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0课时《过生日》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实录: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0课时《过生日》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发现并体会过生日的规律。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的能力。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发现并体会过生日的规律。

2. 教学难点:找出生活中过生日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中的人物都在过生日,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注意到图片中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观察后发现,图片中的人物都是按照月份过生日的,且每个月份过生日的人数有所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每个月份过生日的人数,并提出问题:你们能找出每个月份过生日的人数规律吗?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每个月份过生日的人数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每个月份过生日的人数规律如下:
1月:3人
2月:2人
3月:3人
4月:2人
5月:3人
6月:2人
7月:3人
8月:2人
9月:3人
10月:2人
11月:3人
12月:2人
3. 抽象概括,揭示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每个月份过生日的人数的规律,并提问:你们发现了吗?每个月份过生日的人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总结出每个月份过生日的人数呈现出“3、2、3、2……”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个规律,即每个月份过生日的人数交替出现3人和2人。

4. 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们班上有12个同学,他们的生日分别是1月到12月,那么你们班上每个月过生日的同学有多少人呢?
学生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计算出每个月过生日的同学人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
学生举例说明,如商场在特定月份推出生日优惠活动,学校在特定月份举办生日聚会等。

5. 总结评价,全课结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问:你们觉得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学生总结出本节课学会了找出生活中过生日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希望:希望你们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过生日的规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思考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规律的过程中。

同时,教师在课堂实录中应注重细节,如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反应、小组讨论的情况等,以便更好地反映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