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
姜瑞勤;郭广英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者64例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分为A组(n=32,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B组(n=32,行传统外科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外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年(卷),期】2017(008)006
【总页数】2页(P32-33)
【关键词】消化道早癌;癌前病变;内镜
【作者】姜瑞勤;郭广英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内蒙古包头 014030;内蒙古包头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内蒙古包头 014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消化道早癌主要指的是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发生肿瘤细胞浸润现象而形成的一种消化道肿瘤,包括早期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等[1]。

相关文献报道[2],介入治疗后消
化道早癌患者的生存率高达90%,早发现和早诊治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其已经成为临床治疗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理想选择。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者64例作为观察目标,现进行以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者64例作为
观察目标,入选病例均符合《消化道早癌或癌前病变诊断标准》[3]。

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57.3±3.7)岁。

病灶所在部位:结肠25例,食管10例,胃部29例。

按照数字表法分为A组(n=32)和B组(n=32)。

分析并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术前8 h上消化道早癌患者需要禁止饮食和饮水,术前给予患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作肠道清洁处理。

A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给予患者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采用染色剂将肿瘤边界清楚显示出来,在与边界外侧相距5 mm处作相应的标记,于标记处黏膜下多点注射5 ml靛胭脂+100 ml玻璃酸钠+1 ml肾上腺素混合液。

确定注射病变抬举之后,顺着标记物采用DUIL刀进行环形切开。

与此同时对病灶进行反复注射、分离等操作,保证其完整切除。

术后及时进行病理检查,并予以抗炎、补液等基础治疗。

B组行传统外科手术。

1.3 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观察其术后是否出现吻合口瘘、感染、出血、食管反流、食管狭窄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手术时间为(86.6±38.0)min,住院时间为(10.2±3.4)d,并发症发生率
为18.75%(6/32);B组手术时间为(203.2±63.1)min,住院时间为
(22.3±9.5)d,并发症发生率为43.75%(14/32),经对比,B组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长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

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其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非常严重[4-6]。

目前,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经过临床实践证实[7],其对该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借助专用器械和辅助设备的帮助,可使切除组织深度拓展至黏膜下层范围,并一次性的完整切除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达到预期的根治效果[8-11]。

本实验发现,A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比较,A组优于B组(P<0.05)。

可见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外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关文献】
[1] 孙曦,张修礼,卢忠生,等.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切除与外科手术切除的效价比对比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1):15-17.
[2] 蒋良君,阳学风,傅念,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2):3007-3008.
[3] 张健,康倩,汤珊,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不同部位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8):957-960.
[4] 张明黎,王业涛,宋继中,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102例[J].中
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4):406-409.
[5] 孙娟,成宏伟.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疗效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6,28(4):199-202.
[6] 蹇明盛.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4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55.
[7] 袁胜春.EMR、ESD在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16):614.
[8] 余学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比较[J].中外医疗,2016,35(31):86-87,93.
[9] 沈陈波,杨建民,徐启顺,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比较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6):571-574.
[10] 王金臣,石丽红,唐成祥. ESD与传统手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费效比对比观察[J].中外医疗,2016,35(16):47-48,63.
[11] 孙趁意.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5):6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