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_古诗词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
步练习卷(1)
一、字词模块
1. 读拼音,写字词。

(1)在xī shū________的lí________笆旁,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田野里,一位老wēng________正在锄黄豆地里的zá________草。

(3)有个小孩趴在溪边bō________莲蓬。

2. 用“________”画出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3. 写出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疏疏:________。

阴:________。

(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________。

二、句子模块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日长”的意思是__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相媚好”的意思是________。

这两句词的意思是________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画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

(2)将“卧”换成“趴”好不好?________
A.好,“趴”的意思和“卧”相近,可以互换。

B.不好,“卧”巧妙地写出了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

(3)结合整首词,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
三、读写模块
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

(3)“急走”的意思是________。

(4)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

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

C.“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

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

(5)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________
课外阅读。

过①故人庄②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③,青山郭外斜。

开轩④面场圃⑤,把酒⑥话桑麻⑦。

待到重阳日,还⑧来就菊花。

【注释】①过:拜访。

②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③合:环绕。

④轩:窗户。

⑤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⑥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⑦话桑麻:闲谈农事。

⑧还:返,来。

(1)根据注释,我知道这首诗和本课三首古诗词的相同点是()。

A.都是描写田园的
B.都是描写会友的
C.都是描写童趣的
D.都是描写送别的
(2)诗句“________,________”描写的是山村风光,这两句诗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描述的。

(3)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理解错误的是()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B.诗人不喜欢乡村生活。

C.这两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描写出了山村生活的情趣。

D.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也写出了老朋友之间的情谊。

________
②诗句中的“斜”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

________
③诗的最后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

________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句子中,“卧剥莲蓬”是怎样的情景,用心想象一下,描绘出来。

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
步练习卷(1)
一、字词模块
1.
【答案】
稀疏,篱
翁,杂

【考点】
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
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看拼音写词语是低年级语文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解答】
稀疏篱;
翁杂;
剥。

2.
【答案】
,wú,yuè,蜓,宿
【考点】
形近字辨析
拼音
【解析】
本题考查了多音字的辨析和形近字。

如何辨析多音字,以义辨音是区别多音字读音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把字音和字义结合起来积累和掌握。

形近字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

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

简单的说形近字指某几个字看上去相似,但又不是同一个字的都称为形近字。

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积累即可完成。

【解答】
亡:[wáng]逃。

[wú]古同“无”,没有。

故“亡赖”的“亡”读音为wú。

乐:[lè]快乐。

[yuè]音乐。

故“清平乐”的“乐”读音为yuè。

蜻蜓:昆虫,身体细长,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生活在水边,捕食蚊子等小飞虫,能高飞。

故选“蜓”。

住宿:在外居住(多指过夜)。

故选“宿”。

故答案为:
wú yuè蜓宿
3.
【答案】
稀疏,树荫
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考点】
翻译句子
【解析】
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
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

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答】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意思是:稀稀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尚未形成树荫。

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意思是:最有趣的是那个最小的最顽皮的儿子,正躺在小溪边剥着莲蓬呢。

二、句子模块
【答案】
白天长了,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
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考点】
翻译句子
【解析】
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
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

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答】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答案】
互相逗趣,取乐,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
的呀?
【考点】
翻译句子
【解析】
考查了诗歌翻译,分析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
行揣摩,这样才能把握所翻译句子的大概意思。

【解答】
出自宋朝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答案】
最令人喜爱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中,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B
小溪两岸绿油油的庄稼,在草地里啄食昆虫的成群的小鸡,溪头大片的荷塘,田田的
荷叶。

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画面。

【考点】
诗词鉴赏
【解析】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

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
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
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
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水东面豆田锄草,二儿子正
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
莲蓬。

【解答】
考查了句子的意思。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写了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
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中,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考查了对字词的辨析。

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卧”巧妙地写出了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

因此将“卧”换成“趴”不好。

故选B。

考查了思维拓展。

结合诗句内容展开想象,例:小溪两岸绿油油的庄稼,在草地里啄
食昆虫的成群的小鸡,溪头大片的荷塘,田田的荷叶。

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
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画面。

故答案为:(1)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中,剥着刚摘下的莲蓬;(2)B;(3)小溪两岸绿油油的庄稼,在草地里啄食昆虫的成群的小鸡,溪头大片的荷塘,田田的荷叶。

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一片生
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画面。

三、读写模块
【答案】
宋,杨万里

奔跑
B
面对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孩子东张西望,四处搜寻飞来的蝴蝶。

【考点】
诗的思想情感
【解析】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题目的意思是:住宿在新市姓徐的人家开设的旅店里。

译文: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小路旁边的树上花已经凋落了,
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静景)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
色蝴蝶。

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动景)
【解答】
考查了对诗人及作品的了解,结合阅读及课内的学习完成。

考查了对诗歌的理解,结合“黄蝶”“菜花”可知写的是春季的景色。

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结合译文及课内学习完成。

考查了对诗歌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结合“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可知,由于新叶却刚刚长出,还
没有形成树阴,“枝叶繁茂”说法错误。

此为拓展题目,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完成,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A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由近及远
B
√,×,√
【考点】
诗词鉴赏
【解析】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律,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
家做客的经过。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
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
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解答】
考查了诗歌的主题。

结合内容理解,从陆游的《游山西村》和杜甫的《客至》可知,
和《过故人庄》一样都是描写田园的。

故选A。

考查了诗句意思的理解。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写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
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描写的是山村风光,这两句诗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描述的。

考查了诗句意思的理解。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写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
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这两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描写出了山村生活的情趣。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因此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考查了诗歌的意境鉴赏。

结合内容理解,①正确,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了农家恬静
闲适的生活,也写出了老朋友之间的情谊。

②有误,诗句中的“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不是“斜”字。

③诗的最后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

故答案为:(1)A;(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由近及远;(3)B;(4)
①√②×③√。

【答案】
最有趣的是三儿子,他扎着两个羊角辫,额前留着一缕刘海,他顽皮地从溪里摘下一
只大莲蓬,扑在草地上,慢慢地品味又香又嫩的莲子。

嘴里哼着小曲儿,还不时地摇
头晃脑,翘起的双腿还不停地上下摆动,真是快乐极了。

【考点】
诗词鉴赏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诗歌《清平乐•村居》中诗句意思的理解和掌握。

结合课内的
学习与理解完成。

【解答】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

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
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
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
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句子中,“卧剥莲蓬”描写
了最有趣的是三儿子,他扎着两个羊角辫,额前留着一缕刘海,他顽皮地从溪里摘下
一只大莲蓬,扑在草地上,慢慢地品味又香又嫩的莲子。

嘴里哼着小曲儿,还不时地
摇头晃脑,翘起的双腿还不停地上下摆动,真是快乐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