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本控制的路桥项目合同管理对策 孙学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成本控制的路桥项目合同管理对策孙学军
摘要:伴随着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企业中各种经营环节较多,经营造价所涉及
到的因素比较多,合同管理体系相对不完善,所以在合同管理方面的难度也相对
较大。

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的建设效益,本文简要分析基于成本控制的路
桥项目合同管理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成本控制;高速公路;路桥项目;合同管理;管理策略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高速公路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同时企业的
发展也遭受到了明显的冲击。

目前来看,路桥项目属于高速公路成本控制的重点
环节,做好路桥项目的合同管理是降低整体经济成本的有效途径。

另外,建设企
业想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合同管理水平,尽可能
降低成本实现竞争力的提高。

对此,探讨基于成本控制的路桥项目合同管理对策
具备显著实际意义。

1.工程案例
本合同段起于塘库村和东竹村交界处车头额背、经塘库村,上跨枝柳铁路桥
和融江,沿融江河岸布线与枝柳铁路隔江相望,经坡头村、竹脚村、滩头村、至
终点融水县大浪乡标口村。

施工起讫里程K26+000~K39+600路线总长13.6Km,
其中路基7.46km,桥梁6.14km。

本标段桥梁设置6144.291米/19座,其中特大
桥1481米/1座,大桥4467.291米/16座,中桥196米/2座,涵洞17道,通道4道。

路基挖方226.3万方,路基填方159.8万方。

合同总产值8.53亿元,合同工
期24个月。

该工程整体投资量较大,在合同管理方面的成本控制效益意义显著。

2.合同管理相关问题
首先,合同管理中的成本管理欠缺。

成本管理与合同管理属于相互关联的内部,成本的控制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成本控制同时也是提高企业
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可以为合同管理更好的提供支持和帮助。

建设企业因为在
成本管理方面的意识欠缺,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成本管理
的效果并不理想,成本控制规定以及规范并不完善,从而形成管理效果较差的现状,导致合同管理被影响[1];其次,合同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大多数的建设企
业都存在合同管理机制不完善的特征,其主要是体现在合同管理的机制不完善以
及运行阻碍突出方面。

造价的管理需要由专业素质丰富的人才进行针对性的管理,这也是保障合同管理效益的基础。

在缺乏合同管理监督体制措施的同时,企业为
了更好的在竞争中维护自身的优势以及经济效益,必然会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措施
实现利益的获取,从而导致超合同管理或质量差的问题,间接形成造价隐患;3、市场标准不完善。

企业的合同管理属于对于市场机制依赖性比较强的一项管理工作。

例如,在招投标工作中假设招标的信息发生泄漏或者是将模式价格作为招标
的基础,此时便会显著影响市场透明度、公平性以及企业的主动报价积极性,不
仅会对建设企业的合同管理形成阻碍,同时还会扰乱市场,导致市场报价紊乱。

3.基于成本控制的路桥项目合同管理对策
3.1提高重视,改进合同管理效果
建设企业的内部需要积极做好合同管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需要做好全面性
的规划以及管理。

针对企业内部的实际运行情况,做好全面性的分析判断,其中
涉及到工作的内容以及方式的改进[2]。

针对管理人员实行全面性的合同管理规划,做好整体性的管理工作,在成本管理以及合同管理方面进行适当的改进和优化。

建设企业需要提升对于合同管理的重视度,突出专职人员管理模式,针对合同管理工作岗位实行人员的定期培训以及工作效益的定期考核,提高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透明度,积极建设信息数据库,借助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经验等实现对合同管理效益的判断,保障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针对审核过程中数据库的相关工程造价内容,做好全面的考核,针对实际市场与工程采取全面的考察,突出对于市场的考察,构建新产品的造价数据库,这也是提高合同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在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并严格落实。

3.2强化改进管理模式
对于建设企业而言,在高速公路路桥项目合同管理工作中期间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合同管理工作改进,尤其是管理模式的完善、改进。

在合同管理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制定针对性的合同管理模式,做好审核工作流程,审核目标以及造价的管理方向等多方面的模式,在模式制定期间需要围绕着造价的库存状况进行选择,尽可能保持后续生产的合理性[3]。

同时按照实际的造价类型、造价的价格范围以及造价的品质需求、到货的运输时间与造价等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价格,保障合同管理所需要的各种合同管理到最小,规避因为运输时间过长或者是资金不到位从而形成额外的经济损失。

另外,还可以针对造价的造价制定客观、系统化的管理体系,构建一整套完善的合同管理模式,明确具体的规章制度。

在企业工作期间,需要尽可能保障造价的形式满足工程建设的基础性需求,持续性探索并创新具体的造价工作形式,在满足基础造价需求的同时做好对造价工作的经济效益改进和优化[4]。

在方面需要高度重视招投标的市场竞争模式引入,借助不同的招投标形式实现良性化的竞争,同时借助多种层面上的管理措施提高经济效益与质量品质。

通过有效的组合模式可以更好的维护整个造价期间的科学、规范以及经济特性,促使合同管理可以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与合理的范围内,提高整体管理效益,降低并管理企业合同管理的造价。

3.3强化专业人员技术培训
企业中项目全过程合同管理工作落实必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

在合同管理期间,期间的项目全过程合同管理属于一个复杂且系统化的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理论知识要求相对较高。

对此,一方面需要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基础能力,能够熟练掌握整个造价过程以及基础流程,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可以持续性替身更资深的综合性素养以及业务工作能力。

工作人员需要准确的掌握造价的基础模式以及特征,根据建设要求以及建设状况,对企业在工程中的参与能力实行综合性的评价考核[5]。

在合同管理期间需要尽可能保障价格与质量的合理性,并从多个层面上考虑造价,而不是单纯从资金量方面考虑。

另一方面需要有意识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持续性强化专业技术技能,提高合同管理工作期间人员的专业性,保持高水平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同时在任何培训工作中积极参与到综合性考核当中,考核则需要涉及到基础理论知识以及造价的操作流程、技巧以及造价的审核模式等多个工作中,从而保障合同管理的合理性与整体效益,实现造价的高水平管理。

4.总结
综上所述,想要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建设效益,就必须不断的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在合同管理方面进行适当的改进,提高对企业造价的高质量管理。

伴随着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甚至恶化,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合同管理这一合同管理途径,合理应用多种造价质量改进措施,制定行之有效的造价体系与管理模式,强化对于供应商的合作与协调工作,从而推动造价得到有效管理,提高企业项目的建设
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耀中.企业项目合同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冶金自动化,2017,
22(S1):232-234.
[2]范华莹,王豪,张华.药物临床试验合同管理和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8,31(3):232-235.
[3]刘揽月.“营改增”下房地产企业合约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建筑经济,2017,38(7):22-25.
[4]姜继娇,杨晓,殷茗.基于合同网协议的异地分布式敏捷开发多团队间任务分配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3):311-313.
[5]何旭东.基于复杂性分析的大型工程项目主体行为风险管理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14(2):233-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