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4)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共同生活, 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5)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迁入中国,同汉族、蒙、 畏兀儿等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师: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统一全国的呢?
拓展
延伸
说说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当今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件事吗?课后不妨查一查南水北调东线的走向。
板书设计
一、蒙古的兴起
1、蒙古族的居地和生活
2、12世纪蒙古社会的发展
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4、蒙古政权的建立(1206年)
二、元朝的建立
1、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
2、南宋的灭亡(1276年)
师:你觉得铁木真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师:元朝是如何建立并统一全国的呢?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元世祖在经济、政治、民族关系上是怎么做的呢?
师: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展
示
提
高
显示《元疆域图》
同学们能不能长找出台湾西藏的位置,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台湾和西藏是什么时候,你对台湾、西藏问题有什么看法?
2、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教学重点
“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教学设计
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四.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Hale Waihona Puke )全国各族人民处在一个中央政权管辖之下,加强了彼此间的交往和联系,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2)当时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做出贡献。
2、1276年元灭南宋。
3、抗元将领文天祥。
三、元朝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
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浣深远。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并管理大都地区;其他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初备人
丁曙韵
学区(校)审核
崔建军
中心教研组审核
局领导审核
课题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共22课时
第13课时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行省制度的建立等基本史实。
教师初备栏
教师复备栏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
引入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导入新课:教师可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学生回答出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及女真族建立的金之后,教师指出当时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由此导入新课。
师:提到蒙古族,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呢?
3、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4、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外交往
5、行省制度
6、民族融合
课后反思
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七年级历史下导学案初备人丁曙韵学区校审核崔建军中心教研组审核局领导审核课题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课型新授课总课时共22课时第13课时授课人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七年级历史(下)导学案
生:积极思考
自主
探究
合
作
交
流
教师展示《成吉思汗》像及《成吉思汗陵》照片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讲授新课: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在斡难河流域的一个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杰出的首领铁木真逐渐统一蒙古。
2、1206年,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二、元朝统一全国:
1、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1271年定国号为元,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4)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共同生活, 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5)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迁入中国,同汉族、蒙、 畏兀儿等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师: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统一全国的呢?
拓展
延伸
说说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当今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件事吗?课后不妨查一查南水北调东线的走向。
板书设计
一、蒙古的兴起
1、蒙古族的居地和生活
2、12世纪蒙古社会的发展
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4、蒙古政权的建立(1206年)
二、元朝的建立
1、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
2、南宋的灭亡(1276年)
师:你觉得铁木真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师:元朝是如何建立并统一全国的呢?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元世祖在经济、政治、民族关系上是怎么做的呢?
师: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展
示
提
高
显示《元疆域图》
同学们能不能长找出台湾西藏的位置,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台湾和西藏是什么时候,你对台湾、西藏问题有什么看法?
2、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教学重点
“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教学设计
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四.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Hale Waihona Puke )全国各族人民处在一个中央政权管辖之下,加强了彼此间的交往和联系,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2)当时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做出贡献。
2、1276年元灭南宋。
3、抗元将领文天祥。
三、元朝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
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浣深远。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并管理大都地区;其他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初备人
丁曙韵
学区(校)审核
崔建军
中心教研组审核
局领导审核
课题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共22课时
第13课时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行省制度的建立等基本史实。
教师初备栏
教师复备栏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
引入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导入新课:教师可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学生回答出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及女真族建立的金之后,教师指出当时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由此导入新课。
师:提到蒙古族,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呢?
3、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4、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外交往
5、行省制度
6、民族融合
课后反思
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七年级历史下导学案初备人丁曙韵学区校审核崔建军中心教研组审核局领导审核课题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课型新授课总课时共22课时第13课时授课人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七年级历史(下)导学案
生:积极思考
自主
探究
合
作
交
流
教师展示《成吉思汗》像及《成吉思汗陵》照片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讲授新课: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在斡难河流域的一个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杰出的首领铁木真逐渐统一蒙古。
2、1206年,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二、元朝统一全国:
1、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1271年定国号为元,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