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两段关于“雪”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雪__________。

“__________”,这样的雪天,独坐斗室,听北风吹窗,愁绪萦怀;“__________”,这样的雪天,__________,品绿蚁新醅,暖意动心;“__________”,这样的雪天,晶莹世界,看素裹银妆,玉树清奇;“__________”,这样的雪天,青碧琉璃,感万物生机,趣味悠长。

白雪皑皑,造化之作,雕出了美丽,雕出了神奇,雕出了这如梦似幻的琼花玉树。

细细为赏之,却别有一番__________在心头。

(二)
冬日里,雪从天而降,带着理想的美好与安详,带着现实的不幸与残酷。

“山上的雪被风吹着,向小房遮蒙下来,像要埋蔽这傍山的小房似的。

一株山边斜歪着的大树,倒折下来。

寒月怕被一切声音扑碎似的,退缩到天边去了!”——这是萧红笔下的雪;“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黃,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这是老舍笔下的雪;“强烈的冰冻凝固了无限大的积雪面,在雪底下,二百四十个矿村偃卧着,仿佛已经消失了。

没有火的房子,和路上的石块一样冷,不能融解屋瓦上的厚层的雪。

在白色的平原里,这只是一堆白矿石,看来很像死了的村庄,罩上它的殓尸布。

”——这是左拉笔下的雪;“雪已经下了一个星期了。

我们可以说是到了世界末日。

偶尔向平原一看,它使我们的心都冰透了,那整个一片白茫茫的地方,全体是白的,冻结了的,并且像漆一样地发光,我们可以说是上帝包好了的球,预备送它回洪荒世界里去。

”——这是莫泊桑笔下的雪。

1. 根据文意,依次填入第(一)段引号内的诗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②乱云低薄幕,急雪舞回风
③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日开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A. ④②③①
B. ②④①③
C. ②④③①
D. ③④②①
2.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一见钟情 促膝长谈 滋味
B. 情有独钟 促膝长谈 韵味
C. 情有独钟 班荆道故 滋味
D. 一见钟情 班荆道故 韵味
3. 下列语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一项是( )
A. 山上的雪被风吹着,向小房遮蒙下来,像要埋蔽这傍山的小房似的。

B. 山上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

C. 在白色的平原里,这只是一堆白矿石,看来很像死了的村庄,罩上它的殓尸布。

D. 那整个一片白茫茫的地方,全体是白的,冻结了的,并且像漆一样地发光。

4. 对上面这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
的一项是( ) A. 萧红的雪景:阴柔悲寒。

B. 老舍的雪景:温情美丽。

C. 左拉的雪景:阴森恐怖。

D. 莫泊桑
雪景:荒凉死寂。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汤潜庵先生逸事 方苞
睢州汤公内召时,吴人已建生祠,刻石纪德政。

其殁也,巷哭里奠,搢绅学士争为诔表传记其家有状有志铭,有编年之谱。

而德教在民及诈不信之先觉,耳目众著,甚为万世标准者。

公巡抚江苏时,上言:“岁祲免租,民困少苏而已;必屡举于丰年,富乃可藏于民,免当年之租,半中饱于有司胥吏。

故每遇国有大庆,或水旱形见,不肖者转急征以待赐除。

必豫免;次年然后民不可欺,吏难巧法。

”圣祖皇帝深嘉与之,遂定为经.
法。

康熙年间,特谕户部。

自今以往海内农田正赋编折银,通三年轮免一年,周而复始,直省均以遍皆豫免,不问丰凶。

其后虽以西边事起中辍,而大训炳然。

是公之的的的
訏谟,实受其福者,非一世也。

淮泗涨漫,山阳等七州县,荡析.离居。

上南巡,命浚海口以泄积水。

敕于成龙主工值寻以廷臣议,使受靳辅节制。

成龙议工费八十余万,辅议海口沙淤,非起高邮车逻镇筑高堤,束内水高丈余,不能出海,费二百七十八万。

上召辅及成龙面询。

成龙力排辅议。

淮南士大夫惧伤坟墓田庐,亦廷争之。

乃命尚书萨木哈、学士穆成格会公及总漕徐旭龄合勘,兼问七州县耆老云何辅。

淮南士民言海口不宜罢工者十八九,谓宜并罢者亦十之一二,使者意向之。

公力争。

使者曰:“公言吾当口奏。

”及公内召,上语及海口。

公对:“开一丈有一文之利,一尺有一尺之利。

”上愕然曰:“尔时汝胡不言?”公乃俱陈前事。

诘旦,召使者质对,使者强辩。

公徐曰,某故知有此。

汝行后,即汇士民呈牒并某议,具文书印册存漕臣所,漕臣亦如之,存巡抚所。

檄取,旬日后可覆视也。

使者语塞,上怒,立罢之。

而发官帑,遣工部侍郎孙在丰往浚下河。

公里人有受业公门者,以黄门奉使过苏。

谒公曰:“吾师方严,孰敢以事请?但东南盐政,大病于商民,已闻知否?”公曰:“吾不知。

”因条举数事。

每发,公诘难,正言其非。

乃出谢.商人曰:“吾师素明达,独于兹事未谙见,谓无一可行。

”比使归逾月,次第禁革,一如所言。

黄门每语人曰:“吾师至诚,而或以术御人。

贤者固不可测也。


苏之巨室,有优恃容仪,每闯入民宅,多见貌相悦而与之私,或结党行强,所犯累累。

有司不敢诘。

闻公至,数月不出。

公使人微迹而得之,痛予杖。

戒勿仿筋骨,严伺守,故疮将合,更薄笞。

朔望载以徇于市及四郊。

久之,肤剥见骨。

逾半岁,始瘐死。

由是,奇邪浮淫者心悸,相劝改前行。

盖公之诚明仁勇,皆自学问中出,故道足以济物而政无所偏。

即此四事,已足征公治法之全矣,而记述者乃逸之。

(有删改)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遂定为经.法经:经典的
B. 荡析.离居析:分离,分散
C. 乃出谢.商人谢:道歉
D. 已足征.公治法之全矣征:证明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汤公坚持道德教化,对于奸诈之事常有先见之明,这两方面众所周知,堪称表率。

B. 汤公上书康熙减轻民赋,不论丰年灾年,轮流预作减免,此项谋画让百姓长期获利。

C. 治理淮泗水患时,围绕治理方案产生诸多分歧,汤公能秉持正见,支持于成龙观点。

D. 汤公最善吏事,从对苏州盐政伤民之事和浮淫之徒的处理上可以看出其独特才能。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祲免租,民困少苏而已;必屡举于丰年,富乃可藏于民,免当年之租,半中饱于有司胥吏。

(2)公使人微迹而得之,痛予杖。

戒勿伤筋骨,严伺守,故疮将合,更薄笞。

8. 请简要概括汤公为政的特点。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黜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①,况兹怀远公②。

我来限于役③,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注:①尚子,东汉时隐士。

②远公,即慧远,晋代著名僧人,隐居于庐山。

③于役:有事远行。

9. 本诗前十句是怎样围绕“湖中望山”展开的?请简要分析。

10. 诗歌后八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亲贤臣,远小人,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3)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日星隐耀,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5)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
(6)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
(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______________。

(《论语》)
(8)集大成也者,______________。

(《孟子》)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阿菊
叶圣陶
①阿菊的父亲是给人家做零雇的仆役的。

人家有喜事丧事,雇他去上宾客们的菜,伺候宾客们的茶水烟火。

人家干喜庆哀吊的事,酒是一种普遍而无限量施与的东西,所以他尽有尽量一醉的机会;否则也要靠着酱园里的酒缸盖上,喝上两三个铜子麦烧,直到酱园收夜市,店门快关了,才无可奈何地喝干了酒,一摇一摆地归家去。

②阿菊的母亲是搓草绳的,伊从起身到睡眠总坐在一条破长凳上,两手像机器似地工作。

当阿菊初生时,他尖着小嘴衔着伊的乳,小手没意识地抓着,可爱的光辉的小眼睛向伊的面庞端相着;对于那些,伊似乎全无知觉,只照常搓伊的草绳。

柔和的催眠声,亲密的抚慰语,在伊的声带和脑子里是没有种子的!
③阿菊今年是八岁了。

除了一间屋子和门前的一段街道,他没有境遇;除了行人的歌声,小贩的叫卖声,母亲的咳嗽声,和自己的学语声,啼哭声,他没有听闻;除了母亲,他没有伴侣——父亲只伴他睡眠;他只有个很狭窄的世界。

今天他才从这很窄狭的世界投入到一个宽阔的世界里!
④一位女教师抚着他的肩,慈爱地轻婉地问道,“你知道你自己的名字么?”他从没经过被询问,这是骤然闯进他生命里的不速之客,竟使他全然无法应付。

他红丝网满的眼睛瞪住了,本来滑润的泪泉里不绝地涌出眼泪来。

那位女教师也不再问,但携着他的手走到运动场里。

他的小手感觉着温的柔的爱的接触,是他从没尝过的,他的脚步格外地迟缓,滞顿,似乎他在那里猜想道,“人和人的爱情这么浓郁么?
⑤运动场里没有一件静止的凝滞的东西:十几株绿树经了风微微地舞着,无数雀儿很天真地在树上飞跃歌唱:秋千往还着,浪木震苭着,皮球腾跳着,铁环旋转着,做那些东西的小儿们更没一个不活泼快乐,正在创造他们新的生命。

阿菊随着那位女教师走,他那看惯了黑暗的眼睛经辉耀的壮丽的光明射映着,几乎张不开来。

他勉强定睛看去,见那些和自己一样而从没亲近过的孩子们。

他自知将要加入他们的群里,心里便突突得跳的快起来,脚下没有劲了,就站住在场角一株碧桃树下。

女教师含笑问道,“你不要同他们一起玩耍么?”他并不回答,他的主宰此刻退居于绝无能力的地位了!女教师见他不答也不动,便轻轻地托他的背说道,“你就站在这里看他们玩耍罢。

”伊姗姗地走入场中,给伊的小友做伴侣去了。

⑥一个小皮球流星似地飞到他的头上来,打着头顶又弹了出去,才把他迷惘的主宰唤醒,使他回复他微弱的能力。

于是他觉得那温柔的爱的接触没有了;四顾自己的周围,那携着自己的手的人在哪里呢?打在头顶的又是什么东西?母亲的手掌么?没有这么轻。

桌子的角么?没有这么软。

这件东西真奇怪,可怕,
他那怯弱的心里想,这里不是安稳的地方,是神秘的地方。

心里想着,两脚尽往后退,直到背心靠往了墙才止。

他回转身来,抚摩那淡青色的墙壁,额角也抵住在上边,像要将小身躯钻进去。

⑦阿菊坐在课室里了。

他以前只有他家里的破草窠破长凳是他的座位,如今他有了新的座位,依然照他旧的姿势坐着,在一室里就呈个特异的色彩。

那位女教师见他这样,先坐给他看,给他一一说明,更指着全室的孩子教他学无论那一个都好。

他看了别人的榜样,勉强将两脚垂下,踏着了地,但不到一分钟又不知不觉地蜷了起来。

⑧那位女教师揿着钢琴,先奏了一曲,便向群儿——他们环成一个圆圈站在乐舞室里了——说,“我们要唱那蝴蝶之歌哩。

”他们笑颜齐开了,双臂都平举着;有几个已作蝶翅蹁跹的姿势。

⑨阿菊立在群儿的圈子里,听不出他们唱些什么,但觉自顶至踵受着感动,一种微妙醉心的感动。

他的呼吸和琴声歌声应和着,引起一种不可描写的快慰,适意,超过他从前惟一的悦乐。

于是他的手舞动起来,嘴里也高高低低地唱起来;这个舞动呈个触目的拙劣的姿势,没有别的孩子那么纯熟灵活,歌呢,既没词句,又没节奏,自然在大众的歌声里被挤了出来。

然而这个与他何涉呢?他总以为是舞了,唱了。

刚才的种种……他完全和他们疏远了。

只可惜他领略歌和舞这么晚!况且他能将以后的全部生活沉浸在那些里边么!
⑩阿菊第一天进学校的故事,要算他生活史里最重要的一页了。

然而他放学归家,回入他旧的狭窄的世界的时候,他母亲和平日一样,只顾搓伊的草绳,并不看他一眼,问他一声。

他自去蹲在黑暗的墙角旁边,玩弄他在学校里偷摘的一根绿草。

(有删改)
1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简笔勾勒阿菊父亲贪酒、贫困、精神迷惘的醉汉形象,与后面老师的形象形成了对照。

B. 文章第⑤段画线句渲染了热闹、欢愉的氛围,烘托了阿菊此时内心豁然开朗、春暖花开的感觉,
C. 文章中两处描写母亲“搓草绳”画面,既在情节上形成前后呼应,也暗示了阿菊的家庭环境。

D. 文章以阿菊玩弄绿草的细节作结,意味深长,引发读者对人物命运的思考,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13. 请简要分析文中阿菊的心理变化过程。

14. 小说叙述了阿菊的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从人的觉醒到“文学的自觉”
——论“文学的自觉”始于魏晋
李文初
国内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历史上的文学自觉时代是从魏晋开始的。

所谓文学的“自觉”,其涵义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学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而独立发展;二是按文学自身的艺术规律进行创作。

在汉代,文学本身以及文学理论批评都未曾挣脱经学的束缚,奉命文学、帮闲文学乃是文学发展的主潮,作家缺乏创作的独立自主精神,艺术上的追求和新变被视为离经叛道之举。

汉人对文学本身的认识和探讨,大体上还停留在文学与外部世界(尤其是社会现实、政治教化)的关系上,至于文学自身的艺术法则和创作规律,人们还很少顾及,一偶有涉猎,也多是只言片语之谈,缺乏理论的深度和概念的清晰度。

真正探讨文学自身艺术规律的专论,那是到魏晋时才有的事。

文学的“自觉”绝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是以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为先导的。

没有对人的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肯定,没有尊重人的个性人格的观念的形成,就不可能有文学“自觉”时代的来临。

因为艺术的创造,从来就是一种个体的精神活动,没有创作主体的相对自由,就谈不上文学的“自觉”发展。

这一点,只有历史的车轮进入魏晋之后才有可能。

风靡魏晋南朝数百年之久的玄学,进一步推动人们对社会人生和自我价值作更深层的理性审视,并从本体论的高度找到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确认理想的人格就在于人自身展示出来的智慧和风采。

魏晋风度,其实就是标榜个性的自由和精神的潇洒。

由对个体生命的重新审视而激发起来的人的觉醒,使得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无论文学理论批评或是文学创作,都显示出强烈的主体性色彩。

这是人的觉醒促使文学“自觉”发展的时代特征,文学的这种主体精神表现在对文学自身的创作规律进行了多方面的审视和思考,使魏晋文学成就飞跃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志”和“情”两个概念,常常是交织和相通的,但儒家诗教特别强调诗歌的社会功利作用,对诗歌的感情问题认识不多。

儒家这种诗教观对于汉代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起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汉末社会大动荡,儒家思想失控带来的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文学的抒情功能才得以重新恢复和发展,直至魏晋南北朝五言抒情诗绝唱时代,不正是因为汉代文学沦为经学附庸,致使文学主体精神长期被压而做出的一种符合逻辑的反弹吗?
魏晋以前,诗歌表现的空间基本上还限于社会生活的领域;魏晋以后,诗歌突破原有的范围,将艺术触角伸向以山水为主体的自然界,山水诗和其他山水文学的兴起,为我国文学的发展辟出了一片大展才情的新天地,实现了中国文学史的一次大突破。

这种巨大突破,其实也只有在人的个体意识大觉醒,文学主体精神得到弘扬的历史氛围中才能实现。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构成了中国美学、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博大精深的总体,尤其是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蕴涵的某种独特艺术精神,对于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民族特色的形成,具
有决定性的意义。

而魏晋,正是接受老庄哲学的启发、暗示,并结合当时的文艺创作实践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的时代。

譬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引起广泛注意的言意、形神关系的研讨和论争,虽然焦点仍在哲学或思想的领域,但对当时的美学和文艺创作的震撼也是不可低估的。

(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汉代作家受经学的束缚很深,缺乏创作的独立自主精神没有艺术上的追求和创新。

B. 对艺术法则和创作规律理解粗浅模糊,造成汉代无法出现对文学自身探讨的专论。

C. 只有认识并肯定了人的自身价值,尊重人的个性人格,才可能迎来文学“自觉”时代。


D. 以个性自由和精神潇洒为重要特征的魏晋风度的形成,与当时流行的玄学有密切关系。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魏晋时代,文人重新审视个体生命,主体意识开始觉醒,重视文学的创作规律,使文学成就产生飞跃。

B. 汉代诗歌的表现领域仅限于社会生活,魏晋以后,在弘扬文学主体精神的氛围中,这一局面有了改变。

C. 儒家诗教在“志”“情”两个概念中,更多强调“志”,对汉代诗歌的抒情功能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D. 儒道两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创作具有重要意义,魏晋时期道家思想对两者的影响颇为明显。

17. 文中画线处“多方面的审视和思考”表现在哪些方面?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长期以来多是用文字和语音进行交流,会有很多缺憾,整个新闻界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息影像,而网络直播可以说往这个方向又近了一步,使大家社交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每个人都有表达和展示的欲望,从直播主播的角度考虑,他拥有了粉丝,拓展了交往的圈子,获得了某种身份认同,或者用现在的说法叫做“刷存在感”。

由于传统电视频道资源有限,因此制作内容的整个覆盖范围受到限制,而直播没有这种限制,其内容可以扩展得非常广泛,比如斗鱼和熊猫最初是游戏直播,现在已经扩展到户外、旅游、唱歌、创业经验交流等方方面面。

网络直播没有后期制作的过程,录就是播、播就是看,整个直播过程有很多随机性,有很多不可预见的情况,带来不一样的心理体验。

通常来说,资本会找新兴的领域,未来有发展空间的领域,特别是能够对某些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颠覆的领域。

目前直播主要和游戏、电子商务结合得更紧密一些,这是资本对未来的一种预期。

因为从整个广播电视发展来看,最初广播出现后对报纸是很大的冲击,再到后来电视又对广播产生很大冲击,而
移动直播又是一种新的提升,因此,从资本来看,网络直播是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

(摘编自《光明网》)材料二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4.33亿,较2018年底增长3646万,占网民整体的50.7%。

其中真人秀直播、体育直播的用户规模分别为2.05亿、1.94亿,分别占网民整体的24.0%、22.7%,较2018年底分别增长4.3、1.5个百分点;游戏直播、演唱会直播的用户规模分别为2.43亿、1.16亿,分别占网民整体的28.4%、13.6%,较2018年底基本持平。

(摘编自《CNNIC第44次调查报告:网络直播》)材料三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和严厉整顿,各大直播平台重新调整战略布局,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方针,“下半场”帷幕已经拉开,网络直播该如何发力?
网络直播“下半场”要集中火力促使优质内容向更大流量转换,“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为直播行业提供了良好借鉴,各行各业纷纷探索“直播+”的发展模式。

教育直播、电商直播、传统文化直播、公益直播、政务直播等相继出现,“直播+”已成为直播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网络直播为各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方向。

“直播+”在内容领域进行垂直化细分后,能为用户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内容,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播平台引进了各类技术服务提供商,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加入到直播行业中,促使网络直播行业加速实现技术升级,这为行业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平台同时又能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内容和个性化的服务,使用户权益得到保障,极大地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增加用户黏度,
提高了直播行业的服务性和实用价值,也为其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广阔发展空间。

当前,直播平台在产品运营和商业运作等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经验,主动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可增强竞争力,也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广阔空间。

特别是东南亚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差异小、用户规模庞大,网络直播平台要充分运用这些优势,拓展海外市场,不断加强优质内容的生产,加快本地化进程,挖掘本土优质的主播,制作和传播符合当地审美需求的内容。

要积极寻求和本土企业合作,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营体系,推出与市场相适应的服务。

引进高水平、高精确度、监管力度强的技术,不仅能对网络直播实现准确、高效的监管和把控,还能帮助平台降低人工审核成本,提高监管准确率。

2017年以来,“敏感视频搜索”和“视频统计预警”等先进技术为直播行业提供了严密监管。

直播平台要通过提升监管技术,进行严格把关审核,不断完善直播监管体系;要有效运用相关技术对网络直播实现全方位的管理。

政府、行业、网民也要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其监管体系,创造更多优质内容。

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行业要提高自律性,坚守社会底线和责任;阿民要不断提升媒介素养,提高对信息的选择辨别能力。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网络直播才能实现健康、绿色、稳定发展。

(摘编自《人民网—新闻战线》)
18. 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网络直播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由多用语言文字交流向全息影像方向有了进步。

B. 作为一种新型社交方式,网络直播是传媒业的一次新提升,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C. 2019年网络直播中,游戏直播的用户规模最大,网民对真人秀的关注度提升最快。

D. 2016以来,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和使用率的发展有波动现象,两者变化呈同步状态。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直播+”的发展模式借鉴了“互联网+”,使各种直播形式相继出现,满足了用户多样化消费需求。

B. 直播行业服务性和实用价值的不断提升,离不开高新技术企业为直播行业转型发展提供的全新平台。

C. 直播平台要运用已有经验,主动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拓展海外市场,以便增强国际竞争力。

D. 直播行业监管体系的完善,需引进高水平、高精确度、监管力度强的技术,也需政府、行业、网民努力。

20. 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网络直播快速发展的原因。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人无底气,生无根据。

”底气是自信的表现,是内生的巨大力量。

底气,不是嗓门高、脾气大、口气粗,更不是狂妄、耍横和傲慢,而是表现为一种骨气、硬气和勇气。

有底气的人有数、有谱、有据,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