 63~160 160~400 400~1000 >1000
冲裁特征圆孔直径±0.10±0.15±0.20- - ±0.15±0.20±0.30- - 孔间距±0.10±0.15±0.20±0.25±0.30±0.15±0.20±0.30±0.40±0.50孔边距±0.10±0.15±0.20±0.25±0.30±0.15±0.20±0.30±0.40±0.50直边距±0.10±0.15±0.20±0.25±0.30±0.15±0.20±0.30±0.40±0.50
冲裁角度
±0°30'±0°30'±0°30'- - ±1.0°±0°30'±0°30'- - ①
特征分类尺寸分类特征示意图
f级(精密精度) m级(中等精度)
≤63 63~160 160~400 400~1000 >1000 ≤63 63~160 160~400 400~1000 >1000
成型孔到折弯边距离±0.15±0.20±0.20±0.25±0.30±0.20±0.30±0.50±0.50±0.50
特征
(1次折弯)
直边到折弯边
距离±0.15±0.20±0.20±0.25±0.30±0.20±0.30±0.50±0.50±0.50 (1次折弯)
孔间距±0.20±0.25±0.25±0.30±0.40
±0.25±0.30±0.50±0.50±0.75 (2次折弯) ②②②②②
折弯边到折弯边
距离±0.15±0.20±0.20±0.25±0.30±0.25±0.30±0.50±0.50±0.75 (2次折弯)
直边到折弯边
距离±0.20±0.25±0.25±0.30±0.40±0.30±0.40±0.50±0.75±1.00 (3次折弯)
折弯边到折弯边
距离
±0.25±0.30±0.30±0.40±0.50±0.30±0.40±0.50±0.75±1.00 (4次折弯)
孔间距±0.20±0.25±0.25±0.30±0.40
±0.30±0.40±0.50±0.75±1.00 (4次折弯) ②②②②②
特征分类尺寸分类特征示意图
f级(精密精度) m级(中等精度)
≤63 63~160 160~400 400~1000 >1000 ≤63 63~160 160~400 400~1000 >1000
成型特征直边到直边距离
±0.20±0.25±0.25±0.30±0.40±0.30±0.40±0.50±0.75±1.00 (4次折弯)
局部成型≤10 10~25 25~63 - - ≤10 10~25 25~63 - -
形状尺寸±0.15±0.20±0.30- - ±0.20±0.30±0.50- -
局部成型
±0.15±0.20±0.20±0.25±0.30±0.20±0.30±0.50±0.75±1.00位置尺寸
压死边长度±0.15----±0.30----
压死边厚度0.2
- - - - 0.3
- - - -
(无间隙) 0 0
压死边厚度
±0.20- - - - ±0.30- - - - (有间隙)
折弯角度
±0.5°±0.5°±0.5°±0.5°±0.5°±1.0°±1.0°±1.0°±1.0°±1.0°①
特征分类尺寸分类特征示意图
f级(精密精度) m级(中等精度)
≤63 63~160 160~400 400~1000 >1000 ≤63 63~160 160~400 400~1000 >1000
其它
特征
喷涂保护尺寸±1.0±1.5±1.5±1.5±2.0±1.0±1.5±1.5±1.5±2.0丝印尺寸±0.5±0.5±0.5±0.5- ±0.5±0.5±0.5±0.5-
说明:
上表适用于厚度不大于1.5mm板材,大于1.5mm厚度的板材其公差可酌情相应增加30%左右;
上表适用于冷轧板、镀锌板等常用板材,弹簧板等板材其公差可酌情相应增加;
压印、压字、加强筋、线桥、凸台、敲落孔、百叶窗等特征公差均可参照局部成形公差值;
压铆螺母/螺柱/螺钉等位置尺寸公差值在其底孔的位置尺寸公差值基础上加±0.05;
注示为①的冲裁角度、折弯角度的尺寸分段分别指相应特征冲裁短边尺寸、折弯短边尺寸数值分段;
注示为②的公差数值根据工序调整(先折弯后冲孔)可按冲裁孔间距标注公差;
注示为③的平面度尺寸分段指平面内最大对角线长度尺寸分段;
直线度公差值可参照上表中的平面度公差值执行;
对于多于4折的折弯特征,其累积公差按每折加±0.05的精度来处理;
对于多于4折的折弯特征,可以提高其中某一折的尺寸精度,提高的精度值可参照1次折弯精度;
对于上表中未列出的特征,其尺寸公差可参照相似/相近的特征公差来处理;
1.3.3.其它说明
钣金件尺寸及公差要求是指钣金件成品尺寸及公差,即表面处理(钝化、氧化、电镀、喷涂等)后的尺寸及公差;
2.检验规则
2.1.检验类别
2.1.1.一般检验
一般检验是指根据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对钣金冲压件进行的外观检验、尺寸及公差配合检验及常规性能检验。
外观检验是依靠手摸、目测、光照反射、光照投影等方法对钣金冲压件的外观进行检验;
尺寸及公差配合检验是采用工具、夹具、量具,以检验钣金冲压件的尺寸、形状、位置公差;
一般检验可按工艺文件要求或采用标准样件作为对照判定的依据。
2.1.2.补充检验
补充检验是指一般检验以外的检验。
它包括硬度检验、磁性检验、弹性检验、渗透检验、无损探伤检验等。
2.2.检验原则
钣金冲压件必须进行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和验收检验;
钣金冲压件原则上只进行一般检验;
当设计图样或其它技术文件有具体要求时,应进行补充检验;
批量生产的钣金冲压件,按需要可进行抽检或全检,抽检的方法一般按GB 2828和GB 2829的规
进行;全检一般仅检验主要部分(包括特定的外观要求)。
2.3.检验规定
冲裁、剪切零件的外形按最大尺寸处进行测量;内孔按最小尺寸处进行测量;
止裂孔直径及工艺槽口尺寸,只在展开料时检查,零件成形后不作检查;
加工后易变形,而在装配时能重新恢复所需几何形状的零件,其尺寸和形状误差,可在装配状态下测量,在自由状态下允许超出极限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