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如何根据已知材料判断气候类型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南北半球→判断热量带→判断雨型。
(1)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0℃(或15℃-有分亚热带沙漠划分时)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①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到副低或源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③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形成。
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④热带草原气候:受到赤道扰动和信风交错掌控。
赤道扰动安远来时,就是湿季,信风安远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收割,旱季播种。
重点区别: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①前者年雨量1500-2000mm而后者750-100mm;②前者的雨季是突变的,而后者的雨季是渐变的;③前者月降水量超过3个月,而后者的月降水量不超过3个月。
(2)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10℃,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①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存有原产,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拎交错掌控,冬季保守多雨,夏季寒冷潮湿。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o--35o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
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偏南风--高温多雨。
重点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就是雨冷同期而地中海气候雨冷不同期。
(3)温带与亚寒带、寒带气候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梅在0℃以下。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0℃之间,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②温带季风气候:原产在北纬35o--55o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构成。
冬季受到冬季风影响,炎热潮湿;夏季受到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气象资料判断:
(1)根据最高月份气温判断,北半球(陆地)7月份温度最高,南半球(陆地)1月份气温最高。
(2)根据气温判断热量带,降水量多少来确定具体类型,即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如下:
2.据地理位置判断:
大陆的东西岸、经纬度等位置都有特定的气候类型,要做到脑中有图
3.据特定的自然地理特征来判定:
如:典型的生物、农业地域类型等分布在特定的气候区,据此可判断气候类型。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不同描述。
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的;气旋与反气旋,是指气流状况而言的。
热低压,冷高压。
低压中心的垂直气流上升,为降水;高压中心的垂直气流下降,为晴天。
一、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
注:1.低气压、高气压是指气压分布状况,是静态分布;气旋、
二、高脊低槽
世界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中,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因为气流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
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高压气流);如果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则称为低气压(低压气流)。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峡谷。
高压脊温度大于等压线平坦处,低压槽温度低于等压线平坦处。
高考地理中如何分析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高考地理中如何分析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和特点在高考地理中,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关键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分析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气候的主要构成要素。
气温和降水是决定气候类型的两个最基本要素。
气温的高低反映了热量的多少,而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则影响着气候的湿润程度。
在全球范围内,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等。
热带气候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这里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丰富,因而降水充沛。
热带草原气候则具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它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中部、巴西高原等地。
这种气候的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
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湿季;而在信风带控制下,形成干季。
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等地。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或离岸风,降水稀少。
亚热带气候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日本南部和美国东南部等地。
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地区。
这种气候是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的。
温带气候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地。
气候类型判定方法
世界气候类型判断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步骤:
1.判断南北半球:看最高气温所在月份。
北半球7 月8月气温高,南半球1月2月气温最高。
——这个应该不用说了,若全年温差不多,说明是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
2.以温定带(主要看最低气温): 0、15度作界限。
全年最低气温高于15度,为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在0-15度之间,为亚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低于0度,为温带;
夏雨型: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全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1.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温度带上,同属热带气候,降水又同属夏雨型,区分的方法是,热带季风的降水更加集中。
有降水的柱状统计图作比较会很明显。
再有,热带季风是分雨旱两季,而热带草原是干湿两季。
2.温带海洋气候——虽是温带的气候类型,全年的最低气温却高于0度,但从降水上要和热带雨林相区分应该还是不难的。
气候类型判断方法
气候类型判断方法气候类型即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因为纬度位置( 阳光直射与斜射) 、海陆位置(季风)和地形地势造成。
它是分地域分类型的,各个地方气候类型是不一样的。
成因包括1、太阳辐射:陆地若受阳光照射强、 则地面气温高;若阳光照射弱、则地面气温低。
而海水因为热传递强,所以温度稳定。
当陆地受阳光照射强、而导致陆地气温高时,陆地的空气膨胀上升,此时海面的空气相对来说比重大,海面空气沿着地表从海面流入陆地。
而海面较低的温度导致海面上空的空气因收缩而下降,地面上则由于温度高导致的空气膨胀而上升,于是高空的空气从大陆上空流入海洋上空。
反之,若陆地受阳光照射弱、而导致的地面气温低于海洋温度时,海洋上空的空气上升,陆地上空的空气下降,地表的空气则是从陆地流向海洋。
因此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等特征有所不同,根据这些特征而把各地不同的气候分为若干种类型。
2、大气环流3、下垫面(海陆位置,洋流,地形)步骤依据因素变化 结论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月份最高(或最低) 6、7、8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12、1、2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以温定带最冷月均温和最热月气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最热月气温>15℃ 温带气候最热月气温<10℃寒带气候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 000 mm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 000 mm 夏雨型 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 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 000mm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1 000mm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500~1 000mm 冬雨型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300~1 000mm 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125 mm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mm。
高中地理九大气候类型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九大气候类型知识点梳理一、热带雨林气候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2、位置: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
秘鲁城市伊基托斯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二、热带草原气候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750—1000)2、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3、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苏丹的首都喀土穆、塞内加尔的首都达喀尔、马里首都巴马科,南非首都比勒陀亚,最大港口城市德班、最大城市和金都约翰内斯堡,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最大港口城市里约热内卢,委内瑞拉的首都加拉各斯。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首先,气候类型的判断可以基于气候要素的统计数据。
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量、湿度、风向风速等,通过对这些气候要素的长期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从而判断其气候类型。
例如,通过对某地区数十年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确定其是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类型。
其次,气候类型的判断还可以基于气候地图的观察。
气候地图是以不同颜色或符号来表示不同气候类型的地图,通过观察气候地图可以直观地了解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在气候地图上通常用绿色标示,而温带季风气候则用黄色标示,通过观察气候地图可以直接判断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另外,气候类型的判断还可以基于气候特征的综合分析。
气候特征包括温度变化、降水分布、季风情况、气候季节性等,通过对这些气候特征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例如,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包括气温高、降水充沛、季节性变化不明显等,而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包括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夏季等,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气候特征可以判断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总的来说,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包括基于气候要素的统计数据、气候地图的观察以及气候特征的综合分析。
这些方法在实际的气候研究和气候类型判断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和判断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与特征描述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与特征描述1.气候类型的判断(1)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及特点受特定的地理条件影响,因此,在判断气候类型时,要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入手,具体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2)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①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②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③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总结如下。
2.气候的描述技巧(1)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①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②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
③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的多少、年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的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抓住两个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例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等。
(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常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
【相关练习】1. 图1为悉尼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2为洛杉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根据悉尼和洛杉矶的气候资料,比较两地气候特点的异同点。
2.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货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精品高中地理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基本原理气候特征决定了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是由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统计数据所反映的。
基本方法就是从气温和降水入手,把所判断的气候特征与各气候类型对号入座。
2.步骤和方法【课件展示】:“缩小范围法”分四步:全球→半球→热量带→降水季节分配类型→气候类型⑴根据平均气温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的月份,判断所在半球最高温出现在七八月、最低温出现在一二月,就可判定是在北半球;若最高温出现在一二月、最低温出现在七八月,则可判定在南半球.⑵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处热量带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⑶根据年降水量及各月的分配情况,确定降水季节分配类型(雨型)。
⑷综合考虑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判断气候类型。
【课件展示】:对热带的四种类型、亚热带的二种类型、温带的三种类型、寒带的二种以及高山气候进行知识回顾,主要是掌握如何依据气温和降水分配特征,正确地判断这些基本的气候类型。
注意:在上述四步判断后,一般气候类型都可以判出。
但也有两组没有明确。
第一组: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活动设计]:如何判别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活动设计]:如何判别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从降水总量来看,温带季风气候一般要比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更集中于夏季。
高山气候是一种特殊的气候,主要是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状况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使各个高度上出现了不同的气候特点。
一般由于海拔高,山顶部分常年积雪,气候的垂直差异大。
3.步骤和方法演练 【课件展示】:根据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判断该地气候类型。
判断:根据介绍的四步曲做题,参考《学习与评价》P.77 解题过程分析:⑴气温最高月在一月,则该地在南半球。
⑵最冷月均温l2℃,则该地在亚热带。
高中地理复习-微专题1 1 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的描述(解析版)
微专题1.3.1 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的描述(专辑所有的思维导图均有导出emmx格式一起打包上传,下载mindmaster即可对思维导图进行再编辑)一、气候类型(一)分布:分大陆东西岸的排序进行识记。
知识系统考点精讲(二)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1.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1、7月)”定“球”(半球),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以“形”定位(半球):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以“温”定带(温度带):热带:终年皆高温:> 15℃;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 寒带:冷季最低温:< 0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2.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先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判断是大陆东岸的季风环流模式还是大陆西岸的三圈环流模式;再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
3.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气候类型的分布】澳大利亚(图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4)。
据此完成第1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3所示的A .①地附近B .②地附近C .③地附近D .④地附近 【答案】1.B先根据经度或海陆位置“定模式”西岸东岸气压带、风带模式 季风模式内陆再根据气候的纬度分布规律推演“热型”气候类型【解析】1.该类地下住宅分布于“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躲避炎热天气”的地区。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归纳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详解一、热带雨林气候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2、位置: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
秘鲁城市伊基托斯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二、热带草原气候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750—1000)2、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3、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苏丹的首都喀土穆、塞内加尔的首都达喀尔、马里首都巴马科,南非首都比勒陀亚,最大港口城市德班、最大城市和金都约翰内斯堡,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最大港口城市里约热内卢,委内瑞拉的首都加拉各斯。
气候类型判断的基本方法
气候类型判断的基本方法世界气候类型,一向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气候类型的名称、特征、分布和成因,以及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任务。
考查气候类型判断的试题,虽然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气候特征来判断;二是根据地理位置来判断;三是根据气候成因判断。
判断方法如下:一、已知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1.判断原理:因为气候特征决定了气候类型,而气候特征又是由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具体数据所反映的。
所以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气温和降水入手,把所判断的气候特征与各气候类型对号入座。
2.判断步骤:“缩小范围法”分三步:全球→半球→气候带→气候类型。
第一步:根据气温最高月、最低月或气温曲线形状,确定南、北半球。
方法如下:(附图{图})第二步: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气候带。
判断指标用数轴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忆:(附图{图})注意两个特例:热带沙漠气候最冷月均温>15℃;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
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根据降水资料:年降水量(降水柱状图上各月降水柱相加)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即雨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表所示,让学生对比记忆:(附图{图})3.举例:根据下列资料,判断气候类型:(附图{图})判断:(1)气温最高月是1月,则该地在南半球;(2)最冷月均温13.1℃>0℃,则该地在亚热带;(3)年降水量789mm,介于300~1000mm之间;降水的季节分配属冬雨型。
所以该地气候具有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特征,应属于地中海气候。
二、已知某地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1.判断原理:因为气候因素决定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各气候类型都处在一定的气候带、气压带、风带及海陆位置,所以这种方法就是从地理位置入手,把所判断的位置特点与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对号入座。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在地理教学中,气候类型的确定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在各种考查气候类型判断的习题和检测试题中,关于全球气候类型的较多,对学生而言,往往是无从下手,更说不上准确地判断。
但考题无论如何千变万化,但判断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根据某地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这种考题通常就是以气温变化曲线──降水柱状图或者就是图表资料等的形式得出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
由于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就是由气温和降水这两大气候要素形成,相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就是不相同的,反过来通过气温和降水的具体内容数据或资料等展开抓起,就可以分析出来其气候特征,把分析的气候特点与适当的气候类型对号入座,问题也就迎韧而解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令学生运用一线串成的方法:全球―半球―气候带―气候类型,学生就能够精确地确认气候类型,效果特别显著。
在教学中,进一步使学生领会8个字:以温定拎,以水定型,即是说道,以得出气温的气温资料确认其热量拎,以提供更多的降水资料确认其具体内容的气候类型。
具体步骤如下:(一)明确该地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由于地球紧紧围绕太阳太阳,产生了黄赤交角,并使太阳照射点在南北归线之间并作来往运动,引发了南北半球的热量分配失衡,引致了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恰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就是恰好相反的。
根据气温的最冷月和最冷月以及气温曲线的形态可以确认该地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
其推论指标如下表中:半球名称气温最冷月气温最冷月月气温曲线形态北半球6、7、812、1、2向上圆锥,呈圆形峰形(∩)南半球12、1、26、7、8向上凹陷,呈圆形谷形(∪)(二)判断该地所属的热量带根据最冷月或最冷月的均温值,确认该地热量拎(即为气候带)。
见到下表中。
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最冷月均温值>15℃0-15℃<0℃最热月均温值<10℃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值>0℃(三)确定该地的具体气候类型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根据资料提供更多的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上各月降水量相乘)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主要就是雨季),最后确认气候类型,其推论指标如下表中右图:类型指标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雨林气候草原气候季风气候沙漠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寒带降水量(mm)>2000>750―1000>1500-2000<125>1000>300―1000 500―600 700―1000<400<250季节分配年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夏雨型年雨型夏雨型少雨型上表也可以简化成如下表格。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的区分方法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的区分方法高中地理气候类型的区分方法如下:一、已知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1.判断原理:因为气候特征决定了气候类型,而气候特征又是由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具体数据所反映的。
所以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气温和降水入手,把所判断的气候特征与各气候类型对号入座。
2.判断步骤:“缩小范围法”分三步:全球半球气候带气候类型。
第一步:根据气温最高月、最低月或气温曲线形状,确定南、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气候带。
判断指标用数轴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忆:注意两个特例:热带沙漠气候最冷月均温15℃;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
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根据降水资料:年降水量(降水柱状图上各月降水柱相加)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即雨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表所示,让学生对比记忆:3.举例:根据下列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判断:(1)气温最高月是1月,则该地在南半球;(2)最冷月均温13.1℃0℃,则该地在亚热带;(3)年降水量789mm,介于300~1000mm之间;降水的季节分配属冬雨型。
所以该地气候具有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特征,应属于地中海气候。
二、已知某地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1.判断原理:因为气候因素决定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各气候类型都处在一定的气候带、气压带、风带及海陆位置,所以这种方法就是从地理位置入手,把所判断的位置特点与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对号入座。
判断的前提和关键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在脑海中形成下图所示的气候分布模式的空间概念:2.判断步骤:“地理坐标定位法”,也分三步:第一步: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气候带。
第二步:从经度位置,确定所在的海陆位置是大陆东岸、西岸还是内部。
第三步: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上面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最后确定所属气候类型。
3.举例:判断下图中陆地气候类型的名称。
判断:(1)从纬度位置确定该地位于北温带;(2)从经度位置确定该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3)对照气候分布模式图,确定该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分布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分布地理气候类型分布1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1. 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0—15℃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800—1500mm)2. 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海陆位置: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南美洲拉普拉塔平原,此外,还有日本列岛、朝鲜半岛的南部。
亚洲、北美、澳洲、南美对称分布,都在东南部。
3. 气候特点(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 气候形成原因: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5.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猕猴,灵猫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红壤6. 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日本首都东京、科学城筑波、工业城市横滨、名古屋、大板、神户、福山、北九州、长崎、广岛;韩国的南部港口釜山;我国特大城市上海、重庆、武汉、广州、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台湾最大的城市台北、第二港口城市基隆;美国新奥尔良;巴西圣堡罗;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港口城市布里斯班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7. 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水稻、柑橘、茶叶、甘蔗等,一年两熟到三熟。
地理气候类型分布2地中海气候1. 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0—15℃之间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冬雨型 (300—1000mm)2. 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30°一40°的大陆西岸海陆位置:地中海沿岸地区,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南端,南北美大陆30°—40°的大陆西岸,非洲大陆的南端。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的判断
气候类型的判断(一)一、根据气候特征图判断气候特征图很多,最常见的有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点状图、曲线图、折线图、气候资料图表等,对于这类图的判断,首先要准确掌握十种气候的特征,然后对这些图所反映出的气温和降水特征进行仔细分析,得出气候特征,从而确定气候类型。
分析的突破点是:首先,根据最冷(热)月份出现的时间判断南北半球;其次,根据最冷月气温的数值特征来判断热量带;最后,分析降水量的多少及年内季节分配状况来确定气候类型。
现汇总如下:二、依据气候的成因判断一个地区的气候主要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
首先,要明确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它决定了各地的热量状况、所属的热量带;其次,要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热量和水汽的调节与输送功能,及其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例如: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哪些气候类型?在季风影响下形成哪些气候类型?在风带、气压带交替控制下又有哪些气候类型?海陆位置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等来判断气候类型——大陆性气候还是海洋性气候。
现归纳如下:三、根据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首先要根据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将气候分布模式图变成脑中地图。
在对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掌握的基础上,其分析判断的方法是:首先,从纬度位置判断该地所属半球、所属热量带;其次,从海陆位置上确定位于大陆的东岸还是西岸;最后,根据已知条件将该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通过上面模式图还可以发现以下规律:1. 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在赤道南北两侧对称分布,赤道上为热带雨林气候,然后向南、北分别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他们的成因与风带、气压带及其季节性移动有关;2. 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与季风活动有关;3. 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差,为极地气候;4. 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为大陆性气候;5. 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为高山气候。
高中地理浅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 学法指导
高中地理浅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学法指导刘海荣气候类型既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历来被称为难啃的“硬骨头”。
有关气候类型的试题频频出现在各类复习资料及高考中,由于分析和判断上的失误,学生往往失分较多。
一、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1)纬度决定了热量带(2)海陆位置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3)气压带、风带和气团①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甘共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②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③气团: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各不相同。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5)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规律(见下表)高考大纲中明确规定要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在做这类题目时首先应明确世界各地气候的不同是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平衡以及因时间不同而千变万化的结果。
因此,分析并判断世界各种气候类型时,必须要抓住气温、降水的变化数值这个主要矛盾来分析。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的判断一般分二步: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2.根据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来判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可总结为“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即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①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②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③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如何根据已知材料判断气候类
型
1、根据所给的位置判定气候类型:先从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
球,哪个温度带;然后从海陆位置看位于大陆西岸还是东岸;最后将已知地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2、根据所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其方法和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最冷月与最热月的平均气温指标确定大致的气候类型。
操作步骤分解:
A型: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的为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中的一种,即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萨瓦那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B型:最冷月均温在0℃—15℃间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的一种。
C型:最冷月均温在O℃以下、-30℃以上的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或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最暖月均温在20℃以上,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最暖月均温小于20℃。
D型: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判别时要注意:苔原气候夏季均温在O℃以上,冰原气候所谓“暖月”均温仍在O℃以下,依据此法,即可判定具体气候类型。
第二步: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分配,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①首先根据降水量多少划分降水类型:
多雨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②根据降水季节分配划分降水类型: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
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操作步骤分解:若判定为上述A型气候,若为年雨型的是热带雨林气候;若为夏雨型则是热带草原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但两者也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年降水量在750毫米—1000毫米之间,后者在1500
毫米—2019毫米,且后者雨季降水更集中;少雨型的则为热带沙漠气候。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若判定为B型气候,则年雨型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的为地中海气候;夏雨型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如判别地区在亚洲的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其他地区则为后者。
若判定为C型气候,为明显夏雨型的是温带季风气候;少雨型的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包括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必须强调的是,判断气候类型时必须根据最冷月与最热月出现的具体月份确定南、北半球,否则可能将夏雨型与冬雨型气候类型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