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第3版) 全套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制定课程大纲
认知发展理论 成熟社会化理论 教育训练理论
包含心理动力的发展、社会情感的发展、 逻辑知识、物理知识、社会知识、表现知 识等方面; 包含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和自我控制、社 会的相互作用、适应学校、成就动机和成 功感、好奇心和探索性、创造力等内容; 包含有社会交往、自我服务、运动技能、 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内容。
第一节 儿童观的界说
二、 儿童观的种类
儿童观的种类
儿童是“小大人” 儿童是“白板” 儿童是“有罪的” 儿童是“花草树木” 儿童是“私有财产” 儿童是“未来的资源” 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第二节 儿童权利的扩大与保护
一、 儿童权利的国际认识
儿童权利的国际认识
1924年《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 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 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 1990年《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 界宣言行动计划》
二、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和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 山区、牧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也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境。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学前教 育的法规和政策,鼓励多种形式创办学前教育机构, 从而促进了城市、县镇、乡村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 儿童权利的扩大与保护
三、 儿童权利的保障与实施
儿童权利的保障与实施
(一) 儿童权利保障的绩效与困境
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一、 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
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
每个儿童拥有的出生权、姓名权、国籍权、 生存权、发展权、学习权、游戏权、娱乐权、 休息权、教育权等,应该得到我们的承认、尊 重和保护。
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七、 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
·儿童生理、心理、精神、道德、社会性的发 展是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的侧面,它们构成一个 整体,互相联系,彼此制约
·儿童道德、社会性的发展也与大脑的发育息 息相关
第四节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9—2020年)》 简介
第三章 学前教育观
第四节 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
三、 全面教育儿童
全面教育儿童
第四节 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
四、 寓教于活动中
寓教于提活供动操中作。
提供游戏。
提供教学。
提供劳动。
为儿童提供观察、散步、娱乐等方面活动的 机会。
第四节 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
五、 教育要儿童化
教育要儿童化
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到儿童化,不能 “小学化”、“成人化”。 儿童化首先体现在内容的选择上。 儿童化还体现在方法的运用上。
第二节 儿童权利的扩大与保护
二、 儿童权利的中国承诺
儿童权利的中国承诺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1年《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1992年《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01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 2019年《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 标实施意见》
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
第二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
一、 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观点
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观
第二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
二、 学前教育课程的框架结构
学前教育课程的框架结构
(一) 学前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 (二) 儿童的学习、发展与教学过程
第二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
三、 学前教育课程的拟定
学前教育课程的拟定
动手能力不同
兴趣爱好不同
第四节 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
八、 争取家庭配合
争取家庭配合
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学前教育法规的精神,使家长能 正确地理解学前教育。 教师要利用儿童入所入园的时间,及时与家长沟通。 教师要教给家长一些卫生保健知识,使家长能帮助 孩子形成正确的卫生习惯。 教师要教给家长一些教育知识,使家长能掌握教育 孩子的主动权。
五、 考虑儿童的学习方式
考虑儿童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重视儿童个体在学习方式上所 表现出来的差异,从每个儿童最擅长、 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中找到切入点,设计 出与儿童个体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教育 活动,使每个儿童能通过最合适的入口、 最顺利的路径来学习,获得最大化、最 优化的发展。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
六、 利用儿童的强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价值
保证了胎儿 健康的出生
保证了婴儿 及时的成长
保证了幼儿 迅速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国 人民的共同努力,新中国成立 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 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不断发 展壮大。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 展和学前教育事业的完善,学 前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 事业发展的意见》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发展
四、 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社区学前教育与托儿所、幼儿园相比,是一 种非正规化的学前教育,受到世界学前教育 发达国家的普遍关注。 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政府出台一系列文件
一、 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
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
最初出现在古代欧洲一些哲学家的著作之中 较集中地反映在众多教育家的教育论著中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二、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德国教育家F•W•福禄培尔(1782—1852)
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要全面
学前教育 要遵循儿童的自然
要注意游戏化
二、 深入研究儿童
深入研究儿童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
三、 构建独特环境
构建独特环境
营造尊 重每个 儿童的 文化和 语言的 环境
创设发 展每个 儿童的 兴趣和 能力的 环境
构建促 使每个 儿童获 得进步 和成功 的环境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
四、 开展小型活动
开展小型活动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
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1) 发展小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儿 童的抵抗力,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身心正常发展。 (2)发展小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言及 认识周围环境事物,使小儿智力得到发展,并获得简单知识。 (3)进行友爱、礼貌、诚实、勇敢等良好的品德教育。 (4)培养小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与人交往等各
第四节 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
六、 教育要多样化
教育要多样化
有赖于全班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 动的相互结合、互相补充。
为儿童创造自选活动、自由活动、个人游 戏的机会。
采用几种教育形式,使之相互配合。
第四节 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
七、 因儿童而施教
因儿童而施教
积极性不同 接受能力不同
教师的教育 策略应不同
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二、 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
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
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三、 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
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
儿童的发展有极大的潜力。 儿童发展的潜力只有通过适当 的环境和教育,才能挖掘出来。
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四、 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
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
第四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
一、 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原则
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原则
·承认儿童权利 ·反映民族特色 ·面向世界 ·尊重儿童特点 ·挖掘儿童潜力
第四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
二、 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三、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 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 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 学前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学前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学前教育的社会化 学前教育师资的资格与培训,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 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他 们会对同一个环境做出截 然不同的行为反应。
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五、 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六、 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
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
·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儿童活动的另一类是交往活动
利用儿童的强项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
七、 实行多元评价
实行多元评价
第六节一、《把关发于展当学前前发教展育学摆前在更教加育重的要的位置 二、 多种形式扩大学若前干教意育见资源》简介
三、 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四、 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五、 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 六、 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 七、 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 八、 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九、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十、 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我国现代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1892—1982)
·要注意多样性 ·要对幼儿加以指导 ·幼儿园要和家庭紧密配合 ·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 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要考虑儿童的特点 ·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第三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习方法
一、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六、 学前教育发展的未来
学前教育发展的未来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目标
一、 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一) 托儿所的保教目标 (二) 幼儿园的保教目标 学前教育目标的特点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目标
二、 中外学前教育目标的比较
中外学前教育目标的比较
第四节 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
一、 热爱每个儿童
热爱每个儿童
教师要热爱 每一个儿童, 均一视同仁。
教师要关 心儿童,爱 护儿童。
教师对儿童 的爱要讲理 智,而不应溺 爱。
第四节 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
二、 尊重每个儿童
尊重每个儿童
信任儿童
杜绝体罚儿童
尊重儿童的隐私
保护儿童的自尊心
鼓励儿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
学前教育课程的拟定
(二) 确立课程目标
学前教育课程的拟定
(三) 编排课程的形式
不同的理论流派反映在课程的组织形式也是不同的
第二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
四、 学前教育课程观的测试
学前教育课程观的测试
(一) 试题及内容 (二) 答案及评价
第三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案
一、 发展儿童认知 二、 提高儿童能力 三、 陶冶儿童情感 四、 训练儿童行为 五、 协调家园关系
学前教育学(第3版) 全套课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
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
学前教育是……
1)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2)对“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3)从胎儿到正式受教育前这段时期的幼年照管和教育 4)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 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个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学的观念。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
一、 实现角色转换
实现角色转换
使教师角色发生变化,从“专家”的角色转换 为“指导者和协助者”、“促进者”、“创 造”者、“组织”者、“建议”者、“记录” 者、“评价”者。
使纵向的指挥与服从的师生关系切换为横向 的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
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课程
第一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界定
一、 学前教育课程的含义
学前教育课程的含义
我国学前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沿 用苏联的课程观, 把幼儿园的课程 主要看作是幼儿园的学科教学活 动,即幼儿园设置的体育、语言、 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科目。
第一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界定
二、 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
(一) 教学与自学相结合 (二)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 博览与精读相结合 (四) 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 (五) 预习与复习相结合
第三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习方法
二、 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第二章 学前儿童观
第一节 儿童观的界说
一、儿童观的概念
儿童观的概念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 和,它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利、儿 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 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加强对学前儿童的指导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三、 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1870—1952)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必须通过自由活动、自我控制、
自我教育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 ·教师要为儿童创设环境
·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活动 ·要重视儿童的“自动教育” ·要重视教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